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景文章

來源:文書谷 1.21W

寬闊的草原時動時靜,時刻以它的温存與博大見證了生命的生生不息......下面就是本站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寫景文章,希望大家喜歡。

寫景文章

寫景文章:草原

因工作原因來到了錫林浩特,也來到了一直嚮往已久的美麗的大草原。坐在開往東烏珠穆泌旗的車上,視線不禁被周邊的景色所吸引,棉絮般潔白的雲層呈不規則的幾何圖形,隨處懸掛在藍藍的天空。雲層離地面的高度都十分的低,遠處望去,彷彿伸手就可以摸到,這也許就是內蒙獨有的天空。

車緩緩行駛在蜿蜒的道路,這條道路似從整件綠色毛衣中間剪裁開縫製的中間拉索,而車則是拉索的拉頭,隨着車向前行駛,拉索也緩緩地拉開了草原迷人景色的帷幕,也使我們能更加深刻的去領略它的風光。可能是季節原因,草原的草並不是想象中風吹草低現牛羊的高度,可以説大片草的高度只能沒過腳裸,草的顏色也是泛着金黃中夾雜着些許的綠。我再次震驚於草原的廣闊無垠,四處望去沒有盡頭,除了草和偶爾幾座牧民居住的蒙古包以及時段時續的丘陵,看不見任何阻礙視線的物體。微風吹過,把草葉吹起翻轉,草葉下的綠色也相應顯現出來,黃綠相間,似大片的油菜花隨風兒四處擺動。

汽車走了240公里,終於到了此行的目的地東烏珠穆泌旗,這240公里全是草原,放眼望去能清晰地看到烏利雅斯太山以及四周的丘陵,成千上百肥壯的羊羣在草地上走走停停,彷彿雪白的珍珠點綴在綠色綢緞上,給嫵媚婀娜的草原姑娘穿上高貴的旗袍。牛羣緩緩地漫步在草地上,牛尾巴不時的甩來甩去驅趕身上的蠅蟲,數不清的黑、黃色的蒙古馬和三河馬帶着若干匹小馬在一旁盡情打滾、撒歡,和牛羣相依在一旁,時而有幾隻羊穿過它們身旁,它們顯得如此的愜意。我不由得開始嫉妒起草原上的牧民和牛羊來, 他們生活在這用綠色渲染打底的草原上,呼吸着最純淨的空氣,拋開都市的喧囂和鋼筋混凝土的高樓的束縛,無憂無慮的自由自在的暢遊在這綠色的海洋

草原上的氣候説變就變叫人捉摸不定,剛才還是晴空萬里,這會兒已是狂風滿天,風裏帶着的砂粒打在臉上隱隱作痛。此情此景不由得讓我想起一句歌詞:“你是風兒,我是砂……”是呀或許我們這些外來的勿勿的草原過客,就象是這風裏的砂子一樣,隨處飄蕩居無定所,最終將離開草原。來到就近的蒙古包,見到了善良好客的主人卓力格圖和他妻子哈斯其格,擺上醇香的奶茶和我們並吃不慣的奶豆腐,大家一起盤腿坐下,我們親切的詢問起草原上他們的生活起居,得知他們的牛羊馬基本上都是放養,他們把分給他們的幾百畝地用柵欄圈起來,除了晚上把這些內蒙獨有的短尾細毛羊集中圈起來,牛羊都是不管的,讓它們隨處走、隨處逛。

寬闊的草原時動時靜,時刻以它的温存與博大見證了生命的生生不息。或許,每個人都該有一片天空,一片屬於自己的桃花源地。生活,讓我們夜以繼日的忙碌甚至到無法喘息,也可以讓我們麻木的聽不見那純淨的天籟之音,但生活還將繼續。期待明天更好,希望好人平安,自己選擇的路迎着陽光走下去……

寫景文章:明月出天山

西域,新疆古時之稱謂。西域的瑰麗與神祕是口裏人不踏足,便不得以體會的。這裏是世界上四大文化體系唯一匯聚的地方,較早的史料記載便是周穆王西巡崑崙的篇章,自西漢初年設立都護府,新疆正式被納入中國版圖。往事越千年,在文化的碰撞和歷朝歷代的擘劃經營下,使得這塊靜卧在天山腳下的疆域,成為浩瀚歷史夜空下的一輪明月。

工作11個年頭了,得益於地勘行業的工作性質,來疆8次之多,印象中都是不同的季節,過眼了四季的變化,走過了北至塔城南至且末,西至喀什東到哈密的路線。但每每到此,仍是嚮往碧空雲霞、嚮往天山晴雪、嚮往紫塞流沙、嚮往駝鈴明月、更向往落日孤煙時,大漠絕塵去,這何嘗不是我年少時的英雄情懷,亦或是想去尋找一個梁羽生筆下俠客影跡的夢。

想必絕美的事物,非文字所能描述,一但踏上這邊疆域,這裏的一切也便屬於了你。天藍的像一汪海水緩緩流動,飄忽的白雲時而輕柔曼妙時而厚重壓頂,待到黃昏,流霞灑向大地,此時的人兒,站在五彩斑斕的牧場上,思緒又飄向了何方?我相信在經意和不經意間總能有那麼一絲靈動,會撩動你的心絃,亦能讓你欣然陶醉。

無邊晴雪天山出,不斷風雲地極來。穿過塔鬆低矮的枝椏,依稀望見煙雲繚繞的羣峯,那銀光閃閃的雪際宛如維族少女的珠冠。越到山腳下,愈發覺得寒氣逼人,不由得讓人整理了一下領口。緩緩流過牧民氈房邊的雪山融水,在陽光的照射下,如同跳躍的音符,晶瑩而窸窣。此時的我情不自禁地掬起一捧水,吻到臉頰,絲絲清涼沁人心脾。享受完她的温柔後,再極目四望,彷彿看見一朵朵純潔的雪蓮在向你招手,已然是別樣風情。猛然間,思緒被打亂,氈房裏傳來了容中爾甲熟悉而動人的旋律:許多的歡樂, 留在你的帳篷; 初戀的琴聲, 撩動幾次雪崩;少年的我為何不懂心痛,募然回首,已是光陰如風……。

新疆是三山夾兩盆的域貌,著名的塔克拉瑪干沙漠便坐落在塔里木盆地裏。站在紫塞之上,極目遠眺,逶迤的沙丘像潭水的漣漪,盡展流美;幾棵胡楊獨根孤懸,散落的幾片黃葉隨風而逝,沒有什麼能夠阻擋它對自由的嚮往。而於我來説,紫塞、沙漠,卻是這樣一幅場景:如血殘陽,霞披萬道。伴着大漠落日,一曲洞簫幽幽而起,旋即又隨裊裊孤煙淹沒在漫天風沙裏。急切的你想穿過沙帳去追尋,去追尋那衣袂飄飄的少女還是身着古樸的劍客?

清脆的駝鈴聲,由遠及近傳來,是暮歇的遊人還是外出的歸客?靜謐的星空下,月光在緩緩地流瀉,漫過斑駁的城堡,傾泄一地温柔。悠悠天宇曠,此刻,年少時的情懷伴着濃醇的酒香飄向遠方。

寥寥數段文字,全當隨心而走;文筆欠佳、構思欠酌、辭藻亦談不上華麗,讀讀即可,不必責求。

寫景文章:和田印象

這是農曆十月的下旬,和田的陽光依舊很明媚,暖洋洋的照在伊裏其鄉克孜克代爾瓦扎村。村路邊的白楊樹修長的身姿依舊挺拔,光禿禿的枝椏在風中搖曳,若是在盛夏,這裏將是一片富有詩意的林蔭道,然而冬天的寒冷卻為這裏平添了幾分沒落。

忙裏偷閒我最喜歡在午飯後靜靜的坐在院子裏,看成羣的麻雀在地上覓食,左跳右奔互相戲耍,忽然撲稜稜一下全飛到枝頭東張西望,唧唧喳喳的呼朋引伴。湛藍的天空中不時傳來鴿子互相追逐嬉鬧的哨音,使這遙遠的西域村落顯得更是寧靜祥和,充滿勃勃生機。

在大多數人眼中,新疆是一塊蠻夷之地,是一眼望不到邊的戈壁灘和黃沙肆虐的荒原。當你走進她,開始瞭解他的時候,才覺得她並不是傳説中的那樣荒蕪。這裏地處崑崙山北麓,塔克拉瑪干沙漠的南端,由獨特的自然條件,形成了獨居一格的自然景觀與民風習俗。不必説出自玉龍喀什河享譽國內外的和田玉,單是和田的大棗、核桃、棉花、葡萄與甜瓜就已經讓人驚歎不已。最大的內陸河塔里木河在此奔流不息,傳説中的不老神樹——胡楊就隱居在此。在炎炎烈夏撐起荒野中的一片綠洲,深秋則如一片燃燒的火,半邊田野彷彿都在慢慢熔化。

不來新疆你永遠不會懂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遼闊;不到和田你永遠不會知道古絲綢之路的精彩及樓蘭古國的神祕。

那成吉思汗的鐵騎浩浩蕩蕩從呼倫貝爾草原上穿過遼闊的塔克拉瑪幹到和田再到西亞,再到尼羅河那是一種怎樣的壯舉與豪邁……然而歷史終究是歷史,只能讓後人來瞻仰、來深思……那輝煌的時代或許在不久的將來會再次重現,因古國從來不缺少空前絕後,耀古鑠今能人異士。

凡是從內地輾轉來此的人,住的久了都會被這裏的淳厚所影響,所改變……

※本文作者:※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