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嫻散文:再唱一支驪歌美文欣賞

來源:文書谷 2.9W

導語:張小嫻,1967年11月3日出生於香港,香港女作家,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1993年為《明報》撰寫“嫻言嫻語”專欄文章。1994年於《明報》連載《麪包樹上的女人》而出名 。1993年為《明報》撰寫“嫻言嫻語”專欄文章。1997年5月出版的《荷包裏的單人牀》進入香港暢銷書排行榜首。1998年創辦香港第一本本土女性雜誌《AMY》,任總編輯至20xx年。20xx年她的《Channel A》系列中的《那年的夢想》改編成22集時尚都市情感劇《如果月亮有眼睛》,成為第一部被搬上熒屏的作品。20xx年8月,推出愛情主題書《你終將愛我》 ;張小嫻位列20xx年第八屆作家富豪榜第六名。20xx年4月,張小嫻推出散文集《那些為你無眠的夜晚》 。

張小嫻散文:再唱一支驪歌美文欣賞

讀者阿王來信説,他在五十年前唱過弘一法師填詞的這一支驪歌,但是歌詞跟我們記得的有一點出入。他記得的歌詞是這樣的: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瓢濁酒盡餘歡,今宵別夢寒。"

阿王説,這是半世紀以前的殘存記憶。近二十年來,他的好友一一辭世,他自己亦年逾花甲,低唱至"知交半零落",不禁愴然而淚下。

驪歌觸動了人心。每個年代都有一支驪歌,每個人心裏都有一支唱起來會流淚、聽到也會傷感的驪歌。一個朋友説,他那時候唱的驪歌是徐志摩的《偶然》:"我是天空裏的一片雲,偶然投影在你的波心--"

這支驪歌聽起來是那麼輕,離別卻是沉重的。我們不一定是為要離開的那個人傷感,有時候,我們覺得傷感的,是離別本身。

有相逢,就有別離,可是,每個人都害怕別離。大家都知道,最後的一次別離就是死亡。我們口裏説"天下無不散之筵席",心裏卻捨不得喝掉手中的酒,還想再唱一支歌,再唱一支歌。你可不可以不走?

※本文作者:※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