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書籍《小時代》火!只因中國觀眾太傻

來源:文書谷 2.06W

這篇文章在人人網上,已分享了2萬次,閲讀超30萬次,當然作者的觀點很偏激,得罪大部分人。《小時代》與郭敬明的眾粉絲,請稍安勿躁,允許他人表達自己的觀點嘛。

勵志書籍《小時代》火!只因中國觀眾太傻

在中國,有個神奇的現象,只要犯同一個錯誤的人足夠多,那這個錯誤就不再是錯誤,而變成了中國特色。

大學的時候曾經被老師問到“你們覺得電影是什麼?”,我們一幫導演專業的同學遞交的答案裏,無非能提取出來幾個關鍵詞:藝術、創意、概念、情懷、故事、技術——技術!在我們這一幫學導演的理想主義學生看來,技術在電影中的地位,相比於前面幾項已經很低了。

“導演的定位是藝術家而非技工,導演的工作是創作而非堆砌器材”這句話就常被我拿來警醒自己和身邊的人。在我們看來,導演對技術的追求應該是屬於一個基礎的,地基般的需求,或者説,在和電影相關的元素裏,技術大概就是離藝術最遠的詞了。

但真正讓我記住的,卻是隨後老師對我們答案的評價。

“我希望你們從業了以後,還能堅持你們剛才説的答案。”她説,“因為從現在來看,中國的電影有且只有一個核心,這個核心不是你們説到的任何一點,而是錢。電影不是為藝術拍的,而是為錢拍的,衡量一部電影的不是口碑,而是票房。始於錢而終於錢,這就是中國電影。”

我和我的小夥伴們都驚呆了。

但我們並不是驚訝中國電影的核心是金錢,而是驚訝這項我們一直認為是潛規則的東西,已經被堂而皇之地被放在了枱面上。

何謂《小時代》?

《小時代》這部片票房會大賣,這點我從第一次聽説郭敬明的這部小説要改編電影,就毫不懷疑,甚至連片子會用帥哥、美女、奢侈品這些元素來吸引觀眾,也都猜了個八九不離十。這部片子的出現並沒有使我驚訝,而只是引發了我深深的惶恐。

片子本身的質量,在我一個大學主修導演專業的人看來,是徹頭徹尾的垃圾。這部導演一欄赫然掛着郭敬明的電影,實際究竟是不是郭敬明導的,我在無法求證之餘,只能表示深深的懷疑,因為片中的構圖剪輯分鏡,甚至兩個長鏡頭的調度,顯然不是一個沒有接受過正規導演培訓的人能夠駕馭得了的。

當然,並沒有明文去規定,導演在片場具體要從事什麼工作,所以鏡頭設計可能全部都堆給了攝影,調度設計可能全部由副導搞定,導演中心論這種沒用的思想,在中國特色電影產業下,也被自然選擇般淘汰。

但除了這些,這部電影真正帶給我們的又是什麼?

在這裏又帶出另外一個故事,我以前有幸跟隨一位在上影廠有三十多年工作經驗的老錄音師,學習影視聲音創作,她常抱怨的就是,國內年輕導演在拍片時,已經越來越不注意聲音上的細節,也越來越不把錄音師老前輩的建議當回事。

這點我認為在《小時代》裏體現得近乎完美:片中聲音上的問題,簡直讓人分不清這是一部主流院線的商業片,還是一部學生作品,同期錄音和後期配音交替之混亂,人物聲場錯亂的毛病屢有發生,動效的擬音做得也只是差強人意,更可怕的是這部電影基本沒有環境音,在人物無對白、調度無動效的時候,整部影片就和靜音了一樣尷尬,配樂沒有一次是符合情節邏輯或情緒訴求的,大段的歌曲配上平行剪輯,也沒能讓觀眾對片中人物關係信服。

同樣的聲音錯誤和問題,在《西遊降魔篇》中也層出不窮。

你可以説好萊塢也有爛片,但沒有一部“好萊塢爛片”會犯這麼低級的錯誤。現在批評一部好萊塢電影“無節制堆砌特效垃圾”,已經和無責任甩下一句“唉又是老套的個人英雄主義”,顯得一樣無知而又自以為是了。

到底是什麼導致了當代導演對自己電影聲音方面的要求越來越不嚴謹?我研究了這個問題許久,直到有一天向別人闡述這個問題的時候,得到了如下的答覆:

“哪有普通觀眾會去注意這個呀。”

茅塞頓開,原來都是觀眾給慣的。你花不花心思在聲音上都有票房拿,傻子才去費工夫。

除此之外,意淫和浮誇的故事,缺乏邏輯的情節構建,平面而臉譜化的人物塑造,觀眾認同感的缺失,矯揉造作的對白,絕望地企圖縫補支離破碎的敍事,以及——一如既往的——根本不會演戲的俊男靚女。

仔細一想,上面的這些元素,可以套用於國內大部分叫座不叫好的電影當中:《西遊降魔篇》、《致青春》、《富春山居圖》用的又何嘗不是相應的套路。國產片近幾年的發展,可以被類比為“食客品味決定餐館水平”,製片人導演們絕對知道什麼是好的電影,但他們仍然可以毫不猶豫地為了那數量眾多、審美拙劣的觀眾去扼殺那些好的電影。

畢竟,有品位的人,在中國這個大環境下實在佔少數,得罪他們的代價小。

何樂不為?

何謂能火起來?

我經常聽到不理解的聲音:為什麼像《致青春》、《富春山居圖》之類的電影,在時光、豆瓣之類的電影網站評分都非常低,卻依然能狂卷內地電影票房呢?電影觀眾真的不知道好賴麼?

這裏就可以類比一下,前些日子傳得很火的那個“倖存者偏見”來解釋:

二戰時候,英國的轟炸機每次執行任務回來,都損失慘重,許多飛機被擊落。然後軍方坐不住了,打算給飛機加防護鋼板。可如果全身加鋼板的話,飛機就沒法正常執行任務了,於是請來了一個數學家。數學家來到機場,對每一架飛機身上的彈孔進行統計,結果發現機翼和尾部的彈孔最多,而駕駛艙和油箱最少。當數學家彙報給軍方時,軍方立刻就打算給機翼和尾部加固。可數學家卻説應該給駕駛艙和油箱加鋼板,因為那些機翼和尾部中彈的都飛回來了,而駕駛艙和油箱中彈的,都被擊落了。後來軍方聽了數學家的,果然損失的飛機大大減少。

同理,在豆瓣、時光之類網站,記錄電影並打星的觀眾羣體的平均影商,一定比其餘觀眾羣體的平均影商高。換句話説,真正想去看這些不尊重觀眾的電影的人,一定不是關注或者在乎豆瓣時光評分的羣體。能在豆瓣時光網上給爛片差評的人,就好比那中彈之後飛回來的飛機,每發現這麼一個人,要意識到他身後,有至少十個喜歡看爛片或者根本不介意看爛片的親戚朋友。這是非常恐怖的。不要從網絡媒體評論來審視中國人的影商,因為數量最多,影商最低的永遠都是沉默的大多數。

《小時代》能火起來的原因,除去成功調動這沉默的大多數以外,和院線排片也有緊密聯繫:在上映的當天,幾乎所有電影院都將此片安排為優先放映——這種待遇基本是每部大片都有的——但個別院線甚至讓這部片子佔據了100%的排片,這可是我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這就已經等於剝奪觀眾的自由選擇權,“愛看看不看滾”一般的流氓行徑了。

豆瓣上有人自曝是電影院工作人員,來給豆友答疑解惑,有人問到這個院線的排片,是否是被製片方暗箱操作過了?此人給的答案是,據他所知沒有。

即使這個答案為真,我覺得如此排片肯定也是經過暗箱操作的,只不過不是來自制片方,而是來自於影院管排片的經理的自主意識。如此一來,上到製片人下到影院經理,全都可以不惜為了賺到多數人的錢去得罪少數人,真可謂是中國特色的市場經濟,這種情況是現狀,是事實,但不是健康的或持久的。

何謂傻逼?

在文章開頭,就給全中國大部分觀眾扣了這麼一個帽子,當然需要詳細解釋解釋。

之前陳諶的一篇“這個世界並不像你想象的那麼簡單”,其實已經基本把這個現象描述的特別清楚了,但我特別不滿意的就是,那篇文章最後戛然而止於這麼一個結論:

“不同的商品滿足不同人的需求,這本身並沒有什麼過錯,從票房上看,確實有不少人就是愛看這樣的片子,覺得這片子不爛,這是個人喜惡,我無權干涉。但是不得不承認的是,我們的市場的確還不夠成熟,不能為一些真正好的東西提供保障,反而成為一些殘次品甚至‘畸形兒’温牀,試想一下,當一個好的東西不能給他的生產者帶來甜頭時,自然沒有人會願意去冒這個風險將它做得‘好’,究其原因,我不再過多闡述。”

假如這個話題繼續闡述下去會獲得什麼呢?我推測,就是我標題中的結論,可能我也是作者文中説的“高姿態”、“不冷靜”者。但作為一個不甚安於現狀的電影人,只想問兩個最基本的問題:

1、現在中國電影產業和市場的發展,以國際標準來看是健康的麼?

2、如果不是,那怪誰?

陳諶的看法就是,觀眾和消費者永遠是上帝,面對他們我們要謙卑,要冷靜,要去迎合。我覺得他能想到這一步已經非常難能可貴了,典型悶聲發大財的節奏,他賺得盆滿缽滿的機率,比我大到不知哪裏去了。

但引用一下《暗夜騎士》裏的台詞:He’s the hero we deserve, but not the one we need right now.

市場需要這樣作品,但進步不需要。阻礙電影產業進步的元素可能有很多種,所以我們有時就要稍微大膽一點,稍微無畏一點,去指責那看起來無辜、龐大而愚蠢的觀眾羣體。在無意識中仰仗自己拙劣的審美去貢獻票房、助紂為虐的觀眾,真的只配得上傻逼二字。

自從謝飛寫了一封呼籲電影分級的公開信之後,許多真假電影人都覺得,分級才是影響產業發展進步的最大瓶頸,總有人把中國電影質量發展不起來賴到審查制度上,對此我只有一句話相送:沒有審不過的皮克斯,只有看不膩的喜羊羊。國民審美才是電影質量發展的根本瓶頸,而非審查制度。那無辜、龐大而愚蠢的觀眾羣體,才是整個產業的死敵。

另外説郭敬明大學唸的影視專業的,在自證傻逼之前,麻煩查查他最後拿沒拿畢業證以及原因。

説你牛逼你拍個好的之類話的,在自證傻逼之前,想想自己寫過什麼文章,你牛逼你寫個好的。

以上就是本站網帶給大家不一樣的精彩。想要了解更多精彩的朋友可以持續關注本站網,我們將會為你奉上最全最新鮮的內容哦! 本站,因你而精彩。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