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綱的愛國詩詞《病牛》

來源:文書谷 2.08W

《病牛》

李綱的愛國詩詞《病牛》

宋•李綱

耕犁千畝實千箱,力盡筋疲誰復傷。

但得眾生皆得飽,不辭羸病卧殘陽。

賞析】

這首詩運用比擬手法,形象生動,立意高遠,是傑出的詠物言志詩。首二句寫耕牛終生辛勞,力耕千畝,獲實千箱,但它自身卻精疲力盡,然而又有誰來憐惜它的勞苦呢?詩為“病牛”,通過首句的敍寫,不言牛之病,已暗含病意。次句以反問加強語氣,為病牛打抱不平,帶有明顯的主觀色彩。

後兩句“但得眾生皆得飽,不辭羸病卧殘陽”筆鋒陡地一轉,以牛的口氣作答,揭示牛為百姓甘於自我犧牲的可貴品格。病牛勞苦功高,為人類竭盡一生,卻不受人憐惜,這些在病牛看來,並沒什麼,它甘願為了人類的温飽而“羸病卧殘陽”。這兩句詩歌頌了牛的犧牲精神,同時也是作者自喻。李綱為官清正,力主抗金,並親自率兵收復失地,希望能為天下百姓的安居樂業作出貢獻。然而,他屢遭人排擠,心身俱疲,卻仍不忘抗金報國的理想。因此,作者筆下力盡筋疲、無人憐惜而不辭羸病、志在眾生的老牛即詩人自身形象的化身。結句中的“殘陽”是雙關語,既指夕陽,又象徵作者的晚年,表現作者為蒼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奉獻精神。

擴展閲讀:李綱的簡介

李綱(1083年-1140年2月5日),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字伯紀,號樑溪先生,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遷居江蘇無錫。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進士,與趙鼎、李光和胡銓合稱“南宋四名臣”。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入侵汴京時,任京城四壁守禦使,團結軍民,擊退金兵。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為相,曾力圖革新內政,僅七十七天即遭罷免。紹興二年(1132年),復起用為湖南宣撫使兼知潭州,不久,又罷官。多次上疏,陳訴抗金大計,均未被採納。紹興十年(1140年)正月十五,病逝於倉前山欏嚴精舍寓所,贈少師。淳熙十六年(1189年),特贈隴西郡開國公,諡忠定。李綱能詩文,寫有不少愛國篇章,著有《樑溪先生文集》、《靖康傳信錄》、《樑溪詞》。

李綱為社稷生民安危,有效地組織了東京保衞戰的城防,屢次擊退了金兵。雖然朝廷不用他的建議,或者用了他的建議不久又廢除,可是他的忠誠義氣在士民中贏得了很高的威望。

宋高宗即位初,李綱一度被起用為相,曾力圖革新內政,頗有成效。但僅七十七天即遭罷免。

擴展閲讀:李綱的個人作品

李綱一生著述甚多,其遺文由其諸子編成《樑溪全集》一百八十卷,刊行於世。另著有《易傳》內篇十卷、外篇十二卷,《論語詳説》十卷,文章、歌詩、奏議百餘卷,又有《靖康傳信錄》、《奉迎錄》、《建炎時政記》、《建炎進退志》、《建炎制詔表札集》、《宣撫荊廣記》、《制置江右錄》。其中《靖康傳信錄》、《建炎進退志》、《建炎時政記》等,系李綱在北宋末、南宋初置身朝廷時的親身經歷和親見親聞的記錄,是研究此時期歷史的寶貴資料。

《水龍吟·光武戰昆陽》《水龍吟·太宗臨渭上》《減字木蘭花·讀<神仙傳>》《喜遷鶯·塞上詞》《一剪梅》《永遇樂·秋夜有感》《水調歌頭·前題》《玉蝴蝶》《水龍吟·次韻和質夫、子瞻楊花詞》《望江南·池陽道中》《水調歌頭·同德久諸季小飲,出示所作,即席答之》《望江南·過分水嶺》《水調歌頭·與李致遠、似之、張柔直會飲》《水調歌頭·似之、申伯、叔陽皆作,再次前韻》《感皇恩》《江城子·池陽泛舟作》《江城子·再遊武夷,至晞真館,與道士泛月而歸》《感皇恩·枕上》《水調歌頭·李太白畫象》《水調歌頭·和李似之橫山對月》《江城子·瀑布》《江城子》《望江南三首》《醜奴兒》《江城子·九日與諸季登高》《減字木蘭花》《醜奴兒·木犀》《水龍吟·次韻任世初送林商叟海道還閩中》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