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林斯基簡介

來源:文書谷 5.85K

別林斯基論普希金的情詩

別林斯基簡介

(譯者按,以下的文字,是從亞歷山大普希金的小説詩歌文學作品第四章和第五章,就其與本書所選的詩直接有關的方面摘譯出來的.為了節省篇幅,凡是提到這裏未選的詩的話,都略去.因此,讀起來,恐怕有不連貫和割裂之感,這是應該由譯者負責並致歉的.)

普希金出現的時代,恰逢作為藝術的詩在俄國剛剛有可能出現的年代.一八一二年是俄國曆史上偉大的年代.以他的影響來説,是彼得大帝以後俄國史中最重大的一年.和拿破崙的決死鬥爭喚醒了俄國的沉睡的潛力,使她在自身上看出了以前未曾意想到的力量和作用.……

我們如果評論普希金的小説詩歌文學作品,就必須嚴格地按照寫作年代的順序來觀察.普希金之所以和他以前的詩人不同,就在於從他小説詩歌文學作品的順序不僅僅可以看出他作為一個詩人的不斷髮展,而且可以看出他作一個個人和個性的發展.他在任何一年中所寫的詩,不只在內容上,而且在形式上和以後一年所寫的必然不同.因此,他的詩不能象傑爾查文,茹科夫斯基和巴林科夫的詩似的,按照類別來印行.這一點很重要:它説明了普希金的巨大的創作天才,並且指出了他的詩充滿着有機的生命.這有機的生命的源泉是在於:普希金不僅推尋詩,他還以生活的現實和永遠優美的思想作為詩的土壤.……

把普希金"中學時代"的詩和以後時期的詩作一比較的話,就可以看出他的詩才是多麼迅速地生長和成熟.不僅如此,更重要的是:在他"中學時代"的詩作中還可以見到他和他以前詩人的歷史的聯繫.顯然,在他成為獨立的詩家以前,他首先做過茹科夫斯基和巴杜式科夫的優秀學生.……

"中學時代"的詩不太富於詩意,但卻常常以韻文的優美和精巧使人驚訝.這些詩的風格完全不是普希金的,它是茹科夫斯基和巴杜式科夫的.就詩而論,普希金——那時他還是不到十六歲的青年——雖然遠遜於這兩個詩人,但在韻文上,不僅有時毫無遜色,甚至是更大膽、更豐富.……

《皇村中學的回憶》是以鏗鏘有力的詩句寫出來的,雖然全篇不過是詞藻和誇張而已.………

"中學時代"的詩有幾篇已經超脱模仿,透露出純粹普希金的詩的因素.我們認為這樣的詩是:《窗》,《心願》……等.它們好壞不等,然而有幾篇以那時代的標準看來,簡直是優美地很.那個時代是不夠精細、不甚求全責備的.

……(普希金在中學畢業以後所寫的詩)可以稱為"過渡時期"的詩.從這些詩中已經能看出普希金來了;但是,他仍舊或多或少地忠於文學傳統,仍舊是他的前代詩家的學生,儘管是常常"青出於藍".他成了一個多才多藝的詩人,但還沒有獨樹一幟.他只是孕育着——如果可以這麼説——普希金,卻還不是一個普希金.在"過渡時期"的詩中可以看到普希金和他以前的文學的活的歷史聯繫.……

我們認為這"過渡時期"的詩是:《安納克利融的墳墓》,《黑色的披肩》,《我耗盡了我自己的願望》,《賢明的奧列格之歌》,《生命的驛車》,《酒神之歌》,《你和您》……等.

為了使讀者更清晰地理解所謂普希金"過渡時期"的詩是什麼,我們想舉出純粹普希金的詩來作一個對照.這些是從一八一九年就有的,順序如下:《獨處》(這首詩只在內容上,而不是形式上,可以算作純粹的普希金的詩),《給n·n》,《多麗達》,《白晝的明燈熄滅了》,《葡萄》,《海的女神》,《繆斯》,《徵象》,《你憔悴而緘默》,《致大海》,……等.

在"過渡時期"的詩中,普希金首先仍舊是前代詩家——尤其是巴杜式科夫——的學生,不過是"青出於藍"了.他的詩已經比老師們的詩更為優美,而且,就整體而言,有一種成為他的特色的更深厚的堅韌.普希金所特有的因素是主宰這些詩的一種哀歌似的憂鬱.從起頭就可以看出來,憂鬱比歡樂和玩笑更投合、更切近於普希金的繆斯.常常是這樣,他的一篇詩開始帶着高興和玩笑的調子,最後以憂鬱的情緒收場.這憂鬱的情調,彷彿是一篇樂章的最後的旋律,只有它留在你的心靈上,並且把以前的各各印象都蓋過了.……普希金的憂鬱絕不是温柔脆弱的心靈的甜密蜜的哀愁,不是的.它永遠是一顆堅強有力的心靈的憂鬱;它對讀者具有一種魅力,在讀者的心底深刻而有力地迴盪着,和諧地振撼着他的心絃.普希金從不沉溺於憂鬱的情感;的確,這種情感時常在他心裏振鳴着,但並沒有抹煞心靈別種聲音的合奏,以至成為單音.有時候,他在一陣沉鬱以後,會獅子聳動鬃毛似地突然擺擺頭,想把那悒鬱的陰雲逐開.這種強烈的樂觀情緒儘管沒有完全把悒鬱抹去,卻給了它一種特別的爽氣,使心神振作.……在普希金"過渡時期的詩中,最好的是那些詩作,它們或多或少地透露出憂鬱的情調.因此,那些完全沒有這種情調的詩,就顯得平淡有如散文;而有了它呢,沒有意義的詩也成為有意義的了.舉例説,《我耗盡了我自己的願望》這首詩,儘管很薄弱,卻會使讀者不自主地注意到它的最後一節:

就好象當初冬凜冽的風

盤旋,呼嘯,在枯椏的樹梢頭

孤獨的感於遲暮的寒冷,

一片彌留的葉子在顫抖……

……在"過渡時期"的詩中,我們認為最薄弱的是:《黑色的披肩》……等.……

《賢明的奧列格之歌》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詩人知道怎樣給這一篇抒情意味多於史詩意味的詩投上一層詩意的朦朧,這朦朧,對於古代英雄和事件以及關於他們的縹緲的流傳是很合宜的。因此,這篇小説詩歌文學作品充滿了詩的美,這種美又為藴蓄其中的哀歌情調和純俄國風格的敍述加強了。普希金甚至能將奧列格的馬説得津津有味,使讀者也和奧列格一樣急欲看看他的戰鬥的老夥伴的遺骨:

英武的奧列格上了馬,走出庭院,

還有伊格爾王子和年老的賓客

隨他來到第聶伯河邊,果然看見

高貴的馬骨在丘陵上暴露着;

它受過雨水的沖洗,又蒙上塵埃,

附近叢生着野草,在風中搖擺。

這首詩在情調和內容上都能一貫地保持含蓄;最後一節很成功地總括了全詩的意義並且在讀者的心上留下了充足的印象。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