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讀後感(集錦11篇)

來源:文書谷 2.58W

讀完一本書以後,你有什麼體會呢?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西遊記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西遊記讀後感(集錦11篇)

西遊記讀後感 篇1

在四大名著中,《西遊記》應該是我最早走進的名著。小時候看的是電視。那時,我很喜歡裏面的孫悟空,很喜歡裏面的觀音菩薩、女兒國女王和一些美麗的妖精,很喜歡孫悟空和兩位師弟一起與妖怪們的各個鬥智鬥勇的片段,很喜歡......小時候看到的都是《西遊記》浮在表面的東西,喜歡的也只有那些。長大後再看《西遊記》原著,也還是很喜歡以前喜歡的那些元素。只是發現了其實小時候看的影視已經被大刀闊斧地改編了很多。也發現其實《西遊記》並不是一部簡單的神魔小説。它揹負着傳播儒釋道等文化元素,主要是釋、揹負着傳播人生哲理等等。

《西遊記》是中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章回體長篇小説。現存明刊百回本《西遊記》均無作者署名。至於後人都認為是明吳承恩。這也是清代吳玉瑨才提出的,得到普遍認可而已。所以嚴格來説《西遊記》的作者是不能萬分確定是吳承恩的。不過這是次要的,我們要學習的更重要的是《西遊記》的內容。該小説描寫的是唐僧師徒四人加白龍馬一路歷經艱險、降妖除魔,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到西天取到真經的故事。

我主要想談談他們師徒四人在歷經的九九八十一難及他們幾個的態度給我的啟示。九九八十一難分別是金蟬遭貶、出胎幾殺、滿月拋江、尋親報冤等等。

一部西遊九九八十一難看人生挫折。

看完《西遊記》最大的感受就是感覺其實人生也像一部《西遊記》一樣,我們的人生也要經歷九九八十一難才能取得真經。在取經的過程中,面對不同的挫折我們會扮演不同的角色以不一樣的態度和處事風格去面對它、去過五關斬六將。因此其實我們在“渡劫”的`過程中,我感覺其實我們時而像唐僧,時而像孫悟空,時而像豬八戒,時而像沙僧。

當我們處於有一顆慈悲之心但是卻又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的階段時,我們總是誤會身邊最親近的人,會犯很多原本可以避免的錯,去繞那不必要的彎,給自己帶來很多苦難。此時我們應該像唐僧一樣有領導別人的能力和法寶。這樣我們才能更好更快地藉助他人之力化解困難。另外,在眾多的困難中,從孫悟空角度,我們應該明白我們自身一定要練就過硬本領,只有這樣我們才可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克服困難和保護自己想保護的人。至於豬八戒和沙僧他們在人生旅途中更像是配角。他們讓我明白了在克服人生中的困難時,其實做好一個配角也是很重要的,豬八戒負責討唐僧開心,沙僧任勞任怨踏踏實實。

所有的磨難都是對他們師徒四人的考驗,其實我們人生中的每一次挫折也是對我們的考驗。

因此,在漫漫人生路上我們要學會像唐僧一樣有制服人的法寶,像孫悟空一樣有過硬本領,要像沙僧一樣踏踏實實,最後要像他們一樣具有團結精神。在克服人生九九八十一難的過程中,我們在打怪,在渡劫,在磨練自己,一定要去努力去做一個集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僧的優點於一身的人。這樣才能取到人生的真經。當然,在面對那九九八十一難的時候,心態也很重要,我們要像唐僧一樣,要相信會有人來救我們的,要像孫悟空一樣運用好自己的能力,實在不行請救兵,總之就是不要畏敵,要相信一切困難險阻都會迎刃而解的。

總之,他們師徒四人克服九九八十一難能取到真經,有他們個人的自我角色扮演到位和他們各自的態度有很大關係,所以我們在面對艱難險阻的時候也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和擁有良好的態度。這樣我們也可以戰勝我們人生中的九九八十一難取到真經。

西遊記讀後感 篇2

混沌未分天地亂,茫茫妙妙無人見。自從盤古破洪蒙,開闢從茲清濁辨。覆載羣生仰至仁,發明萬物皆成善。欲知造化會元功,須看《西遊釋厄傳》。

那四本厚厚的名著,是每個自詡熱愛中國古代文化必須修讀的。一個個伴我進入夢鄉的故事,一個個耳熟能詳的神話,一個個個性鮮明的英雄,我自然不能免俗,刀光劍影,勾心鬥角,愛恨纏綿,都不適合此時閲讀。靜下心來,於是再次翻開了《西遊記》,進入了光怪陸離、色彩斑斕的神話世界。有人喜歡它鮮明的人物個性;有人喜歡它瑰麗的整體形象;有人喜歡它活潑詼諧的語言;有人乾脆把它當作道德修養小説或政治寓言。但在我看來,它只是一個單純的神話世界。我在讀這本小説時常常有一種共鳴感,想必這是我內心深處對於自由的慾望在呼喊吧!

捧讀吳承恩老先生的《西遊記》一書,從頭至尾,一抹追求自由的記憶縈繞於心。恍惚間,似來自花果山的清風,撲面而來,輕撫臉頰。

吳承恩老先生的一絕就在於以浪漫主義的手法來表現神魔故事,曲折的情節中暗藏着人們渴望而不可及的生活理想和人性追求———自由,讓我們從現實世界和神魔世界裏穿梭其中,盡情領略《西遊記》的風采。《西遊記》塑造了四個鮮明的人物形象:唐僧誠心向佛、頑固執着;孫悟空正義大膽、本領高超,是妖怪們的剋星;豬八戒貪財好色,但又不缺乏善心;沙僧心地善良、吃苦耐勞。這四個人物形象各有特點,性格各不相同,恰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使我不得不佩服作者寫作技藝的高超。

掩卷沉思,孫悟空的形象激發了我內心潛能,但根深蒂固的嚮往——對徹底的自由嚮往。孫悟空破石而出,“不優麒麟轄,不優鳳凰管,又不優人間王位所拘束”,闖龍宮,鬧冥司,在花果山自在稱王,可以説已經擺脱一切束縛,徹底自由的`狀態。他就是自由的化身,他始終在追求自由,他的一切鬥爭也都是為了自由。這樣鮮活的形象給予了我尋找自由、追逐自由的力量和勇氣。

如今也是一個遠離神話的時代。日常生活過於現實,使充滿幻想的事物遭到排斥。神話絕非幼稚的產物,它有深邃的哲學意義和豐富的文化內涵。謝林在他的名著《藝術哲學》中説:“神話乃是各種藝術的必要條件的原始質料。《西遊記》是中國神話小説的顛峯,也是神話文化的至高境界,然後中國的神話文化漸漸沒落了,神話不被人重視,連《西遊記》也少有人問津,只有孩子們會被孫悟空征服,於是也只有孩子們抱有對未來浪漫的、夢幻般的希望。”

“英雄”有許多不同解釋。《辭海》中説英雄是傑出的人物,曹操説英雄要有包容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胸。我認為,英雄是那些頑強地掌握自己命運,併為崇高理想而奮鬥的人。孫悟空無疑是英雄的典型,他為了自由,為了自己的尊嚴,不怕與一切進行鬥爭。正因為這種對抗的差距懸殊,發自內心而拼盡全力的抗爭才顯得悲壯。明知不可為而為的勇士才能凸現出英雄本色。我相信,也希望它永遠向大家展示着“自由、神話、英雄”三個主題,給大家帶來激勵和源自內心的力量。

有人説,世界上最痛苦的人莫過於藝術家,因為他們能最敏鋭地察覺到美的消逝,也有人説,世間最幸福的人也莫過於藝術家,因為他們可以活在自己編織的夢境裏。而我要説,今天最幸運的是《西遊記》的讀者,因為在這些人心裏都存了一個夢,一個關於西遊的夢,氤氲着我們的夢……

西遊記讀後感 篇3

每當我打開《西遊記》這本書時,總會有一種不同的心情。它在四大名著中,是最生動活潑的,小時候的我在電視中見過,那時還很崇拜孫悟空,覺得他神通廣大。但今時今日,我的領悟變了,但不變的是那光怪陸離,色彩斑斕的神話世界。

今天,我和小夥伴們一起觀看了一部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西遊記》着本書,裏面栩栩如生地描繪了唐僧師徒取經的經歷。

這部著作的作者是吳承恩,我國的明代著名小説家,他是江蘇淮安府山陽縣人。他自幼博覽羣書,但科舉失意,晚年執筆寫《西遊記》。這本書,讓我知道了許多栩栩如生的人物:比如: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等等。當中,有許多膾炙人口的故事使我莫不能忘。

《西遊記》主要刻畫了孫悟空不畏強敵、機智勇敢的形象。雖然孫悟空以前總是濫殺無辜,曾大鬧天庭被如來佛祖壓在了五指山下。但他一心悔改,最終成為了鬥戰勝佛。還有豬八戒,雖然天天嘴裏掛着“散夥”這兩個字,但他從沒走過,正是他這種憨厚才讓他取得了成功。沙僧呢,雖然在西遊記裏對他的刻畫極少,但他從不對他人抱怨。最後是唐僧,他一心向佛,不受蠱惑,最終能成佛。

《西遊記》是一部神魔小説,將唐僧西遊的故事,結合唐人傳奇、佛道經典、民間故事淮安地方掌故等創作而成。《西遊記》主要講了:花果山出了個通靈石猴,他集天地靈氣於一身,又學得一身本領,會七十二般變化,能上天入地、戰神鬥鬼,他就是美猴王孫悟空。孫悟空天不怕地不怕,不受管教約束,自封為齊天大聖,並大鬧天宮,後來被如來佛祖壓在五行山下。五百年後,孫悟空受觀音點化,唐僧和他的徒弟——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去西天取經的.事。途中他們遇到了很多困難,但都被悟空、八戒、沙僧化險為夷,最終取得了真經。最精彩得要算偷吃人蔘果那一章了,孫悟空他們來到了一個道人的道觀裏,兩個小童拿來了兩個人蔘果讓唐僧吃,要知道這種人參果吃了可以長生不老,可唐僧看到這兩個像活生生的小娃娃一樣的水果,不敢吃。在一旁的愛吃的豬八戒卻嘴饞的要命,便讓孫悟空去偷摘了三個。那兩個小童知道後,把他們大罵了一頓。孫悟空一怒之下將人蔘果樹連根拔起,結果給他們帶來了意想不到的麻煩,看完後我想我以後在生活和學習中遇到什麼事時,也一定要學會忍耐,不能衝動,避免不必要的麻煩。一路上,他和豬八戒、沙和尚降妖除魔、保護唐僧。師徒四人歷經千辛萬苦,終於到達西天,取回真經,修成正果。

《西遊記》塑造了四個鮮明的人物形象:唐僧——誠心向佛、頑固執着。孫悟空——正義大膽、本領高超,是妖怪們的剋星。豬八戒——貪財好色,但又不缺少善心。沙僧——心地善良、安於天命。這四個人物形象各有特點,性格各不相同,恰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使我不得不敬佩作者寫作技藝的高超。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孫悟空了,因為他神通廣大、武藝高超,一路保護唐僧,成功地取得了真經。他就是我心目中的英雄。而且在他身上還有一種叛逆心理,和他敢於和強大的勢力做鬥爭的勇敢精神令我十分欣賞。

西遊記讀後感 篇4

《西遊記》除了這幾個主要形象之外,還用大筆勾勒出一個井然有序的天上世界,一片莊嚴神聖的西天佛土和一批各具體態的神魔形象。像玉帝、太白金星、太上老君等,明顯地反映出現實社會統治者的某些特點:色厲內荏、暴虐詭譎,千方百計地鎮壓、欺騙反抗自己的人。對西天的諸佛菩薩,作者的基本態度是肯定的;但是並不妨礙他在卷末對佛教的一片讚頌聲中,特意安排下阿儺、迦葉“要人事”的場面,把神聖不可侵犯的佛祖寫成一個創業守成、傳子傳孫的老財主。在一個宗教題材的故事裏,居然諷刺教主,這又是作者相當大膽的嘗試。至於妖魔鬼怪雖只有幾筆漫畫,依然輪廓鮮明:青獅怪的愚蠢兇狠、大鵬怪的陰險狡猾、九頭蟲的殘忍粗暴都各具特色。這些形形色色的“大王”、“將軍”,或潛伏水府,或盤踞山洞,或幻化人形,大都稱霸一方,殘害生靈。紅孩兒把一批窮神剝削得“裩無襠,褲無口”,手下的小妖還要“常例錢”。通天河的金魚怪要吃一個童男一個童女,又須豬羊供醴,否則就給村民降禍生災。它們固然給取經事業增添許多障礙,同時也使人聯想到封建社會中土豪惡霸的種種罪惡。

《西遊記》的形象塑造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藴。評論家認為形象所包含的思想的深度、廣度,塑造形象藝術上達到的'高度、精度,決定着作品的生命力。孫悟空是作者理想的化身,《西遊記》以生花的妙筆使孫悟空這一文學典型栩栩如生地出現在你的眼前,神態逼真,鬚眉畢露。在取經途中,孫悟空始終鬥志昂揚地頑強戰鬥。孫悟空的勇敢戰鬥、嚮往自由以及掃滅吃人妖魔的獻身精神,正是人類征服自然、爭取解放的美的本質的折射和大聖大德品格的體現。由於在他身上寄託有廣大被壓迫勞動人民破除黑暗邪惡、走向光明幸福的希望,因之,長期以來孫悟空成為家喻户曉、老少皆知的神話英雄人物形象。這也是《西遊記》幾百年來在人們中間流傳,永遠不可磨滅地印在人們記憶裏的根本原因。

《西遊記》所演奏的是一曲追求美好理想的讚歌,弘揚的是一種追求真理的精神。《西遊記》就是到西方取經,玄奘就是要留學。因為佛教方面他有些問題沒有解決,因為佛教派別很多,各個流派的説法是不太一致的。玄奘有許多疑問,所以他要趁勢到印度去留學,取經。要真正地把握它的印度原典、原義是什麼,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講,就是要追求真理。雖然在《西遊記》中作者極盡玩笑之能事,“玩世不恭之意寓焉”(《中國小説史略》第十七篇)但他並沒有否認西天取經本身的積極意義。西天取經的過程,在很大程度上也象徵了作者對人生理想的探詢過程。然而,到靈山雷音寺困難重重,唐僧自己也知道“此去真是渺渺茫茫,吉凶難定”。因此,這個集體所應具備的精神素質就顯得極為重要了,孫悟空當然是第一主角,他敢作敢為,高超的本領,樂觀的精神,使他成為了取經集體的主心骨;豬八戒雖然貪吃貪睡,好財好色,但這個可以置之世界第一流的畫廊而無愧的人物所具有的憨厚耐勞卻是取經途中不可缺少的;唐僧雖然手無縛雞之力,而且耳軟心活,不辨忠奸,但其堅定的意志,執着的信念卻是鼓舞西行的關鍵動力;老實厚道的沙和尚則是眼明心亮,是非分明。《西遊記》告訴我們,啟示我們,有志者事竟成。玄奘一行歷盡千辛萬苦,他最後成了正果,這是中國人不畏困難,百折不撓的精神的體現。表示我有志向、有志略、有志氣,任何事情,只要我們去奮鬥,都是能做成的。

西遊記讀後感 篇5

隨着時代的變遷,人們對於文學的追求日益不同,新的文學作品也層出不窮。但是難得的是那茫茫書海中永垂不朽的經典之作。中國古代有四大人盡皆知的著作,而今日此時我有幸拜讀明朝著名文學家吳承恩先生的《西遊記》。

作者吳承恩先生為讀者講述了唐僧以及他的三個徒弟一路上歷盡艱險、降妖伏魔,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最終取得了真經的故事;用細膩的筆觸為讀者鋪開了一幅生動多彩的畫卷——齊天大聖大鬧天宮時的威武神氣、三打白骨精時的神勇英姿、車遲國鬥法時的鎮定自若……這些經典的故事情節每個自詡熱愛中國古典文學的人應早已爛熟於心、倒背如流了吧。這是一部所有人都愛讀的經典大作,每個人都能在解讀它時獲取不同的感受和啟示。有人喜歡它鮮明的人物個性;有人喜歡它瑰麗的整體形象;有人喜歡它活潑詼諧的語言;但是書中寫唐僧師徒經歷了八十一難終得真經的故事又讓我聯想到了他們的執着、不畏艱險、鍥而不捨的`精神。

在唐僧取經的途中,沒有優越的條件,沒有奢華的排場;有的僅僅只是那三個各不相同、有時還會惹出麻煩的徒弟。那一道道磨難與考驗,一次次的酸楚與艱辛,但是不管怎樣,他們到最後都沒有放棄。在這一場大冒險中,唐僧師徒三人常常風餐露宿。食物只能靠本領高強的孫悟空去摘些果子勉強將就,有時甚至連一碗齋飯都討不得;深山老林裏斷垣殘壁的破廟也是他們時常休息就寢的地點。“哎呦,這還取什麼經啊,師傅都被抓走了,我乾脆收拾收拾包袱回高老莊算了!”這是其中一回唐僧被妖怪抓走後他的其中一個徒弟豬八戒所説的話。話雖如此,但他並沒有真的像他所説那樣做,即使再難,他也陪着唐僧來到了西天,取得了真經。而唐僧的另外兩個徒弟孫悟空和沙和尚更是忠心耿耿地追隨着唐僧,不曾有半點退縮之意。

此刻,我不禁反思。我是否有着唐僧他們取經時的堅韌?我做事往往都會半途而廢、虎頭蛇尾,這或許就是人們常説的善始容易善終難。有時我也會反問我自己:為什麼現在自己的條件如此的優越,父母對於自己的要求幾乎也是有求必應,但自己卻往往眼高手低,達不到自己的目標,善始善終呢?為什麼當初不能再堅持一下呢?或許情況就和現在不一樣了。有時這種堅持往往成為人生中的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可我現在卻是恰恰缺乏這種堅持。我不知道堅持下去的動力在哪。可現在我明白了,堅持自己所做的事並不需要多麼冠冕堂皇的理由,只需要遵從自己發自內心的意願,僅此而已,便已足夠。倘若自己傾盡全力,但結果卻差強人意,我想這於已經努力過了的自己而言無疑也是另外一種意義上的成功;因為這是對曾經的自己的一個全新的突破——堅持完成了一件事不是嗎?或許就因為這一次的咬牙堅持、一次質的改變,將來的道路會更加寬敞。如果堅持到底了,我們也能像唐僧一樣取得“真經”,找到那一本最適合於自己的“經書”,受益終生。

《西遊記》帶給我的感悟一言難盡,我現在所領悟到的也言盡於此。到這兒我只想説,《西遊記》它什麼都不是,它只是“遊戲之作”,是一個單純的神話世界,給了我們更大的空間去想象、去填充原著中所沒有描畫的。

西遊記讀後感 篇6

在四大名著中,我最喜歡《西遊記》。今天,就讓我來寫寫讀它的感想吧!

《西遊記》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這本書講的是唐僧師徒歷經磨難西天取經的故事。

新學期開始後,MS路領着我們用了一個月的時間閲讀了《西遊記》。我讀的這套《西遊記》是半文言半白話的原著。剛開始讀時感到非常困難,有很多地方讀不懂,爸爸媽媽每天晚上都要給我讀一章,講一章。MS路也選了很多經典的章節,在課堂上給我們進行詳細地講解,並且MS路還讓我們邊讀邊寫感悟。最後,我越讀越上癮了,基本能夠輕鬆地閲讀了。

過去我讀《西遊記》的少兒版本,只是因為喜歡孫悟空和妖魔鬼怪打鬥的場面,感覺又驚險又刺激!現在再讀這本書,尤其是有了路老師的解説,我才感到其中闡明的道理真是太深刻了,我們從每一個人物身上都能學到很多知識。雖説這是一本神魔小説,我們卻能從生活中找到裏面的人物。你説神不神啊?

《西遊記》中有許許多多生動的人物,從他們身上我懂得了很多道理。其中,我最喜歡的是孫悟空。他讓我明白了一個人活着就要追求自由。他闖龍宮,鬧冥司,反下凡間,大鬧天宮,都是為了追求自由。但讀到最後,他更讓我明白了做事情就要做到執着。他爭強好勝,法力無邊,一直忠心耿耿,保護唐僧西天取經,每次降妖都是他一馬當先,卻又毫無怨言。

《西遊記》是一個奇妙的故事,其中,師傅唐僧的心地善良,豬八戒的的有勇無謀,沙和尚的小心翼翼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當然了,最為突出的還是那個足智多謀,正直勇敢的.齊天大聖孫悟空,一個跟頭十萬八千里,真讓我着迷,七十二變就更神了。故事從孫悟空從石頭蹦出來開始,講述了師徒四人在去西天取經路上歷經了各種磨難,有要吃唐僧肉的,有要與唐僧成親的……一次比一次扣人心絃,他們一次又一次化險為夷。他們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走了十萬八千里路,最終修成正果,取得了五千零四十八卷經書。

書中還有許許多多的人物同樣值得我們學習,比如:唐僧讓我明白了不能小瞧任何一個人;沙和尚讓我明白了沉默是金;豬八戒讓我明白了只有目標,沒有樂趣是不行的;白骨精讓我明白了越是美麗的東西它的毒性越大;如來佛讓我明白了人外有人, 天外有天……

悟出了這些道理之後,我們再來看看自己吧。我真的特別佩服唐僧師徒四人,他們是那麼執着,不畏艱險。這是一種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精神!想想自己,有時候做事虎頭蛇尾、馬馬虎虎、半途而廢。比如剛開始學鋼琴的時候,我是滿懷信心,可是學了還不到一年,我就感到練鋼琴太痛苦了,怎麼也肯學下去了,於是改成了學習長笛。讀了《西遊記》之後,我想再也不能半途而廢了。只要能把一件事從頭做到尾,不管是成功還是失敗,只要盡力去做了,就是一種成功啊!

雖然我讀完了《西遊記》,但是其中還有許許多多的東西我沒有讀懂,比如書中有那麼多優美的詩詞、對聯,我都不太明白。每一個人物的精神我也理解得不太透徹。所以,我還想再讀第二遍、第三遍,我相信每讀一遍都會有不同的收穫,對那些人和事都會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人生要經歷許多困難,只有勇敢面對,才能取得成功;只有不斷磨鍊,才能更輕鬆地過這些難關。孫悟空本大鬧天宮犯下了大罪,現在卻在西天取經過程中立下大功,説明一個人犯了錯,只要努力悔改,就可將功贖罪。豬八戒犯了錯後,雖然他也一直在悔改,但沒立下大功。這也不能怪他,因為他能力不夠,加上大師兄法力高強,很少有他表現的機會。

西遊記讀後感 篇7

西遊記主要描寫的是孫悟空等人保護唐僧取經,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取得真經,修成正果,全書一共100回,回回都引人入勝,回回都精彩至極。其實西遊記在網絡上有很多種説法,比如孫悟空被六耳獼猴打死的等等,但我看來這種説法是不切實際的,而我覺得真假美猴王這一回中被打死的確實是六耳獼猴,主要根據在於如來分別真假時,如來輸出六耳獼猴名字的表現(此處為原文)。

那獼猴聞得如來説出他本相膽戰驚急,縱身跳起來就走孫大聖也要上前,如來道悟空休動手待我與你擒他,那獼猴毛骨悚然料着難脱,急忙搖身一變成蜜蜂往上飛。試想一下,如果如來指出是孫悟空,那麼以孫悟空的性格並不會縱身跳起來就走,而是會堂堂正正與如來分辨,這種心虛膽戰的表現也不會出現在悟空身上,再有六耳獼猴在被罩在金缽之下後,是顯出本相的,當時不止孫悟空如來在場,在眾神前把缽孟揭起果見了一個,本象是六隻耳朵的'獼猴,孫悟空忍不住就打死了,在眾目睽睽之下,如來要做假,把真孫悟空打死也很不容易,那為什麼會有被打死的其實是真悟空,這種説法呢,這種説法的最大依據就是孫悟空以真假美猴王這個來分界,一改之前桀驁不馴的形象,開始一心一意的保護唐僧取經,眾人以此來證明,在這之後的悟空其實是假的,而不再是大鬧天空的齊天大聖,這也是西遊記的高明之處。

因為西遊記其實是有明暗兩線的明線是師徒四人取經,暗線是一個修道之人在修行路上遇到的種種困難,其實在全書的目錄中,孫悟空豬八戒其實還有另外三個名字,就是心猿,木母,金公,而這三個名字,在修道之人中所代表的恰恰是三種重要東西,心猿不必説代表着孫悟空,也代表着修道之人最重視的心性,另外,孫悟空還有個名字金公,代表道教丹法中的鉛,八戒則代表木母是汞道教認為鉛,汞調和則成丹,而金又克木,所以孫悟空和八戒吵架就誰也離不開誰,而真假美猴王那段目錄,第58回一一二心攪亂大乾坤,一體難修真寂滅,其實也明確告訴我們,修道之人在修行到此時生出了二心,也就是兩個心猿在攪亂乾坤(指身體),所以導致了一體難修真寂滅,只有降服二心,何謂一心才可繼續修行,所以文中孫悟空和六耳獼猴本領相同,面貌武器都一致,因為就是二心也自然如此,而最終悟空打死六耳獼猴,則代表姜二心降幅繼續在修行路上前行,這也解釋了為何悟空從這張開始後語前後有那麼大不同的原因,

補:

而在真假美猴王前後,悟空性格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之前悟空性格剛烈,喜歡彰顯自我,愛憎分明,不能受委屈,整天和八戒吵鬧,但是在之後,悟空性格變得柔和許多,不僅凡事留有餘地,而且跟八戒的關係也有和暖和。在面對妖怪時,一棍子打死的例子變少了,更多的是請自己得罪過的神仙來幫忙

在真假美猴王前,孫悟空一直桀驁不馴,即使保護唐僧取經過程中都我行我素,動輒便舉起鐵棒打人。每到這時,唐僧便會用緊箍咒來對付悟空,而孫悟空冒着頭裂風險也打死那個妖怪或者惡人,但在之後,孫悟空彷彿變了一個人,不再像之前那樣橫衝直撞,變得處事圓滑,而唐僧很少再念緊箍咒,而孫悟空之前就因保護唐僧一直受委屈,再打死幾個強盜後,唐僧又開始念緊箍咒,孫悟空的怒火此時已徹底被點燃,負面情緒到達了最大化,便出現了六耳獼猴這個六耳獼猴,唐僧滿滿恨意,所以拿起金箍棒並給唐僧一棒子,而負面情緒走出去的悟空則跑到觀音那裏發點牢騷而已。

西遊記讀後感 篇8

《西遊記》是我小時候最喜歡的名著之一,因為它的光怪陸離色彩斑斕,以及迷人的神話色彩。孫悟空更是我最喜歡的英雄形象,一路降妖伏魔,戰無不勝!豬八戒好吃懶做,但心地純正,討人喜歡。這些曾給我的童年生活帶來無窮的樂趣。

現在再讀《西遊記》,已經不同於少時那種單純的“喜歡”的感受,更多的是一種讚歎和感動。

《西遊記》是一部反封建專制的神魔小説,它的傑出的文學藝術成就是當之無愧的同類小説之最。作品對封建統治階層的腐朽醜惡又揭露的大膽、深刻。道貌岸然的靈霄寶殿的主人——玉皇大帝,懦弱昏庸,外強中乾;表面上莊嚴神聖的大雷音寺,公然出現索賄的醜惡現象,充斥着銅臭氣。而師徒四人一路歷經的九九八十一難,除了極少數的如“黃風怪”“火焰山”等象徵着自然災害之外,其餘的禍根孽胎也大多與這兩個最高統治階層的人物有着沾親帶故的關係,這就直接揭示了腐朽的社會制度下官的匪一家的現象。勞動人民生活之悲慘可想而知。這就曲折含蓄地表達了作品的主旨——對封建制度、封建階層的無情鞭笞以及對人民奮勇反抗的歌頌。這部鉅著的深刻的思想性,傑出的藝術手法,無不令人讚歎!

唐僧集團是中國封建社會底層勞動人民的一個縮影,師徒四人性格各不相同,而他們合在一起,就是中國歷史上的人民大眾。

作者把孫悟空安排做這一集團的領袖人物,他身上的反抗性、鬥爭性表現的最為明顯。他自始至終都在追求自由,闖龍宮,鬧冥司,在花果山自在稱王,可以説已經達到人性擺脱一切束縛,徹底自由的狀態。孫悟空其實就是自由的化身。我們都對“自由”懷着最為深沉、真切的嚮往,當看到孫悟空為追求自由而如此大膽、如此執着時,我們都會深受感染,“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

八戒身上的`缺點顯而易見:好吃懶做,貪財好色。可是,自從《西遊記》問世以來,他為何就有那麼多的“粉絲”呢?童年看八戒,只知道他是一個開心果;現在看八戒,融入更多的理性分析,我們會發現,八戒從來沒有傷害過普通百姓,從來沒有向妖精討過饒,從來都對師父忠心耿耿。八戒的本性是善良的,他的缺點讓他更像一個有血有肉的“人”。我們也可以有缺點,但是人的本性,必須得是正直善良的。

作品雖然對唐僧的不識忠奸給予了善意的批評和嘲諷,可他的堅韌、虔誠、慈悲依然得到了作品以及歷代讀者的尊敬。從某種意義上説,四人之所以能夠排除萬難,完成取經大業,其精神支柱乃是唐僧。從唐僧身上,我明白了世間萬事,非韌不立,無志不成!

沙僧身上有最多的中國傳統農民的影子,吃苦耐勞,任勞任怨,默默無聞,安分守己西天征途中,沙僧作為一個後勤工作者,始終把擔子牢牢壓在自己的肩上,踏踏實實、勤勤懇懇做好每一件小事,可謂居功至偉!作品想通過沙僧告訴我們:唯有腳踏實地,勤懇務實,才能取得人生的大成功。

《西遊記》在用奇特的語言敍述一個怪誕的故事的時候,還在表現着這個世界的諸多不幸,以及諸多不幸的人應當如何實現自我救贖,實現了對“三界內、五行中”的人的終極人文關懷。令我們在歲月的輪迴中體悟到“超度”過後的感動。

西遊記讀後感 篇9

這個學期,我讀了吳承恩寫的小説《西遊記》,它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

孫悟空是《西遊記》裏的主人公,是個了不起的英雄。他有無窮的本領,天不怕,地不怕,具有很強的反抗精神。他雖然有大英雄的氣度,但還是喜歡聽恭維的話。他機智勇敢,而他最大的特點就是敢鬥,敢和三界之主----玉皇大帝鬥。

再説豬八戒,他可沒有孫悟空那樣的氣度,又好吃,好女色,好佔便宜,愛偷懶,經常是心裏惦記着高老莊的老婆,還有時不停的讓師傅念緊箍咒,伺機報復一下孫悟空。雖然他這樣,但人們還是很喜歡他。

沙悟淨心地善良,任勞任怨且忠心耿耿,但沙悟淨有個缺點就是不敢反抗。

最後是師傅唐僧,他既沒有孫悟空的本領,也不像好吃懶做的豬八戒一樣。雖然他只會唸經但他心地善良,慈悲寬厚。唐僧曾經被人們説成軟弱迂腐,但他並沒有失去信心,一直堅持不懈。最後終於經歷九九八十一難取得真經。

西行取經的驚險故事令我大開眼界,我還要再讀一遍。

小朋友們,你們有沒有想過,《木偶奇遇記》的故事流傳至今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時間啦!但是為什麼至今都依舊吸引着我們呢?

這本書的故事是這樣的:一個叫傑佩羅的老頭用木頭雕刻出了一個木偶,給他起名叫皮諾曹,皮諾曹雖然一直想做個好孩子,可是又經不起誘惑,他逃學、撒謊……幾次上當可還是屢教不改。他受狐狸和壞蛋貓的欺騙,差點被它們吊死,幸虧仙女解救了他,仙女教育他不能説謊,每當他説一次慌他的鼻子就長一截,他連撒三次慌,鼻子長得在屋子裏都不能轉身了。後來,他又被賣到玩具國,變成一頭驢子。最後,他在鯊魚腹中意外與父親重逢,並設法逃了出來。經過了這麼多離奇的曲折以後,小木偶變得很乖,他每天去做工,有空還要學習,終於成為了一個真正的好孩子。

這篇文章裏我最喜歡這句話:“請相信,每一個孩子都有一顆善良的心,只要細心呵護,在貧瘠的心靈土壤上都能開出美麗的人性之花!”其實,《木偶奇遇記》這本書之所以吸引我,是因為小木偶和我一樣是一個天真、好奇心強、頭腦簡單、缺乏主見、沒有毅力的平凡的小孩,但因為有了周圍人無私的關愛,他變成了誠實、勤勞、乖巧的好孩子。我也因為有了爸爸、媽媽、老師和同學的愛護和鞭策,才能夠在學習和生活的道路上不斷成長。

這篇文章主要講了醜小鴨由於沒有同伴和它玩,醜小鴨決定要離開家。一天早上,醜小鴨到處流浪,路過了一條小河,那兒有很多的天鵝,它們在醜小鴨的眼裏是多麼漂亮啊!可憐的醜小鴨,只能在一旁看着一天,醜小鴨忽然感覺自己身上有一股力量要起飛,當它低頭在水面上看到自己的倒影后,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它現在已經不是醜小鴨了,而是美麗的白天鵝。

當看到醜小鴨説:“原來我並不是醜小鴨”時,我就有了感悟:其實,一個人的美麗並不是由他的長相來決定的,而是由品質和內心來決定,一個人如果有好的品質、好的心靈,即使你長的再醜,在別人眼裏你仍然是非常美麗的;相反,你長得再美麗,你如果沒有好的品質、好的心靈,時刻只想着自己,不去關心別人,損害別人的利益,在別人眼裏你仍然是最醜的。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關心、關愛、體諒別人,多替別人着想,擁有一個好的品質、好的心靈。只有這樣,才能贏得大家的尊重。讓別人一看你就知道你是一個懂事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你不要每天想自己長得醜,記住:“決定自己的不是別人的眼光,而是你自己的內心!”

西遊記讀後感 篇10

利用暑假的機會在家讀了《西遊記》,這可不是連環畫,整整的100回。正好有機會把從中悟出的道理給寫寫。

感悟之一:上面有人好辦事,出來混還是得靠有關係。從何説起呢,就説取經一事,個人覺得這完全是一個看了開頭就知道唐僧一定會成功的事。唐僧本是如來座下二弟子金蟬子,因為如來講經的時候他走神,被如來給貶了,歷經10世轉世成了陳玄奘,估計是如來覺得對金蟬子懲罰已經足夠了,所以就安排取經這麼一齣戲,讓其功德圓滿。途中還派了多人保護,不要以為只有三個徒弟保護唐僧,五方揭諦,四值功曹,六丁六甲還有護教伽蘭,這都是保護唐僧的陣容,就這個陣容再到不了大雷音寺,唐僧還好意思活下去嗎?有這麼個取經排場就是因為唐僧是如來二弟子轉世,師傅牛逼,能讓弟子吃虧嗎?再來看看孫悟空。五百年前大鬧天宮的孫大聖當年可是威風八面,無人敢擋,誰知被壓了500年之後出來水平大減,這書看下來我發現,大部分妖怪都是孫悟空找救兵才給滅的。你也可以説孫大聖萎了,但是如果他沒有這些關係,誰會祝他一臂之力呢?當今社會不也是這樣嗎?有些事自己就是沒辦法,但是找關係就立馬能解決。取經一路上大大小小的妖怪所遇無數,可是我發現,大部分妖怪要不是神仙下凡要不就是神仙坐騎下凡,與之相對的是白骨精,她可是原汁原味的草根妖精。這妖精嘛,下界做妖免不了吃人,同樣是吃人,白骨精被大聖三棍打死,白瞎了多年的修煉,再看看那些有背景的妖怪呢?獅駝嶺三兄弟中的大鵬也沒少吃人,結果呢?就因為和如來有親戚關係,被帶回西方享極樂去了,這就是差距。有人罩着,關係硬的就是不一樣,能混得下去。

感悟之二:唐僧就是個萎貨。《西遊記》被搬上銀幕很多次了,我也看過一些,雖然那時候就知道了唐僧軟弱,但是讀了原版書之後發現:這廝太軟了,從來就沒硬過!書中的唐僧只要是遇到個困難,不管有多大,就是一個哭!想家,路不好走,路遇妖怪,大事小事就是個哭!悟空一路上為了師傅取經功勞最大,但是呢,唐僧一路上沒少罵他,而且悟空神通廣大,給唐僧的`正確意見唐僧始終聽不進去,為這事被妖精抓了N次了,但是始終不吸取教訓。都説唐僧有一顆虔誠的佛心,可是我覺得這是“愚忠”。因為有佛心一心向善,所以路遇有難之人,唐僧必然搭救,可悟空多次提醒某某是妖怪,唐僧始終不聽就是一個救啊,結果呢,被抓去了。取經歷經一十四載,因為唐僧這個“事兒媽”耽誤了多少時間!如此一人都能最後都能成佛,不是上面有人是什麼。

感悟之三:本事再大也得懂得遊戲規則。這顯然是説孫悟空。孫悟空也算是草根階級了,從一無所有一點一點的成為鬥戰勝佛。能大鬧天宮的人絕非等閒之輩,但是最後還是鬥不過如來,被如來一掌拍在山下!其實那隻手就是大千世界的規則,你很有本事,但是不守規矩就只能被壓在山下,戴上了緊箍咒之後呢,不守也得守了,不就成佛了嘛!

《西遊記》雖然是古人寫的,但是其中有很多一部分道理放在當下依然很有指導意義。這就是讀後的一點點感悟...

西遊記讀後感 篇11

豬八戒是最可愛的人。

這一回,他正式要閃亮登場了。

吳承恩是一個大家,他非常喜歡豬八戒,所以他給豬八戒的出場方式就和孫悟空不一樣,孫悟空上場,僅僅寫到,有怎樣一個石頭,怎麼怎麼地一崩,一個石猴就出來了。而對於豬八戒,他先墊場,寫風景,寫孫悟空和豬八戒老丈人家的奴僕爭吵,寫豬八戒老丈人的介紹,等等。這一切,都類似於京劇中的重要人物出場,首先是鑼鼓響,不見人出來,好不容易人物要上場了,幕後才“哎呀”一聲叫板,叫板半天,人總算出來了,卻背對着觀眾走碎步。這和《紅樓夢》中賈寶玉的出場有些類似,賈寶玉正式亮相,先是讓冷子興演説了一番,把讀者胃口吊足後,隔了幾回,他才粉墨登場。作家這樣寫,除了藝術方面的考慮之外,更主要的是體現了一個作家對自己筆下人物的喜愛和重視。

從《西遊記》的字裏行間,你完全可以體會到吳作家對豬八戒的偏愛,所以他對豬八戒的用墨最多,用筆也最費心,塑造的形象也最成功。你看看,就憑豬八戒的表現,他當什麼都可以:官員、政客、祕書、小老闆、地主、文化系統的幹部、記者、打工族、家庭“婦男”、好情人等等。總體來説,豬八戒就是那種包含了人性中所有正邪因素的“完人”,誰見了,都會認為,他是一個有血有肉,人見人愛的人。

但是,好人沒好報。豬八戒在高家表現的確不錯,給高家種地,收割,幹個不亦樂乎,但就因為飯量太好,遭到老丈人的嫌棄。豬八戒對此也委屈,説,我雖然能吃,但也能做呀?由此才閙起了家庭矛盾,把媳婦藏起來,索性顯現出妖怪的本來面目來。由此可以看出,豬八戒是一個喜歡過正常家庭生活的人,是愛老婆的,是想有一個家的。在他身上,小農意識的確很嚴重,我想,女人如果選丈夫,能有豬八戒這樣的人,一定是她一生的福氣。但命運決定了,豬八戒的幸福生活是短暫的,他不受這個家庭的歡迎。當然,高老漢也有高老漢的委屈,就因為女兒嫁了個妖怪,一下子把門風給玷污了,弄得親戚鄰居都不和他家來往。畢竟,人是社會的人,讓社會把你一個孤立起來,這日子的確也沒法過。

好在,孫悟空來了,他是最喜歡興風作浪的人,見了妖怪,豈有不捉之理?自然要上演一出“捉妖”的鬧劇。但在“捉妖”這場戲中,吳承恩在細節上有一點小小的瑕疵,如果不細心,你會看不出來:孫悟空要了解豬八戒的`來歷,就編了個謊讓豬八戒自己談,這會,豬八戒才談了談自己的出身和姓名:“我家住在福陵山雲棧洞。我以相貌為姓,故姓豬,官名叫豬剛鬣。”試想想,高翠蘭和豬八戒結婚幾年,估計,剛開始的時候,豬八戒是不説真話的,但當他顯露出妖精本相的時候,最先吃驚的應該不是高老漢,而是高翠蘭,她首先要搞清楚自己的丈夫到底是什麼妖怪,並且,她也完全有盤問的條件。他們夜夜在牀第之間,豬八戒又是一個憐香惜玉的人,兩個人玩高興了,難道高翠蘭就不會問,你到底是什麼人?叫什麼名字?是怎麼樣成了妖精的?當然,你也會説,高翠蘭讓豬八戒嚇壞了,她不敢問。但這樣的理由根本站不住腳。因為,豬八戒是好色之徒,他的牀上功夫一定不差,男女之間,當魚氺之樂行到高潮處,兩個人還有什麼不能説的?難道非得等孫悟空來問才合適?這點,張愛玲的《色戒》對人性的解讀就做得很好,吳承恩應該向張愛玲學習。

這一回是過場戲,豬八戒的精彩處在下一回。咱下一回再説。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