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希圖成為一個成功的人

來源:文書谷 2.32W

“不要希圖成為一個成功的人,而要努力成為一個有價值的人”這是愛因斯坦説的一句話。以下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歡迎閲讀!

不要希圖成為一個成功的人

愛因斯坦的簡介: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德語:Albert Einstein,1879年3月14日-1955年4月18日),20世紀偉大科學家,猶太裔理論物理學家,創立了相對論,現代物理學的兩大支柱之一(另一個是量子力學)。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E = mc² 最著稱於世,因為“對理論物理的貢獻,特別是發現了光電效應”而獲得1920xx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愛因斯坦總共發表了300多篇科學論文和150篇非科學作品。 愛因斯坦被譽為是“現代物理學之父”及二十世紀世界最重要科學家之一。他卓越的科學成就和原創性使得“愛因斯坦”一詞成為“天才”的同義詞。

愛因斯坦於1879年3月14日出生在德意志帝國之符騰堡王國烏爾姆市。 他的父親赫爾曼·愛因斯坦(Hermann Einstein)是一名商人。他的母親寶琳·柯克(Pauline Koch)是一位音樂家。愛因斯坦一家是不遵循猶太教規的猶太人。

愛因斯坦出生後不久,便於1880年舉家遷往慕尼黑,同年10月愛因斯坦的父親與叔叔在新居住地創建了一間電機工程公司,專門設計與製造電機機器。

愛因斯坦在其幼年時代並沒有展現很大的天賦。有故事説他直到三歲才開始説話。但是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檔案館駁斥這一説法。他在他上的第一所學校裏成績很好,是一個思維敏捷、聰明,有時甚至十分叛逆的學生。他的成績在優(sehr gut,1分)良(gut,2分)間徘徊。在語言方面不是十分出色,但在自然科學方面卻表現十分出眾。

愛因斯坦常讀科普書籍,並總是設法獲得有關當下科研水平概況的書。特別是亞龍·貝恩斯坦(Aaron Bernstein)所著的《自然科學通俗讀本》(Naturwissenschaftlichen Volksbücher)對他興趣的形成及其今後道路產生了重大影響。他五歲時對袖珍羅盤着迷,並開始受訓於私人學拉小提琴。1888年,進入路易博德文理中學( Luitpold-Gymnasium,校址此後幾番變遷,1965年改名為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文理中學)。1894年,全家又遷至意大利米蘭。十五歲的愛因斯坦本當留在學校,考完德國大學資格入學考試(Abitur)才離開,但由於常遭老師訓斥以及常觸犯德意志第二帝國時期學校的紀律與秩序,愛因斯坦因此固執決定肄業,隨其父母同往米蘭。為了逃避服軍役,十七歲的愛因斯坦決定放棄德國國籍,他遠離猶太宗教團體。

愛因斯坦並未依照其父親的意願讀電機工程學,而是依他家一好友的建議於1895年申請了瑞士蘇黎世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由於沒有德國大學資格入學考試成績,愛因斯坦需要當年夏天參加該校入學考試,不過愛因斯坦並未在考前抓緊複習,而是選擇去了北意大利遊玩,因此,十六歲的他——身為當時最小的參考者,沒有通過此次考試。他的自然科學考得很不錯,但法語沒考好。該校校長赫爾岑推薦他去瑞士的阿勞州立中學學習一年。在阿勞州立中學學習的這段時光中使愛因斯坦感到十分愉快,這所學校的的理念是“概念思考是建立在‘直觀’之上的”,完全符合他的需求。1896年十月,愛因斯坦參考瑞士大學入學考試(Matura),10月3日的成績單上顯示他有五次科目皆取得最好的成績(瑞士,6分)。

1896年,愛因斯坦進入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師範系學習物理學,該校物理教授海因裏希·弗里德里希·韋伯(Heinrich Friedrich Weber)很討厭愛因斯坦,曾對他説:“你很聰明,但有個缺點,你聽不進別人的話”,為此愛因斯坦的女友米列娃·馬里奇時常與韋伯教授衝突,指責這是對愛因斯坦的不公。1899年6月,愛因斯坦在實驗室的一場爆炸中手部嚴重燒傷。

1920xx年畢業,沒能如願留校擔任助教,只能靠當“家教”維持生活。1920xx年取得瑞士國籍。1920xx年在大學同學格羅斯曼(M. Grossman)的父親協助下,被伯爾尼瑞士專利局錄用為技術員,從事發明專利申請的技術鑑定工作。他利用業餘時間開展科學研究,於1920xx年在物理學三個不同領域中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特別是狹義相對論的建立和光量子論的提出,成為了物理學理論的革命。翌年1月15日,憑藉論文《分子大小的新測定法》,取得蘇黎世大學的博士學位。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愛因斯坦在1920xx年發表了六篇劃時代的論文,分別為:《關於光的產生和轉化的一個試探性觀點》、《分子大小的新測定方法》、《基於熱分子運動論的靜止液體中懸浮粒子的運動研究》、《論動體的電動力學》、《物體的慣性同它所含的能量有關嗎?》、《布朗運動的一些檢視》。因此這一年被稱為“愛因斯坦奇蹟年”。120xx年後的20xx年因此被定為“世界物理年”。

1920xx年3月,德國《物理年鑑》發表《關於光的產生和轉化的一個試探性觀點》(Über einen die Erzeugung und Verwandlung des Lichtes betreffenden heuristischen Gesichtspunkt),認為光是由分離的粒子所組成。愛因斯坦解釋光也是由小的能量粒子(光量子)組成的,並且量子可以像單個的粒子那樣運動。“光量子”理論把1920xx年普朗克創立的量子論大大推進一步,揭示了微觀世界的基本特徵:波動—粒子二元性。

1920xx年5月11日,德國《物理年鑑》發表一篇用布朗運動解釋微小顆粒隨機遊走的現象的論文《熱的分子運動論所要求的靜液體中懸浮粒子的運動》(Die von der molekularkinetischen Theorie der Wärme geforderte Bewegung von in ruhenden Flüssigkeiten suspendierten Teilchen)。這篇論文是對布朗運動這種平移擴散的開創性研究。

1920xx年6月30日,德國《物理年鑑》發表《論動體的電動力學》(Elektrodynamik bewegter Körper)一文。首次提出了狹義相對論基本原理,論文中提出了兩個基本公理:“光速不變”,以及“相對性原理”。

1920xx年9月27日,德國《物理年鑑》刊出《物體的慣性同它所含的能量有關嗎?》(Ist die Trägheit eines Körpers von seinem Energieinhalt abhängig?),認為“物體的質量可以度量其能量”,隨後導出了E = mc²的公式。

愛因斯坦1920xx年兼任伯爾尼大學的兼職講師。1920xx年離開專利局任蘇黎世大學理論物理學副教授。1920xx年任布拉格德國大學理論物理學教授,1920xx年任母校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教授。

年,應馬克斯·普朗克和瓦爾特·能斯特的邀請,回德國任威廉皇家物理研究所所長兼柏林洪堡大學教授,直到1933年。1920xx年應亨德里克·洛倫茲和保羅·埃倫費斯特的邀請,兼任荷蘭萊頓大學特邀教授。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他投入公開和地下的反戰活動。

1920xx年11月10日《紐約時報》刊登新觀察證實相對論的消息,形容這是愛因斯坦理論的大勝利。

1920xx年愛因斯坦發表了廣義相對論。他所作的光線經過太陽引力場要彎曲的預言,於1920xx年由英國天文學家亞瑟·斯坦利·愛丁頓的日全蝕觀測結果所證實。1920xx年他預言的引力波在1978年也得到了證實。愛因斯坦和相對論在西方成了家喻户曉的名詞,同時也招來了德國和其他國家的沙文主義者、軍國主義者和排猶主義者的惡毒攻擊。

1920xx年愛因斯坦在《論輻射的量子性》一文中提出了受激輻射理論,成為激光的理論基礎。

愛因斯坦因在光電效應方面的研究,獲授予1920xx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不過在瑞典科學院的公告中並未提及相對論,原因是認為相對論存在爭議。

1933年1月納粹黨攫取德國政權後,愛因斯坦成為科學界首要的迫害對象,幸而當時他在美國講學,未遭毒手。3月他回歐洲後避居比利時,9月9日發現有準備行刺他的蓋世太保跟蹤,星夜渡海到英國,10月轉到美國擔任新建的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的教授(與普林斯頓大學非同一機構),直至1945年退休。1940年他取得美國國籍。

1937年愛因斯坦曾經探訪住在美國加州的查理·卓別林。

1939年他獲悉鈾核裂變及其鏈式反應的發現,在匈牙利物理學家利奧·西拉德推動下,上書羅斯福總統,建議研製原子彈,以防德國搶先。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夕,美國在日本廣島和長崎兩個城市上空投擲原子彈,愛因斯坦對此表示強烈不滿。戰後,為開展反對核戰爭和反對美國國內右翼極端分子的運動進行了不懈的鬥爭。

1955年4月,愛因斯坦被診斷出患有主動脈瘤,18日午夜在睡夢中感到呼吸困難,主動脈瘤破裂導致大腦溢血破裂,而逝世於普林斯頓。一位名叫托馬斯·哈維的醫生在驗屍過程中,在未經愛因斯坦的家人允許下,私自取下愛因斯坦的大腦保存,這位病理醫生希望未來神經科學界能夠研究愛因斯坦的大腦,以發現愛因斯坦那麼聰明的原因。後愛因斯坦家人 為遵照愛因斯坦的遺囑,他死後並沒有舉行任何喪禮,也不築墳墓,不立紀念碑,骨灰撒在永遠保密的地方,目的是不會令埋葬他的地方成為聖地。愛因斯坦的後半生一直從事尋找統一場論的工作,不過這項工作沒有獲得成功,對此,著名的愛氏研究專家亞伯拉罕·派斯曾説:“愛因斯坦在1920xx年之後就應該去釣魚,而不是繼續做研究”。現在,尋找比統一場論包含內容更廣泛、能夠統一解釋各種基本相互作用的理論,是理論物理學研究的中心問題之一。

愛因斯坦在去世之前,把他在普林斯頓默謝雨街112號的房子留給跟他工作了幾十年的祕書杜卡斯小姐,並且強調:“不許把這房子變成博物館。”他不希望把默謝雨街變成一個朝聖地。他一生不崇拜人格化的神,也不希望以後的人把他當作神來崇拜。《上帝的迷思》一書就是記錄他這種嘲笑了一個人格化神的想法的信仰。以下就是這書的摘要。

自從愛因斯坦逝世以後,越來越多的宗教辯護者出於可以理解的目的,試圖宣稱愛因斯坦是他們中的一員。但與愛因斯坦同時代的宗教徒卻不這樣看。1940年,愛因斯坦寫了一篇著名論文,為他的這一命題進行辯護,即“我不信仰一個人格化的神”。這個以及其他類似的聲明激起暴風雨般憤怒的來信,它們都來自正統保守的宗教人士,許多人還含沙射影地提到愛因斯坦的猶太人血統。

愛因斯坦的童年故事:

愛因斯坦16歲那年,由於整日同一羣調皮孩子在一起,致使幾門功課不及格。一個周未的早晨,愛因斯坦正拿着釣魚竿準傋和那羣孩子一起去釣魚,父親揀住了他,心平氣和地對他説:“愛因斯坦,你整日貪玩,功課不及格,我和你母親很為你的前途擔憂。”

“有甚麼好擔憂的?傑克和羅伯特他們也沒及格,不照樣去釣魚嗎?”

“孩子,你千萬不能這樣想。”父親充滿關愛地望着愛因斯坦説:“在我們故鄉流傳着這樣一個寓言,我希望你能認真地聽一聽。”

“有兩隻貓在屋頂上玩要,一不小心,一隻貓抱着另一隻貓掉到了煙窗裏。當兩隻貓從煙窗爬出來時,一隻貓的臉上沾滿了黑煙,而另一隻貓的臉上卻乾乾淨淨。乾淨的貓看見滿臉黑灰的貓,以為自己的臉也又髒又醜,便快步跑到河邊洗了臉。而黑臉貓看見乾淨的貓,以為自己的臉也是乾淨的,就大遙大擺到街上閒逛了。”

“愛因斯坦,誰也不能成為你的鏡子,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鏡子。拿別人做自己的鏡子,天才也許會照成傻瓜。”

愛因斯坦聽後,羞愧地放下魚竿,回到自己的小屋裏。

從此,愛因斯坦時常拿自己作為鏡子來審視和影照自己,並不斷地自我暗示:我是獨一無二的,我沒有必要像別人一樣平庸。這就是愛因斯坦之所以成為愛因斯坦的原因。

愛因斯坦小的時候,有一次上手工課,他想做一隻小木凳。下課鈴響了,同學們爭先恐後拿出自己的作品,交給了漂亮又嚴厲的女教師。愛因斯坦沒有拿出自己的作品,急得滿頭大汗。女教師寬厚地望着這個數學、幾何方面非常出色的男孩,相信他能交上一件好作品。

第二天,愛因斯坦交給女教師的是一個製作得很粗糙的小板凳,一條凳腿還釘偏了。滿懷期望的女教師十分不滿地對全班同學説:“你們有誰見過這麼糟糕的凳子?”同學們竊笑着紛紛搖頭。老師又看了愛因斯坦一眼,生氣地説:“我想,世界上不會再有比這更壞的凳子了。”教室裏一陣鬨笑。

愛因斯坦臉上紅紅的,他走到老師面前,肯定地對老師説:“有,老師,還有比這更壞的凳子。”教室裏一下子靜下來,大家都迷惑不解地望着愛因斯坦。他走回自己的座位,從書桌下拿出兩個更為粗糙的木板凳,説:“這是我第一次和第二次製作的,剛才交給老師的是第三個木板凳。雖然它並不使人滿意,可是比起前兩個總要強一些。”

這回大家都不笑了,女教師向愛因斯坦親切又深思地點着頭,同學們也向他投去敬佩和讚許的目光。

這個小故事讓我們看到愛因斯坦的韌性,在他不滿意自己的小板凳的時候,他又再次投入製作。他一共製作了三個小板凳,最後的一個比前兩個要好一些。在製作小板凳的過程中,愛因斯坦表現了他對自己的態度,那就是無論做任何事,他都要力求做好,完全釋放自己的能量,不滿足已有的成績,讓自己的潛能充分發揮。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