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歲長安春事早,勸杏花、斷莫相思死。

來源:文書谷 2.14W

出自清代龔自珍的《金縷曲·癸酉秋出都述懷有賦》

來歲長安春事早,勸杏花、斷莫相思死。
我又南行矣。笑今年、鸞飄鳳泊,情懷何似。
縱使文章驚海內,紙上蒼生而已。似春水、干卿何事。
暮雨忽來鴻雁杳,莽關山、一派秋聲裏。
催客去,去如水。
華年心緒從頭理,也何聊、看潮走馬,廣陵吳市。
願得黃金三百萬,交盡美人名士。
更結盡、燕邯俠子。
來歲長安春事早,勸杏花、斷莫相思死。
木葉怨,罷論起。

【譯文及註釋】

①癸酉:公元1813年(嘉慶十八年)。
②鸞飄鳳泊:比喻英俊之士落魄沉淪,亦兼寓夫妻離別意。
③“似春水”二句:五代南唐宰相馮延巳有《謁金門》詞,名句雲:“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中主李璟戲語之曰:“吹皺一池春水,干卿底事?”此用其意。
④“也何聊”三句:謂何嘗願意如五代吳越王錢鏐那樣奢侈優裕,顯赫於家鄉。 聊,願意。 廣陵,今江蘇揚州。 吳市,指蘇州,與揚州皆當時吳越之地的大都會。
⑤燕邯俠子:燕指古燕國,國都為薊(北京),邯指河北邯鄲,為趙國都城。古稱燕趙之地多俠士,故以為代稱。
⑥斷莫:千萬不要。
⑦木葉怨:指《木葉詞》,詞後有小注:“店壁上有‘一騎南飛’四字,為《滿江紅》起句,成如干首,名之曰《木葉詞》,一時和者甚眾,故及之。”按:定庵詞集中無此組詞。 罷論:罷休之論,指作罷了經國緯世之志,誓願隱逸草野江湖。

【賞析】

此詩開篇便是“我又南行矣”的一聲長歎。以下“鸞飄鳳泊”數句既感慨自己“高才無高第”之失意,又哀悼妻子的長逝,他這時“情懷”真難用語言説清的。“縱使”二句為一篇警策,“紙上蒼生”的背後是“干卿底事”的憤懣與“莽關山、一派秋聲”的蕭瑟,加之“去如水”的豪雋幽怨,演繹出一幅哀絲豪竹交相迴響的心靈圖景。

下片轉入一己命運的理性反思,然理性中仍不乏激越情緒。“願得黃金三百萬,交盡美人名士。更結盡、燕邯俠子”,這樣的引吭高唱乃是對自己“隱遁”生涯的預期和構想,也是中國士子面臨“窮則獨善其身”的境地時又一次難堪而無奈的選擇。主題已不新鮮,在龔自珍筆下卻依然氣勢磅礴,推倒一世。以下“來歲”數句孫欽善先生以為是“寫出對未來的希望。以長安春事喻京都思想輿論的活躍,以杏花喻渴望進言用世的士人,而自己的木葉怨詞引起眾多和者,正是消聲的議論重新興起的預兆”(《龔自珍詩文選》),從全篇脈絡推衍體味,竊以為並非如此。此數句承前而來,一方面為反語,一方面也為自勸慰之辭。自己既已南行,就不必為來年的“長安春事”擔憂懸念了,還是“一騎南飛”,去結交美人名士、燕邯俠子,不也很妙嗎。結末“罷論起”三字不啻為照應開頭的深沉的歎息,使人如聞其聲,如見其色。其實龔自珍是不願意隱逸終老的,他一次又一次的“出都”就是為了擺脱在“一山突起丘陵妒,萬籟無言帝坐靈”(《夜坐》)的情形下的那種困頓、煩憂與庸俗。看似駿邁英發,實則鬱悶倉皇,這幾乎是大多數中國士人、特別象龔自珍這樣的“怪魁”註定了的悲劇夙命。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