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短的經典名人勵志故事

來源:文書谷 1.96W

越來越多的年輕朋友都會在自己有空的時候找一些簡短的經典名人勵志故事來看,那麼簡短的經典名人勵志故事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簡短的經典名人勵志故事

簡短的經典名人勵志故事:站着做人,蹲着做事

20xx年,26歲的招遠小夥兒李朝傑下崗了,下崗後不甘寂寞的他,籌措資金和別人合作做生意,但是商海茫茫,撲朔迷離,東拼西湊的本錢剛出手便被人騙得精光。

李朝傑彷彿一夜之間蒼老許多,下班後他不願回家,感覺自己沒臉面對自己的老婆孩子。可生活還得繼續,無奈之下,他只能四處舉債。

一個偶然的機會,他結識了一名擦鞋匠,這個擦鞋匠也是年輕人,整日樂呵呵的,完全沒有自卑感,李朝傑被這個小夥子積極的人生態度感染了。“不瞞你説,這個行當投資少、風險小、利潤高,一個月怎麼也能掙個兩三千元。”看來鞋匠對這份職業頗為滿意。

我真的要做擦鞋匠嗎?李朝傑不停地反問自己:我的面子往哪裏擱?親戚朋友會不會笑話我呢?他對給人擦鞋還是心有顧忌。

當晚,他和朋友去飯店吃飯,一件小事改變了他的想法。

服務員不小心把酒灑在李朝傑的褲子和鞋上,李朝傑有點惱火,心想這段時間夠背的了,吃個飯也能“中標”,他剛想對服務員發火,沒想到飯店老闆見狀馬上走過來,掏出紙巾蹲下給他擦皮鞋。

頓時,李朝傑的怒火一下子被打壓下去了。那頓飯他吃得很安靜,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突然他領悟到:站着的人不一定偉大,蹲着的人也不一定渺小,站着做人,蹲着做事,才是真正的強者。

第二天,李朝傑就毅然加入了擦鞋行當。在經營方式上,他打破了傳統模式,將鞋攤搬進了室內,賦予“吧”的休閒與快樂,室內有圖書和花草,讓顧客在等待擦鞋的時候也能感受到家的温馨。

他的顧客絡繹不絕,可就在他躊躇滿志的時候,發展的瓶頸出現了,他對皮革的瞭解近乎無知。不同的皮子,特性不同,保養方式也不同,如果選錯方式,對一雙鞋的損害是很大的。

怎麼辦?李朝傑不滿現狀,通過朋友引見,一有時間就去製革廠、製鞋廠向工程師學習。為了保證美鞋效果,每一次使用新保養產品,他都要先拿自己的皮鞋做試驗,幾年下來,被他“擦”壞的皮鞋就達300多雙。

機會總是垂青那些有準備的頭腦。李朝傑終於總結出屬於自己的經營方式和獨有的修鞋、皮革翻新美容技術和皮革化工產品。20xx年3月,他前期投入的3萬元資金全部收回,還淨賺2萬多元。

看着美鞋店發展勢頭良好,他果斷地做出了擴大經營的決定,連續創辦分店。20xx年8月,他從國家商標總局申請註冊了“鞋管家”商標,並向國家互聯網信息中心申請備案了“鞋管家”官方網站。

目前,“鞋管家”已在全國60多個城市擁有600多家加盟合作店。在他的帶動下,在全國至少有1500多殘障人士、貧困家庭和大學畢業生成了他的員工。儘管如此,這位擁有600家全國連鎖合作店的“美鞋王”,沒有豪華舒適的辦公室,還一如既往地當一名“蹲着的鞋匠”。

站着做人,蹲着做事,這樣的人生可佩可敬。

簡短的經典名人勵志故事:李可染拜師

1946年,經徐悲鴻引薦,李可染見到了仰慕已久的80多歲高齡的齊白石,表達了自己想拜師求教的心情。1947年春,他帶了20張畫第二次拜見齊白石,由此引出一段動人的故事。

當時,齊白石正在躺椅上養神,畫送到手邊,他便順手接過。起初他還是半躺着看,待看了兩張畫以後,他已不由自主地坐了起來。再繼續看,齊老眼裏放出亮光,身子也隨着站了起來,邊看邊説:“這才是大寫意呢!”齊白石晚年有個習慣,認畫不認人,看完畫以後,他將注意力轉移到李可染身上,問:“你就是李可染?”李可染忙答應。齊老高興了,讚許道:“30年前我看到徐青藤真跡,沒想到30年後看到你這個年輕人的畫。”徐青藤即徐渭,是明朝著名的花鳥、山水畫家,其畫以用筆豪放恣縱,瀟灑飄逸,名重一時,對後世亦有極大影響。齊白石生平十分推崇徐渭,由此可見他對李可染的賞識。

接着,齊老滿含深意地説:“但我看你的畫像是寫草書,我一輩子都想寫草書,可我現在還在寫正楷……”就這樣,二人以畫為橋,一下子變得十分親近。李可染告辭時,齊老留他吃飯,可他再三推辭,齊老動了氣,對正要邁出門檻的李可染大聲説:“你走吧!”這時,齊老家人示意,可染你要聽齊老的,留下吧。從此,齊白石與李可染結下不解之緣。

李可染對拜師一事非常看重,認為拜師儀式必須鄭重其事,所以拖了一段時間。齊白石卻等不及了,有一次他問李可染:“你願不願拜師?”李可染忙説:“您早就是我的老師了。”齊白石會錯了意,心情鬱悶,不時地對身邊的護士唸叨:“李可染這個年輕人,他不會拜我做老師的,他的成就,將來會很高。”

這話傳到李可染耳中,他急忙去見齊老,解釋原因。齊老心直口快,連聲説:“什麼也不需要,什麼也不需要。”李可染茅塞頓開,當天在齊老第三子齊子如陪同下執弟子禮。齊白石連忙站起,扶李可染起來,高興之餘,眼睛都有點濕潤,喃喃地説:“你呀,是一個千秋萬世的人哪!”

此後,李可染便正式成為齊白石的得意弟子,20xx年工夫,盡得齊老藝術精髓。

簡短的經典名人勵志故事:女王的智慧

作者:李靜濤

1952年,時年26歲的伊麗莎白公主繼承王位,成為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據説她當時最擔心的是,如果自己過早去世,尚未成年的兒子查爾斯能否順利繼承王位。她顯然多慮了——67歲的查爾斯至今還是王子。

王子還是那個王子,女王身邊的政治人物卻換了一撥又一撥:首相官邸先後迎來了12位主人;與她一起出現在鏡頭裏的人物從戴高樂、肯尼迪,變成了奧朗德、奧巴馬。在英國的王位上,伊麗莎白二世淡然注視着世事變遷,履行着君主的義務,也展現着高明的政治智慧——你能從她身上體會到英國政治特有的氣質,這恰是女王範兒的精髓所在。

與首相的微妙平衡

“我能感受到來自女王的友好,但絕不是友誼。”曾在20世紀70年代出任英國首相的卡拉漢如此評價他和伊麗莎白二世的關係,一語道出女王在政治生活中的最大特點:分寸感。

女王面對的第一任首相是丘吉爾。他帶領英國走過了“二戰”的艱苦歲月,與女王的父親喬治六世是老朋友。在丘吉爾心中,當時的女王還是個孩子,他不敢想象,在戰後疲憊、美蘇坐大的局勢下,一個不諳政務的孩子能成為英國人的精神依靠。

女王的智慧

丘吉爾見女王時,年輕的女王適當放低了身段,以晚輩的姿態,讓丘吉爾產生了親近感。“女王與丘吉爾在二戰中有共同抗敵的經歷,她知道丘吉爾在根本想法上和自己一致。所以,她信任丘吉爾。”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張煒博士説。

按傳統,事關國家大局的內政外交文件都會送呈女王一份,20多歲的她竟然有足夠的耐心仔細閲讀這些文件。單純從閲讀文牘方面而言,女王對英國內外事務的瞭解甚至強過大多數內閣官員。有一次,英國在巴格達的官員發回了電報,丘吉爾一時疏忽忘了看。等他去覲見女王時,女王問:“您對巴格達發來的電報怎麼看?我很感興趣。”丘吉爾一時語塞,只好説實話。從那以後,每次覲見女王之前,他都要把所有的文件仔細看一遍。他開始真正尊重女王了。

“這是女王的政治智慧,她不會對首相説‘你應該關注這個問題’,而是委婉地提醒對方,我對此很感興趣。”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郭方研究員説。同樣,如果女王不贊同首相的做法,她也不會直接反對。1956年,埃及總統納賽爾宣佈將蘇伊士運河收歸國有,接替丘吉爾出任首相的艾登聯合法國、以色列,準備用武力趕走納賽爾。女王並不支持動武,但她只是問:“你們確定這樣做明智嗎?”最終,英國還是捲入了戰爭,其結果證明女王的擔心不無道理:雖然英國取得了軍事勝利,但在中東的影響力喪失殆盡,得不償失;埃及則在政治上完勝,納賽爾成了民族英雄。

等到撒切爾夫人成為首相後,女王如何與她相處成了一大看點。兩人同為女性,年齡相仿,撒切爾夫人又是出了名的“鐵娘子”,她們會上演一台好戲嗎?

有一次,兩人共同出席活動之前,撒切爾夫人讓祕書向王室通報了自己的着裝。言下之意,避免撞衫。女王卻不緊不慢地回答説:“首相想穿什麼都可以,不用通報。”

“更重要的是,女王在關鍵時刻用自己的方式,支持了撒切爾夫人的政策。”張煒説。1982年,阿根廷軍政府佔領馬爾維納斯羣島,撒切爾夫人決定開戰,但內閣中反對意見不少,她循例前來徵詢女王的意見。女王沒有直接表態,只説同意她的次子安德魯王子參戰。消息一出,反對聲四起,但安德魯最終還是登上了開往戰場的航母。

撒切爾夫人對女王回報以敬意。在向女王行屈膝禮時,她比其他首相俯身更低,與女王例行會面時也總是提前15分鐘趕到。

進入20世紀90年代,布萊爾問鼎首相寶座。女王本人通常被大眾視為保守穩健的象徵,崇尚秩序,不會喜歡布萊爾在大選中承諾的激進的社會改革。女王曾不失幽默地對布萊爾説:“你是我繼位以來的第10位首相……首相先生,我加冕那年,你才剛出生。”這實際上是暗示布萊爾,自己有豐富的經驗。布萊爾日後回憶説:“當時我感覺,自己只是漫長曆史中的一小部分。”當然,女王提醒布萊爾的分寸仍然把握得很好。有一次,布萊爾覲見女王時被引進了女王的畫室。按照禮儀,只有女王落座後,其他人才能坐下。布萊爾急於同女王交談,很唐突地先落座了。他很快發覺了自己的失禮,氣氛尷尬,但女王卻大度地原諒了他,就像母親原諒兒子一樣。

“縱觀女王與12位首相的相處之道,不難發現,她頗得英國政治傳統精髓。自君主立憲制確立以來,英王一直秉承遊離於政治之外的原則,卻通過很隱晦的方式保持影響力。這與英國曾長期實行的光榮孤立外交政策本質上有些相似:遠離紛爭,但能把握住微妙的平衡,在若即若離中,保證自身的話語權。”張煒説。

英聯邦中的妥協

“女王受到歡迎,因為她和藹,不干涉政治,在許多人看來,她從來不是一個政治家。”倫敦國王學院教授帕特麗夏這樣評價説。

“二戰”之後,女王認識到,昔日的帝國已經難以維持,必須推動帝國向聯邦轉變。女王推崇的轉變方式也有濃厚的英國現實主義傳統:温和的變革與適當的妥協。當女王面對殖民地上此起彼伏的獨立訴求時,她沒有像法國對待越南、阿爾及利亞那樣出兵鎮壓,而是在對方保證留在英聯邦後,採取了寬容的態度。

儘管女王竭力維護,英聯邦在發展中還是遇到了危機。1957年,恩格魯瑪宣佈加納獨立,但仍留在英聯邦內。這是女王可以接受的結果。1961年,恩格魯瑪又考慮退出英聯邦。原本女王一年前就準備訪問加納,但因為懷孕及生產沒能成行。事情到了這一步,女王再次準備訪問加納,卻受到大臣的勸阻:“加納局勢動盪,陛下要慎重。”在她啟程前幾天,加納首都阿克拉發生了爆炸案。但女王泰然處之,一切活動照舊,還和恩格魯瑪一起跳了舞,訪問大獲成功。時任英國首相的麥克米倫趁機向美國總統肯尼迪建議:“我們的女王已經出來冒險了,該你們拿錢出來冒險了。”之後,美國對加納進行大規模投資,加納留在了英聯邦。

女王致力於維繫的英聯邦是一個政治關係鬆散的“大家庭”,她也從不指望借英聯邦實現對其他國家的控制。曾任英聯邦副祕書長的斯里尼瓦桑説:“英聯邦沒有憲法,沒有章程,也沒有程序規則。然而,這恰是它的倖存之道。”

近千年來,英格蘭與蘇格蘭恩怨不斷,合併後的幾百年間,蘇格蘭獨立的意願始終不曾間斷。20世紀中後期,隨着愛爾蘭的獨立,蘇格蘭的離心傾向愈盛。而女王則盡力用軟性手段維繫着蘇格蘭對王室的感情。在過去,最好的辦法就是王室聯姻,但現在這一套行不通了。女王就另闢蹊徑。每年夏天,她總是帶着家人到蘇格蘭的城堡避暑;還把後代送到蘇格蘭接受大學教育,威廉王子就畢業於蘇格蘭聖安德魯斯大學。“國王是由蘇格蘭培養的”,這會是若干年後阻止蘇格蘭獨立時一張不錯的感情牌。在她的用心維繫下,儘管蘇格蘭人對英國政府十分不滿,但對王室充滿敬意。

1977年,伊麗莎白二世登基25週年,蘇格蘭以需要更大自主權為由舉行公投。女王利用週年紀念期間的一次演講,對國家可能出現的分裂表明了態度:“我理解地方需要更多權力的想法,但我無法忘記,我是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的女王。也許,這次週年慶典正好能提醒我們,國家統一給英國所有地區居民帶來的利益。”這番話,喚起了蘇格蘭人民對王室,尤其是女王的感情,被認為幫助化解了那次危機。20xx年,蘇格蘭獨立呼聲再起,蘇格蘭決定就是否留在聯合王國舉行全民公投。在英國媒體煽情疾呼、卡梅倫首相焦急萬分時,女王卻出奇地沉默。直到公投迫近,她前往蘇格蘭參加活動時才最終開口:“我希望大家慎重地考慮一下未來。”這句話如同壓艙石,穩住了一度慌亂的政治氣氛和輿論氣氛。在隨後的公投中,大多數蘇格蘭人選擇留在英國。

危機時刻的尊嚴

“女王在世界範圍內廣受尊敬,對於英國而言,女王代表着國家的團結與穩定。”英國王室評論員羅伯特·喬布森説。作為國家的象徵,女王最重要的一點,是永遠都保持應有的尊嚴。這與英國的政治理念相呼應:“日不落”的實質輝煌早就沒有了,但大國的體面與尊嚴依然要時刻維持。

女王的智慧

20世紀90年代,英國王室面臨嚴重的名譽危機。1992年,女王的三個孩子全部成為英國小報追逐的對象,各種不堪入目的調情電話、偷情書信見諸報端,王室被八卦化、丑角化。同年,王室行宮温莎城堡失火,損失慘重。但女王用英式幽默巧妙緩解了輿論壓力。她還很善於引導話題,很快表示同意繳納個人所得税。國王交個人所得税在英國是破天荒的,這使王室聲譽有所反彈。

當事關王室的花邊消息過於離譜時,她會通過白金漢宮的聯絡官與媒體溝通,提醒他們稍微有些規矩;當人們質疑女王收入過高時,她會讓記者進入白金漢宮拍攝紀錄片,讓人們看看她每天都在如何為國家工作。

外交場合是女王給王室尊嚴加分的重要舞台。她是天生的外交家,總能贏得受訪國的讚譽。法、德兩國與英國舊有歷史積怨,現有政策分歧,政客之間沒少發生齟齬,但他們都敬重女王。20xx年,為紀念諾曼底登陸70週年,女王第5次出訪法國。她談起1948年以公主身份首次來到巴黎的往事,在返英之前,她特意像當年做公主時一樣,去塞納河畔散步。這一回,法國人在大屏幕上切換着她1948年的黑白照片,巴黎民眾則揮舞着兩國國旗,高呼“女王萬歲”。

20xx年,她第5次訪問德國,並首度走進納粹集中營舊址,此舉大受德國民眾歡迎。一名德國記者在社交媒體上寫道:“那麼多柏林人冒雨等了幾個小時,就為了看這個89歲的老太太一眼,這真不像冷靜的德國人,她的魅力從何而來?”這魅力可以追溯到1992年。當時,兩德統一不久,女王到訪。她避談德國統一後面臨的問題,而是讚揚了東德人在統一事業中發揮的作用。這為她在德國贏得了好感,並一直延續到今天。“女王的外交技巧很高。在出訪時,她通常只提友好,很少談及利益紛爭的問題。”張煒評價説。據統計,女王在位的60多年間,共出訪海外300多次,成了英國名副其實的國家名片。

儘管具有很高的政治智慧,但女王60多年來一直謹小慎微,只做分內事。“她在位的幾十年裏,英國王權更加朝着務虛的方向發展。儘管從法律上説,王權和200多年前一樣,沒有減少也沒有衰落,她仍有權任命首相,有權重啟和解散議會,但她卻處處謹慎。”張煒説道。

20xx年9月,伊麗莎白二世超過維多利亞女王,成為英國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首相卡梅倫的一番話總結了女王對英國的意義:“過去63年裏,世界風雲變幻,而女王堅如磐石。”可以説,女士是英國精神的象徵。

越來越多的年輕朋友都會在自己有空的時候找一些簡短的經典名人勵志故事來看,那麼簡短的經典名人勵志故事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簡短的經典名人勵志故事:站着做人,蹲着做事

20xx年,26歲的招遠小夥兒李朝傑下崗了,下崗後不甘寂寞的他,籌措資金和別人合作做生意,但是商海茫茫,撲朔迷離,東拼西湊的本錢剛出手便被人騙得精光。

李朝傑彷彿一夜之間蒼老許多,下班後他不願回家,感覺自己沒臉面對自己的老婆孩子。可生活還得繼續,無奈之下,他只能四處舉債。

一個偶然的機會,他結識了一名擦鞋匠,這個擦鞋匠也是年輕人,整日樂呵呵的,完全沒有自卑感,李朝傑被這個小夥子積極的人生態度感染了。“不瞞你説,這個行當投資少、風險小、利潤高,一個月怎麼也能掙個兩三千元。”看來鞋匠對這份職業頗為滿意。

我真的要做擦鞋匠嗎?李朝傑不停地反問自己:我的面子往哪裏擱?親戚朋友會不會笑話我呢?他對給人擦鞋還是心有顧忌。

當晚,他和朋友去飯店吃飯,一件小事改變了他的想法。

服務員不小心把酒灑在李朝傑的褲子和鞋上,李朝傑有點惱火,心想這段時間夠背的了,吃個飯也能“中標”,他剛想對服務員發火,沒想到飯店老闆見狀馬上走過來,掏出紙巾蹲下給他擦皮鞋。

頓時,李朝傑的怒火一下子被打壓下去了。那頓飯他吃得很安靜,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突然他領悟到:站着的人不一定偉大,蹲着的人也不一定渺小,站着做人,蹲着做事,才是真正的強者。

第二天,李朝傑就毅然加入了擦鞋行當。在經營方式上,他打破了傳統模式,將鞋攤搬進了室內,賦予“吧”的休閒與快樂,室內有圖書和花草,讓顧客在等待擦鞋的時候也能感受到家的温馨。

他的顧客絡繹不絕,可就在他躊躇滿志的時候,發展的瓶頸出現了,他對皮革的瞭解近乎無知。不同的皮子,特性不同,保養方式也不同,如果選錯方式,對一雙鞋的損害是很大的。

怎麼辦?李朝傑不滿現狀,通過朋友引見,一有時間就去製革廠、製鞋廠向工程師學習。為了保證美鞋效果,每一次使用新保養產品,他都要先拿自己的皮鞋做試驗,幾年下來,被他“擦”壞的皮鞋就達300多雙。

機會總是垂青那些有準備的頭腦。李朝傑終於總結出屬於自己的經營方式和獨有的修鞋、皮革翻新美容技術和皮革化工產品。20xx年3月,他前期投入的3萬元資金全部收回,還淨賺2萬多元。

看着美鞋店發展勢頭良好,他果斷地做出了擴大經營的決定,連續創辦分店。20xx年8月,他從國家商標總局申請註冊了“鞋管家”商標,並向國家互聯網信息中心申請備案了“鞋管家”官方網站。

目前,“鞋管家”已在全國60多個城市擁有600多家加盟合作店。在他的帶動下,在全國至少有1500多殘障人士、貧困家庭和大學畢業生成了他的員工。儘管如此,這位擁有600家全國連鎖合作店的“美鞋王”,沒有豪華舒適的辦公室,還一如既往地當一名“蹲着的鞋匠”。

站着做人,蹲着做事,這樣的人生可佩可敬。

簡短的經典名人勵志故事:李可染拜師

1946年,經徐悲鴻引薦,李可染見到了仰慕已久的80多歲高齡的齊白石,表達了自己想拜師求教的心情。1947年春,他帶了20張畫第二次拜見齊白石,由此引出一段動人的故事。

當時,齊白石正在躺椅上養神,畫送到手邊,他便順手接過。起初他還是半躺着看,待看了兩張畫以後,他已不由自主地坐了起來。再繼續看,齊老眼裏放出亮光,身子也隨着站了起來,邊看邊説:“這才是大寫意呢!”齊白石晚年有個習慣,認畫不認人,看完畫以後,他將注意力轉移到李可染身上,問:“你就是李可染?”李可染忙答應。齊老高興了,讚許道:“30年前我看到徐青藤真跡,沒想到30年後看到你這個年輕人的畫。”徐青藤即徐渭,是明朝著名的花鳥、山水畫家,其畫以用筆豪放恣縱,瀟灑飄逸,名重一時,對後世亦有極大影響。齊白石生平十分推崇徐渭,由此可見他對李可染的賞識。

接着,齊老滿含深意地説:“但我看你的畫像是寫草書,我一輩子都想寫草書,可我現在還在寫正楷……”就這樣,二人以畫為橋,一下子變得十分親近。李可染告辭時,齊老留他吃飯,可他再三推辭,齊老動了氣,對正要邁出門檻的李可染大聲説:“你走吧!”這時,齊老家人示意,可染你要聽齊老的,留下吧。從此,齊白石與李可染結下不解之緣。

李可染對拜師一事非常看重,認為拜師儀式必須鄭重其事,所以拖了一段時間。齊白石卻等不及了,有一次他問李可染:“你願不願拜師?”李可染忙説:“您早就是我的老師了。”齊白石會錯了意,心情鬱悶,不時地對身邊的護士唸叨:“李可染這個年輕人,他不會拜我做老師的,他的成就,將來會很高。”

這話傳到李可染耳中,他急忙去見齊老,解釋原因。齊老心直口快,連聲説:“什麼也不需要,什麼也不需要。”李可染茅塞頓開,當天在齊老第三子齊子如陪同下執弟子禮。齊白石連忙站起,扶李可染起來,高興之餘,眼睛都有點濕潤,喃喃地説:“你呀,是一個千秋萬世的人哪!”

此後,李可染便正式成為齊白石的得意弟子,20xx年工夫,盡得齊老藝術精髓。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