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亭

來源:文書谷 2.49W

蘭亭1

10月3日,天氣晴朗,太陽公公終於收斂了暴脾氣,温柔地撫照着我們。媽媽説,這樣的好天氣正適合出遊。於是,我們一家人來到了書法聖地——蘭亭,這曾是大書法家王羲之的園林住所。

蘭亭

一下車,我就迫不及待地往裏走,入了大門,看到兩邊都是粗壯的大樹,挺直了腰,彷彿在歡迎我們。再進去些,還有大片的竹林散發着淡淡的清香,這裏的環境十分幽靜。我想:這果然是一個靜心練字的好地方!

我們順着鵝卵石鋪成的小道,來到了“鵝池”,小池中,幾隻大白鵝正在盡情嬉戲,有的伸着脖子歡快地叫喊,有的游到岸邊好奇地瞧着遊客,有的則把長長的頸項埋進水裏尋找食物,還有的拍打着翅膀,彷彿下一秒就要飛起來了。

我們繼續前行,來到了“臨池十八缸”,這可是最吸引我的一個景點。只見池前豎着一塊大石碑,碑上刻着一個大大的“太”字。相傳書法家王獻之從小練字,八歲那年,用完了院子裏的三缸水,自以為寫得跟父親一樣好了,就將一疊字拿給父親看,誰知王羲之只從裏面挑出一個“大”字,在下面加了一個點。王獻之不明白父親的意思,就將這個字拿給母親看,她母親看了就説:“吾兒磨盡三缸水,唯有一點像羲之”。王獻之聽後非常羞愧,從此更加刻苦練字,把院裏剩下的十五缸水也用完了,最終也成了像他父親一樣的大書法家!我告訴自己,我也要學習王獻之,做事應該精益求精,堅持到底!

最後,我們還遊覽了“流觴亭”、“石碑亭”,參觀了“書法博物館”,見識到了著名的天下第一行書——《蘭亭集序》。

雖然我還不懂得欣賞書法作品,但蘭亭裏的美景和故事卻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是快樂又難忘的一天!

蘭亭2

上書法班的時候,我就聽説了蘭亭是“書法聖地”,我很想去蘭亭遊玩,就是一直沒機會去。今年國慶長假,爸爸終於帶我去了蘭亭,同行的還有爺爺奶奶和妹妹一家。

蘭亭位於紹興蘭渚山下,自古便是風景勝地。但是,最讓蘭亭出名的,是因為一代書法家王羲之在這裏寫下了舉世聞名的《蘭亭集序》。

一到那兒,我們先看到的是一大片竹林,讓我不由得聯想到王羲之在竹林中揮毫潑墨的情景。穿過竹林,我一眼看到了著名的鵝池碑。鵝池碑的邊上有一個鵝池,裏面養着幾隻大白鵝,據説王羲之最喜歡養鵝了。

接着我們來到了“曲水流觴”景點,不由讓我想起古人在小溪邊飲觴作詩的開懷場景,聽見溪水的流淌聲,彷彿也在告訴我們那些久遠的故事。

穿過一座木橋,我看見在橋中間的亭子裏有一羣遊客都圍着一張桌子不知在幹什麼,好奇心驅使我一探究竟。走近一看,原來這張桌子不是一般吃飯用的八仙桌,桌面是一個放滿沙子的盛器,這張桌子是用來練習寫字的。我在沙子上用手寫字,感覺癢癢的,便隨手拾起地上的一根竹竿在沙盤上寫起字來。旁邊的妹妹也不甘示弱,把我的竹竿拿去寫,可妹妹怎麼寫都寫不端正,必竟她還在上學前班。過了會兒我們都沒興趣了,就準備向下一個景點出發了。

不知不覺,我們來到了一個亭子,那裏有一塊碑文,我還以為是王羲之先生寫的,後來一打聽,原來正面是康熙提寫的,反面是乾隆提寫的,因此此碑又稱“祖孫碑”,是蘭亭的“鎮亭之寶”呢!

我喜歡蘭亭的幽靜,更喜歡蘭亭的歷史和文化。

蘭亭3

晨光熹微,我們一行五人乘車穿過喧鬧的大街小巷, 駛過波光粼粼的鑑湖,行駛了兩個多小時,來到了位於紹興西南角的我國書法聖地——蘭亭.

一進古樸的蘭亭大院,迎面撲來的是竹子那種特有的清香,我不由得深深地吸了口氣,院內修竹成行,竹影婆娑.,石子鋪成的幽深的小徑旁,一條小溪淙淙地流着,溪水清澈見底。耳邊不時傳來清脆的鳥叫聲,是那麼的婉轉動聽!啊,真是個清靜優雅的好去處!

穿過竹林,翻過一座三曲石橋,便到了鵝池。這兒曾經是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養鵝的地方。看,在盈盈的水面上,幾隻悠然自得的大白鵝遊於其中,不時發出“哦哦哦”的叫聲,真是“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池旁有座精巧的三角亭,亭內豎着一塊石碑,碑上刻着“鵝池”兩個大字,剛勁有力,遒健嫵媚。據説,“鵝”字是王羲之的寶貝兒子王獻之寫的,“池”字才是王羲之寫的。怪不得兩個字有肥瘦長短之分別呢!

由鵝池前行三十餘米,就看見了小蘭亭。看了碑上的介紹,我們才知道越王勾踐曾到過這裏種蘭花,故而得名。

從蘭亭向右拐,我們來到了御碑亭。這是一個八角重檐的大亭子,亭角上翹,宛如飛燕棲息,角上都掛着古老的鈴鐺。亭欄周圍的石獅更是雕刻得栩栩如生。然而最引人注目的還是矗立在亭內的御碑。它是一塊高6米、寬2米,厚近0。5米、重達18噸的巨型石碑。碑的正面是康熙的題詞,反面是乾隆的題詞。細讀,字裏行間滲透出兩位清朝皇帝對《蘭亭集序》的傾慕之情,對王羲之飄若浮雲、矯若驚龍的書法藝術的高度評價。

過了墨池,來到右軍祠。這裏陳列着王羲之的許多書法作品,字體沉穩灑脱,變化多端。

參觀完蘭亭各處勝蹟後,走出大門,我不禁再次對這裏的一切深情凝望,對王羲之這位大書法家的敬仰之情也更增添了幾分。

蘭亭4

在重新建設的校園裏,有別致的一角,同時也是我最喜歡的地方——蘭亭。

蘭亭是一個用木頭製成的六角亭,亭子兩旁是用石頭堆成的假山。蘭亭位於一個水池的中心,這個水池還有個好聽的名字——臨池。臨池在清晨的時候,會有幾束噴泉在裏面跳着優美的舞蹈。池子裏不光有噴泉,池底全是由光溜溜的鵝卵石鋪成的,鵝卵石五彩繽紛,色彩斑斕,猶如九寨溝的“五彩池”。臨池裏還有許多圓頭圓腦的小金魚。

林蔭道沁園裏的木板與臨池的假山樹木巧妙地結合在了一起,使水陸相連。課餘時間,這個小花園就熱鬧了起來:有的同學一邊在沁園裏欣賞風景,一邊散步;有的同學在假山上跳來跳去,時不時地逗弄臨池裏那些可愛的小金魚們;還有的坐在蘭亭裏聊天。正是有了這個小花園,才使大家的課餘生活豐富了許多哦!

早上,當我們背起書包來到學校的時候,臨池裏的噴泉飛舞,小金魚也探出圓圓的腦袋,對我們説:“早上好!”午休時,我們在臨池邊嬉戲,在蘭亭裏享受陽光;到了傍晚,該放學了,大家一定會從沁園裏走,再去蘭亭裏坐坐,最後才回家。

蘭亭5

《蘭亭集序》這個名揚千古的古代文章,人人都説好,可我這個性格促使我説:“《蘭亭集序》有什麼好的,不就是個古代文章嗎?寫的好我才不信呢。再説了,那些字看都看不懂,現在的人看他只能説它土!”我也就這樣被媽媽一腳踢進了張老師的國學班。現在再回想起來那叫一個經典。

《蘭亭集序》總共有三個自然段,我看了兩遍後發現它只講了兩個事情。

第一事是講:永和九年,時在癸丑之年,暮春三月上旬的巳日,我們在會稽郡山陰縣蘭亭集會,玩幾個遊戲又感歎今天的天氣。

我覺着《蘭亭集序》的第一句也就是形容天氣的那一句,當你在晴天時朗誦起來會有一種心情舒暢的感覺。這句詩是這樣的: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聘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之前我只説了這句是介紹天氣的,可沒喲最先説具體意思:這一天,天氣晴朗,和風習習,抬頭可以觀賞浩大的天空,俯身以考察眾多的物類,縱目遊賞,胸襟打開,極盡耳目視聽的歡悦,的確是人生的一大樂事。

第一段就到此為止。

第二段實在感歎人生,以及人與人之間千差萬別的區別。

人民彼此親近交往,俯仰之間便度過了一生。有的人喜歡那樣,有的人喜歡這樣,他們雖然外表、性格不同,但他們快樂時會忘記老額死亡正在前來,當對一些事物感到厭倦時,事物會隨感情而進一步變化。這一點像熱力學第二定律。雖然是熱力學,可還是和我們的話題有關係,它説萬物都會從有規律,變成無規律,又從無規律中重新出現新規律;萬物都會從開心變成傷心,又改變成開心,心情和事物都會起伏波盪,人生也是如此,因此王羲之後面又講到了生死都是大事,能不讓人痛心嗎?

王羲之從遊玩一直寫到人生的生死,句句都是經典,怎麼能叫土?

蘭亭6

忘不了你那勤學苦練,染黑一池清水;忘不了你那曲水流觴,談笑間揮毫潑墨;忘不了你那一揮而就,就是天下第一行書《蘭亭集序》……是啊,你,就是王羲之,那個後世為萬人所敬仰的王羲之。

那一日,春光正好,楊柳輕拂,彷彿是我這明媚而掩不住激動的心情。因為我來到了蘭亭,來到了這萬千書法愛好者心中的聖地。

初入蘭亭,映入眼簾的便是那一池綠水——是鵝池!池前立着一塊石碑,上書“鵝池”兩個大字,筆法蒼勁有力,古樸稚趣,實在令人心潮澎湃。再看那一池春水,碧綠的楊柳倒映在池面,相映成趣,幾隻白鵝遠遠遊來,潔白的身影讓這碧綠的潭水更增意趣。此時,我彷彿穿過歷史的年輪,又看見王羲之父子共遊鵝池,提筆便寫下這冠絕天下的“鵝池”二字。此時,王羲之腦中又想起那一個個剛勁挺拔的毛筆字,思緒飄得很遠,很遠……怪不得有人説王羲之那或挺拔,或優雅的“之”字是因這大白鵝而模仿得成的。是啊!若一個人無論做什麼事都會想到自己的愛好,那這個人,一定也會像王羲之那樣,成就一番事業罷!

再向裏走,只見兩三翠竹點綴着一條羊腸小道,竹邊,還有一條清澈的小溪正緩緩流淌,如此古樸典雅的地方!伴着那溪水的“嘩嘩”之聲,我的思緒又開始飄飛。那一日,天氣定也如今日這般明媚,紹興此地的文人墨客紛紛聚集,飲酒遊戲,過着那閒雲野鶴般的生活,好不暢快!酒過三巡,諸人紛紛整集書篇,欲待著書,此時,只見那略有些微醉的王羲之揮毫潑墨,這載入史冊的好字,就在這酒性中寫成了!或許,連王羲之自己都不相信,自己這一酒後醉書竟會成為自己最得意的作品吧!

折一條細柳,品一杯清茶,遊一處盛景,思一位名士。

還是那斜斜的夕陽喚回了我的思緒,不知不覺間,已是黃昏了。我揮一揮手,告別這人傑地靈的蘭亭。朋友啊!如果你還沒有去過蘭亭,就一定要去一去!因為那是一場心靈的旅程,在寂寞間行走,在山水間徘徊,是一場靈魂的盛宴!

蘭亭7

引用王羲之的《蘭亭集序》中的語句,不僅緊扣標題,也點出了主旨。

在時代浪潮洶湧向前翻滾、響騰不止時,許多在這股大浪潮中被裹挾着前進的人,都感到無所適從。面對我們置身其中的世界,面對在迷霧中緩緩鋪展的未來之路,我們需要的是清明的目色,去洞察我們在世間的位置,如周國平所言,早日在人生之海上“拋下自己的錨”。魯迅痛感國人的愚昧和麻木,毅然棄醫從文,黑暗的舊社會便是他的拋錨之所,只因筆尖流淌的墨汁,濃稠卻透射出新世界的曙光。錢偉長不顧物理三分的笑柄,撼人心肺地吶喊“國家的需要就是我的專業”,決然棄文從理,苦心耕耘,終成新中國科學事業的偉大奠基者。在時代潮流轟然作響之時,他們在暗夜中望見未來的星光,尋着這微弱的星辰的光亮,成為時代浪尖上的弄潮兒。

引用魯迅和錢偉長的事例。語言充滿哲理。

除卻對在時代大潮中迎流而上的熱情和信念,我們更需要在人生的泥土中守護自己的種子,看它破土而出,在蘭亭的清流激湍中望見自己的影子閃動,在世界的蘭亭中找尋我們最本真的自我,任性靈如蒼鷹劃破長空,在紛繁世界中恣肆舒展。尼采不堪忍受成為一名經院派語言學家、在古板的學術生涯中耗盡自己的一生,而是在叔本華的哲學道路的指引中追尋屬於自己的真理,彌散出無盡的自我生命熱力的輝芒,在蘭亭之大中尋得了自己的一隅,成就了不平凡的生命。

段首銜接自然。

人生就如一座蘭亭,其間過客匆匆來去,而最終空出的屬於自己的席位,才是我們孜孜以尋的自我和我們身處的既定時空的完美融合。在蘭亭中尋找自己的一隅,就是尋找我們生命最本質的歸依之所,就是尋找我們生命的意義紮根的土壤。縱使艱難,仍要高昂着頭顱奏響進軍的號角。

結尾比喻,與開頭相呼應,充滿感召力。

蘭亭8

烈日當頭,我們乘車去往紹興。進入紹興,到了諸暨,到了五泄,我才發現自己犯了個極大的錯誤,“滄桑”用在這裏是多麼的'不和諧。山雖不可謂高,但一片葳蕤,滿山的綠色裏漫長的山路無限延伸,舉目遠眺不見盡頭,眼前浮現的只有山的輪廓和透過葱蘢的縫隙射下的陽光。

走進蘭亭,似乎每個人都被這裏的氛圍感染了,大家的腳邁得很輕也很實。重巒疊峯茂林修竹,這裏的每一寸土地和空氣糅合了一種叫做“人文”的元素,讓我們一向浮躁的心沉靜下去,又沉醉起來。

蘭亭成名於王羲之,也成名於那篇傳誦千古的《蘭亭集序》,他用風格疏朗簡約的文字記述了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的那場“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的盛會。於是,蘭亭這個原本不為人所知的庭園由此名垂青史。

當年的鵝池邊今天的白鵝興致勃勃地演繹着那段美麗的歷史場景,疏觴亭前的溪流在物換星移千年之後換上了今天的活水。我們在漫步遊賞中卻依然清晰可見當年大書法家俯首洗墨的場景。我們還可以在穿過悠長的歷史後遙想發生在眼前這個小溪邊“一觴一詠,暢敍幽清”的雅士聚會。

從王羲之和他的友人潑墨揮毫的那一刻起,蘭亭就被賦予了特殊的歷史氣質,從此,丹青的愛好者不論少長都將這裏視為書法的聖地,紛紛前來憑弔、瞻仰,想要從這裏的空氣中吸到一點兒傳神的精粹。在陳列館裏我見到了許多年齡小於我的孩子的作品,他們的技藝固然稚嫩,但那一筆一畫之間分明氣韻初具,能夠被陳列在蘭亭,相信他們會將此視為無上的榮耀。

後人曾評王羲之的墨寶“飄若浮雲,矯若驚龍”,相信他們的藝術性情正是在此地得到了一次歷史性的蒸餾和昇華。他身有官職,卻寧願躲到山林之間與數位友人尋求閒雲野鶴般的淡泊與寧靜。他避開塵世的紛擾,蘭亭成為了他風雅聖潔的歸宿。於是,蘭亭成全了王羲之,而王羲之也同樣成全了蘭亭,人傑而地靈,地靈而人傑。

平靜中渲染輝煌,中國文化的妙處正在於此。

蘭亭9

那是一個美麗的黃昏,紅色的朝霞染紅了蘭亭,也染紅了滿山的楓葉。我隨着朝霞的腳步,懷着對王羲之崇敬之心,來到了令人心馳神往的蘭亭。

王羲之是我國最著名的書法家,他在蘭亭寫下了世人皆知的蘭亭集序,留下了美麗的傳説。傳説有一次,王羲之看到一個老婆婆在賣紙扇,卻沒人來買。於是,王羲之提起筆在紙扇上題了幾個字。頓時,紙扇被搶購一空。由此可見王羲之的字在當時多麼受歡迎。在不知不覺間,我走到了鵝池邊上。鵝池上豎立着一塊着巨大的石碑,刻着鏗鏘有力的鵝池二字,是那麼奔放,那麼灑脱。石碑透着歲月的年華,歷史的滄桑。鵝池的水是那麼清澈,就像一條明如的條玻璃帶子,池邊的樹木長得那麼蒼翠茂盛,把鵝池的水映綠了。

一會兒,我又來到了小溪邊,曲水流觴。小溪曲曲折折,酒杯在溪上漂着,以前王羲之就在這裏與朋友們飲酒賦詩.這是那麼高雅,那麼令人神往.走着走着,我終於來到了我最神往的地方——墨池。望着一池的墨水,我眼前彷彿出現了一位練完筆的少年在池塘邊洗筆。這位少年天天練天天寫,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整個池塘的水都被墨給染黑了。這位少年也練成了一手好字。他就是我國赫赫有名的書法家——王羲之。王羲之這種勤學苦練的精神多麼值得我們敬佩和學習。王羲之激勵着我,使我變得堅強。瞭解了王羲之的故事,鼓勵我在今後遇到困難不再畏怯。我在鵝池邊徘徊了好久好久。

走出蘭亭,我的內心還是難以平靜。因為我不僅感受到蘭亭的美,前人的故事還讓我學會了堅強,學會了如何克服困難。

蘭亭10

在紹興,有一處景點,每天遊人如織。她吸引人的地方,不僅僅是因為景色優美,更因為那裏的兩位名人:王羲之和王獻之。他們既是一對父子,也是兩位著名的書法家。

“江山留勝蹟,我輩復登臨。”今天,我來到蘭亭風景區,探訪這個風景勝地。

走進風景區,迎面而來的,便是碧綠的沙沙作響的茂林修竹與習習涼風。枝葉間不時傳來幽靜的鳥鳴與小蟲的呢喃。

信步向前走去,我便看到了王羲之與王獻之合寫的父子碑:鵝池。雖然是兩人寫的,但是卻都透露出了行書特有的蒼勁有力,筆走龍蛇。這使我對二人的敬佩更深了。

十倍的後頭,便是鵝池了。清波盪漾,池中,幾隻大白鵝,頂着紅頭冠,在池中自在地遊着。我彷彿看到,王羲之站在池邊,仔細的凝視着池中的白鵝,想到了行書“之”字的寫法與結構與大白鵝之間異曲同工之妙。不寫字時,他一定也是一邊看着白鵝的姿態,一邊想着與書法的聯繫。

鵝池不遠處,便是墨池。據説,王羲之每天都堅持練字,練字之後在墨池邊洗筆,久而久之,把池子裏的水都洗黑了。現在,黑色的池水早已不在,取而代之的,是一池發青的水,但我站在池邊,迎着涼風,還是感受到了王羲之時隔千年的堅持與毅力。

走着走着,我看到了王獻之練字的十八缸水了。十八缸水與石板邊,有一個大大的“太”字。關於這個“太”字,還有一個膾炙人口的故事。當年,王獻之奮發圖強,久久不出門,一口氣寫完了十八缸水,練得了一手好字。我走過去,拿起一支筆,輕輕地在石板上寫下了一個“太”字。字很快隱去了,但王獻之的精神卻留在了我的心上。

夕陽西下,在沙沙的竹林風聲中,我走出景區,帶走了一條讓我終身受益的道理:只要堅持,哪怕是再難的事,也能成功。

蘭亭11

寒假裏,我們一家去紹興旅遊,讓我印象深刻的地方是蘭亭。

我們乘旅遊巴士到了蘭亭,一下車,我就迫不及待地向蘭亭跑去。不一會兒就看見了一個池塘,旁邊有一座涼亭,裏面有塊碑,寫着“鵝池”兩字。我仔細一看,發現一個字又大又方,另一個字又寬又扁。看旁邊的介紹,原來這兩個字是王羲之父子合寫的。我把目光轉向鵝池,裏面有六隻漂亮的大白鵝:三隻懶懶地蹲在樹蔭下的一塊小沙地上,另三隻在石洞裏舒舒服服地曬太陽。它們有的正在扇動翅膀,還吐出一連串叫聲;有的“金雞獨立”,警惕地望着四周……有隻可能是太陽曬得太舒服了,蜷縮着身子正準備睡覺呢。我趕緊拿出相機拍下了他們優雅的姿態。

路上我們看到了一塊碑文,寫着“蘭亭”兩字。接着我們欣賞了歷代名人臨摹的《蘭亭集序》,跳過王羲之邀請朋友吟詩喝酒的那條清澈而富有詩意的小溪。最後,來到了一片烏黑的池塘邊。

我們在池塘邊停下,媽媽指着池塘説:“這就是王羲之洗筆的墨池。”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墨池?我眼前浮現出這樣的畫面:王羲之到紹興做官,總是在這個池邊練字,每次練字後,就在池裏洗硯洗筆。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竟把一池水全染成了黑色,於是人們稱之為“墨池”。

我以前只知道王羲之是歷史上有名的書法家,現在我又知道了他成功的“祕訣”--------堅持和刻苦。俗話説“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只要刻苦並且堅持,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遊覽了墨池,我們去參觀右軍祠,最後乘旅遊巴士回賓館休息。

蘭亭12

蘭亭自古以來以書法聖地而聞名,迎來五湖四海的遊客。今天,我終於可以領略蘭亭的書法風采!

走進大門口,映入眼簾的是平坦的水泥路,兩房綠樹成蔭,鬱鬱葱葱,真可謂“林木扶蘇,修篁夾道”。繞過一個又一個的彎,一羣姿態優美的大公鵝撲入眼簾,它們在水面上高傲地昂着頭,伸長脖子,有的還在一邊拍水嬉戲。不用説這就是鵝池了。那三角形的“鵝池”碑亭在池之南,碑上“鵝池”二字相傳為王羲之父子合書。那天,王羲之正飽墨臨書,寫完“鵝”字,聞皇帝詔至,即出接詔。那時,王獻之正八歲,見其父已寫“鵝”字,便提筆續上“池”字。現細觀“鵝池”二字,“鵝”瘦,“池”渾厚,風格微有差別。這塊碑即是書法史上著名的“父子碑”。

再往前走,一個亭柱方徑石質,木架構,單檐翹角,北面砌牆,內立“內亭”石碑,大約高2米,寬1米。文革時“蘭亭碑”被砸成了三截,雖經修補,仍可見破損痕跡,但古味猶存,俗稱“小蘭亭”。

過了“小蘭亭”往前走一段路,便是流觴亭,它踞於高一米的台基上,前後都各有踏道,面闊三間,形如榭,四面砌牆,三稜花格門窗。施外廊,捲棚頂,單檐歇山造,正中掛有“蘭亭曲水流觴圖”。再現了當年王羲之修禊雅集的情景!在流觴亭前,自平崗蜿蜒向南,兩砌以石,犬牙交錯,年年書法節以“曲水流觴”最為引人入勝。貴賓列坐在曲水兩岸,盛有酒的觴“杯子”從上游緩緩而來,觴在誰身上停住,誰就須吟詩或歌一曲,作不出詩的飲酒三杯以示懲罰。場面熱烈,情趣盎然。以此追述王羲之永和風流雅事!

繼續沿路而行,就是始建於清代康熙三十七年的右軍祠,四面環水,進門即為墨池,相傳王羲之“臨池學書,池水盡黑”,墨池之名由此而來……

沿路穿過墨華亭、御碑亭、太字碑、十八缸……依稀出現在眼前,這些景物一個個真是美不勝收,都有着美好的故事!

蘭亭不僅以法聖地而名聞遐邇,更以其“鏡裏雲山”的自然風光和傳統造園藝術的和諧統一,成為浙江旅遊線上一顆璀璨的明珠!

蘭亭13

同學們,你們去過許多名勝古蹟,不知可曾留意那裏的許許多多經典故事而讓人緬懷思緒。

蘭亭,想必大家一定去過,但你是否留意蘭亭裏曾經發生過的許多經典故事。我想,即使沒去過蘭亭的人也會知道,它因古代著名書法家王羲之而聞名天下。在蘭亭裏,講述了許多關於他的經典故事。

蘭亭內,天空那麼明朗,空氣那麼清新。步行石道兩旁茂密的竹林,遮擋着夏日的烈陽,使人格外的涼爽,如同春天一般,春風拂面。

走進深處,遠遠得望見了一個如明鏡般透徹的水池。在水池邊,有一座用茅草覆蓋的草亭。草亭下,立有一塊石碑,刻有“鵝池”兩個大字。説起鵝池,我彷彿看到了王羲之靜靜地坐在池邊,觀賞着水池中央嬉戲的白鵝。白鵝延頸時,是多麼的美麗,低頭戲水時,是多麼的優雅。兩隻橘紅色的腳掌不停地拍打着水面,激起了點點水花。潔白的羽毛浮在碧綠的水面上。這情景正如駱賓王寫的詩一樣“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繞過鵝池,我來到了又一塊石碑前。這塊石碑上題有“墨池”二字。説到墨池,有一個經典的故事。具記載,王羲之小時候寫字並不是很好。直至有一次看到了一個賣燒餅的老奶奶夾燒餅的速度非常快,於是他就向這位老奶奶請教。老奶奶對他説:“只要肯努力,勤於練習,做任何事都會變得熟練了。”王羲之聽了以後,回家就開始勤奮練習書法,沒多久就把幾十缸水都用完了,附近水池的水也被洗黑了。這水池因此得名為——墨池。

在蘭亭內,還有許多像這樣的故事。當我游完蘭亭,令我印象深刻的不僅是那美麗的風景,更是那裏藴藏的人文故事。

蘭亭14

春三月,風和日麗。在這個充滿生機的季節裏,無不引起文人墨客到祖國的大好河山遊玩,感受着高山流水的高尚情懷。管絃之樂在這裏顯得不再重要,賞着美景,品酒作詩才是真正高雅之舉。

在這個美好的日子裏出去遊玩,心中不由得想到了浩瀚的宇宙,世間萬物得生機勃勃。是啊,人在這個世間中顯得多麼渺小,自然像慈祥的母親,無私的的包容着一切。

人 的一生是何其的平淡,每個人的人生之路多是大不相同的。有的人樹立了自己的奮鬥目標,為之而不懈奮鬥。最終會有所成就,但有的人就着自己愛好,走着自己喜 歡的做的事,在娛樂的事物之中渡過了自己的一生。也可以説,人生的差異是在於;一個人如果去等待,從而產生着不同的效果。可能在你的人生之路上有某些成 就,當你自顧自得沉浸在這種成就帶給的成功的時候,時間便會偷偷的從你的指間流過,可曾想過,你的自我陶醉錯過了多少的美好風景呢!所以説,每個人的生命 並不是個人能左右的,它對帶每個人都是公平的,況且在這個世上又有多少變化無常的事呢?難免會有生死,正如古人説的那樣:‘‘生和死多是同樣的重要,怎能 不悲痛呢?

世上又有多少名人訴説着人生的哲理,最重要的是去理解其中的內涵,當他們所想所寫與你的相同的時候,心中的那份感情像是找到了慰 藉一樣,卻是無法用言語來形容的。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大顯文采,描繪的淋漓盡致。就像生死,把它們看做是一樣的,把生命的長短也看得一樣,如實是無法用言語 來形容的。

當後人去理解現在想法,就像是現在的人去理解古人們的想法,這或許是一件令人悲傷的事,記錄下當時人們的所感所寫。希望隨着世態的變遷而不曾忘卻這份感情!

蘭亭15

晨光熹微,我們一行五人乘車穿過喧鬧的大街小巷,駛過波光粼粼的鑑湖,行駛了兩個多小時,來到了位於紹興西南角的我國書法聖地——蘭亭一進古樸的蘭亭大院,迎面撲來的是竹子那種特有的清香,我不由得深深地吸了口氣,院內修竹成行,竹影婆娑,石子鋪成的幽深的小徑旁,一條小溪淙淙地流着,溪水清澈見底。

耳邊不時傳來清脆的鳥叫聲,是那麼的婉轉動聽!啊,真是個清靜優雅的好去處!穿過竹林,翻過一座三曲石橋,便到了鵝池。這兒曾經是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養鵝的地方。

看,在盈盈的水面上,幾隻悠然自得的大白鵝遊於其中,不時發出“哦哦哦”的叫聲,真是“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池旁有座精巧的三角亭,亭內豎着一塊石碑,碑上刻着“鵝池”兩個大字,剛勁有力,遒健嫵媚。據説,“鵝”字是王羲之的寶貝兒子王獻之寫的,“池”字才是王羲之寫的。怪不得兩個字有肥瘦長短之分別呢!由鵝池前行三十餘米,就看見了小蘭亭。

看了碑上的介紹,我們才知道越王勾踐曾到過這裏種蘭花,故而得名。從蘭亭向右拐,我們來到了御碑亭。這是一個八角重檐的大亭子,亭角上翹,宛如飛燕棲息,角上都掛着古老的鈴鐺。亭欄周圍的石獅更是雕刻得栩栩如生。然而最引人注目的還是矗立在亭內的御碑。它是一塊高6米、寬2米,厚近0.5米、重達18噸的巨型石碑。碑的正面是康熙的題詞,反面是乾隆的題詞。細讀,字裏行間滲透出兩位清朝皇帝對《蘭亭集序》的傾慕之情,對王羲之飄若浮雲、矯若驚龍的書法藝術的高度評價。

過了墨池,來到右軍祠。這裏陳列着王羲之的許多書法作品,字體沉穩灑脱,變化多端。參觀完蘭亭各處勝蹟後,走出大門,我不禁再次對這裏的一切深情凝望,對王羲之這位大書法家的敬仰之情也更增添了幾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