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悽美愛情文章

來源:文書谷 2.6W

愛情裏面要是攙雜了和它本身無關的算計,那就不是真的愛情。古代的愛情,堅貞決絕,是一種唯美而又有感傷的記憶,悽美而感動。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古代悽美愛情文章的相關資料,供您參考!

古代悽美愛情文章

古代悽美愛情文章篇1:“第一女祕”上官婉兒的愛海沉浮

提到上官婉兒,則無法迴避武則天,因為是武則天殘酷地改寫了上官一家的命運,更直接影響了上官婉幾的一生。

當年,上官婉兒的祖父上官儀因起草廢武則天的詔書,被武則天所殺,上官一族被滿門抄斬。不過,武則天卻對不滿週歲的婉兒及其母親鄭氏網開一面,將她們趕進掖庭宮當了奴隸。

史書記載,上官婉兒天性聰明伶俐,善於寫文章,小小年紀就在內廷聲名盛播,因此受到了武則天的召見並得到賞識。之後,武則天下令免除她的奴婢身份,讓其掌管宮中詔命。自此,上官婉兒成了第一夫人的“第一女祕”,進入政治權力的核心。對於“女強人”武則天的知遇之恩,上官婉兒自然是感激涕零,感激中,還有緊緊追隨的崇拜。

如果説原來在掖庭官的時候,武后的“光輝事蹟”和傳奇經歷,對年少的上官婉兒是一種傳説中的“勵志教材”,那麼當上官婉兒來到武則天的身邊,與心中的偶像幾乎是零距離接觸時,武則天的一言一行,則具有無可言説的魅力。所以,即使後來她從別人口中得知所謂的“恩人”其實是殺父滅族的大仇人時,也只是“敬”上加“畏”。

所謂的復仇,在上官婉兒看來似乎已經不太重要,在超級強悍的武則天面前,她既沒有復仇的實力,也沒有復仇的動力。那麼,愛情或者説慾望便成了她排除寂寞的一種形式,當然,還有工作。

上官婉兒的第一個男人,大都認為是武則天的第二個兒子李賢,説上官婉兒是李賢的侍讀,與“容止端雅”的李賢朝夕相處,日久生情,互相愛慕。

“侍讀”大概是不可能的,因為上官婉兒是作為特殊人才被武則天引進來,可不是為了陪太子讀書。何況三年前,李賢就被任命為太子,並開始輔佐政務,才華出眾的他表現得相當出色,對於自己這個兒子,武則天甚至有些嫉妒,怎麼可能再把婉兒交給他,讓他如虎添翼呢?

上官婉兒流傳下來的詩很少,文采風流、才情滿溢的有一首《彩書怨》:“葉下洞庭初,思君萬里餘;露濃香被冷,月落錦屏虛。欲奏江南曲,貪封薊北書;書中無別意,惟悵久離居。”

據説,她寫這首詩的時候只有十幾歲。如果她與李賢之間真的存在過愛情的話,那麼這首飽含着滾燙情誼的詩,很可能寫於上官婉兒16歲那年或者稍後,因為公元680年的八月,李賢被武則天廢掉太子身份,貶為庶人,後來又被迫遷往巴州。

文中的“薊北”跟李賢的“ 巴州”南轅北轍,是一種煙幕彈式的遮掩也可以説得通,因為如果公開思念太子,豈不是與武則天為敵?

上官婉兒一生,好像沒有公開與誰做過對,她的中庸狡黠,實是在險惡的宮廷中不得已的護身符。

儘管每天小心翼翼,勤勤勉勉努力做到最好。但她還是觸怒了武則天,額上那塊永不消失的傷疤就是一種最嚴厲的警告和提醒。《舊唐書》上記載:“則天時,上官婉兒忤旨當誅,則天惜其才不殺,但黥其面而已。”至於是怎樣的“忤旨”,史書都語焉不詳,只能留給後人去猜想。一種比較有力的説法是,因為上官婉兒偷偷與武則天的男寵張昌宗調情取樂,女皇見到後,“拔取金刀,插入上官婉兒前髻,傷及左額,且怒目道:‘汝敢近我禁臠,罪當處死。’虧得昌宗替他跪求,才得赦免。”

當女皇沉溺在男寵之中,獲得身心的滋潤與快樂的時候,上官婉兒的情感世界卻是荒蕪乾涸的,為轉移自己旺盛的精力,上官婉兒成了“工作狂”。

在武則天執政的很長時間裏,大臣的奏摺都交給上官婉兒批閲。按《新唐書》的記載,上官婉兒批閲奏摺至少有20xx年時間。除了批閲奏摺。她還日理萬機,忙着代武則天接見朝臣,所以她又被稱為“女中宰相”。

稱帝后的第五年,武則天將修《周史》這項歌功頌德的重要任務交給了武三思和上官婉兒。除男寵張氏兄弟之外,武三思可以説是武則天最信任最親密的人,她曾一度想傳位給武三思,因狄仁傑等人的極力反對而作罷。

不知武則天是不是動了惻隱之心,竟然默許了上官婉兒與侄子武三思的情人關係。

上官婉兒與武三思剛開始的情愛關係,有點兒像現在的“辦公室愛情”。在修史的過程中,孤男寡女共處一室肯定是難免的,但武三思征服婉兒的肯定不只是才華,《舊唐書》中記載:“三思略涉文史,性傾巧便僻,善事人。”此時的上官婉兒,正高貴寂寞地單身着,武三思的到來,使她在繁忙的公務裏有了一種新的寄託,她將多年來積攢起來的渴望宣泄到火一般的愛慾之中,如果説是遲來的愛情,好像缺少了點什麼,如果是飢不擇食的偷情,好像又多了點什麼。至少,在上官婉兒成為唐中宗李顯的昭容之前,她只和武三思放縱私情。

應該説,上官婉兒對武三思是有真情的,因為在最寂寞的時候,是這個男人撩起了她對生活的另一種激情,不同於“教皇”武則天對她的知遇之恩,他給她的是另一種真實的温暖。所以,在武則天去世,武氏家族理應遭到清算的時候,上官婉兒利用自已的權力,始終保護、偏袒武三思,在中宗李顯面前,處處為他説話。這還不算,她還異常大膽地將這位情人介紹給李顯的老婆韋后。

上官婉兒之所以這麼做,一方面,是為情人武三思的後路着想,另一個更重要的方面,她也是為自己的前途着想。

中宗李顯復位後,封上官婉兒為昭容,令她專掌起草詔令。

從一開始,上官婉兒就被權力的激流裹挾着,為了生存,她不得不放棄自己的情人或者説暫時壓抑生命中原始的慾望。在她眼中,中宗李顯懦弱無能,而韋后野心膨脹,很有可能成為“武則天第二”。

這一時期遊走於權力核心的上官婉兒,比在女皇時代更加如魚得水。女皇時代,武則天是她的靠山,也是她的制約,武則天可以將她從罪臣孤兒提攜到權力之巔,也可以將她再打人人間地獄。但是現在,皇帝李顯對她都有所依戀,實際的掌權者韋皇后對她心存感激,老情人武三思權傾天下、一手遮天。所以這個時期的上官婉兒要風得風要雨得雨,正是八面玲瓏、肆無顧忌、感覺最好的時候。可以這麼説,在大唐的天空中,她已成為一顆紅得發紫的星墾。

人在最得意的時候,難免會對即將到來的危機掉以輕心,上官婉兒也不例外。這個即將到來的危機源自太子李重俊。

李重俊是中宗李顯之子,但非韋后所生,韋后的親生兒子被武則天杖殺後,庶子李重俊就當上了太子,所以,韋后極不喜歡李重俊。韋后的掌上明珠安樂公主與丈夫──武三思的兒子,都瞧不起李重俊,竟然稱他為“奴才”。更加不妙的是,李重俊聽説野心勃勃的安樂公主正想效法祖母武則天,做一位女皇帝,而中宗李顯居然説要向大臣們徵求意見。

總之,按當時的局勢發展下去,李重俊雖然是名正言順的皇位繼承人,但天下很可能是別人的。在李重俊看來,損害他利益的罪魁禍首正是武三思與上官婉兒。

當時,以武三思為權力核心的政治集團完全主宰了朝政,上官婉兒與武三思私通,也是盡人皆知的事。李重俊的邏輯就是,如果沒有上官婉兒,武三思就不會得到寵信,武三思得不到寵信,韋后與安樂公主就不會那麼囂張。他的地位就不會岌岌可危了。尤其是上官婉兒,每次都在詔書中抬高武家,貶毀李家,這樣的女人,必須誅之而後快。於是,李重俊聯合羽林發動了一次宮廷政變,這次政變,差點讓上官婉兒死無葬身之地。

經過這次劫難,上官婉兒似乎有些清醒了。她明白,武氏也好,韋氏也好,最終都不太可能承繼天下,她更加看好的是李唐宗室的重要力量,即武則天的第四子相王李旦(李隆基之父)與太平公主。尤其是太平公主與上官婉兒的交情一向很好,二人一直都是武則天的親信,在武則天死後,她們曾一度攜手合作。但是由於一個男人的出現,兩人成為情敵。

這個男人就是崔湜,比上官婉兒小六歲,20歲就中了進士,是一位會吟詩作賦的美男。客觀地説,崔湜不僅長得漂亮,也確實有才。上官婉兒與崔湜互相仰慕、惺惺相惜,不知是在什麼時間、什麼地點,又是一個什麼機緣,他們之間隔着的那層紙被點破了。一般認為是上官婉兒搬到宮外之後,兩人才好上的。史書記載:“婉兒與近嬖至皆營外宅,邪人穢夫爭候門下,肆狎暱,因以求劇職要官。與崔湜亂,遂引知政事。”

因為沉醉於對崔湜的愛慾激流之中,上官婉兒儘自己最大的努力,託舉着崔湜的升遷仕途。上官婉兒44歲的時候,將崔湜提升為兵部侍郎,不久又拜為中書侍郎(正三品官)。僅過了一年,又提拔崔湜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宰相)。也就是在這一年,崔湜因受賄破壞選法被御史揭發,趕出朝廷,貶為江州司馬,又是上官婉兒遊説奔走,説動安樂公主使他官復原職。次年,崔湜在商山道工程中,勞民傷財,沒能完工,上官婉兒則不顧其半途而廢的事實,虛誇其功,大加讚賞。

和祖父上官儀相比,上官婉兒似乎更容易陷入個人感情的漩渦不能自拔。對待武三思也好,對待崔湜也罷,大多時候處事還比較公正的上官婉兒,因為感情的親疏嚴重影響了判斷力,在公正與私情兩者之間。不自覺地滑向了後者。

如果不是唐中宗李顯的暴卒,上官婉兒與崔湜的好夢本來可以繼續做下去的。

史書都説是韋后與女兒安樂公主太想當皇帝,迫不及待地毒死了李顯。歷史學家們對此非常懷疑,認為李顯被妻子和女兒毒死是一樁千古冤案。不過是李隆基編造出來的一個討伐韋后的藉口而已。

公元720xx年,相王李旦之子李隆基聯合太平公主,起兵殺入宮中,誅討韋后及其黨羽,韋后、安樂公主相繼被殺。在震天的喊殺聲中,46歲的上官婉兒表現得異常平靜,她將自己收拾齊整,讓宮女列隊,舉着蠟燭迎接李隆基的到來。

李隆基沒有來,代他行刑的是大將劉幽求。上官婉兒拿出她與太平公主共同擬定的遺詔給劉幽求看,表明自己的立場,希望他網開一面,手下留情。

這是在中宗暴卒之後,為穩定局面,她與太平公主臨時擬定了一份遺詔:“立温王重茂為太子,書後知政事,相王參決政務。”前兩條是韋后的授意,最關鍵的是最後一條,讓李隆基之父相王李旦參決政務,實際上是讓李唐宗室牽制韋后的力量。

上官婉兒拿出這份詔書,就是為了讓李隆基明白她的立場:詔書是她和太平公主共同起草的,説明她和太平公主是一個戰壕的盟友,而太平公主和李隆基又是這次政變的主要發起者,何況詔書上有讓李隆基之父李旦參政的內容,這足以説明上官婉兒依附李唐宗室的態度。

看得出來,上官婉兒對生命有多麼留戀和珍惜,她不想死,她想到了那位親密情人崔湜嗎?中宗暴卒之前,為了情人崔湜,她甚至與一直私交甚好的太平公主發生了磨擦,因為,太平公主也同樣喜歡崔湜。而當中宗死去之後,她重新認識到太平公主強大的力量,便又一次忍痛割愛,讓崔湜投入太平公主的懷抱,因為只有依附這個新靠山,他們的情愛之路才能延續。

大將劉幽求被面前這位鎮定、美麗的女人與這份詔書所打動,他下不了殺手。這麼重要的事,還是向主子李隆基稟報一下吧!小説、野史這樣描寫李隆基的回覆:“此婢妖淫,瀆亂宮闈,怎可輕恕?今日不誅,後悔無及了。”因為上官婉兒先前與韋后走得太近,他不能僅憑一紙遺詔,就去相信她的立場。

上官婉兒還是被殺掉了。其實,在最後關頭,只要太平公主發話,上官婉兒就可免除死罪。可惜,崔湜那個男人也是太平公主想要的,所以,對上官婉兒的死,她採取了袖手旁觀的態度。

後來,不知是覺得愧疚,還是確實感念上官婉兒的絕代才華,唐玄宗下令收集她的詩文,一共輯成20卷,並召著名詩人張説為她寫序。在張説的眼中,上官婉兒簡直成了完美無瑕的女神,文字上能“搖筆雲飛”,政事上“一日萬機”、“應接如意”。或許,在文人的心中,文才與治世之才兼備的女人,是最讓人敬愛的。

古代悽美愛情文章篇2:碧海潮生笙簫曲 還君咸池桃花夢

開闢鴻蒙,誰為情種?風雲之事,草木之情,能否用最虔誠的祈禱向佛祖尋得一顆玲瓏心,釋懷懷金悼玉的紅樓之夢?前世今生,奈何忘川之中,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也不知是神話還是詛咒?佛祖把慧眼的情緣留給能夠寂寥時試遣愚衷的人,於是便有了一花一世界,手掌裏盛滿無限。天籟,梵音,經筒,古琴,在最真的情和最俗的愛中交變着高雅、潔淨、智美。喜歡仰望佛的人,應該能夠見到佛的微笑,眉宇間的靜美。喜歡虔誠佛的人,總是有情愫的消解,心田裏的湧動。安頓靈魂,這一切是自然的事情,卻成了最不自然的事情了。

如若給你世界上最真的情話,想不?給你世界上最真的情話,你還會質問我嗎?一千個理由,一萬個藉口,為什麼你不嫁給我?我不能嫁給你,那時的我還小,前世太遙遠,就算今生的相遇也是很匆匆的。難道你忘記了嗎?青梅竹馬的情愫。沒有忘記,打開的書頁上,合上的書頁都有你我的印記。是什麼讓你不嫁了?因為這世間的痴是一種罪,因果輪迴裏相知相守相欠相離,你的淚是我的罪。

如若給你世界上最毒的情話,聽不?給你世界上最毒的情話,你還會考驗我嗎?回到我們最美的年華里,唐風宋雨中,那一世,你策馬揚鞭路過我的桃源,人面桃花相映紅的故事已經被流年紅鸞演繹出許多動人的詩篇。桃花扇,紅豆詩,竹枝詞,霓裳曲,人間最美四月天裏有易安的醉花陰,放翁的折紅英,飛卿的蝶戀花,訴不完的愁心,挖不完的肺腑,結不完的醉意。舉杯邀月情似天,馬嵬坡的故事之後,瓦霜孤寒比翼連理,酒不醉人人自醉,情不醉人人自醉。縱然情緣命數爭不得,不愁嫁嗎?最柔軟的部分只不過一滴淚,相伴相隨相愛相恨,你的淚是我的生命不能承受的痛與罪。

如若給你世界上最瘋的情話,行不?給你世界上最瘋的情話,你還會埋怨我?在來不及的等待裏,也不知道輪迴了多少,夢中見過你的影子。我用現世的業力,世俗的忍耐,求解曾經的我忘記過什麼嗎?真正的忘記是不需要時間的。需要時間忘記的一定忘不了。真正的忘記?這世界還有真正的忘記和不真正的忘記?我用最瀟灑的姿態寫下詩篇,水無痕,忘記是一種情懷。造化啊,前世的真愛遇見今生的摯愛只有一物——水。花橋流水邊,映月花溪畔,我的古琴已飛揚,我的書畫已消退,我在江南煙雨中不戀我的長安,不戀我的胡姬,不戀我的衣袂。既然要在琴心劍魔裏註定輪迴的罪,佛語上逃不過,愛別離,求不得之苦,那何必淨水蓮心呢?來去,聚散,分合,捨得,世俗的罪,就是一滴淚。僅僅是一滴淚,玲瓏骰子安紅豆,清揚婉兮,一襲江南最多情,千生萬世雙飛去!

青山隱隱,情思悠悠,春風十里柔情,輕蹙眉,巧笑兮,美目兮,依然,仍然,你我的過往,太多的偶然,婉約在江南煙雨中流轉,我打量了你好久,山無決絕,水無華裳。那一刻,徹底改變了。一秒鐘點穴,一生去解穴。我仍然記得,桃花島雲遊蹁躚,碧海潮生曲笙簫裊裊翩翩,海上明月勾彎彎,十里荷塘三秋桂子,尋與千尋,誰人能給心畫眉,飛天夢迴大唐愛。我的古琴,我的畫卷,我的流年,我的指尖,我的繾綣,寫盡痴與淚抵不過前世今生的輪迴。我依然,依然在夢裏,重複的故事裏,神話傳説中遇見你。你若不來,我怎能老去?

這一世,菩提樹下不用參悟痴與淚的最真、最毒、最瘋的情緣。於是懂了一切的一切,人老易健忘,風吹猩猩木,含笑蝴蝶蘭,一花一世界,留下一個不老的神話——碧海潮生笙簫曲,還君咸池桃花夢!

古代悽美愛情文章篇3:張學良和墨索里尼千金的一段情

1931年,時任國民政府陸海空軍副總司令的張學良在一次例行的外交會議上認識了20歲的艾達·墨索里尼。艾達是意大利獨裁者墨索里尼的長女,丈夫則是當時的意大利駐華大使齊亞諾。沉浸在新婚燕爾的艾達為了能守護在丈夫身邊來到中國,可讓她絕望的是,剛到不久,丈夫就有了新歡。發現已有身孕的艾達鬱鬱寡歡。可即便如此,她還要強顏歡笑去參加各種外交宴會。也就在這樣的情況下,她遇到了風度翩翩的張學良。

在艾達看來,張學良具備東方男子的氣質和西方紳士的幽默,而張學良也被艾達的熱情親切所感染,兩人相談甚歡。當張學良發現艾達灰暗的情緒後,就承諾她常來玩。孰料,一句客套話讓艾達認了真,她率真地以為這是一種示好的信號,於是就騰出大把的時間來邀約張學良。因為艾達的特殊身份,張學良只能按照外交禮節一次次赴約。

一天,艾達聽説張學良不僅車技驚人還會開飛機時,於是突發奇想,説:“張將軍,您能駕飛機帶我到北平上空看看風景嗎?”這瘋狂浪漫的想法讓張學良以軍中紀律為由拒絕了。可艾達一再懇求,並保證僅此一次,最終張學良妥協了。

那天,日暖風恬,當張學良小心低調地帶着5個月身孕的艾達開着飛機遨遊在天空時,壯觀的北平城讓艾達大開眼界,久違的笑容又一次出現在她的臉龐。看着艾達心結紓解,張學良也把這次飛行當成一種特殊的外交活動,只是沒想到,隔天,北平的大街小巷開始瘋傳他“擅調飛機攜墨索里尼小姐空中暢遊北平城”的消息,隨即,各大報紙也開始極力渲染他們的這段“跨國戀情”。新聞傳到南京,蔣介石大發雷霆。面對鋪天蓋地的指責,張學良開始迴避艾達。艾達充分理解張學良當時的處境,便也不再打擾。只是,雖不能見面,但艾達還是每天關注着有關張學良的信息。

幾個月後,“九·一八”事變爆發,張學良迫於蔣介石的軍令,不戰而退的他再一次被拋上輿論的風口浪尖,一時間,他被戲稱為“不抵抗將軍”。剛剛生下兒子的艾達很為張學良擔心,她想見見他,哪怕只看上一眼,問問他是否安好?

1932年春,就在艾達為張學良牽腸掛肚時,“九·一八”國聯調查團來華,而各國使節也在受邀之列。又一次,在張學良招待的宴會上,兩人見面了。巧合的是,他們被安排在同一桌的正對面。彼此沒有言語,但看着張學良消瘦的模樣,艾達憂心不已。期間,艾達的目光一直追隨着張學良不斷應酬的身影,有思念,也有哀怨。偶爾,張學良眼神掃過來,看到艾達一臉的擔憂,心裏不免有些內疚。宴會接近尾聲,張學良悄悄遞給艾達一個字條,表明之前拒絕她的歉意,並邀請她次日同遊頤和園。看到字條,艾達的眼睛濕潤了。

第二天,張學良帶着夫人于鳳至一起迎接艾達。簡單的對話後,隔膜一掃而空。肩並肩走在一起,艾達有一種無法言表的幸福感。兩人説起中日之間的戰爭,艾達問:“我能幫你什麼?”張學良説出缺少先進的飛機。數日後,牢記心頭的艾達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真的幫他在意大利訂購了三架飛機。可就在兩人關係回温之際,艾達卻要離開了。

1932年末,齊亞諾接到調令前往上海,艾達不得不同行。她向張學良辭別,張學良親自開車送行。車上,兩人默默無語,千言萬語都哽在喉間。要走了,艾達説:“這次分別,不知何時再見?如果你心裏有我,就請記住我兩句話:一戒掉嗜好(鴉片),二積極抗日。”張學良點頭走後,艾達放聲大哭。

“九·一八”事變後,“不抵抗”的罵名讓張學良意志消沉,復吸鴉片。艾達去上海不久,被迫下野的張學良也來到上海戒除毒癮,並準備出國。戒毒的過程痛苦不堪,但張學良始終沒看到艾達的身影。殊不知,就在聽説張學良來上海戒毒後,艾達就輾轉聯繫到給他戒毒的醫生米勒。怕登門打擾他安心戒毒,她每天打電話問米勒張學良的戒毒情況,從未間斷。張學良戒毒成功後,艾達推薦他把意大利作為出訪的第一站,因為不日也將和丈夫回國,可一起同行。

1933年4月11日,他們啟程。此後十幾天的海上航行,雖然雙方都有配偶在側,但對於艾達來説,那是她最幸福的回憶。同年底,張學良結束歐洲之行返回國內。此後,兩人雖然分割在地球的兩端,但依舊保持着書信往來,艾達不時鼓勵張學良保家衞國,這給身處國內緊張氣氛下的張學良極大的心理安慰。

1936年,張學良發動“西安事變”後,便被蔣介石囚禁了起來。次年,全面抗戰開始時,張學良得知升任意大利外交部長的齊亞諾宣佈承認日本軍國主義陰謀策立的偽滿洲國。他大為惱火,當即給艾達寫了一封義正言辭的絕交信,並把她之前的所有信件統統寄回。從此,這份曾經患難與共的友情隨着戰火灰飛煙滅。

1945年,隨着二戰局勢變化,齊亞諾由於不滿墨索里尼的瘋狂統治,被逮捕後處死。意大利戰敗後,墨索里尼也曝屍街頭。接連失去丈夫和父親,艾達幾近崩潰,最終完全消失。

在戰火紛飛的年代,張學良和艾達的這份情誼,糾結來去,讓人欷歔。無疑,艾達是愛張學良的,可對於自詡好色的張學良來説,在與艾達的交往中,他從未跨越雷池。也許,這也正是艾達一直深愛他的原因之一,風流並不下流,好色但有分寸。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