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名人成功的事例素材

來源:文書谷 2.72W

很多人覺得別人一鳴驚人的成功無非就是走了狗屎運而已,但每份成功背後必然有外人看不到的付出。本站小編精心為大家蒐集整理了關於名人成功的事例素材,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關於名人成功的事例素材

關於名人成功的事例素材篇1:林肯

林肯十五歲的時候才開始認字母,每天早晚都要走四哩的森林小路到校求學。他買不起算術書,特地向別人借,再用信紙大小的紙片抄下來,然後用麻線縫合,做成一本自制的算術書。他以不定期上課的方式在校求學,知識都是“一點一點學的”。他所受的正規教育,總計起來上學的日子不過十二個月左右。

林肯能在很艱難的情況下發奮讀書,是林肯不向命運屈服的表現,也是我們應該向林肯學習的地方。

林肯下田工作的時候,也將書本帶在身邊,一有空閒就看書。中午吃飯時,也是一手拿著玉米餅,一手捧書。他在被提名為總統候選人以後,曾説:

「我能夠達到這一點小成果,完全是日後應各種需要,時時自修取得的知識。」林肯由一個貧窮的孩子成長為統率美國的政治家的歷程,深深地打動著我,他成功的關鍵在於奮發向上,努力不懈,迎接生活的挑戰。林肯做到了,成功了。

「沒有暗礁,激不起美麗的浪花」,林肯不屈服命運的精神,值得我們大家學習,一同向困難挑戰,創造出佳績。

關於名人成功的事例素材篇2:王石

一個企業在創辦之初,跟誰一起玩兒,玩幾過之後,哪些人可以繼續跟你一起玩幾,這個選人的過程,無疑是對自己一個很大的挑戰。

很多人的失敗,很多事無法再走下去,原因其實都是在人上,無論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企業、還是個人,想要有所成就的時候,跟什麼樣的人在一起做事是很關鍵的,所以,我們要和懂規則的人在一起。

有的人只喜歡獲取,而不願意奉獻可曾想過,當你只知獲取而不知奉獻的同時,你獲取的數量也會不斷地減少,當人把自己侷限在利己的圈子裏的時候,你的選擇範圍會變小、能力範圍會變小、甚至你的人脈範圍會變的更小。

我們不能總是渴望在別人身上去獲取多少價值,真正的價值,是人與人交流之後,思想的相互碰撞,是相互給予,是向外而展的火花。

為什麼説要跟懂規則的人在一起呢,很簡單,因為有人就有“江湖”。一個人帶動一個人,就變成了微信時代的一種社會,在這種社會形態下,尤其是在創業中,懂規則尤為重要。

那麼,什麼是懂規則?我認為懂規則的第一點就是高度的價值觀的認同,如果價值觀的認同不夠,就算再往一起走、往一起撮,都是沒有前提的。除了價值觀以外,懂規則的第二點就是對於彼此的信任,很多人認為有些事我説了、表達了、做了,你就應該信任我,其實不然。真正的信任,是愛與認同。愛是什麼?愛是講信任的、愛是講包容的、愛是講理解的,真正的愛,是站在尊重自然規律的角度上看現在的格局,是一種自然的展現。第三就是認同,只有你真正的認同他的想法、理念和做事方法的時候,才能真正的信任,才能不質疑。還有一點懂規則是你要意識到,在“江湖”上你要懂得別人的世界、別人的動作以及你個人的動作對別人意味着什麼。你在過手的時候,有沒有在自己的行為裏考慮過別人?任何一個創業公司都不是你一個人的事情,無論是對投資人還是合夥人,哪怕是對你的一個員工,你都不是一個人。

除了眼界、格局、能力、胸懷以外,在每一個與別人交往和交集的動作中,真正的管理核心是什麼?真正的行為準則是什麼?都應該發自內心地把這些規則界定清楚。無論是與社會相處,還是與合夥人相處,第一個前提就是規定動作。

規定動作是什麼?規定動作是你在公司的治理,在與合夥人的合作上從一開始就都要講清規則,這是最基本的前提。記得我開始創業的時候,我跟我的合夥人一起定下來所有的規則,定下的規則也會無條件遵守,而不會因為誰是主要控制人就呼風喚雨、隨意更改踐踏。直至今日,對於我個人的財務報銷我沒有任何審批權,財務總監才是進行審批的人。為什麼要這樣做,很簡單,以身作則是對規則最大的遵守和敬畏。

在我的團隊中最重要的管理核心也是如此:規則至上、問題在桌面、不問為什麼。

在團隊中,你是不是懂規則,對規則的理解是不是到位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對於規則的制定,全部是由大家共同來完成,是把大量的問題放在桌面上討論而來的。沒有經過討論的規則是沒有依據的,也是沒有可執行性的。既然商量之後定下了規則,在執行的過程中就不問為什麼,出了門,也不能反悔。這意味着你對公司治理結構上,對規定動作的理解和認同是不是到位。規則一旦延續下去,無論將來是怎樣的合夥人或員工加入,因為有章可循,所有人都很容易知道自己的動作在哪裏,該幹什麼,不該幹什麼,如果對企業的制度和規則無法認同和執行,也就沒有資格加入到其中。

在創業的這些年,我對企業的管理也是遵循着這三條法則來進行的,所以説無論再忙,管理的秩序都不會亂,哪怕我本人半個月或是一個月走在國外,我的管理秩序、工作執行流程都不會亂。

無論是一個企業、還是一個創業人,懂規則,講規則,永遠是第一位的。一個不懂規則的人,是沒有合作可言的;一個不懂規則的人,也是沒有成功可言的。

這是我要對創業者説的話,更是我們在做事中一直去遵循的原則。和懂規則的人在一起,更要做懂規則的人。

關於名人成功的事例素材篇3:馬雲

和張朝陽、李彥宏、史玉柱、丁磊、馬化騰這些打國小習成績就非常優異的當今互聯網領袖級人物們相比,馬雲真的不是一個好學生。他的成績很差,尤其是數學。

1982年,18歲的馬雲第一次參加大學聯考。他填報的是北京大學。但是他的數學,只考了1分。

第一次大學聯考落榜後,説實話,馬雲是很灰心喪氣的,他認為自己根本不是考大學那塊料,於是他開始四處打零工謀生計。他每天踩着一輛裝滿貨物的笨重的三輪車,在崎嶇不平的路上吃力地行駛。18歲的馬雲常常望着前方,茫然不知所措,難道自己這一輩子就只能當這樣一個踩三輪的“駱駝祥子”?他不甘心,他當然不甘心!

有一次,馬雲踩着三輪去給一家文化單位運書,在金華火車站的候車室裏,他撿到了一本書——作家路遙的中篇小説《人生》。《人生》裏高加林的故事深深感染了他。他從此明白了一個道理:人生之路,不僅是漫長的,更是充滿坎坷曲折的,若要有所成就,必將經歷一番磨鍊。

在經過一番深入思考之後,他決定再戰大學聯考。他開始了勤奮地學習。1983年,19歲的馬雲第二次參加了大學聯考。這一次,他滿懷信心。但是老天偏偏喜歡跟他開玩笑,他再次慘敗,數學只考了19分。

成績出來之後,父母都對他不再抱什麼希望,認為這孩子註定不是考大學的料,勸他安安心心學點手藝,當個臨時工,混口飯吃。

但是馬雲卻仍不甘心,他不甘心一輩子只當個臨時工,他要考大學,他明白只有考大學才能改變他的命運。由於父母不再支持他考大學,所以他只有邊打工邊複習。他那時常常跑到浙江大學圖書館去學習。在浙江大學,他認識了5個落榜生,他們經常聚在一起談着他們的抱負和理想。他們對着天空肆無忌憚地振臂高呼:我們一定會考上大學,我們一定會出人頭地!我們一定會考上大學,我們一定會出人頭地!我們一定會考上大學,我們一定會出人頭地!

我相信,他們每個人狂喊着這些誓言的時候,眼裏一定含着淚水。

1984年,20歲的馬雲第三次參加大學聯考。馬雲記得,大學聯考前,一位姓餘的數學老師對他説,馬雲,你的數學真是一塌糊塗,如果你能考及格,我的“餘”字倒着寫。

馬雲的表現讓餘老師大跌眼鏡。考數學的時候,靠10個死記硬背的公式,他一個題一個題地去套,結果這一套,居然套出了79分(當時數學滿分是120分,72分及格),這個分數在馬雲的數學考試史上,絕對是破天荒的偉大成就。

馬雲非常幸運地考上了杭州師範學院,成為外語系的一名本科生。

馬雲之所以讓當今的無數草根創業者崇拜,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馬雲也曾跟我們一樣,是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沒有顯赫的家庭背景,沒有高大帥氣的形象,沒有優秀的學習成績,沒有聰明睿智的頭腦。他靠的是不屈服於困境的精神,對一定要改變生存現實的決心,對一定要成功的堅定執著的信念。所以他大學聯考屢戰屢敗、屢敗屢戰。我經常這樣想:如果馬雲在第二次大學聯考失敗後,聽從了父母的勸告,沒有參加第三次大學聯考,而去學門手藝,安安穩穩地過打臨時工的生活,那麼,還會有今天的馬雲,還會有今天的阿里巴巴嗎?我想,絕對不可能!

多年以後,功成名就的馬雲來到他當年一手創立的海博翻譯社,題下了四個大字:永不放棄。這四個字,如今在海博翻譯社的網站首頁上赫然在立。它傳達着這樣一種精神:做任何事情,你可能會碰到很多很多的挫折與失敗,但是隻要你堅持下去,永不放棄,那麼你就一定可以成功!

永不放棄,這是阿里巴巴企業文化的核心所在,是馬雲終生的信仰所在,也同樣應該成為我們所有正在創業道路上或即將走上創業道路的人共同的大信念。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