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道桑榆晚夕陽譜詩情美文欣賞

來源:文書谷 3.07W

美不過夕陽紅,温暖又從容。周新橋是我們袁家的大姐夫,他與玲姐相濡以沫度過了金婚。古稀之年的他們牽手進了老年大學,一個進修詩詞書法,一個學習水墨丹青,勤耕不輟,家中掛滿了他們的字畫,他們沐浴着金色的夕陽,徜徉在詩情畫意的美景中。親朋戚友也獲饋贈,分享他們的藝術成果。真是莫道桑榆晚,夕陽譜詩情。

莫道桑榆晚夕陽譜詩情美文欣賞

退休前,新橋哥是個大忙人,在他任區委書記那段日子裏,經常下鄉,瞭解民情,檢查工作,給農民作報告,傳達政策,訪貧問苦,噓寒問暖……無車代步,全靠11號(指雙腿)或自行車走遍了全區各個角落。風裏、雨裏、泥裏、水裏,他走過多少路?無人知曉,只有他的雙膝知道,老來膝關節疼痛無比,行走困難,多年醫治,見效不大。去美國探親時,幸得美國醫生醫治後減輕了痛苦,但仍需柱杖而行。我們每次打電話詢問他的腿疾好些了嗎?總是聽到他那爽朗的笑答:“還可以。”忘我的工作,付出的是青春和健康的代價,但他無怨無悔。

改革開放初期,年過半百做慣了行政工作的他,接受組織委派,下海經商了。一無經驗、二無資金、三無關係,他這“三無人員”就這樣走馬上任了。我們佩服他的勇氣,他真是位敢為天下先的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他比以前更忙碌了,天南地北闖天下,為寶慶進出口貿易公司找貨源、找銷路,精打細算、誠信經營。短短几年,他為公家積累了財富,建起了兩幢大樓,解決了辦公地點和職工住宿。他能白手起家創奇蹟,其中凝聚了他的意志、才幹和心血。他有着過人的記憶力,他無需翻電話本,張口就能準確背誦十多家株洲親友的電話號碼,更別説經常往來的電話號碼了,當在場的人佩服得目瞪口呆時,他那憨厚的臉上漾開了快樂的笑容。

記得有一次他從上海出差回來路過株洲,驕陽似火,他在我們家匆匆洗個澡,又去清水塘火車站趕火車回邵陽。我們去送站,那是個小站,無月台,上火車得兩手抓住扶杆,引體向上,才能上去。無奈車上已是人滿為患了,我們倆幫他費力地擠上火車,用力推他才關上車門。回來路上我們一直擔心他乘這樣比公共汽車還擠的沙丁魚罐頭似的火車,一定很難受。回到家瞥見牀下幾個西瓜,我們非常後悔自己的疏忽,怎麼沒讓他帶個西瓜解渴?周新橋創業過程的吃苦耐勞精神是現代年輕人應該學習的楷模和榜樣。

新橋哥勞碌一生,裏裏外外一把手。他除了工作出色外,家庭也經營得和睦温馨。他像棵大樹,為妻兒遮風擋雨;他又像春風,為親友送去温暖。物資緊缺的年代,他想方設法使家人吃飽,還省吃儉用孝敬雙方父母。他對多病的妻子體貼入微,呵護備至,包攬大部分家務,還多次陪護上省城,求醫問藥,不辭辛苦。愛的牽手,延續了妻子的生命,提升了他們生命的質量。

夫妻倆對兒女是舔犢情深,孩子們成家分開後,每到星期天他們都要把全家人召回來,舉行家宴,每次都像過年過節一樣熱鬧。菜餚豐盛無比,為此他們倆得提前一兩天準備,採購、烹製,新橋哥主廚,玲姐打下手。狹小的廚房裏留下他那高大而忙碌的身影,客廳裏洋溢着全家人的歡聲笑語,持續多年,樂此不疲!我們的女兒在邵陽師專讀書時,也常去赴宴,離家在外的她深深感受到玲姑姑爹家中濃濃的親情。他們家有一個習慣:每到吃飯快結束時,新橋哥都要分菜,他把桌上的菜讓大家分而吃光。孩子們從小養成了習慣,自覺地伸出碗來接着,他也以身作則,最後把殘湯剩菜全倒進自己的碗中,美其名曰“做總結”。這樣做他們是為了讓子孫養成勤勞簡樸、節約糧食、也不挑食的好習慣啊。

新橋哥一家對子女總是身教重於言教。玲姐心靈手巧,辛苦教學之餘還挑燈裁剪,一邊踩縫紉機,一邊輔導孩子讀書。1973年在老家相聚,我們聽到不滿十歲的小四能聲情並茂地全文背誦雷鋒的故事》,抑揚頓挫、字正腔圓,令人佩服他們對子女的教育,注重高標準、高質量,小四不負父母期望,赴美留學後留美工作。

新橋哥和玲姐親戚朋友多,他們總是盛情款待客人。三兒結婚時,有十幾個株洲的親戚朋友前去慶賀。早餐時,每個人的鮮湯麪上都有一個漂亮的油煎荷包蛋,大家感歎新橋哥起得早,為大家準備瞭如此營養豐富的麪食,不容易啊。《游擊隊之歌》的曲作者賀綠汀是邵陽人,多年來流行歌曲盛行,老音樂家漸漸淡出人們視線。新橋哥每到上海出差,必去看望他老人家,送上家鄉的特產。多年交往,老人看新橋哥忠厚誠實,把他視為知己,傾訴苦悶:德國邀請老人去講學,老人希望老伴同行,卻有人作梗 ……新橋哥噓寒問暖,寬慰老先生。寧基常回憶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她在北京讀書、工作時,每到秋天,新橋哥出差到北京,常送邵陽的橘子給她,在北京,這可是稀罕物,讓她這“一表三千里”的遠親,都感受到被關愛的温暖。固基患癌症,他們夫妻倆心急如焚,手術時趕來株洲探視,康復期接到邵陽家中細心給予調養,還介紹病友傳授經驗,幫助固基克服了恐懼絕望,積極治療,恢復了健康。

在新橋哥的幫助下,受出身牽連的一些青年,擺脱了極左干擾,順利地考上大學,從而改變了他們人生的軌跡。我們親眼看過在他幫助下平反摘帽的人,感激涕零地要兒子記住周伯伯的大恩大德。這樣的事他做過不少,但沒聽他炫耀過。在特殊的歷史條件下,有的黨員、官員,為保烏紗帽,極力迴避或搪塞求助者;只有胸懷坦蕩,正直善良,足智多謀,膽識非凡的人,才敢於對蒙冤受屈的人援之以手的。古人云:“時窮節乃見。”政治高壓下,有些人扭曲了靈魂,有的還泯滅了人性,新橋哥固守着人性中最淳樸的善良本性和惻隱之心,默默地去幫助落難的人。生活深處的真實故事比電視劇還感人。

幾十年來,新橋哥為國為人民盡力,為家庭為家族盡責。他工作出色,有獨當一面的能力。搞行政,他體恤民情辦實事;搞經濟,他能白手起家蓋高樓。他寬厚仁慈,尊親長,愛弟妹,盡己所能幫親友排憂紓難送温暖,他是大家公認的能人、好人。20xx年收到他的第一本《詩文存稿》,使我們非常驚訝,他當過官,做過商人,沒想到他還是位詩歌愛好者。我們覺得寫詩是很難的事,出詩集就更難了。拜讀後我們認識了耄耋之年的姐夫的內心追求:他不甘平庸、過舒適的日子,他要挑戰自我,把自己生命最炫麗的光彩留在人間、留給後代。他要向世人證明只要敢想敢做,並持之以恆,就沒有做不到的事。他真是個能幹實在而又感情豐富的人。

正如他在自序裏所説:“家處寒境及戰爭帶來災難,使酷愛讀書的我不得不輟學務工。”失學並沒有失志,相反地激發了他的自學熱情,他像海綿吸水一樣吮吸有用的知識:向父兄學吟詩作對,向報刊學習並積極投稿,常用民歌、打油詩來增添農民聽報告的樂趣 ……學用結合,日積月累,他深感詩詞的魅力能“正得失、動天地、泣鬼神”,還能抒發情懷,妙不可言。

晚年新橋哥和玲姐四度赴美探親,去過不少地方。其中包括美國中西部奧馬哈,芝加哥,紐約,華盛頓,大狹谷,拉斯維加斯,和加州。在加州兒子家中住時,認識了不少華人,其中有來自國內的知名作家和名人。新橋哥通過旅遊和與當地華人朋友的交往,對中美之間生活和社會情況有一個很深刻的對比。這反過來對他過去一生中的經歷又有了新的認識。他是個對新鮮事物敏感的人,這些經歷開拓了他的視野,對他的寫作有比較大的影響,他在美國探親期間寫了不少文章和詩,有一些登上了世界日報美西版。

孔子曰:“不學詩,無以言。”就在現代一般人淡忘古訓,不學也不會寫詩時,他決心向詩詞的高峯攀登,竟然在七十三歲時進老年大學,拜恩師,學絕句、填律詩。豐富的閲歷、畢生的愛好、系統地學詩、不懈地追求造就了這位平民詩人。舉世公認的大文豪高爾基寫的《童年》、《在人間》和《我的大學》激勵了全球多少命運坎坷,而又愛好文學的人自學成才,周新橋就是其中一位了不起的人!

詩如其人,他的詩如同他的為人一樣樸實無華,實實在在地反映了他的喜怒哀樂。雖然他年事已高,但他的想象力和創作熱情不亞於年輕人,詩如泉湧,現在又有三百首新詩,我們期待這些新詩與玲姐的花鳥國畫和書付梓,夫妻倆的詩畫相映成趣,可喜可賀!

※本文作者:※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