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散文隨筆:像鮑叔牙那樣對待優秀的同事

來源:文書谷 5.87K

鮑叔牙正確對待比自己優秀的同事,其遠見卓識和高風亮節,使他生前受到齊桓公、管仲及世人的尊重,死後得到人們的景仰。如果我們都能想鮑叔牙那樣,收穫肯定很多!這次的哲理散文隨筆,小編整理的文章是是:像鮑叔牙那樣對待優秀的同事。希望大家喜歡!

哲理散文隨筆:像鮑叔牙那樣對待優秀的同事

哲理散文隨筆 像鮑叔牙那樣對待優秀的同事

如何與同事相處,特別是如何對待優秀的同事,是職場中的一個重要話題,也可以説是一個困擾人的難解之題。處理不好,往往弄出是非、恩怨、糾葛、爭鬥甚至命案出來。

讀《左傳·莊公》,我深感齊國大夫鮑叔牙確是這方面的一個“好榜樣”,其先進事蹟集中體現在他與同事,也是比他優秀的同事——管仲的關係上。歷史上流傳下來的成語“鮑子遺風”、“管鮑之交”,就是源於他們二人的友好關係。

鮑叔牙與管仲少時好友,曾合夥經商,後都在齊國朝中為官。最初共事時,齊國的最高執政者是齊國第十四君齊襄公。當時鮑叔牙身為大夫,官職比管仲高,擔任齊襄公弟弟公子小白的老師。與此同時,管仲與大夫召忽擔任齊襄公另一個弟弟公子糾的老師。

齊襄公品質卑劣,與其妹文姜出嫁之前就有亂倫私情。魯桓公十八年(公元前694年),文姜在與丈夫魯桓公一道來到齊國時,齊襄公又與她留宿齊宮徹夜不回。在齊襄公知道魯桓公對文姜進行責罵後,乾脆一不作二不休,指使手下將魯桓公殺死於車中。齊襄公政治品質也不好,政令無常,虐殺下屬。具有政治遠見的鮑叔牙認為,“君使民慢,亂將作也”,便保護公子小白逃到了莒國(在今山東莒縣)。

果不出鮑叔牙所料,齊襄公執政的第十二年(前686年),齊國內亂終於爆發。齊襄公的叔伯兄弟公孫無知因齊襄公即位後廢除了他原來享有的特殊權利而惱怒,勾結大夫子殺死齊襄公,自立為國君。

內亂髮生後,因公子糾的母親是魯國國君的女兒,管仲便和大夫召忽保護公子糾逃到魯國。

公孫無知在位僅一年有餘,魯莊公九年(公元前685年),以前受到公孫無知虐待的齊國大夫雍廩殺死了公孫無知。

此時齊國最高權力出現真空,而能登上最高權力之位的,只有齊襄公的兩個弟弟公子糾和公子小白。於是,在國外避難的兩兄弟開始了君王之位的爭奪。

公子糾逃亡的魯國國君魯莊公親率大軍討伐齊國,護送公子糾回齊為君。公子小白逃亡在莒國,離齊國比公子糾逃亡的魯國離齊國要近,在公子糾返齊之前捷足先登,即位為齊桓公。

魯莊公、公子糾和管仲、召忽豈能甘心?這年秋天,魯國與齊國開戰,魯國在齊地乾時(今山東博興縣南)大敗。鮑叔牙率領齊軍乘勝打到魯國,逼迫魯莊公殺掉公子糾;隨公子糾逃亡的魯國的兩個師傅結局不同:召忽為公子糾盡忠自殺,管仲被鮑叔牙用假話欺騙魯莊公交給齊軍押回齊國。

一到齊地邊境堂阜(今山東蒙陰縣西北),鮑叔牙就將管仲釋放了。一回到齊都,鮑叔牙就對齊桓公勸諫到:“管夷吾治於高傒,使相可也。”鮑叔牙認為管仲治理政事的才能勝過齊國上卿高傒,可以用他為相。齊桓公採納了他的建議,拜管仲為相國。

鮑叔牙身為齊桓公的師傅,幫助齊桓公度過艱難、登上君位立下了汗馬功勞,可他卻不居功要權,而把昔日政治上敵對集團的重要人物推薦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位置,而且齊桓公是準備把這個位置給他的。

多麼難得的遠見卓識和高風亮節!

鮑叔牙與管仲共事多年,深知管仲有非凡的治世才能,始終如一地禮讓、尊重、信任。據《史記·管晏列傳第二》,鮑叔牙與管仲年輕時合夥經商,鮑叔牙知道管仲家裏貧窮,每當賺了錢分利時總是讓管仲多拿。管仲曾歎説:“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故後世言人之相知,必稱管鮑。

當然,説到到這裏,還必須肯定的一點是:如果齊桓公沒有寬闊的胸懷,鮑叔牙推薦管仲也只能是有良好動議而沒有良好結果。史料記載,魯莊公知道齊國無君後,立即派兵護送公子糾回國。聽説公子小白已經早先出發,管仲自請率30乘兵車到莒國通往齊國的路上先行截擊公子小白。遇見公子小白的大隊車馬後,管仲等公子小白車馬走近便對其一箭射去。箭射在公子小白的銅製衣帶勾上,公子小白急中生智咬破舌尖,應聲裝死倒下。管仲見公子小白已射死,就率領人馬回去。公子小白裝死麻痺了對方,抓緊搶先回國即位。

對謀殺自己的仇人,齊桓公釋掉舊怨,採納了鮑叔牙的建議。為表示對管仲的重視、信任和尊崇,選擇吉日,以非常隆重的禮節,親自去迎接管仲,後還稱管仲為仲父。管仲為齊桓公大度所感動,盡心竭力,制定實施了一系列改革發展的措施,輔佐齊桓公成為春秋時期的第一霸主,他自己被稱為“春秋第一相”。

與鮑叔牙相比,不少人對待同事,特別是對待優秀的同事,其行為完全是距若霄壤、判若雲泥、勢若冰炭。

例如戰國時期的龐涓與孫臏。

龐涓與孫臏兩人是同學,同拜縱橫家的鼻祖鬼谷子為師學習兵法。同學期間,兩人情誼甚厚並結拜為兄弟,孫臏年稍長為兄,龐涓為弟。

龐涓是魏國人,在聽到魏國國君魏惠王以優厚待遇招聘領導幹部時,先行下山在魏國任大將。

後經墨子的推薦,魏王派人上山迎聘孫臏到了魏國。孫臏一到魏國,立刻就去看望龐涓。龐涓表面表示歡迎並留其住在府裏,但得知自己下山後,孫臏在老師教誨下學問才能更高於從前,惟恐孫臏搶奪他一人獨尊獨霸的位置,因此便對孫臏十分害怕、嫉妒。

龐涓先是假裝大度,説不能讓孫臏居於自己之下,讓魏王沒有封孫臏為副軍師,與他同掌兵權。後又設計騙取塗改孫臏寫給齊國親人家信,密送魏王並誣陷孫臏叛魏投齊。導致孫臏的兩個膝蓋骨剜剔,臉上墨刺‘私通敵國’四字。

龐涓為了得到老師鬼谷子所傳的孫子兵法,假裝善人,把不能行走的孫臏好吃好供養起來,騙得孫臏夜以繼日地在木簡上刻寫孫子兵法十三篇及註釋講解。後由於龐涓僕人的泄露,孫臏才知道真相,便裝瘋避禍。

推薦孫臏的墨子把孫臏的傑出才能和悲慘境遇告訴了齊國大將田忌,田忌把情況報告了齊國國君齊威王,齊威王令田忌千方百計把孫臏救來齊國效力。孫臏到了齊國,齊威王對他十分敬重;田忌如同鮑叔牙對管仲一樣,對這位優秀的同事更是禮遇有加。

把壞事進行到底的龐涓又想出一條離間計:派人潛入齊國到處散佈謠言,説田忌、孫臏陰謀造反奪權,同時用重金賄賂齊國相國鄒忌,要他除掉孫臏。鄒忌也是個嫉賢妒能的小人,正因齊威王重用孫臏,惟恐相位被取代,便指使心腹大夫公孫閲作假證,告發孫臏幫助田忌要奪取齊國王位。謠言加密告,齊威王一怒之下削了田忌兵權,罷免了孫臏的軍師之職。

類似之例,還有戰國末年的李斯與韓非。

李斯與韓非也是同學,都是荀子的學生。李斯進入秦國深受秦王器重,官至廷尉。韓非由韓國出使到秦國,秦王見後很喜歡韓非。李斯知道韓非比自己優秀,害怕秦王重用他後對自己的前途不利,就向秦王進讒將韓非抓進牢房,後又送去毒藥,逼迫韓非自殺而死。

俗話説,好心有好報。鮑叔牙正確對待比自己優秀的同事,其遠見卓識和高風亮節,使他生前受到齊桓公、管仲及世人的尊重,死後得到人們的景仰。

而龐涓、李斯不能正確對待比自己優秀的同事,以害人始,以害已終。

龐涓見齊威王罷免了孫臏的軍師之職,以為天下沒有對手了,公元前342年,他統兵侵略趙國、韓國,並圍困了韓國都城新鄭(今河南鄭州市新鄭區)。齊威王比魏惠王還是清醒些,雖撤了孫臏的軍師職務,還保留了“公務員”身份,更沒有進行人身傷害。在韓國派人到齊國求救時,採納了孫臏的攻魏救韓的建議。龐涓急忙回國迎戰援救齊軍,中了孫臏的增兵減灶之計而冒進,於馬陵(今河南範縣西南)遭到齊軍伏擊大敗,龐涓拔劍自盡。

李斯呢?秦始皇死後,他與宦官趙高合謀,偽造遺詔,迫令皇長子扶蘇自殺,立少子胡亥為皇帝。後為趙高所忌,於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20xx年)被腰斬於咸陽(今陝西咸陽市秦都區)鬧市,並夷三族。

從古至今,龐涓、李斯的卑鄙行為總是受到人們的詬病。

所以,對待同事,你不可能什麼都比別人強,也不可能事事都佔別人前頭。對待優秀同事,應該虛心向別人學習;退一步講,就是心裏不舒服,聰明的辦法是加強學習和鍛鍊,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質和能力,爭取用業績來勝過,而不能用龐涓、李斯一類卑劣的手段。

因為,羣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上帝的眼睛是睜着的。

※本文作者:※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