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時期揚州的音樂活動

來源:文書谷 5.82K

揚州位於長江北岸,直通南北的大運河就流經那裏,所以自唐宋以來它在經濟上就一直佔有重要的地位。

明清時期揚州的音樂活動

清代時,揚州既是南北漕運的樞紐,又是鹽的集散地之一。鹽與紡織是清政府壟斷的兩大事業,它們在清政府全部經濟收入中佔有極大的比重。為此,清政府在揚州設有專管兩淮鹽務的巡鹽御史。因而揚州也就成了一個以鹽商為中心的各種商人、手工業者、運輸工人與小商販的集中地。揚州的音樂活動適應他們的需要,也顯得分外活躍。

揚州北郊的虹橋一帶是遊覽的勝地。平常那裏就有一種表演清唱、十番鼓、鑼鼓、馬上撞、小曲、攤簧的“歌船”,供遊客欣賞的需要。每年五月端午前後就更其熱鬧,河裏有賽龍船,在熙春台、關帝廟又有“鬥曲”的活動。參加鬥曲者,都清唱崑曲,其勝負以停船聽唱的多寡來決定。

崑曲清唱在揚州曾盛極一時。乾隆年間以《納書楹曲譜》的編者蘇州葉懷庭這一派最負盛名。他們由於從聲樂的角度來發展唱腔,所以比舞台演出的唱腔有其相應的長處。

揚州城外民間的戲曲活動很盛,如邵伯、宜陵、馬家橋、僧道橋、月來集、陳家集等村鎮都有自己組織的戲班,稱為“草台班戲”,演的主要是揚州的地方戲“本地亂彈”。當時,凡是外地來的新劇種,如句容來的梆子腔、安慶來的二簧調、戈陽來的高腔、湖廣來的羅羅腔等,一開始總先在城外演出,後來才進城演出的。

揚州城裏的戲曲活動也很活躍,如天寧寺、重寧寺每逢節期總由兩淮鹽務的戲班花部與雅部聯合演出,觀眾多半是城市平民,稱為“大戲”。一般戲園由於觀眾以商人、官吏、文人居多,所以崑曲得到重視,稱為“堂戲”。每年五月崑曲的戲班按例要散班停演,這時才由亂彈的戲班乘空演出梆子腔、二簧、高腔、京腔、(高腔)、羅羅腔等。

當時揚州由於商業的繁盛,所以不斷有各地的民間藝人來楊演出,如廣東的小曲“摸魚歌”等等,而且揚州的商人還要到外地去聘請著名的藝人或戲班來揚演出。如名傳北京的秦腔名角魏長生在乾隆五十三年(1788)曾到揚州演出過。這種情況,在一定程度上自然推動了音樂藝術的發展。

乾隆四十二年(1777),清政府決定在揚州設立專門“修改”戲曲劇本的機構。這件事情,顯然是統治階級企圖纂改民間戲曲,進行思想統治的一種手法,但它也是揚州戲曲繁盛的反映。

康熙間,揚州有名的琴家有徐琪等人。乾隆時則以徐錦堂、吳士柏、沈江門、吳重光等人為著。他們總稱為“廣陵派”,此派琴人對清代琴的藝術的發展有相當大的影響。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