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賞析:蘇軾《南鄉子·春情》

來源:文書谷 2.13W

南鄉子·春情

詩詞賞析:蘇軾《南鄉子·春情》

宋代:蘇軾

晚景落瓊杯,照眼雲山翠作堆。認得岷峨春雪浪,初來,萬頃蒲萄漲淥醅。

春雨暗陽台,亂灑歌樓濕粉腮。一陣東風來卷地,吹回,落照江天一半開。

譯文

夕陽美麗的景色倒影在手中的玉杯裏,青山綠樹把一杯的玉液都染綠了。認得這杯中瓊漿是故鄉岷山和峨眉山上的積雪融化而來。初次看來,萬頃的江水都好像那尚未過濾的酒。

陽台山上春雨忽至,胡亂地灑在歌樓打濕了美人的粉腮。忽然一陣東風捲地而來,吹散了雲雨,落日的餘暉從烏雲縫隙中斜射出來,染紅了半邊天。

註釋

南鄉子:唐教坊曲名,後用為詞牌。原為單調,南唐馮延巳始增為雙調。雙調平韻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用韻。另有五十八字體。又名《好離鄉》、《蕉葉怨》等。

晚景:指夕陽之景。景,日光。瓊杯:玉杯。

照眼:耀眼。翠作堆:形容綠色之盛。

岷峨(míné):四川境內岷山山脈北支,峨眉山傍其南。而眉山距峨眉甚近,故作者常以之代指家鄉。

淥醅(pēi):美酒。蒲萄:即葡萄。此處與“淥醅”均喻江水澄澈碧綠。

陽台:地名,傳説在四川巫山。宋玉《高唐賦》:”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朝雲,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台之下。“此指歌女所處之所,亦即下句之歌台。

粉腮:歌女的香腮。

吹回:指風吹雨散。

落照:落日之光。

創作背景

這首詞作於元豐四年(1081),一題為“黃州臨皋亭作”。蘇軾因為寫詩揭露新法的弊端,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籤書公事。到黃州後,住在長江邊上的臨皋亭。元豐四年春天的一個傍晚,詞人在臨皋亭上倚欄觀江,便將這美好的景色記錄了下來,即成此篇。

賞析

上闋寫詞人在臨皋亭上看到的黃昏景緻。“晚景落瓊杯,照眼雲山翠作堆。”起首兩句新奇突兀,用誇張的手法寫出水天一色的景緻。放眼望去,傍晚的雲山顯得蒼翠欲滴,夜色與山色交相輝映,倒映在瓊杯一樣的江中,彷彿將滿江春水都染成了綠色。闊大的“晚景”落在精緻的“瓊杯”裏,比喻與誇張兩種手法雙管齊下,營造出新穎生動的意境。

“認得岷峨春雪浪,初來,萬頃蒲萄漲淥醅。”作者看着滿眼碧綠的江面,回想起初到黃州時,見到這碧波盪漾如葡萄美酒般的江水,竟認為是由岷山與峨眉山上的雪浪融化而來的。蘇軾《與範子豐八首》其八曾有言:“臨皋亭下不數十步,便是大江,其半是峨眉雪水,吾飲食沐浴皆取焉,何必歸鄉哉!”作者見到這樣的景緻,自然而然地聯想到峨眉山的雪浪,勾起了鄉思之情。

下闋由靜景轉向描寫動景,寫春雨驟降驟停,更為滿江春水增添了新的情調。“春雨暗陽台,亂灑歌樓濕粉腮”寫春雨來勢迅疾,而來不及防避。因滿江碧波,作者的思緒正飄向萬里之外的故鄉,忽然天色驟暗,迅疾的春雨傾瀉而下,打濕了未及躲避的美人的粉腮。

經過春雨的攪擾,作者*收回思緒,但其對外界的觀察十分敏感,轉而以更加細膩的手法描景色的變化。“一陣東風來卷地,吹回”寫雨停,隨着一陣突如其來的東風,彷彿有人掌控一樣,雨立即停止了。如同來時一樣,春雨在人們沒有反應過來之前突然停止。“落照江天一半開”,雨停,雲開。霧散,夕陽的餘暉斜倚着山頂,將半邊天空都染成了紅色,天水輝映,江面上霎時呈現出半紅半綠的景色來,奇幻瑰麗,令作者歎為觀止。

雖未描述作者的行為事蹟,也恰恰表現了他被貶之後不得自由、無所適從,只能寄情山水的生活狀態。處於這種狀態下的作者,對自然環境自然有超乎常人的感知能力。所以他狀景細緻入微,思維廣闊,描寫景緻奇幻瑰麗;抒情則含蓄藴藉,於字裏行間不經意散發出飽滿的鄉思愁緒,似有自得之趣,又有千迴百折的情感波瀾。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