感懷清明作文(精選25篇)

來源:文書谷 2.8W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可分為國小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感懷清明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感懷清明作文(精選25篇)

感懷清明作文 篇1

清明節前夕,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我們一大早來到了烈士陵園。在這裏,我們緬懷革命先烈,接受愛國主義教育。

踏進烈士陵園,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高高聳立的紀念碑,它是那樣的高大雄偉,氣勢磅礴;道路兩旁的的松柏樹木,翠綠挺拔,鬱鬱葱葱,顯得如此的莊嚴肅穆,頓時讓我心生敬意。

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先參觀了抗日英雄紀念館。紀念館的大廳寬敞,光線明亮,展板上各種照片和文字説明都清晰的記載着歷史和革命先烈的英雄故事。在這裏,我似乎看到了農民們是如何為了正義而起義,狼牙山五壯士是如何為了人民而奮勇戰鬥;我似乎看到了一個個勇士、一個個軍人,面對敵人的屠刀時,臨危不懼,高聲地喊出“士可殺,不可辱”;我似乎看到了毛主席在天安門宣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這一個個舉動,一幕幕情景,都讓人感動,讓人潸然淚下!

出了博物館,我們摘下胸前的小白花,鄭重地獻給了英雄烈士。當我走到一位烈士墓前,突然停住了腳步。王憲臣(1915年—1945年),年僅13歲(1928年)參加紅軍,30歲就為革命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我不禁説了一句:“感謝您!沒有您,就沒有我們今天幸福的生活!”。隨後,我默默地走到了白求恩墓前,心中想到,他是一位外國人,卻為了中國人而無私奉獻,也獻出了自己的生命!我獻了花,向他們敬了少先隊隊禮,鞠了三次躬。烈士們是多麼英勇啊!我不禁留下淚來……

記得毛主席説過:“一個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這點精神,就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脱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我要學習各位烈士,做一個無私的人,做一個勇敢的人,做一個堅強的人!

敬禮!為紀念所有為祖國做出貢獻的人!

感懷清明作文 篇2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一到清明,我們首先想到的總是這幅行人悲傷、春雨纏綿的場景;天空彷彿是有情的,每到清明時節,小雨便淅淅瀝瀝下個不停,好像是天空眼中滿溢出的淚水,用以祭奠已經離去的人們。雖然清明節在名義上只是一個祭奠逝者、表達哀傷的節日,但清明帶給我們國人的意義與價值遠不止於此。

青山埋忠骨,史冊載功勛。從上國小開始我們就知道,新中國是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前仆後繼、流血犧牲的結晶。烈士為革命不惜拋頭顱灑熱血的錚錚鐵骨是中華民族最寶貴的.精神財富。烈士為國家和人民的利益不惜獻出寶貴生命的高風亮節是中華民族最可珍視的傳統!

年年祭掃先人墓,處處有猶長春風。獻上一束花,留下一句言,緬懷革命先烈,清明祭英烈活動給了我們一次學習革命先烈光榮事蹟、傳承革命精神的機會。現在網上祭祀作為一種經濟環保、方便快捷、文明和諧的清明節祭祀新方式已經受到大多數人,特別是年輕人的追捧。我想不管是以傳統的祭掃方式,還是新興的網上祭祀,都只是一種形式。關鍵是要通過這個活動,對我們思想進行一次洗禮,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瞭解先人事業功勛,誠摯緬懷他們的高風亮節、嘉言懿行,從而更好的繼承先賢的事業,踏着他們的足跡繼續前進。

過去是由偉大的先烈創造的,而未來掌握在我們自己的手中,將英雄們的使命傳承下去,是我們的使命;就像《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説的一樣: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生命對每個人來説都只有一次。因此,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一個人回首往事時,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這樣,在他臨死的時候,能夠説:我把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人生最寶貴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奮鬥。

我們每個人都應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繼承先人烈士的偉大精神,為努力實現自身價值而努力,為祖國的偉大富強而努力,從而實現我們共同的中國夢。

感懷清明作文 篇3

又是一年清明時,自從杜牧寫下“清明時節雨紛紛”的詩句後,清明,似乎就和雨有了千絲萬縷的聯繫。或是風狂雨恣,或是柔風細雨,飄飄灑灑,纏纏綿綿,降下一天一地的傷感。而在這瀰漫的煙雨中,在那泥濘的小路上,少不了的總有那頂風冒雨,絡繹不絕的斷魂人,或三五成羣,扶老攜幼,或一二孤影,跚跚獨行,穿越遠山雲霧,走過近樹孤煙,來到那年年腸斷處。拔淨一片亂草,添上一抔新土,倒上幾杯冷酒,燒上一把紙錢,讓那幽幽的愁緒和淡淡的哀思隨着細雨飄灑於天地之間。

年年清明都逢雨,那雨像漫天飛舞的淚花!也習慣了在清明節看雨、淋雨;但是今年卻有些例外,那天剛好是個大睛天。可是,心,卻總覺得這個節不圓滿,有些殘缺,總覺得少了雨,似乎就少了許多給逝去的靈魂帶去的慰藉和温暖。

每年臨近清明的時候,心裏總會有淡淡的惆悵,會想到和清明有關的詩句----哀怨的,清冷的;會想起了已經逝世去了的親人,無窮依戀。這些憂傷,這些悲悵,都化為了清明節對已經離開這個世界的'人的無窮思念

逝者長已矣,生者永懷悲!

活着的人會永遠思念着逝去的人,愈思愈悲,並且這種思念不會隨着時間的流逝而消失減弱,只會愈積愈厚,愈積愈深。特別是到了孤獨的時候,到了寂寞的時候,到了團圓的時候,到了思念的時候,就會強烈的惦念那在天地另一端的人兒,他是否也感到了冷清?他是否快樂?他所在的地方是否衣食無憂,温暖燦爛?他是否也會思念在想念着他的親人?我不信鬼神,可是還是會忍不住地希望,逝去的親人並沒有離去,他們只會換了一個地方生活,並且,在那裏等着和我們團聚。

所以,一年中應該有一個這樣的季節,讓我們通過一種方式來表達心中的思念,訴説因種種原因不得不分別而鬱積的痛苦。清明節給予了我們懷念昔日的親人的契機,讓我們在陰陽相隔的世界似乎找到了親人的囑託和靈感,我們就是這樣默默承受着親人的離去。

感懷清明作文 篇4

雨紛紛,如哀絲白髮三千條,簌簌地落下。捲袖提手觸到涼涼的水,心裏不禁有了一陣感。這是我一生中地二次寫她吧,有一次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還依稀記得那次寫到最後有傷感的淚湧出過,還被我那同桌偷看到………

如今往事已淡去,只留下一些實在不能被時間磨滅的印跡。

或許上帝慈悲地過早給了我記憶,以至於我如今還能模糊地記起襁褓中的一幕回憶:在那個至今仍保存的完好的小木凳上,她唱過一首歌哄我,輕揚的歌曲,暖心的歌調,但那歌終只在腦海中留下淡淡的殘影罷了;

再者是一個背影,她蹲坐着洗衣的背影,瘦小卻有力,透着一股倔強和堅強且貫徹了她的一生;

接着有第一次上幼兒園的回憶,她回頭看放聲大哭的我,説不想上就回家之類的話,我卻不然,默然地轉身進了教室,厥着嘴看着一臉驚愕看我的小同學們;

然後有一段回憶是關於一段味道,很淡的香味,卻在我心裏刻畫了下來,雖説這味道是否真的有關於她已無從“考證”,但我總隱約覺得這味道屬於她;

最後,很可憐的只剩下那肅穆場景中的回憶,哀樂迴響着,迴旋在黑白布條紮成的花海中,也讓我的心頓時長大了…

現在看來,其實心的成熟不需要時間,只需要事件,一些足以能讓你成熟起來的事件。如果你一輩子碰不到這些事或人,那你終還是不能理解到一些人生的'真諦從而在心智上成長起來。

清明又駕着薄薄的烏雲,撒着絲絲涼雨而來。山野間有縷縷青煙逆着落水繚繞,低矮的石方前有燒盡的紅燭屹立,泥土混着紙灰在水中打旋,幽幽古聲飄蕩在墳墓前的樹葉間,那古聲更透着鼻息進入了身體中,順着血液循環唱着一首陌生而熟悉的歌,歌裏唱着説;天堂的生活很快樂,她也很快樂……

清明覆兮又明清,風扶青發沾雨傷。雨親在臉頰上很涼卻帶着暖和摸摸心跳:“我會好好活着。”

感懷清明作文 篇5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今年的清明節依舊和往常一樣,在我的記憶裏沒有哪一年清明節是沒有下雨的,這應該不是詩中的好天氣吧!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也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它具有獨特的魅力。它體現了中華民族不忘本、知恩圖報的美德,人們通過這一節日,表達對先人的緬懷。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先人,我當然也不例外。所以,我每年清明節都會趕回老家掃墓,祭拜先人。國家也挺”厚道“的,把清明節定為法定節假日。以致大家都有時間回老家祭祖。我相信大家都能親身感受到回老家祭祖隊伍的龐大。真如”千軍萬馬“,攜老扶幼,舉家從四方趕來。只為到先人墳前一訴衷腸,慰陰陽相思之苦。其聲勢已勝過春節。可是,真的只是懷戀先人,敍舊情、訴衷腸嗎?我看不盡其然吧!

從二十世紀到二十一世紀,我們一躍而過。中國的發展速度驚顫世界,人們的'生活蒸蒸日上,奔小康之勢鋭不可擋。對!人們的生活寬裕了,大家富起來了。可這得歸功於誰呢?國家嗎?社會嗎?NO!這都得歸功於我們的先人,是他們在天有靈,保佑着我們。才有我們的順風順水,平步向前。所以,我們得報恩。當然,我們還有一點點私心,我們需要的財富,需要更大的權利,需要更高的地位。因此,我們需要先人們繼續保佑自己。我們不遺餘力,從百忙之中趕回老家到祖墳前拜一拜。

當然,中華民族的孝心是任何一個民族都無法比擬的。在先人生前沒能好好盡孝,如今日子好過了,可他們已長眠地下。這是我們的痛楚,”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我們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去彌補心中的遺憾,那就是讓他們在那邊過上好日子。於是我們給他們燒花不完的紙錢,讓他們在那邊衣食,過上好日子,以盡”孝“道。

清明節延續至今,並被定為法定節假日,自有它的必然性。人們回老家祭祖也是常人之事無可厚非的,這是。可其居心何在,那就不得而知了,但我希望人們做到真正的不忘本,不要讓清明節失去真正的意義所在。清明本流思親淚,莫讓欲心玷祖墳。

感懷清明作文 篇6

今年的清明天氣格外晴朗,陽光明媚,太陽曬得人渾身暖烘烘的,天是那麼地藍,雲是那麼地白。

清明上墳少了幾許悲哀,跪在先祖墳墓前奠酒、焚燒紙錢,望着淡淡瞟渺的青煙,心中生出了一些感懷。“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小的時候每當讀到杜牧這首詩時,總有一種淒涼的`感覺,有人一提到清明節時,總是不寒而慄,因為我總是把它理解為“鬼節”,不論是在學校給烈士掃墓,還是在家裏上墳,總是和清明分不開。前兩年在研究張姓起源時,對家譜的幾個序言感了興趣,讀過多遍之後,猶未盡興,遂到放在所謂的祠堂去看看,走進已沒有門窗的兩間小房,裏邊堆滿了早年的農具,北牆上有個神龕,一扇小門也掉在地上,縹緲香煙酬祖德輝煌燭彩報宗功但寫在頂端的“祭如在”三個字十分地顯眼,端詳許久,也沒有捉摸出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與祭,如不祭。”祭祀祖先就好像祖先真在面前,祭神就好像神真在面前。孔子説:“我如果不親自參加祭祀,那就和沒有舉行祭祀一樣。”祭祀可分為三大類,一曰祭天地;二曰祭先人;三曰祭聖賢。祭天地大多是皇帝、達官貴人之責,平頭百姓難以參預;祭聖賢多為文人墨客所為;但祭先人是人人均可參預之事。“祭如在。”

祭祀的時候我們應該好像祖先就站在面前一樣真誠。“不知生,焉知死”,但是“不知死,焉知珍生”?“祭如在”並不是與祖先在陰風森森之中悽然相逢,而是一種生機盎然的對生者的精神淨化,讓生者在碌碌俗世中也有一陣靜默的思索時間,想想生命,想想過去與未來。“祭如在”令人思想玄遠,但是目的仍然落在現實。“祭如在”是一種真正的真誠,是真正把這件事當成一回事,而不是隻隨眾碌碌而祭,碌碌而散。“祭如在”作為一種精神,是中華民族人文文化發展和延續的所必須。

“祭如在”是要學會感恩,感恩我們的先人,有了他們的生養之恩,才有了我們自已,我們是他們的生命延續。在感恩的同時,我們要懂得珍惜,珍惜我們的生活,把握好生命的一寸一分。

感懷清明作文 篇7

清明將至,睹物思人;兒時的記憶已隨時光的流逝漸去漸遠,唯有對父母的舉手投足仍清新如昨。

以此拙文緬懷和祭奠已逝多年的雙親!

十一歲那年,因自已頑皮,在與同伴玩耍時不慎從樹上跌落,導致右腳踝粉碎性骨折。長久的卧牀加之幾近荒廢的學業,我的心情糟糕到了極致。聽着歡快悦耳的舞曲,看着嬉戲奔跑的玩伴和翱翔天際的大雁,我會突然將手中的茶杯摔到地上,稍後父親便會給母親遞個眼色,然後母親就小心翼翼來到我跟前,彎身撿拾破碎的殘滯,再悄悄的.退走。我的淚水一下子盈滿眼眶。

剛剛放學的小妹,手裏捧着紅紅的獎狀,蹦蹦跳跳的過來,“哥,我今天學校跑步比賽得了第一,還得了獎......”小妹看到我臉色陰沉下來,就再沒説下去。母親匆匆跑過來,狠狠的在小妹屁股上拍了一巴掌,“沒看到你哥哥在想事情嗎?別來煩他!”小妹離開時我分明看到紅紅的臉蛋兒上淌下了委屈的淚水。

春天的燕雀來了,在院子裏來回翻舞,偶爾傳來幾聲鳴叫,而我的情緒依然低落如常。深蔵於心底的還有對家人無盡的愧疚!

有天天氣尚好,煦暖的陽光,微柔的風。母親輕輕走來:“兒啊,今天天氣真好,東地的油菜開花了,我想推你出去走。”母親滿臉的尷尬急急的改口,“不,是出去看看。”我理解母親的心,強擠出一點兒笑容,“媽,是出去走走,順便看看!好久沒出去了,謝謝媽!”母親的臉上立馬溢滿幸福。

由於母親的精心照料,我的腳慢慢可以着地,恢復,行走。後來我考入了縣裏最好的中學,那個冬日,母親送兒上學的單薄的身影依然印於我的腦際!

第二年的初春,母親由於醫生的誤診離開了我們,那時我只有十二歲,小妹才十歲。僅僅相隔六個月,父親又因過度思念母親也隨她而去。

每每回到家鄉,我都會抽時間到父母的墳前坐會兒,説説在外漂泊的苦與樂,講講家裏的今與昨。

時至今日,父母仍是我精神的脊樑。

感懷清明作文 篇8

清明時,紛紛雨,悠悠思緒飄萬里——題記。

暮春之初,草長鶯飛,流水涓涓,伐三兩跟嫩竹,帶上幾許清酒一塊白肉,一行人便踏上了感懷的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牽掛,都有自己所懷念的美好,於是行一路説一路,就像是今朝有酒今朝必醉,非此不可。

墳頭,已長滿了青草,那破敗的拜台上也被青苔給霸佔了。於是,掃墓便開始了。還記得很小的時候,我總是在想這土堆裏的人現在長什麼樣子了,以後還會活過來嗎?幼稚的問題,總是在小孩的思維你亂蹦亂跳着。而事實卻是人已去了,便不會再回來了,一堆土裏埋着的也已是一堆散亂的骨架了。一行人懷着的是思念和感恩之情,來追憶一去不返的故人。即便面對着的是一堆骨架,不是一個活生生的.人,他們也還是那麼虔誠,心中總有所敬畏。同時,從前輩口口相傳的已逝之人的故事中,後輩產生了無限的遐想於是遐想便引他們在墓前冥思,讓他們有不得不講述給後來人聽得責任。這樣,子子孫孫,千秋萬代,都記住了已去的人。後來人也就有了不得不去墓前懷念一番的責任和理由。清明掃墓的意義便在於此,懷念祖先,銘記祖先。而在懷念祖先的時候,也引起了許多的思考。

人生在世,不過九十年的光陰,一路要經歷得苦難遠比想象的要多。就連一代梟雄曹操也在他的《短歌行》中也對酒當歌,慨歎人生苦短變化無常。古人也惜流水一去不復返。人生就如這趟流水,從源頭飛奔而下,一路上歷經忐忑,或被橫跨在河水上的石塊擋住,或是被擱淺在灘上,或是被一頭素不相識的牛給喝了。這一切都可能發生。當你長途跋涉後,看見了大海。於是你義無反顧地飛騰出去,一生便終結於此。當你匯入大海之後,你什麼都不是了,沒有人會在茫茫的大海中認出以前在河邊遇見的那一股清流,只會感慨:大海茫茫一片,包羅萬象。你生前所有的光芒在死後都交給了大海,人們看見的只是大海。

“他消融了,歸化了,説不上快樂,也沒有悲哀!”這是冰心説的,也是我替那一抔黃土的人説的。

感懷清明作文 篇9

不張不和,咬牙向外吐氣“清”,張嘴外翻淡聲道“明”;正如它的名字一樣,清寂,明遠。

記得“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的景,記得“莫辭盞酒十分勸,只恐風花以片紅”的情。紛紛青雨,勾起往日回憶——那天,接到母親要趕回家鄉説外公有些事並囑咐我不用擔心讓我好好學習的電話時,我坦然的沒有多想,我聽了母親的話,沒有多問,一如既往,不思不想。那月末,當我再接到母親泣不成聲打過來的電話時,我才知道了原本令人悲涼的.實情,外公離我們而去。

外公在家鄉,我在西安,天各一方,誰不曾會想這樣的事。我與外公的情感在我記憶裏只停留在我的童年,那些我騎在他脖子上帶我釣魚的日子,帶我摘黃果蘭的日子,教我編竹簍的日子,一起走在夕陽下揹着野菜回家的日子。外公是樸實,勤快了一生的人,直至今日,每當他穿着草鞋戴着蓑笠走在雨中的婆娑背影映在我眼前時,我會憎恨當時愚蠢的自己,會遺憾自己沒能見到他最後一面,會懷念那些往日時光。

過年回去,在你“後背”的那棵樹下站立了良久,有種恍如隔世的感覺,彼時寒風凜冽,但吹不散我對你的思念。你還記得嗎,外公?你愛抽的葉子煙,我和母親放了許多在你枕前。你聞聞吧,聞出我對您的愧疚;嗅吧,嗅一縷你走後這片滄海桑田的芬芳;抽吧,抽散清明夾着我寄託的彷徨。

時間匆匆,細雨茫茫。轉眼兩年,我們像無根的雲一樣飄散在遠方,可清明的風卻把我們的心吹回故鄉。

在外公離去之前,對於清明的映像都是停留在杜牧的《清明》裏,那時只覺得“清明時節雨紛紛”的意境是悵然的,並不能體會到“欲斷魂”的含義。而現在,我害怕過清明,害怕再次看到母親當時那種無助的眼神,害怕對外公的思念一寸寸的向逼近,我害怕迷茫,害怕彷徨。

“四月,西安這兒的楊柳已青,芳草如茵,學校旁的櫻花兒也開了。外公,你們那兒呢?黃果蘭是否還吐露着情意?”水深水淺,雲去雲來。清明雨上,紛紛繞塘。我願將思念化為一株折菊,願再能匍匐在你的頸上、在你的身旁。

感懷清明作文 篇10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好象是專為有些清明祭祖掃墓人心情的寫照。關於清明節之際掃墓,在我們鄉村很看重,但也有不三不四的説法:或曰攀龍附鳳,或曰裝腔作勢,或曰譁眾取寵,或曰故弄玄虛,或曰弄虛作假……眾多掃墓活動中雖有我不恭維的情形存在,但我認為不能以偏概全,總體不失為一種民族文化傳統,至少是一方民俗,有她的積極意義之所在。

清明節也是家族眾人相聚的一次機會,在掃墓途中和掃墓勞動中,可以緬懷先輩的不朽功德,復憶先人的感人事蹟,激發家族親情和諧,增強向心力;掃墓活動中也可分析先人之過,因為前車之鑑可為後事之師;掃墓活動中可以梳理後人踐行先人遺願情況,小結成果和不足;掃墓活動中可以回憶先人的音容笑貌和做人處世風範,提高自己思想道德水平和服務社會能力;掃墓活動中可以反省自己尊老愛幼言傳身教行為……當然世上沒有後悔藥,所以既戀死人更要顧活人,追佛祖不如敬活佛。昔時賢文上説:父母公婆是活佛。另外,爬山涉水野外掃墓也是一場艱辛勞動的體驗,眾多先人就是靠艱辛勞動養活一代又一代,如今還有不少今人靠艱辛勞動過日子,併為社會做貢獻。我掃墓的心情從來還真輕鬆不起來。

與年節和常日相比,我們家鄉掃墓祭品的特點是必有清明包子。清明包子的包皮用清明菜摻搓糯米漿,包芯以春筍、臘腸、豆腐為主料。清明菜的.枝、葉長滿白色綿毛,喻有“孝”意;整個包子喻意:真心腸盡孝道。大多嫌糯米食的人不嫌清明包子,糯米食中我唯一喜歡吃的也就是清明包子了。我們這裏把一個人清明包子吃得多些比作年長些,或經驗多些,或腦筋足些,或能力強些。人年長一歲,自然多吃一年清明包子;世人多吃一年清明包子,就多經一次掃墓的益處,自然德和才諸多方面都多長進一年。

活人住房方便即可,不必豪華;先人之墓有人祭掃則行,不必排場。先人之墓無人祭掃,則會被荒野淹沒,墓主人和其後人則會被人瞧不起,或被視為墓主無後。先人墓成後數年無人祭掃,或一直無人祭掃,變成了荒野,不能説一定是墓主無後,倒是墓主後人或多或少會被人瞧不起是真的,也是自然的。希望年年清明節之際,世人能花一點時間虔誠、文明地掃墓,使大好河山的清明花、文明花更加燦爛。

感懷清明作文 篇11

古人云:“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當我想起唐代大詩人的這句詩歌時就想到好像清明節快要到了,清明的腳步已經不遠了,只剩下了一步之差。

在這天裏,我和家人一起去山掃墓,我們先和親戚一起做車來到山下後,我們就帶着掃墓用的工具上山了,來到上山後,我們小孩就跑在第一,我在前面跑,親人在後面走,就這樣,我把親人甩在了後面,我憑着多年來掃墓的經驗,一直沒有走錯路,我走了一段路後,就有些累了,我就坐在周圍的墓上休息,順便等一下親人,親人慢慢上來後,我就又開始跑了。我們來到第一個墓後,大人就拿着鐮刀把周圍的樹枝多的割了,我們來到墓前,大人就讓我把花端上去,接着,有的燒香,有的燒假錢等,我就把一張紙折飛機,大家做完後,我們就去第二個掃墓的地方了。

關於清明節有這樣一個傳説:相傳春秋戰國時期,晉獻公的妃子為了讓自己的兒子重耳繼位,就設毒計謀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殺。重耳為了自身的安全逃出城外,重耳最後只有幾個忠心耿耿的大臣。一次重耳餓暈了,大臣裏有一個叫介子推的忠臣,從自己身上割下一塊肉,用火烤後給重耳吃,重耳的病好了。後來重耳做了君主,想要介子推來任命封官,介子推不肯來逃進了綿山上。重耳為了讓介子推做大官,放火燒山讓介子推自己出來,大火燒了三天三夜才熄。並沒有看見介子推出來,進山一看,介子推和他母親抱着一棵樹已死去,樹上有個洞,裏面的.衣服上寫着一首血詩: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柳下做鬼終不見,強似伴……後來重耳把綿山改為介山,把那棵柳樹命名清明柳,每年四月五日定為清明節。聽了這個傳説,大家應該都知道清明節的來歷吧!

年年都有清明,年年都有不同的憂愁。這憂愁,不是任何人都能感受到的。我向往在這雨中的憂愁,所以我向往清明節的光臨!

感懷清明作文 篇12

“清明時節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一到清明時節,我們首先想到的總是這幅行人悲傷、春雨纏綿的場景;天空彷彿是有情的,每到清明時節時節,小雨便淅淅瀝瀝下個不停,好像是天空眼中滿溢出的淚水,用以祭奠已經離去的人們。雖然清明時節節在名義上只是一個祭奠逝者、表達哀傷的節日,但清明時節帶給我們國人的意義與價值遠不止於此。

青山埋忠骨,史冊載功勛。從上國小開始我們就知道,新中國是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前仆後繼、流血犧牲的結晶。烈士為革命不惜拋頭顱灑熱血的錚錚鐵骨是中華民族最寶貴的精神財富。烈士為國家和人民的利益不惜獻出寶貴生命的高風亮節是中華民族最可珍視的傳統!

年年祭掃先人墓,處處有猶長春風。獻上一束花,留下一句言,緬懷革命先烈,清明時節祭英烈活動給了我們一次學習革命先烈光榮事蹟、傳承革命精神的機會。現在網上祭祀作為一種經濟環保、方便快捷、文明和諧的清明時節節祭祀新方式已經受到大多數人,特別是年輕人的追捧。我想不管是以傳統的祭掃方式,還是新興的網上祭祀,都只是一種形式。關鍵是要通過這個活動,對我們思想進行一次洗禮,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瞭解先人事業功勛,誠摯緬懷他們的高風亮節、嘉言懿行,從而更好的繼承先賢的事業,踏着他們的足跡繼續前進。

過去是由偉大的先烈創造的',而未來掌握在我們自己的手中,將英雄們的使命傳承下去,是我們的使命;就像《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説的一樣: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生命對每個人來説都只有一次。因此,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一個人回首往事時,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這樣,在他臨死的時候,能夠説:我把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人生最寶貴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奮鬥。

我們每個人都應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繼承先人烈士的偉大精神,為努力實現自身價值而努力,為祖國的偉大富強而努力,從而實現我們共同的中國夢。

感懷清明作文 篇13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今天是清明節,沒有下雨,早上在路上也看不着誰斷了“魂”,但人們依然遵守着一個習俗“清明掃墓”。

清明3天小長假的第一天,我就跟着大舅爺他們去掃墓,那天陽光明媚、風和日麗,剛靠近墓園,我就聽到了“噼裏啪啦”的鞭炮聲並有一陣陣灰白色的煙,放眼望去有一大片金黃色的油菜花,油菜花的後面是一個大湖,媽媽説這就是水庫,油菜花的邊緣是一小片的茶園,茶園裏有一個採茶工,這真是太美了。

我看入了迷,媽媽喊了我一下,不然我就走丟了。我跟上去,這時發現舅母手裏提了個桶,桶裏有一大一小兩個烏龜,一看就知道是大舅爺買的。我跑過去問大舅爺:“大舅爺,你為什麼要買烏龜呀?”大舅爺説:“等會兒放生。”我又疑惑的問:“放生幹嘛?還不如給我養着玩玩呢!”大舅爺笑着説:“你想要的話下次再給你買一個。”我恍然大悟,放生烏龜也一定有它的含義,就像掃墓一樣。

走進墓園中間,媽媽和舅舅竟然迷了路,頓時不知道往哪走,找了好半天才找着我老太太的二哥墓碑。到那兒時旁邊已經有好多人,我第一個看見的就是那一個大房子,我想:“誰家這麼有錢買這麼個大房子?”一會兒,有個舅奶奶搬着兩件衣服和一個盒子放到火堆上去燒,燒完後又親自把大房子放火堆上燒。原來這房子是她買的呀!這麼有錢,羨慕死了!後來我才知道這房子和衣服都是我婆婆託她買和燒的,因為我婆婆生病在家,最壯觀的就是燒房子的時候了。一會兒火就沒了,但很快就冒上來,先把半面牆烤軟了,然後就全冒上來,一下子就冒到房頂,整個房子都塌了下來,變成了一堆紙,燒的.着不多了,我們就一個一個的磕頭,請求祖宗保佑你,我連磕了好幾個頭,並求祖宗保佑我成績越來越好,掃完了我老太太二哥的墓,就該掃我老太太的墓了。

墓都掃完了,我跟大舅爺和小舅爺來到了湖邊放生烏龜。大舅爺把桶輕輕往下斜了一點,讓烏龜自己爬出去,還説到:“你自由啦!快走,快遊吧!”然後許了個願,我們便走了。

清明掃墓是我們的習俗,我們必做的事,你們今年掃墓了嗎?

感懷清明作文 篇14

年年清明,今又清明,一切都清清又明明。

也許你會在家中泡上一壺好茶,喝一口,感受茶水在口中的香潤,空氣中氤氲着淡淡茶香,你會不禁想起過去的一些人,過去的一些事。看向遠處,感受這個時節特有的氣氛,心也被一波波的情感包圍着。

也許你也會去野外的一座孤墳上,向長眠之人訴説。當一滴滴淚水滲入這片黃土,當一件件舊事縈繞在心頭,相思漫上心扉。不捨、惆悵、傷心似乎是這個時節的主旋律。“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逝者長眠,生者永傷懷。只有陰冷的春風,如針的細語和那漫山遍野的追思。

“清明時節雨紛紛”,這是雨又是淚。倚在一塊碑前將所有的紅塵往事與相思傾訴,那無盡的懷念會隨着煙火的`飛騰傳到遙遠的天邊。春風、細雨、清明,使悲哀與懷念愈加的濃烈,疼痛使你撕心裂肺。

也許你也會在夜裏靜靜地躺着着,看着窗前朦朧的雨滴,一點點昏暗的光暈。雨就在外面下着,傾訴着所有的哀傷,帶給你無情無盡的懷念。這孤寂會使你情不自禁地舉杯邀明月,對着月亮,思緒飄動起來,一直到天上。你不語,嬋娟亦不語,只有那淡淡的憂愁陪伴着你。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懷念卻不能挽留,留戀卻不能擁有。人生在世,自是躲不開生死離別、悲歡離合。於是就有人創造出另一種思想:安閒自適、自我派遣、豁達開朗。

花落花開,歲月輕拂。身邊總有人會悄然死去,有老死的,有病死的,有打仗犧牲的,死法千萬,但結果卻不一樣。“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有些人活着,他已經死了,有些人死了,他還活着。”這些都在強調生命的意義。為了自己的信仰,雖死猶榮,不枉此生。“逝者長已矣,生者如斯夫。”為自己、為他人、為社會,且行且珍惜。

清明,願每人都清明。

感懷清明作文 篇15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在清明節時,總能讓人勾起一些回憶。

清明節的時候,我們家沒有回家掃墓,但依舊通過親人的視頻通話表達了對已故親人的思念。在清明期間看到了一條新聞:一個白髮老人抱着烈士陵園的一座石墓淚流滿面,一邊哭一邊叫着“兒子!兒子!”。看到這我不禁熱淚盈眶。

是啊,自己的兒子死了是得多傷心啊!可她的'兒子卻為了國家自願犧牲,這是多麼大無畏的愛國情懷啊!

我想了想,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不就是用戰士的鮮血拼出來的嗎?難道他們不想和家人們一起開開心心的吃頓飯嗎?難道他們忍心拋棄妻子兒女親人嗎?難道他們真的想去拼命,去吃苦?他們當然不想死,他們也想舒服地過着幸福的生活,但千千萬萬的人都想。他們用自己的生命,捍衞了千萬個人的生活。他們經歷成千上萬個戰場,流了數不勝數的鮮血,有些甚至葬送了自己的生命。這是該有多大的愛國心,多寬廣的心胸才會甘願做出的決定!難道我們不應該感謝他們嗎?我們就應該理所當然地生活下去嗎?

清明,是一個懷念的日子,也是一個追思,緬懷先烈的日子。

感懷清明作文 篇16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我看到下雨,不由自主地背出了這首詩。

可能是因為清明節的原因,天陰沉沉的,下着細雨,空氣十分沉悶,我抄起一把傘,想下樓去找同學玩,來排解鬱悶,我突然就想起了革命先烈。

偉大的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偉大的領袖毛澤東,家裏有六位親人為革命犧牲。還有抗日戰爭中的劉胡蘭,狼牙山五壯士。抗美援朝中的邱少雲,黃繼光,毛岸英等烈士,一共18多萬人將生命拋在異國他鄉。他們有“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的英雄氣概,把自己的生命獻給了祖國,卻長眠於異國他鄉,他們的英雄事蹟千古流芳,讓我們懷念。

我們是少先隊員,只有繼承革命先烈的光榮傳統,才能對得起胸前烈士鮮血染成的紅領巾。我們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不怕困難,爭取成為國家的.棟樑,用智慧和才幹捍衞自己的祖國。

“清明時節雨紛紛,……”望着書桌上鮮豔的紅領巾,我暗暗攥緊了自己的拳頭,然後,恭恭敬敬地對紅領巾行了個隊禮,表達我對先烈深深的敬意。

感懷清明作文 篇17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節到了,這是一個很特別的日子。這一天裏,大夥要把雜草叢生的祖墳清理乾淨,讓祖先有一個舒適安寧的環境。

清明節前夕,爸爸帶着全家千里迢迢的來到郊外奶奶家掃墓。一到有如世外桃源的郊外家之後,眼前所看到的是忙忙碌碌的親戚,大家為了明天掃墓而忙得不可開交,有人準備明天的祭品,有人準備明天清理墳上的工具,當然一向義不容辭的我也不能閒着,我默默的走向廚房,幫忙奶奶做“菜仔粿”,每逢清明節時,“菜仔粿”是不可或缺的祭品。我們先把蘿蔔絲和香菇炒熟備用,做用“菜仔粿”的餡,再把艾草和“規炊”混合做成粿皮,再把餡包在裏頭,放入灶裏蒸熟,如此就大功告成了。

隔日,我們帶着祭品與清理工具,一夥人浩浩蕩蕩的來到了祖墳前,哇!沒想到短短的一年內,雜草竟然長得比我還高了,我們費了九年二虎之力,好不容易的才將雜草除完,個個汗流浹背,滿頭大汗,輕風將我們額上的汗水慢慢的吻幹,我們也毫不客氣的享受徐徐的春風。

我們把祖墳清理了乾乾淨淨,一塵不染,然後就依序的擺上祭品,依輩份前後有序的排好隊伍,開始進行祭拜儀式,大家手上都拿着三柱香,虔誠的膜拜着,有人低着頭,有人直視着墓碑,奶奶則是口中唸唸有詞,可能是祈求祖先們保佑整個家族能夠平安賺大錢吧!上完香後,不久就燒了些許的紙錢與冥紙給祖先們,看着熊熊烈火,温馨於心;看着黑煙白霧,直上天際。

雖然這些祖先們在我的.腦海裏並無任何的印象,但是在我的心湖底卻佔有很重要的地位,沒有祖先們的“蓽路藍縷,以啟山來。”何來現在我們的安居樂業?我們感謝天,感謝地之餘,也應感謝在天的祖先們。

“清明節”是一個懷念祖先,慎終追遠的日子,親人們會以這天來掃墓來表達對祖先們的孝敬之意,也可以相互聯絡彼此之間的情感。每當“清明節”這天來臨時,我都會雀躍不已,這天不僅可以讓我回憶起死去的親人,過去的種種與快樂的往事,然而往者已矣,往生的親人再也無法回來了。所以我們要好好把握現在,趁着還能開懷大笑的時候,趁着親人還在人世間之時,應多與親人制造歡笑,勿使親人為你擔憂,“孝道”是隨時隨地的,記得“隨時”,就是現在,才不會有“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感慨。

感懷清明作文 篇18

綿綿細雨,冷淡的敲打在祖先的墓碑上,墓碑旁的繡球花,正為我們落淚,真有一陣哀傷的氣息。親愛的祖先們,我來看你們了!開心嗎?

想當年,一直很健康的曾祖父,常常牽着我的小手,坐在椅子上,説着生動有趣的故事,使我樂得哈哈大笑。並不顯得老態龍鍾的曾祖父還是走得很突然,不知道是該哭着道別,還是該笑着説再見?在繁榮的都市裏,在熱鬧的.市區內,在靜靜的小巷中,我的曾祖父就這樣永遠沉睡,與世長辭。

我知道,曾祖父在微笑。獻上花朵兒和水果,表示我的心意與祝福,媽媽點香給我,在此向祖先們道謝,感謝他們的保佑,感謝他們的貢獻,感謝他們給予的温暖。

祖先們不能和我們微笑,雨,將祖先的心情傳給我們,表示他們有多麼想念我們,有多麼的想用他們那雙粗大又佈滿皺紋的手,牽着身為子孫的我們……。在最後,我們祝福在天上的祖先們,永遠快樂!

感懷清明作文 篇19

四月一個美麗的季節,縷縷的春風,綿綿的細雨,青青的嫩草,南歸的大雁,逐走了一季又一季寒冷的冬天,迎來了又一個清明節。清明是一個讓人充滿哀思,藴含着豐富感情的日子,這個節日古往今來一直受人重視,這個傳統的節日有着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

國小時,老師常説,我們的'紅領巾是革命先烈們用鮮血染紅的,那時我還不懂其中的含義,如今我長大了,已深深的明白了這句話的含義,是無數英烈用他們的生命譜寫下了一曲曲壯烈的愛國樂章,在祖國危亡時,他們奮不顧身的保衞祖國,將拯救祖國的重任扛在自己身上,是他們用生命和熱血,換來了中國的新生,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的生活,我們才得以在舒適的環境中快樂的學習,健康的成長。 今天,我們雖然已遠離硝煙滾滾,和戰火紛飛的年代,不必再像先烈們那樣拋頭顱,灑熱血的保衞祖國,但我們肩負着祖國新時代建設的重任和祖國明天的繁榮富強,我們有責任做好自己的事,發奮學習,為祖國增光,共創祖國美好的明天,我們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美好生活,我們要歌頌革命烈士視死如歸,堅貞不屈,勇敢頑強的精神,我們要學習先烈的愛國,愛人民的高尚品質,他們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我熱愛烈士,我熱愛祖國,我為我是中國人而感到驕傲和自豪。

感懷清明作文 篇20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又是清明節。爸爸帶着我驅車百里,趕回老家掃墓祭祖。曲折盤旋的山間公路,已經讓我暈車嘔吐;到家後徒步爬行山林,更讓我渾身濕透。我不禁埋怨老爸,為什麼一定要我給不曾見過的先人拜祭。爸爸放下手中的祭品,趁着休息,講起清明節的來歷。

相傳晉公子重耳出逃,有一天餓得不行了。隨從介之推端來一碗肉羹,讓重耳美餐一頓。後來知道,是介之推割下了自己大腿肉,煮爛獻給重耳的。重耳感動得發誓要好好回報。可是重耳成為晉文公後,大賞隨從,唯獨忘了介之推。之後派人尋找,又錯誤地燒死了隱居的介之推母子。痛定思痛,晉文公將介之推死之日定為寒食節,第二日為清明節,世代承傳。

清明節的故事,深深地震撼了我。晉文公本要報恩,卻誤害了恩人。確立清明節,一定是寄託自己無窮的悔恨和無盡的哀思。今天,我們倡導過清明節,不也是為了懷念先人,牢記遺訓嗎!中國的傳統節氣,不是藴涵着豐富的精神文化嗎!

心底明澈了,人也輕鬆起來。這時,又雨過天晴了,竹林小徑,顯得幽靜美麗。我踏着石梯,心中冒出串串問號:這一級一級的石梯,是何人開闢修建的呢?這一路灑下多少汗水和心血呢?正是清明的節氣,才讓我懂得先人創業的艱辛,倍覺今天幸福的來之不易。頭頂葱綠斑駁的`竹影,腳踏石級上軟綿的竹葉,鼻聞周邊清幽的竹香,手撫亭亭玉立的新竹,我彷彿進入伊甸園,彷彿通往久仰的聖地。

終於來到奶奶的墳前。眼前荊棘遍佈,雜草萋萋。我不禁心痛:奶奶,兒孫又是多久沒來看望您啊!我使勁拔除雜草,爸爸也拿起攜帶的彎刀,奮力砍除刺人的荊棘,似乎只有這樣做,才能彌補心中的愧疚。當收拾完這一切,我們大汗淋漓,但我們渾身舒暢。我們手不停歇,我一張張撕開紙錢,爸爸擺開三碗肉、魚、餈粑等祭品,三個酒杯,三雙筷子,在墳頭插上點着的紅燭和檀香,再燒起紙錢,給酒杯斟上三次酒,燃放鞭炮。此時此刻,我的心愈加清純寧靜,彷彿隨着裊裊青煙升騰。我按照爸爸的提示,恭恭敬敬的跪在奶奶的墳前,磕上三個頭。奶奶,您為什麼早早地離開了兒女?您為什麼只咀嚼着養育兒女的痛苦,卻不能享受兒女長大了回報的幸福呢!“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待”,這是怎樣的傷痛呢!奶奶,您是怎樣的模樣啊?是操勞一日三餐的憔悴不堪,是縫補五個兒女衣衫的淚眼昏花,還是積攢五個孩子學費的牽腸掛肚……

下山的路上,爸爸又給我講起了奶奶。那年,爸爸剛念國小四年級,奶奶已經卧病不起了。爸爸想服侍奶奶不去讀書。奶奶掙扎着對爸爸哭訴,我們家幾代沒有出個讀書人,你不去讀書,你不好好讀書,我埋在土裏都不原諒你啊,崽!説到這裏,爸爸淚流滿面。爸爸説奶奶去世後自己沒有安心讀書,沒有完成奶奶的遺願,愧對奶奶了。

在爸爸的如泣如訴中,我彷彿看見奶奶的模樣,她蒼白而堅毅的面容,深陷而閃光的眼睛,哆嗦而堅定的嘴脣,乾瘦而有力的手勢……奶奶,您彷彿青山綠水,永遠滋潤着我;您彷彿清明節氣,永遠薰陶着我;您彷彿一個故事,永遠引導着我,探索腳下的路。

感懷清明作文 篇21

清明節又到了,這是個令人追思先人,讓人緬懷前輩的日子。

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可清明節還有一個習俗,就是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能吃涼的食品。

如果按照舊的.清明習俗,在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墳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支嫩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

今天的人們過清明,不僅祭拜親人,還到烈士陵園緬懷先烈。在這些革命先烈中,我最敬仰抗美援朝的志願軍戰士黃繼光。他1930年出生,1951年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1952年加入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同年十月,在上甘嶺戰役中,部隊連攻三個陣地後,受阻於零號陣地。關鍵時刻,任通訊員的黃繼光挺身而出,請求擔任爆破任務。面對敵人的猛烈掃射,他在多處負傷,彈用盡的情況下,為了戰鬥的勝利,頑強地向敵人的火力點爬去,靠近射孔時,奮力撲上去,用自己的胸膛,死死地堵住了正在噴射火舌的槍眼,壯烈犧牲,年僅22歲。正是有了千千萬萬個黃繼光才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啊!

又是一年清明節,你是否和我一樣也在緬懷他們呢?

感懷清明作文 篇22

《清明》這悲涼的詩句正顯出清明節的景象。人們在路上行走,想起自己過世的家人,小雨淅淅瀝瀝的下着,用悲哀的景物襯托出人們悲傷的心情。

每到清明,我就想起了,保家為國的烈士。

烈士們,他們拋頭顱、灑熱血,為了祖國,難過付出一切,他們也認為生命寶貴,但為了祖國,為了人民的安康穩定,而付出自己是值得的。儘管,烈士們的生命非常地短暫,但是他們的一生特別精彩。因為《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説:“人生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屬於我們,只有一次。一個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應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臨死的時候他就能説: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給了最壯麗的事業——為了全人類的解放而鬥爭。烈士們就把自己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給了最壯烈的事業,是烈士們的勇敢和堅強,換來了我們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儘管人走了,但在我們的心中常在,人們緬懷前輩,在清明時節,我們應該買個花圈,為與世常辭的烈士獻上一份真誠的思念;為天堂的人們送上一份人間真情。

人有辛來世,但終歸化為塵土,我們應好好用自己有生時間為人類造福。

感懷清明作文 篇23

兩年前,太外婆走完她的第90個年頭,就匆匆離去了。

在我的記憶中,太外婆滿頭白髮,臉上滿是皺紋,笑起來很慈祥。

每次過年,我們總是回到老家看太外婆。三十那天,我們一家人齊聚太外婆家,一起吃年夜飯,太外婆坐在那,飯也不吃,看着自己一個個兒女,招呼他們吃這個那個,好像別人吃,自己就已經飽了。飯桌上,她問着問那,看看自己兒女的生活如何。

每次到她家她總是把收藏已久的零食拿出來給我們吃,我總是推託不想吃;但是看着她期盼的眼神,只好開始吃。

臨走時,他把家裏曬得大魚大肉拿出來,説:“我們家的'肉太多了,這些留給你們吃吧!”我們搖搖頭,但經過她的再三勸阻,我們只好收下了;這時她又拿出我們沒吃完的零食,説:“帶回去吧,我不能吃,留給你們吃吧!”於是我們又收下了。

直到那一天來臨,一切歡聲笑語都消失的無影無蹤。太外婆躺在牀上,咧了咧嘴卻在無力説話。用盡了彷彿全身的力氣,捏了捏我的手,好像再説:“別哭哦。”我趴在牀頭嚎啕大哭,希望能挽留住太外婆,但是以沒用了,太外婆永遠閉上了雙眼。

今年清明,我來看望太外婆,我站在她的墳前,心裏默默的説:“太外婆我來看你了,我祝你身體健康,在天堂永遠幸福!

感懷清明作文 篇24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 唐。杜牧

自有了杜牧的這首清明七絕詩,於是清明節從此少不了淒冷的春雨綿綿的春雨。這千百年來的霏霏淫雨,淋濕了唐的豪情萬千,淋濕了宋的婉約無限,淋濕了元的強悍霸道,淋濕了清的奢華無邊,淋濕了現代的風雲變幻和滄桑鉅變。這霏霏淫雨,淋濕了千百年的金戈鐵馬、鼓角爭鳴、刀光劍影;也淋濕了他鄉與故園之間的千里關山路。我這個遠走他鄉的孩子,也在遙遠的地方,也在每個雨紛紛的清明時節,總是感傷。這個北方的城市,清明也許不曾有雨,但是隻要是清明這個字眼出現,總不免倍加的思念故人,思念母親。

母親離開我們已經十個年頭了,這十年的清明,我從不曾能回去一趟,去母親的墳頭添一捧黃土,燒一刀黃紙,上一柱香,磕幾個頭。總是在清明時節看着路上行色匆匆趕着去上墳的人們,獨自感傷。也不知道母親在天國是否安詳?也不知道母親在天國是否知道,兒子這雖然沒有趕到跟前,其實兒子的心總是在強烈的思念母親?吳頭楚尾的那方家鄉那片土地,清明節總飄下的清明雨,是我思念的眼淚,那掠過帶有寒意的春風,輕聲嗚咽,一如我思念母親輕聲無言的歎息。我想,冷冷的清明雨肯定又濕了彎曲的山路,濕了墳前的樹十年的時間裏,思念母親是深深地悲慟,是無限的傷感,是不能放卻的情感。心底深處在某個地方已經結成了老繭!總在這個思念故人的節氣裏,沉醉於對母親的無盡思念。這種傷痛和遺憾,總不能彌補,總不能自拔。

當接到老家電話之時,其實在我意料之中。千里歸家路,我們開車一路狂奔,火熱的七月,瀰漫着燥熱的空氣。天黑之時,踏進家門,家裏親友都在,堂屋裏放着一口尚未油漆的白色的棺木,那麼刺眼和震撼。我撲到在母親的牀前,長跪不起,母親已經深度昏迷,緊閉雙眼,無法看見我這個淚雨滂沱的兒子了。整整一夜時間,我沒有閤眼,忍住抽泣,對着母親輕輕的呼喚,我看見母親眼角流下的眼淚,卻始終不能看我一眼,母親真的太累了真的太苦了,這麼多的苦難折磨的她連睜眼看我的力氣也沒有了。這個景象永遠刻在我心深處,什麼時候想起來都是痛的鑽心。在我回家的第二天早上,母親在我們的哭泣聲中平靜的離開了我們,離開了她為之辛苦奉獻一生的家。我想,即使是母親沒有力氣能看我最後一眼,但她一定知道我在身邊,因為她聽到了我整夜的呼喚。我在老家整整半個月,在鄉親們的安排下,進行一項又一項的帶有濃厚地方特色的身後事。麻木的.我竟然沒有流淚,茶飯不思,夜不想寐,就像一個木偶一樣,在那段時間已經不知道什麼是悲痛,或許是過度悲痛,心如死。半個月下來,誰見了我都説瘦了幹了疲了,是啊,瘦了十幾斤,只睡了三五個覺。返回這裏,我一個人,工作之餘,其他時間總是沉浸在無盡的思念之中,沉浸在遺憾之中。因為工作的原因,我遠離家鄉遠離母親,在母親害病的這幾年我極少能在牀前照顧一二,卻總是讓母親為我擔心!母親總怕因她縛住了我的腳和手!這成了我永久的遺憾!如果能夠重來,我願意拋棄所謂人生理想所謂好男兒志在四方,終日伺奉在母親的身旁。每當看到身邊的朋友和同事總感受他們母親的殷殷關切,他們卻不耐煩不珍惜,我不免時有氣憤和心傷。

如今又到清明時節,思念的情懷被這心裏的清明雨洗滌,更加的清晰和濃烈。雖然這清明時節,兒子不能趕到跟前為墳頭插上幾株鮮花,添上黃土,但我想母親一定能感受到我這份深深地懷念,這份深深地懷念也一定會化作家鄉的春雨,落在母親的墳前墳後,濕潤每一片土地。母親在天國也一定知道這是遠方兒子因深深地思念拋下的點點清淚。

感懷清明作文 篇25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又是一年清明節,杜甫的詩再次浮現在我的腦海裏。

天陰沉沉的,使人的心情也不禁變得壓抑起來。一大早,父母就收拾好東西帶我去掃墓。可當我滿懷期待的走出家門時,卻發現奶奶的眼睛有些紅腫。父親説,奶奶是想念我的曾祖母了。這時候車來了,奶奶的.手上不知何時多了一束藍色的花。車上的所有人好像都很傷心,沒有一個人説話,好像時間靜止了。奶奶手上的藍花是那麼優雅,自顧自得發出淡淡的清香。奶奶不知是在為我解釋還是在自言自語,她低頭看了看,“多美啊,不僅外表美,內心一樣的美。那樣的清雅,卻又那樣的低調。多像啊,多像你曾祖母啊。”語氣中似有清明時節獨有的哀傷,又似有想起曾祖母的愉快。

路上風景退後着,一抹一抹的綠色從我眼前劃過。“下雨了,撐傘吧。”父親輕聲説着。隨着父親的話,我發現稀稀瀝瀝的小雨籠罩着這個墓林,朦朧之感,好像給她披上了一件銀裝,偶爾還有微風吹過。我從未見過曾祖母,可是照片中的這個女人卻讓我感到春風拂過。她那嘴角邊淡淡的笑是那麼美,好像是初升的太陽,在天邊發出耀眼的光;好像是暴風雨中的小草,有一股堅韌不拔的精神;好像是狂風海浪邊的海灣,感覺是那麼的温暖。

雨漸漸小了,風兒似乎也不吹了,但曾祖母的模樣,在我心中久久不能抹去!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