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話題作文(六)—話題作文寫作的技巧

來源:文書谷 2.98W
關於話題作文(六)—話題作文寫作的技巧

一、話題作文寫作的三大技巧
1、要準確把握話題的主旨
話題作文,簡單地説,就是給考生的作文劃定了一個範圍,讓考生在話題的範圍內自由馳騁。話題的範圍有大有小,範圍越大,給考生的思維空間就越寬,立意的角度就越多;反之,對考生的限制就越大。比如1999年的作文話題是“假如記憶可以移植”,這個話題沒有命題者的主觀導向,考生儘可以在話題的範圍內展開豐富的想象,可以肯定記憶的移植,可以否定記憶的移植,也可以評説其利弊。而2002年的作文話題是“心靈的選擇”,命題者的道德導向很強,考生就必須按命題者的導向去寫,這對考生的限制就很大。因此,我們在審題時,就必須看清話題的範圍和命題者的導向,這樣方能準確地把握題旨。其次要看清試題的解説與要求。比如2002年的試題解説中,明確指出考生要寫“每個人常常遇到、見到、聽到的一些觸動心靈,需要作出選擇的事情”,而有的考生竟然用試題的材料為內容,寫成了一篇擴寫。試想,話題是從試題材料中引出來的,怎能讓考生再把試題材料添枝加葉地重寫一遍呢?顯然這位考生沒有看清或沒有看明白試題的解説。
2、要學會調遣知識為我所用
十二年的寒窗,從書本中學了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從古到今、由中到外的不少知識,加上社會見聞及各種媒體的傳輸,已在頭腦中貯存了不少知識,但這些知識是長期積累的,是零散的、不繫統的,在考前應梳理一下知識系列,便於考試時調遣為我所用。在去年的大學聯考中,有位考生把屈原在汨羅江畔懷沙赴水、荊軻在易水河邊生離死別、項羽在烏江渡口引刀自盡的三個歷史史實,巧妙地編織在一起,寫出了“我”在解讀這些歷史中對心靈的選擇由“迷”到“悟”的心理變化歷程。這篇文章所用材料都出自課本之中,可貴的是作者善於調遣為我所用。還有一篇是託物寄情散文,作者以敏鋭的觀察力,從司空見慣的一片片葉子上,看到了它平凡中的種種不平凡。儘管人們慢待它、冷落它,但它從沒有一句怨言,默默無聞地去託花護花,就是到“吹落黃花滿地金”時,它仍無怨無悔地“化作春泥更護花”。葉子的這種選擇是高尚的,這種不求索取甘心付出的心靈是美麗的。正當人們對作者筆下的葉子流連難捨之時,文章戛然收筆,點明主旨:“如果説葉子是普通的崇高的,那麼具有葉子精神的人,便是平凡而偉大的。”這篇文章的內容是來自於作者對現實生活的觀察,貴在作者能感悟生活,評價生活,從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葉子上感悟到人生應具有崇高而偉大的精神。從這兩篇文章看出,兩位考生筆下的這些內容,可以説同學們都是知曉的、具有的,只要我們學會調遣知識為我所用,就能使頭腦中的知識在筆下生花。
3、要學會寫真實
所謂寫真實,並非單指寫真人真事,而是要把筆下的形象寫得真實可信。不能想當然地編造情節,簡單地給人物身上貼金。因為情節不合情理,便不可信;給人物身上貼金,看似光輝燦爛,實是乾癟無力。下面以去年大學聯考中的兩篇文章做一比較。一篇文章是以“我”——一個剛入獄青年的見聞,寫江姐在生死抉擇前的高尚品格。作者為了切合題意,便想當然地讓江姐的形象高大起來。文章的重心部分是這樣寫的:“他們也太狠了。”“敵人就是這樣兇殘。”“你後悔嗎?”我望着她那血肉模糊的雙手問道。“後悔?不。自從我入黨的那一天起,我就沒後悔過。因為這是內心的選擇,我無怨無悔。”“你內心的選擇?”“是的,來自我心靈深處的選擇。如果一個人發自內心的來選擇這件事,就一定會堅持下去,直到最後時刻。”“心靈的選擇會有如此大的力量?”“這種心靈是正義的,人性的。人的內心深處都有一顆善良、純真的心,只是有的人深,有的人淺。當你觸發她的時候,她會給你一個正確的選擇,如果你按照她的選擇去做,那你就問心無愧,沒有什麼可後悔的。我內心的選擇就是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與一切與人民為敵的反動派鬥爭到底。”。
讀完這段文字,彷彿不是一對志同道合的難友在獄中傾談,倒像是一個不相干的記者對江姐的採訪。在所問所答中,雖然也讓江姐説了不少看似高尚的話,但那不是江姐心靈的閃光,而是考生需要江姐説的話,硬把江姐綁在了“心靈的選擇”的話題上,使江姐的形象變得蒼白無力。
經典回放
2001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語文試卷作文題:
有一個年輕人跋涉在漫長的人生路上,到了一個渡口的時候,他已經擁有了“健康”、“美貌”、“誠信”、“機敏”、“才學”、“金錢”、“榮譽”七個背囊。渡船開出時風平浪靜,説不清過了多久,風起浪湧,小船上下顛簸,險象環生。艄公説:“船小負載生,客官須丟棄一個背囊方可安度難關。”看年輕人哪一個都捨不得丟,艄公又説:“有棄有取,有失有得。”年輕人思索了一會兒,把“誠信”拋進了水裏。寓言中“誠信”被拋棄了,它引發你想些什麼呢?請以“誠信”為話題寫一篇文章,可以寫你的經歷、體驗、感受、看法和信念,也可以編寫故事、寓言,等等。所寫內容必須在"誠信"的範圍之內。
[注意]1、立意自定。2、文體自選。3、題目自擬。4、不少於800字。
[學生例文]
守住心靈的契約
我常常被那個叫做尾生的古人感動得落淚。“尾生與女子約,女子三日不至,遇大水,尾生抱柱而死。”尾生就是這樣一位執著得可愛的君子,為了那一個或許並不重要的約定,為了守住自己心靈深處寫給自己的那一份契約,他竟然用生命來壯烈地捍衞它。我從他的身上看到了閃光的兩個字———誠信。
我常常懷念遠古,那是一個充滿人格魅力的時代。那些君子翩翩風度的背後,是一個用誠實、信用、執著的信念支撐的人的結構。那別蕭蕭易水而去的壯士,難道他不留戀自己的家園故國?難道他不知道深入虎穴的險惡與危難?他義無反顧地去了,去得那樣堅定,帶着一腔對國君的忠誠和滿懷對誓言的忠貞。那手執和氏璧在秦王殿上慷慨陳詞的藺相如,難道不知秦王的陰險與貪婪?他在出發前已經許下完璧歸趙的諾言!他正是循着一條實踐諾言的艱難道路在英勇地捍衞國家的利益和個人心靈深處那份不朽的契約。
這些都是古老的故事了,歷史和時間或許把它們打磨得有些褪色了,市井的喧囂與霓虹燈的豔影淹沒了人性的光華,我們不得不為那些失落的品質扼腕歎息。
那些唱着“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的浮躁的人們,或許忘記了婚姻是一份幸福的契約,更是心靈的契約,只有用心守護、才能獲得幸福的果實。
那些想着“有權不用,過期作廢”的貪婪的人們,或許忘記了當初在黨旗下旦旦的誓言,那是行為的約束,更是信仰的直白,一個連自己的信仰都可以拋棄的人,社會也會最終將他拋棄。
一顆缺乏約束的心靈是空虛的,遊離的,就如同失去了家園的靈魂,失去了根的大樹,失去源頭的大江,只能墮落,只能枯萎,只能乾涸……
一種來自靈魂的聲音在呼喊:守住吧———心靈的契約:誠信!
[點評]
本文活用了歷史故事,巧妙地選用了現實生活中的某些現象,將書本與生活巧妙地融合了起來,從古到今,以古諷今,以今襯古,結構嚴謹。倒數第三段體現了作者深邃的思想,體現出理趣美;“守住心靈的契約”等語言,富有詩意美;用排比的方式組段,體現出氣勢美與雄辯美。因此,如何在作文中活用學過的書本知識和觀察到的現實生活,是寫作訓練的重要內容。
一地梨花
當歲月流轉與時光輪迴都無跡可尋時,你驀然回首,會發現有一樣東西藏在時光長劇的背後。這一折子的回目便是:誠信。這使我想起我的父親。一個除了兩腳泥巴,除了做生意總虧本,除了訓斥我的虛榮而只有一種品質的他。
父親這時候正在做什麼呢?是在梨花樹下閉目養神嗎?梨樹……家裏庭院的梨樹,高不過數尺,葉疏花遲,可這絲毫不影響父親對它的喜愛。所以這梨樹依然能頑強地長着。前幾年父親承包了果園,春天那會兒,滿山遍野的梨樹、果樹都開着花,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梨樹最多,父親整天泡在園子裏費盡心思。真是天有不測風雲。誰想到快到手的錢又叫財神給奪回去了:蟲子在梨皮裏直鑽到梨核,整個梨表面討人喜歡,可實際上……有人勸父親,不是同那客户簽了合同了嗎?你用紙袋一包,然後……父親的臉沉下去了。
那些日子家裏正難捱:我在城裏上學家裏要花錢,哥的婚事也快要辦了。這一切使父親茫然不知所措。我看得見父親額頭上那牢刻着的慘淡,眉毛似乎塌了下來,壓得眼窩都深陷進去。父親沒有抽煙喝酒的習慣,整日在台階前坐着,望着滿山的梨樹發呆。母親怕他鑽不出牛角尖,揹着父親把梨轉手了不少。可紙裏怎包得住火。於是,有一天該發生的終於發生了。聲音從斷斷續續到高高低低,繼而咒罵,哭訴,沉默。沒幾天,父親把一個人領進屋裏,把幾千塊錢攤到桌子上説,兄弟,這錢你拿走,算是賠償,賣不了的,我拉回來……
我的父親是老實巴交的莊稼漢,在生意場上從來沒有痛痛快快地賺過大錢。他埋怨自己文化低;鄰里説他講信用講得過了頭。在農家的飯桌上,父親與我面對時,我只有低頭扒飯的份。他看不起我説話不算數諸如和人約好時間卻總遲到等等。我不願承認,但我在改。所以,我更喜歡觀看他的背影,沒有拘束且讓人由無有想到無限去,把這誠信在無際的時間空間中舒展來回。
梨花謝了春紅,太匆匆。都説落盡梨花春又了。可因了父親的誠信我卻説零落的梨花,飛珠碎玉,它盈盈而生着這個老農民品質的光澤,即使零落成泥,哪怕碾作灰燼,它也香如故!
念情悠悠啊,我的一地梨花……
【點評】
這是一篇文采飛揚,飽含摯情的考場作文。作者從真摯的情感出發,抒真情,寫實境,極力渲染父親的優秀品格:誠與信。文章正是通過那些看似不經意的敍述描寫中流露出的對父親的敬愛深情,打動了讀者,使之產生了共鳴。筆端有情,方能文如泉湧。文中優美的句子隨處可見,生動的修辭信手拈來,各種表達方式靈活運用,而對父親外貌描寫的句子更是精當絕妙,令人回味無窮。作文要寫到有了風格,必須是作者自己對於他所描寫的人、物、情、景,有着濃厚真摯的情感。真情出自然,文貴情真。
感情真摯是近兩年大學聯考特別提出來的要求。1998年大學聯考題目《堅韌--我追求的品格/戰勝脆弱》,許多考生寫得讓閲卷老師冷汗直冒--父母不是雙亡就是遭遇不幸(如得不治之症,出車禍等)。哪有這麼多倒黴的事!分明是編造情節、無病呻吟!這樣的文章怎麼能有真情實感!
人類最複雜的東西就是情感,最具有個性特色的、最能打動人的也是情感。“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文章若想打動人、感染人,就要挖掘內心深處的靈魂,抒寫發自內心深處的真實感情。同學們,敞開心扉,“以自己的心靈之火點燃別人的心靈之火”,使讀者“去以心發現”(何其芳語),才能取得感人的藝術效果。
二、怎樣做到使文章感情真摯
(一)樹立熱愛生活的態度
生活是感情的源泉,感情來源於多姿多彩的生活。生活中的真善美會培養你積極高尚的情操,會形成你健康向上的感情。有了這樣的感情,你就會去追求光明與正義,痛恨黑暗與邪惡。留駐筆端,這種愛憎之情就必然要表現出來。如讀魯迅的文章,強烈感受到的就是先生對黑暗社會的無情和對正義的期盼,無論是他的雜文還是記敍文,都有着強烈的感染力。
(二)培養感受生活的意識
首先要訓練自己的感官,使之能靈敏、準確地對外界的刺激作出反應,擺脱粗俗、混沌的狀態。其次要辨析自己感官傳達出來的感受,如天氣陰沉,使人感到鬱悶、壓抑;晴空萬里,使人感到開朗、舒暢;花使人覺得美好,水使人感到純淨等等。
(三)掌握抒情的基本方式
抒情有兩種基本方式: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
1直接抒情:
直接抒發作者或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感情。這種抒情,不用借托,無須遮掩,顯得激越奔放,直率動人。
這種抒情,有的出現在一篇文章和一個段落的開頭,起到點明全文主旨或段落主旨的作用。文章一開頭就生出感情的,常常是為了表達作者不可遏制的強烈感情。例如《哭聞一多》,文章一開頭就寫道:
一多,我想不到你會死!
我想不到,無論如何想不到!
你忠於人民,忠於國家,表現了民族正氣!
這幾句話,感情強烈,説出了亡友聞一多的高貴品質,也點明瞭全文的主旨。有的出現在文章的結尾,例如《瑣憶》:
“如坐春風”,唔,讓人開懷,令人奮發的春風啊!……我想大聲呼喊:熱愛生活,我愛一切正義的真理!
這一真摯而激昂的結尾,呼應起通篇文章,表現魯迅的光輝形象、偉大思想給予"我"的深刻教育、巨大感召和鼓舞,抒發了作者對魯迅先生崇敬之情。
2間接抒情:
這是一種寓情於敍述、描寫、議論等各種表達方式之中的抒情方式。其表達形式比較委婉、含蓄。
寓情於敍就有邊記敍邊抒情和用抒情的語言來記敍兩種。邊記敍邊抒情,就是把記敍的段落和抒情的段落交叉錯落地組織起來,使所記敍的人物、事情和物件成為抒情的依據,敍中有情,情有所託,兩種方式相得益彰,構成一篇有事實有感情的文章,我們學過的《記念劉和珍君》、《為了忘卻的記念》都是這樣的好文章。用抒情的語言來記敍,是將敍述和抒情自然地融合在一起,使讀者在瞭解敍述內容的同時接受感情的薰染,我們高中課本中的《項脊軒志》就是如此。
寓情於議是將感情融於議論之中,議論富有感情色彩,既能以理服人,又能以情感人。當作者對所寫的人或事,產生了強烈的感情,無限激情湧上筆端,往往藉助議論來抒情。如楊朔的《荔枝蜜》中有這樣一段:
我不禁一顫:多可愛的小生靈啊!對人無所求,給人的卻是極好的東西。蜜蜂是在釀蜜,又是在釀造生活;不是為自己,而是在為人類釀造最甜的生活。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卻又多麼高尚啊!
在小蜜蜂身上,作者發現了生活的哲理,通過對小蜜蜂的議論、讚揚,抒發了強烈的敬佩之情,這種感情極為真摯深沉。這不單單是對蜜蜂的讚頌,而是對勤勞的億萬勞動者的熱情謳歌。
寓情於描寫中有寓情於景物描寫中,如王實甫《西廂記》"長亭送?一場戲,寫到張生進京趕考、鶯鶯揮淚送別於十里長亭時,有這樣一段唱詞:
碧雲天,黃葉地,西風緊,北雁南飛。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
一對即將離別的戀人眼中,天,是清冷的天;地,是淒涼的地;西風正緊,憑添愁緒;長亭雁叫,攝人心魄;離別的淚,把一片片霜葉都染成了紅色!抒情深切動人。
有寓情於細節描寫中。典型生動的細節往往是抒情的突破口,人物的細膩情感往往從一些細小的事上自然而然流露出來。抓住了這些“細節”往往能達到攝人心魄的作用。如下面一段文字:
清晨的風吹着,倒也不怎麼熱,其實並沒我什麼活,只是把整堆的土糞撒開就行了。我坐在地頭看爹犁地,因為爹並沒叫我走。隨着牛鈴聲一次次由近到遠,又一次次由遠到近,天氣也越來越熱。把一塊地犁完是不可能的了,我心裏想。果然,在火熱的太陽下,那頭老牛的汗開始順着佈滿一根根突出的血管的瘦腿往下流,喘氣越來越重,走得越來越慢。我抬眼望父親,他也一臉的汗水,眼望着牛,眼神中分明流露出關愛和感激,這頭牛為我們家出力已六七年了,但父親並沒有停止吆喝,手中的鞭高高地揚着,不肯放下。(江蘇一考生《戰勝脆弱》)
“牛鈴聲”、“佈滿一根根突出的血管的瘦腿”、“(父親)一臉的汗水”、“眼神中……”、“手中的鞭高高地揚着”,這些典型細節生動傳神,寫出了父親對老牛的深厚感情,突現了“我”內心受到的強烈震撼。
當然還有寓情於場面描寫中、寓情於肖像描寫中、寓情於行動描寫中等等。
經典回放
抒情要為主題服務,要從文章主題表達的需要出發。如果僅僅從形式的變化考慮,為抒情而抒情,把抒情當成一種點綴,那麼,這種抒情就失去了應有的價值,不但不能感人,反倒給人一種無病呻吟、“故作多情”的感覺。抒情要真切自然,必須以作者對生活的真切感受為前提、為基礎。只有做到了這一點,並注意抒情形式的大方自然,才能使文章產生較強的感染力。否則,抒情就難免浮華,矯揉造作,使人產生厭煩情緒。抒情要健康向上,要注意把個人感情和人民之情、階級之情和時代之情高度統一起來,使所抒之情健康向上,蓬勃激揚,併成為抵制各種腐朽思想的巨大力量。那種低級、頹廢、骯髒甚至於反動的情調,必須堅決予以抵制。請看山東一考生的滿分作文:
嘗試
往事如煙,籠上心頭,片刻的縹緲之後,腦際裏充斥的是那風雨黃昏。就是那次風雨中的垂釣,使我懂得了生活的艱辛,增強了我刻苦學習的信念。
那還是在我上高一的時候,一向慈祥能幹的父親患了肺癌,作為一個高中學生又怎能不明白最後的結局呢?無數的黑夜,我難以入眠,滿腦子盡是如何醫治父親的病。於是,學習成績也由班上的前五名降到後二十名。然而,無可奈何,淚打枕濕的長夜何人曉得?
課後一偶然的機會裏,我聽別人説鼈很昂貴,一百多元一斤。這,對於我來説太重要了,父親治病的花費大約在7000元左右,這筆錢對於普通農村家庭來説不異於一個天文數字!如果每天能釣到一隻甲魚,一個月後,我就能為父親治病了。於是我無限留戀地告別了心愛的老師、同學,輟學了。
釣甲魚的良機是風雨黃昏,漫長的企盼後,我等來了風雨交加的黃昏。扛着竹竿,戴着草笠,坐在河邊耐心等待着神聖的甲魚吞餌。然而整整一個下午,我失望了,沒有一隻甲魚上鈎。眼看一無所獲回家,我哭了,我恨自己無能,作為家裏的長子,竟不能出力,竟無可奈何地坐視父親的病日重一日,當時我的心碎了。
不知何時,憔悴的父親深情地站在我身後,滿腹心事地打量着自己狼狽不堪的兒子:“回家吧!甲魚是不吞魚鈎的,它的口很小,不能釣。你的心我懂,父親的病能好的。明天你返校學習吧!咱家裏再窮也要供你上學。別為父親擔心,我不會撇下你們而去的?”然而混濁的淚水已順着他蒼老的面頰流了下來。
不知何時,更不知過程,我又回到了學校。然而,不久,我慈祥的父親去世了。當時我不在他身邊,他是喊着我的乳名去世的。母親説父親最後的一句話是:“偉考上大學後,讓他到我的墳頭上燒把紙,讓我也高興高興。”
正是為了記住和實現父親的遺願,在嘗試釣甲魚的艱辛之後,我意識到了生活的艱難;也正是在那次難忘的風雨垂釣之後,我開始了自己半工半讀的高中三年。
今天,在考場上,我永遠不會忘記那次嘗試,那次釣鼈的嘗試,那次人生轉折點的嘗試,那次給我鼓氣,促我奮進的嘗試。
我不會忘記那風雨黃昏的垂釣,不會忘記那生命之舟的啟航……
只有真情才能喚起人們的共鳴,字句含情,情真意切,抒寫自己最真實、最樸素的感情,這是本文最動人、最成功之處。
這位同學以細膩的筆觸,寫為父治病的急迫,輟學回鄉的無奈,勞而無獲的苦惱,重返校園的發奮。所敍之事平凡真實,透過這些瑣事,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一顆滾燙的赤子之心。“淚打枕濕”,“漫長的企盼”,“耐心的等待”,“一無所獲的心”,哪一句不是真情的流露?文章最後三段的議論和抒情更是艱辛嘗試後真情實感的傾訴,既照應開頭,又昇華主題,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訓練在線
一、自己最熟悉的莫過於家人。選擇幾件最能體現“親情”的事件,在敍事上讓親情自然流露,也可直接抒發,比如怎樣受到親情的感動,或心靈上的震撼。不少於800字。
二、以《家》為題,寫一篇700字上下的散文。
三、根據下面材料和提示,自擬題目,自選文體,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作文。
牽掛是多方面的,有如高飄的風箏掙不脱細長的繩線;牽掛是情懷,有如低谷的藤蔓纏繞竹竿或籬笆。
牽掛是多方面的。比如:牽掛是對親人的思念;牽掛是對友人的情懷;牽掛能使人奮發向上……你認為呢?
四、以《懺悔》為題,寫一篇記敍文。不少於800字。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