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風采勵志文章

來源:文書谷 4.65K

每一個年輕人都應該活出自己的青春風采,做一個積極努力向上的人,那麼青春風采勵志文章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青春風采勵志文章

青春風采勵志文章:加了冰的威士忌

作者:派大欣(80後勵志網專欄作者)

如果説人生如酒,那麼我的人生大概更像一杯威士忌。不知道有沒有人跟你提起過,加了冰的威士忌才會很美。

對於威士忌,我個人是比較鍾愛的。不過首先,我並非歐美電影裏那些酗酒狂,以它來喚醒每一個清晨,又以此來結束一天的狂歡。怎麼説呢,我對它的喜愛,不是因為它什麼香醇的味道,也不是因為它有富於詩意的名字--uisge beatha,“生命之水”。

於我而言,威士忌這個東西吧,説它有多富有詩意,談不上。可你説它低俗吧,那顯然不合適。我所覺得,它彷彿是一種自由不羈,特立獨行的精神象徵。

所以,就在與它的一次次舊雨重逢中,我漸漸明白,自己對於威士忌的鐘愛,大概是因為它像極了某種東西。

這種東西我們都太熟悉不過,就像小孩子手中的棉花糖,又或者老爺爺手裏的收音機,珍貴到一種外人無法詆譭的高度。

而我所提及的珍貴,名叫青春。

關於青春,那些大家名人早就用了數不盡的筆墨,把它渲染地不可比擬,那麼如同你我這般的文學愛好者,自然也就不必再大費周折地再去讚美它了。

我所以為,待風燭殘年之際,威士忌那點兒可憐的酒精或許早已無法將你我麻痺,倒不如在一個雲淡風輕的午後,敬往事一杯,然後昏庸的陶醉在曾經的故事中,一臉幸福地沉沉睡去,就連路過的蜻蜓也自覺地收斂了翅膀。當你從夢中醒來的時候,可能全世界都會知道這個夢有多甜。

然而陽光温熱,歲月靜好,曾一起種下的那朵紫羅蘭也還未盛開,我又怎捨得老去?

就像威士忌沒有冰塊的點綴,它只是一杯普通的酒。倘若遇到冰塊的衝擊,就成了一杯封扣人心絃的情書。青春更是如此,正是因為有了回憶的碰撞,才能成為人生裏一首不朽的詩。

所以親愛的你,會否與我共飲一杯,記錄下你最美的年紀。然後對酒當歌,不羈地唱出你那杯烈若灼心般的威士忌,然後容我輕輕奏出這杯醉人的青春,與你相和。

青春風采勵志文章:我們是如何死在了25歲

作者:馬先生

朋友A是個富二代,1987年出生,父母做建材生意。私立高中畢業後就沒有找工作,抽着好煙開着豪車,紙醉金迷。遊手好閒地晃悠了幾年,20xx年的時候結婚,娶了個模特。前幾天在商場碰見他,寒暄了幾句,聊到他現在的生活——即使結婚成家了,也依然是泡吧、飆車,唯一的正經事兒,就是偶爾會客串一下他爸的司機。我覺得,他“死”了。

朋友B也算家境殷實,1990年生人。父母工作在國際大型企業,擁有副總裁以上職位,他的人生,早在童年時就已經被整齊地規劃好了。畢業那年,在某次飯局上,他面帶微笑地和某個叔叔吃了個飯,説了幾聲謝謝、幾句客氣話,然後就堂而皇之地進入了名企,得到了一份薪水不菲卻十分清閒的崗位。靠着父母留下的福廕,他沒做任何努力,就過上了安逸的生活——每天就是白天喝喝茶水,看看報紙,玩玩手機遊戲;下班了就跟朋友喝喝小酒,打打麻將。我覺得,他也“死”了。

生活單調乏味,沒有目標,這大概算是一種毫無意識、只想着進食的行屍走肉吧。

不過,A和B是幸運的,父輩的努力讓他們可以用富貴的“死”法,“死”在安逸裏。但我們中的大多數人沒這麼幸運。25歲的時候,我們大多過着迷茫的生活,懷疑人生又不知所措——不知道未來的十年要做工作、住在哪兒、和誰在一起,什麼時候才能不用數着發工資的日子過生活,什麼時候才能還得清信用卡,不確定要摸爬滾打多少年才能獲得一份自己喜歡、體面而又有意義的工作,會不會有一個幸福的家庭,這個家庭能不能長久……

帶着這份迷惘,找了一份差不多的工作勉強餬口,找了一個差不多的對象湊合過日子,不再奢求理想,每天重複着過往機械的生活,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直到死去。

我們中的大多數,“死”在了25歲,死得糊塗,死得憋屈。

以前在報社的時候,我曾經採訪過本地一位成功的85後女性創業者。聊到她為什麼會放棄當時很多人擠破頭都搶不到的一份收入不菲又穩定體面的工作,選擇創業這條未來會存在很多變數又非常辛苦的路時,她的回答至今都對我影響很深:

每當閒暇的時候,她都會問自己一個問題——如果像現在這樣生活下去,三年後你會在哪?如果答案不是你喜歡的,那現在就該做出改變了。

我記得美國一位叫MegJay的臨牀心理學家曾經説過一句話,“處在二十幾歲的好處同時也是壞處就是:你所做的每個決定都將改變你的餘生。”

是啊,25歲是一個重要分水嶺,因為人生中8成以上的重要決定都出現在這期間:跳槽、工資增長、結婚,大腦也在到達成年發展期後,結束了最後一次的急速增長。

“我二十多歲的時候到底在幹些什麼啊,我當時是咋想的啊!”如果不想“死”後懊悔,也許,我們現在就需要做一些改變了。

不被過去不了解或者沒做過的事情所限制,試着重拾兒時的夢想,試着在感興趣的領域重新尋找工作的機會,試着和一個與你上次的糟糕對象不同的人約會,試着掌控自己從而表現出一點點不同。

當然,也不是説過了25歲,“死”了就來不及改變,就要放棄自己的夢想。就像短片《僱傭人生》彩蛋部分的一段話所説的——有一件事是真的:有一天你會走向死亡。但有一件事是假的:人的一輩子只能活一次。

據説,每個人從零開始到成為一個領域的專家,需要7年的時間。如果你能活到88歲,在11歲之後,你將有11次機會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

不管你是稚氣未脱,抑或已經白髮蒼蒼,你都有機會讓自己活得不一樣……

青春風采勵志文章:年輕時窮並不可怕

生活中,隔三差五的老是聽到一些朋友“訴苦”。有的説想做點小本生意,但銀行就是不貸款;有的説想買個房子安定下來,但是還不了房貸;有的説平日生活入不敷出,老是拆東牆補西牆;還有的甚至説過幾天柴米油鹽都買不起了!

這些都是害了窮病的人,或許也曾想過根治,但是怎麼都治不好。為什麼呢?

年輕時窮的原因基本如下:

1、頻繁跳槽

有些人老是高談什麼理想,但是很不腳踏實地。一年的功夫,換了好幾份工作。這樣不僅薪水漲不了不少,專業技能也沒有得到提升,還有很多時間都花在找工作上了。又怎麼會有積蓄呢?

2、有多少花多少

有些人每個月精打細算,但是卻不是存錢投資什麼的,而是想着怎麼再多買一兩樣東西,直到滿打滿算把錢花光。

3、信用卡各種透支

有些人平日花錢大手大腳,本來賺的就不多,還透支信用卡消費。等到下個月,拆東牆補西牆,債務像雪球一樣,越滾越大。

4、盲目投資

有些人缺乏投資常識,看到身邊搞股票、基金等收益還不錯,馬上就把錢都投在這裏面,來一場豪賭。然後一見市場有一點變化,馬上又瘋狂轉換。最後往往血本無歸。

5、缺乏方向

有些人不僅是財務上,就連職業,人生方面的規劃,都是空白的,自己都不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幾年折騰來,折騰去,啥都沒撈着,過了黃金年齡,往後就更難了。

通過這幾點,可以看出,它的源頭是死水一片。如果源頭是死的,下面又怎麼會有活水呢?這樣長久下去,豈不是惡性循環?尤其可見,窮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僅窮,還不思進取。

如果你對自己的現在很滿意,那麼就到此為止了。如果你和上面的境遇類似,但還是想着改變,那麼希望一下關於根治窮病的幾個方法,能夠幫到你。

改變現狀的幾點小建議:

1、明確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如果説你想和陶淵明一樣躬耕隴畝的話,那不妨去嘗試。如果不是,如社會尋常人一樣,也必須明白,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然後對自己的人生、婚姻、家庭、財務方面做一個規劃。並制定一些合理的目標。

2、工作穩定後,想想開源的事

無論如何,只要你還活着,就必須生活。而買房、結婚、生子等,又有哪一樣不需要錢呢?所以要賺錢,得先找一份穩定的工作,保障生活的正常運行。老老實實的呆上一段時間,等個人能力得到提升後,再考慮跳槽。另外,在此基礎上想想其他開源的事情,譬如説兼職等等。

3、日子精打細算,開始學會存錢

雖然錢是靠賺,但也靠存。大手大腳,再多錢也經不起折騰。生活必需品是要買的,但不必太奢侈,也不能浪費。這樣一年算下來,其實也是不菲的一筆。

4、做一個債務償還計劃

如果現在還是靠透支信用卡拆東牆補西牆,或者已經買房還房貸了,就需要做一個債務償還計劃。好好把金錢做一下配置,一方面是為了便於還清債務,另一方面是為了避免刻上不良記錄,還有一方面是為了餘下一部分錢以備他用。

5、記賬,或者體檢

最好是養成一個記賬的習慣,將生活開支記下來,這樣能夠比較好控制收支。如果不能,最好是每隔一段時間,對自身的資產狀況,做一個體檢,看看自己目前處於什麼樣的狀態,再具體想辦法。

6、有可能的話,做一些投資

存錢的目的,是為了增加積蓄,不讓財務太快的揮霍掉。但是靠存錢來增加積蓄,畢竟是慢了些。平日裏,可以多學一些投資的知識,找一些收益穩健一些進行投資,倒也是一個選擇。

7、不斷提升自我,擴大交際圈

社會在變,時代在變,所以每個人都必須學會應對。當你日積月累達到一定的程度,必然會厚積薄發,發揮作用。另外,交際圈的作用不可小覷,多個朋友確實多條路,很多時候朋友都能給你一些好的建議,並且在關鍵的時刻幫助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