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福克納簡介

來源:文書谷 7.71K

威廉·福克納

姓名:威廉·福克納(williamfaulkner)

威廉·福克納簡介

性別:男

出生年月:1897-1962

國籍:美國

所獲獎項:1949年諾貝爾文學

威廉·福克納(william faulkner,1897-1962)美國作家,生於美國密西西比州新奧爾巴尼的一個莊園主家,南北戰爭後家道中落。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福克納在空軍服過役。戰後入大學,其後從事過各種職業並開始寫作。《士兵的報酬》(1926)發表後,福克納被列入"迷惘的一代",但很快與他們分道揚鏢。《薩拉里斯》(1929)問世之後,福克納的創作進入高峯斯。他發現"家鄉那塊郵票般大小的地方倒也值得一寫,只怕一輩子也寫不完"。懷着這樣的信念,他把19篇長篇和70多篇短篇小説紡織在"約克納帕塌法世系"裏,通過南方貴族世家的興衰,反映了美國獨立戰爭前夕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之間的社會現實,創傷了20世紀的"人間喜劇"。長篇小説《喧譁與騷動》和《我彌留之際》(1930)、《聖殿》(1931)、《八月之光》(1932)、《押沙龍,押沙龍》(1936)等現代文學的經典之作。

福克納後期的主要小説詩歌文學作品有《村子》(1940)、《闖入者》(1948)、《寓言》(1954)、《小鎮》(1957)和《大宅》(1959)等。此外還有短篇小説、劇本和詩歌。

福克納雖是南方重要作家,但他的小説詩歌文學作品當時並不受重視,直到1946年美國著名的文學批評家馬爾科姆·考萊編選了《袖珍本福克納文集》,又寫了一篇有名的序言之後,福克納才在文壇上引起重視。特別是薩特、馬爾洛等人的賞識,使福克納名聲大噪。

在藝術上,福克納受弗洛伊德影響,大膽地大膽地進行實驗,採用意識流手法、對位結構以及象徵隱喻等手段表現暴力、兇殺、性變態心理等,他的小説詩歌文學作品風格千姿百態、撲朔迷離,讀者須下大功夫才能感受其特有的審美情趣。

1949年,"因為他對當代美國小説作出了強有力的和藝術上無與倫比的貢獻",福克納獲諾貝爾文學獎。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