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聯考勵志標語背後的思考

來源:文書谷 9.14K

大學聯考勵志標語時每年六月大家都司空見慣的了,但是這大學聯考勵志標語背後的思考着實讓人沉默,那麼大學聯考勵志標語背後的思考是怎麼樣的呢?一起來看看吧。

大學聯考勵志標語背後的思考

大學聯考勵志標語背後的思考1:

近日,在廣西桂北一所中學的高三教室裏,一條條高懸着的“勵志”大學聯考標語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線。“提高一分,幹掉千人”、“進清華,與主席稱兄道弟;入北大,同大家巨匠論道談經”等標語提醒着畢業生,大學聯考就要到了。

大學聯考前夕的高中校園,到處瀰漫着類似標語所營造出的勵志氛圍。去年的一項民調顯示:38.2%的受訪者還記得自己的大學聯考標語,58.0%的受訪者認為大學聯考標語對自己有不同程度的影響。類似“人醜就要多讀書”、“要想成功,必先發瘋”、“只要學不死,就往死裏學”等標語,或令人莞爾、或歇斯底里,卻也別有一種勵志的能量,叫人不敢懈怠,叫人莫負青春。

不論是“不努力就當屌絲”,還是“人醜就該多讀書”,作為社會心態的一面鏡子,大學聯考瘋狂標語折射出當下的堅硬現實:不同社會階層在生存生態上存在着鮮明反差,讓許多人渴望“爭上游”;而向上層社會流動的渠道狹小逼仄,大學聯考依然是許多人難以繞行的獨木橋。

階層固化、社會流動的藩籬越樹越高,通過大學聯考實現人生突破,便成為許多人改變命運的唯一路徑。然而,正如著名社會學家孫立平所言,激烈的競爭、匱乏的資源,會從根本上扭曲人們的是非觀和價值觀。為了在未來擁有更加光明的人生大道,學生們不惜通過自我矮化、自我鞭笞的方式來逼迫自己“往死裏學”;這樣的大學聯考標語儘管也具有勵志意義,卻也殘酷、悲壯得讓人心酸。

作為一種社會分層手段,大學聯考的生命力在於機會公平。在如“拼爹”等層出不窮的背景下,為了追求“有限公平”,學子們不得不以一種瘋狂、極端的方式來進行自我施壓和自我激勵。一個理想的大學聯考勵志標語,應該是自信而豪邁的,充滿着對教育公平的信任。與早年的“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類似,“進清華,與主席稱兄道弟;入北大,同大家巨匠論道談經”看似“書生意氣”,實質上透視出學子們對教育改變命運的文化認同和價值追求。為了更好地促進社會公平,教育部門和高校在招錄過程中,加大對偏遠落後及農村地區學子的“弱勢補償”,讓寒門子弟有更多人生突破的機會。正是因為大學聯考的公平性得到了保障和提升,學生們才有了“進北大清華”的築夢和追夢。

看似瘋狂的大學聯考標語背後,折射出的是社會現實和社會心態的變化,顯示了年輕人的“壯懷激烈”,以及他們對於這個時代與社會的認知和評判。多一些理解和寬容,為他們的成長成才提供製度護佑和人文關懷,讓他們通過自身努力,去提升參與平等競爭的能力,讓他們在自己奮鬥的青春裏無悔。

大學聯考勵志標語背後的思考2:讀懂大學聯考勵志標語背後的社會情緒

王 聃

大學聯考季臨近,各種大學聯考衝刺標語開始盛行於校園。

“吾日三省吾身,高否?富否?帥否?否,滾去學 習!”前段時間,這個由四川一高中生創作的大學聯考標語在網上瘋傳。如今,它出現在一些高中的 高三教室裏。

“吾日三省吾身,高否?富否?帥否?否,滾去學習” 、 “沒有大學聯考,你拼得過富二代嗎”,大學聯考標語 的變化令人目不暇接。20xx 年前後的標語多是“努力拼搏” 、 “大學聯考必勝” 、 “永不言敗”等, 而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大學聯考標語多是“梅花香自苦寒來”之類的,傳統而含蓄。不過短短十餘 年,大學聯考標語愈發展現出白熱化的意味。

這是不能不察覺的變化,變化裏藴藏着某種社會情緒。

“發狠”與“拼命”型的大學聯考標語雖然 還是在勵志,不過顯然,它表達出的更是一種圍觀者正在洞見的現實:“拼爹”橫行、社會板結 程度加劇的當下,儘管教育成本在逐年攀升,大學生的就業處境也越來越艱難,但大學聯考仍然是 “最不壞的選擇” 。因為它遵循的是一整套相對公平的選擇機制 ,整體上是“分數前人人平 等” 。正因為如此,大學聯考愈加成為下層青年改變命運的不二選擇。他們不能不“發狠”,不能不 “拼命” 。

然而,即便大學聯考為“最不壞的選擇”,它改變命運的功能也正在弱化。換言之,就算有大學聯考,普通 學生也可能越來越拼不過“高帥富” 。這一方面,早已被關注。譬如,重點大學中的農村學生越 來越少,其所佔比例的下降速度令人瞠目結舌;再譬如,不同類型中學的教育差距在變大,城市 與農村的教育裂痕在日益擴大。一些身處教育資源薄弱地區的學生,他們其實早就註定了要 被別人在大學聯考中遠遠地拋下。

如果連上大學都在變得機會不均等,又如何能在社會競爭中 “勝出” ?以上的種種事實,讓激昂 的大學聯考標語略顯蒼白。

最大的問題出在哪裏?它指向的,無疑還是大學聯考本身的話題。

時至今日, 大學聯考雖然整體上的公平性依然留存,但其自身的弊端也開始遮不住。形形色色的大學聯考加分,防 不勝防的大學聯考移民,大學聯考舞弊,亂象頻出。

尤為重要的是,城鄉教育資源分佈差距巨大,且在不斷 拉大。而在逐年加碼的大學聯考改革,更呈現出一種“重城市輕農村”的取向。當種種蠶食大學聯考 公信力的舉措糾葛在一起,大學聯考也就不那麼公平,大學聯考標語也只能催人黯然。

作為暫時沒有替代品的向上流動渠道 ,讀書還是有用的 ,大學聯考仍未整體偏離其公平性的旨歸 , 這是“吾日三省吾身,高否?富否?帥否?否,滾去學習”標語出現的深層情緒基礎。但如何讓高 考可以持續實現社會的流動,不至於窒息社會發展的活力呢? 在大學聯考標語激起的輿論漣漪後, 我們不能不省思這一點。無論如何,大學聯考標語依舊是板結年代最後的勵志想象,請以糾偏來呵 護年輕人的想象。

大學聯考勵志標語背後的思考3:

大學聯考第一天,一個畫面在微博上被廣泛轉發:福建某重點高中在校門口用一幅標語為行將邁進考場的學子 壯行 考過高富帥 。初讀,讓人啞然失笑, 潮 與詼諧賦予它喜感;再品,犀利、深刻、一箭穿心 其中藴含的對社會公平、公正的期望,給人帶來隱隱的痛感。

儘管 一考定終身 屢遭詬病,儘管現代社會的多元發展為人才選拔提供了多種可能,大學聯考仍然毋庸置疑地、不可替代地成為學子實現人生目標的重要基石。幸運的是,這一學子人生中最重要的考試,在 潛規則 防不勝防的環境中,仍保持着相對的單純與潔淨。恢復大學聯考後的30多年裏,大學聯考制度日臻科學、完善,體現着公平、公正的原則:無論是命題、考試,還是閲卷、評分,抑或是高校錄取,所有環節實現了最大程度的公開透明。某些公共考試中存在的 潛規則 以及其他人為可操縱的因素,在大學聯考面前難以遁形。大學聯考,堪稱當前最公平合理的人才選拔機制之一。

高富帥 是近期網絡高頻出現的流行詞,用以形容外貌和財富上的先天優勢,帶有調侃意味,屬 某二代 的範疇。

二代 一詞一次次地成為眾矢之的,源於近年來屢見不鮮的不良社會事件:開豪車橫衝直撞,尚未畢業就吃上 皇糧 ,輕易牟取社會優質資源和地位 雖然這樣的 二代 是少數,但是擾亂了整個社會的競爭秩序,動搖了民眾對社會公平、公正的信心。

由此, 考過高富帥 ,與其説是對廣大大學聯考考生的勵志,還不如説是普通民眾的吶喊,是對公平、公正的呼喚。沒有優勢資源的青睞,普通學子能做的只有把握住自身可控因素,憑藉大學聯考成績成就自我,從而邁出改變命運的關鍵一步。

公正是社會恆久的期待。

不患寡而患不均 古已有之,隨着社會發展,人們對公正與公平不斷提出新標準。當下,我國各項事業正處在新的歷史節點上,面臨的矛盾和問題較之以往更加複雜、突出,與社會和諧息息相關的公正問題,也就更加現實且迫切地擺在了我們面前。謀求社會的公平與公正任重而道遠,需要政府承擔主要責任,社會發揮協同作用,承受體制改革的陣痛。無論是對政府、社會,還是對個人而言, 草根 的勵志標語無疑是一次黑色幽默式的敦促與提醒:但願大學聯考不是唯一一道能夠守住社會公正的防線,也希望這則標語終究能被湮沒在社會前進的洪流中。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