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聯考常考的詩句有哪些呢?

來源:文書谷 2.28W

論語

大學聯考常考的詩句有哪些呢?

1.《論語十則》中,闡述學習與思考辯證關係的句子是: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2.《論語十則》中,論述好學精神和教學態度的兩句是: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3.《論語十則》中闡述關於對待事物應保持正確態度的語句是: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4.《論語十則》中,孔子評論孔文子的兩句是: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5.《論語十則》中,論述學習的三個層次的語句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6.《論語十則》中的“逝者如斯夫”一句,人們常用來説明時間很快就過去了,要好好珍惜它。

《魚我所欲也》

1.文中與“嗟來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2.是全篇的中心論點的句子:捨生而取義者也

3.表明“我”不會做“苟且偷生之事”的句子是: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

4.作者説人人都有向善之心而賢者能做到堅持不懈的句子是: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1.承上啟下的句子: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

2.中心論點是: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3.表明生活、思想、行為上的磨難的目的的句子是: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分析亡國的條件的句子是: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

5.説明人才必須經過艱苦磨鍊的作用的句子是: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曹劌論戰》

1.曹劌衝破阻撓,堅持進見魯莊公的原因是什麼?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2.曹劌認為"可以一戰"的條件是什麼?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3.曹劌"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的原因是:懼有伏焉

4.能體現曹劌軍事思想的句子是:彼竭我盈,故克之;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5.有利於反攻的時機是在彼竭我盈的時候。

6.反映戰前政治準備,表現曹劌“取信於民”的戰略思想的一句話是: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鄒忌諷齊王納諫》

1.描寫鄒忌外貌的句子:鄒忌修八尺有餘,而形貌昳麗。

2.寫鄒忌經過思索,找出妻、妾、客認為自己比徐公美的原因: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於我也。”

3.寫齊王受鄒忌啟發,用懸賞的方法廣泛徵求臣民意見的句子:乃下令:“羣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於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

4.鄒忌經過冷靜理智地分析,在齊王面前巧妙地將家事與國事進行類比,與“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相對應的句子是:宮婦左右莫不私王;與“妾之美我者,畏我也”相對應的句子是:朝廷之臣莫不畏王;與“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於我也”相對應的句子是:四境之內莫不有求於王;最後鄒忌得出結論: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5.文中鄒忌先從切身經歷設喻,再將家事與國事進行比較,最後得出“王之蔽甚矣”的結論,使得齊王心悦誠服地採納了他的諫言。這以後齊王廣開言路,修明政治,取得了“皆朝於齊”的成效。

6.鄒忌的諷諫最後收到了怎樣的效果:燕、趙、韓、魏聞之,皆朝於齊。

《出師表》

1.諸葛亮勸劉禪對宮中、府中官員的賞罰要堅持同一標準的句子是:陟罰臧否,不宜異同。

2.諸葛亮向後主提出嚴明賞罰建議的語句是: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

3.《諸葛亮集》中有這樣的話:"賞不可不平,罰不可不均"。這與《出師表》中的兩句“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或者陟罰臧否,不宜異同;)”一致。

4.《出師表》中敍述諸葛亮追隨先帝驅馳原因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

5.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

6.指出出師戰略目標的句子是: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

7.作者向後主提出的三條建議是:(原句)①開張聖聽;②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③親賢臣,遠小人。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