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紫砂名家簡介

來源:文書谷 1.47W

   明代紫砂名家--董翰

董翰(約1567—1619),明代萬曆年間人,字後溪,所制茗壺,一改詩僧、供春以來古拙的風格,作品以文巧著稱,是最早創造菱花式紫砂壺的名手。清乾隆年間吳騫所著《陽羨名陶錄》説:“董翰始創菱花式壺,趙樑多定製提樑式壺。”

明清紫砂名家簡介

趙樑壺, 高20釐米, 寬18釐米。此壺似蛋形,高腳、高頸、平蓋,桃形鈕,三彎流,扁渾提樑,製作秀麗。提樑內刻有:“董翰後奚谷”,間鈐“董翰”篆文方章。供春以後的制壺名手有董翰、趙樑、時鵬、元暢,均活動在明代嘉靖、隆慶(1522-1572年)年間,稱“四大家奚谷”。董翰,號後。所制壺一改金沙寺僧、供春之古拙風格,創制菱花式壺,作品以文巧著稱。四大名家的作品,流傳至今已是鳳毛麟角,可信度甚微。從該壺推測,明代嘉靖年間宜興窯場十分繁忙,紫砂壺生產剛剛形成規模。陶人從日用陶的甲泥中挑揀純淨的紫砂泥製坯,從制壺實踐中,發現紫砂泥有優良的可塑性,可對製品進行藝術性很高的加工,於是就出現了藝術化紫砂壺,脱離了日用陶器的範疇,開創紫砂壺後來的光輝歷程。

明代紫砂名家--時鵬

時朋,又作時鵬,明代嘉靖、隆慶間宜興製陶名藝人,生卒不詳,時大彬父。擅制宜興砂壺,以古拙見長。與董翰、趙樑、元暢,為“四大家”。也有人誤時朋為大彬之子。

時朋水仙六瓣壺,高90毫米 ,口徑105毫米,壺底刻款:時鵬(楷書)。香港茶具文物館藏品。此壺泥為冷金黃梨皮色。嘴仰略彎,壺身腹下為六方造型,腹上漸收斂而成六瓣筋紋圓口,壺蓋亦為水仙花六瓣圓條形紋飾,與壺身筋紋相吻合,蓋鈕為六瓣圓條形花蕾,流與把也以圓的線條作成,與壺身渾然一體,線條挺闊,輪廓分明,形制不侈不麗,典雅拙樸。是明代早期紫砂壺筋紋器造型的代表作品,也是比較罕見的名家傳器之一。

明代紫砂名家--趙樑

趙樑,明代嘉靖、萬曆年間宜興制壺高手。生卒年不詳。所制茗壺,多提樑式。以古拙樸實見長。據傳,宜興茗壺中的提樑式壺,始創於趙樑。明代周高起《陽羨茗壺系正始》:“趙樑,多提樑式,亦有傳為名良者。”民國李景康、張虹《陽羨砂壺圖考·始創》:“陽羨之作提樑式者,或以趙樑為鼻祖。後之提樑式有硬耳、軟耳兩種。其製作精美者,硬耳多見,軟耳較罕也。”

清代紫砂名家--陳曼生

陳曼生,本名陳鴻壽(1768-1822),清浙江錢塘(今餘杭)人,名鴻壽,字子恭,號曼生,一號種榆道人,曼公,曼龔,夾谷亭長,胥溪漁隱等,擅長古文辭,精於雕琢,以書法篆刻成名,其文學、書畫、篆刻樣樣精通,才氣過人。。

嘉慶二十一年(1816)左右,任溧 陽縣宰,好紫砂工藝,自繪紫砂壺十八圖樣,請楊彭年及楊之弟妹並邵二泉等制壺,自在壺上刻銘,稱‘曼生壺’。有的壺銘由其門客及僚屬江聽香、高爽泉、郭頻 迦、查梅史等代書和代刻,凡此均署雙款,即除有曼生款外,並有頻迦等款。著有《種榆仙館集》《桑連理館集》等。

自幼鍾愛紫砂壺的曼生,一見到那温雅古樸的紫砂壺,他就怦然心動、愛不釋手。經常是在暮色蒼茫時分,避開了官場上那種對等的接風應酬,鑽進窯頭小屋,與一幫身份不符的人在一起喝酒品茶,交流玩壺與制壺心得,其實,在那樣漫長的寒夜,曼生捧一把暖心慰懷的紫砂老壺,伴着純香馥郁的茗茶,天高海闊、品壺論藝;卻常常在內心深處苦苦思念着心愛的人。自古茶不離壺,壺則以紫砂為上,醒詩魂,解酒困;添畫韻,增書香。這些都是茶與壺賜給中國文人的獨特撫慰。曼生這一時期的書畫作品,都透着一股淒涼與滄桑,或許也正是他內心的傷感無法排解的一種表達。

陳曼生不愛金銀而痴迷紫砂,説到底不僅僅是在壺中尋求某種精神與情感寄託,而是釋放自己的.才情與感悟。才能得以使曼生壺充滿了情感與靈氣,一把小小的壺裏,融會了儒、道、佛家思想的精華,融進了陳曼生一生的情感與文采。然天佑其靈,亦或曼生本就因紫砂而生,亦或紫砂因曼生而來,誰是誰非,我佛無説,也就是在陳曼生做溧陽縣令的時候,因喜好紫砂壺而結識了當時制壺高手楊彭年,二人相談甚歡,一見如故,或許是巧合,陪伴着曼生度過無數漫漫長夜的小紫砂壺竟然就是彭年所制。(此傳説之三)從而也更加使得曼生對於鬆梅的思念更加深切,而紫砂壺成為曼生借物抒懷以解情思之苦悶之最愛,因而或許真是命運的安排,讓曼生融入多種情感於紫砂壺,從而設計創造出有鮮活生命的千古佳作——文人曼生壺,從而讓陳曼生成為萬人仰慕的古今紫砂第一人——壺之尊聖陳曼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