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明月朗照着我的新源老馬場

來源:文書谷 6.38K
天山明月朗照着我的新源老馬場


對於我而言,太多的時間留在了老馬場,因而在感情上總是覺得,老馬場不僅僅是妻子女兒的故鄉,也已經是我名副其實的故鄉了。每次在老馬場住居下來,我都有一種釋然的感覺,一個人就着樣放鬆下來了,很自然地,所以就沒有“反認他鄉為故鄉”的慚愧。自然到什麼程度?反正已經看慣了老馬場的花開花落,霜降雪飛,與這裏的日子就算是混熟了。往往是住下來十天半月後,訝然發覺我們的外侄蛋蛋又長高了一截。不久又發現我們的小伊麗也長快了,這説明她喝這裏的牛奶,吃這裏的糧食已經完全適應了。看家犬花花也一天一個樣子。原先看家的樂樂在的時候,有一天我突然發覺他走路蹣跚了,像個高齡老人。樂樂走後,有一天我突然發現花花的腦袋竟然也可以碰到院子裏的露天水龍頭了。坐在院門的松木頭上曬太陽的時候,我會想,這樣的流水時光是不是我的理想歸宿了?我年年找一段時間回到這裏,這麼些年來年邁的岳父母也把我當成個兒子寵着,光旭夫婦也把我當成個哥哥般讓着,還給我們留好了一間房子,我們回來就住在裏面,我們走了就當我們外出做事去了,一直幫忙把房子鎖好看好,房內的一切也保持我們走時的樣子。假若覺着日子久了,他們就會打一個電話過來,問我們啥時候回來呀?跟對這個家裏的一名重要成員説似的。這麼些年,我們也習慣了常常想到在這所院子裏有我們的一間房子,房內有一套我們在南方沒有的用來取暖的火爐,一個簡陋狹小的書架,一張容我們夫妻和小孩睡覺的木牀(新房子起好之前睡的是大炕)。
離開遙遠的南方,就這樣在北方住居下來,一年一次或者兩次,我們夫妻、我們一家三口或者就我自己。這算不算人生的另一種活法,另一番況味?
站在北方天空下,我問大平灘的風,也問扎烏爾山頂的那輪月亮,風一年四季都在吹,月亮一月一個輪迴地掛在天上,也不知道他們同意了我沒有。
有幾次秋夜,我常常會在夜鶯啼鳴裏醒來,甚至起牀走出房外,有那麼幾個夜晚,醒來時,我會穿上棉衣,走出房門,忍着夜裏冰冷沁涼得可以穿透一切的天山長風,在院子裏踱步、思索。當我雙腳踩在菜地裏的埂邊上時,驚異地發現夜晚下的土地很明亮,原來青沉沉的天幕中,正懸掛着一輪圓月,朗照着這個被羣山包圍着的僻遠的老馬場。由於草原的上空沒有空氣污染,這個季節也沒有霧氣的蒸騰,空氣透明度奇高,那月亮像被洗過一樣,極薄極薄的一輪,彷彿一坨易碎的冰塊,晶瑩剔透,青光縷縷。這輪月亮已經緊貼了深藍的天幕,不再有懸浮感,應該要比南方的月亮高遠多了吧。夜鶯動聽的聲音滑入柔和的月光裏,月光也因此多了一脈動感。月光太亮了,也太涼了,有一種穿透身體的冰涼,摸摸胸口,感覺裏面已經儲存了許多許多的月光,明亮亮的把身體襯得像個汽燈,心裏的那一點也更明亮了。
常常地,天上的月亮周圍沒有一絲雲彩,月亮下面起伏的雪峯又彷彿澆上了一層乳色,顯得柔軟而又神祕。這是我以前在南方從未見過的絕好月夜。“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這詩句寫的雖然是江南明月,但是在地不老天不荒的西域,這月輪的清輝不也同樣陪伴過千秋萬代來去匆匆的身影嗎?今夜的月亮不但照在偏遠的老馬場,肯定也照在萬里關山上,照在當年的古絲綢路上。那月夜的駝鈴聲,那長長的馬嘶聲都已漸漸遠去了,然而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奔赴西域支邊或者盲流西域的人們,在這片土地上又開始了頑強地謀生,那些艱苦創業拼搏開拓的場景也肯定映在了天上的月輪中。今天我們看到的千百里的林帶,綠油油的麥田和草原,就是當年支邊墾荒者的真實記錄,或者説是他們的一座座豐碑。他們之中有的來自我的南方故鄉廣西,還有的來自全國各地,幾十年了,他們用智慧染綠了多少生命的荒涼。現在他們當中有許多人已悄然長眠於這片土地下,在地下繼續用自己的身體肥沃着這片廣袤的家園;活着的也已白髮蒼蒼,但依然深深地熱愛着這片已經變得美麗的土地,甘願為這片土地繼續播灑真情和汗水。數十年來,這輪明淨光亮的天山孤月,在深藍的天空中,已經成為一代又一代的建設者們雖然青春流逝然而心情依舊的明證。
那些夜晚,我也把目光融進了這片月色,和月色一起審視這片獨特的土地。這的確是一片不同尋常的土地。我並非説她具有極度的美麗,而是感覺到她那種與任何一個地方都截然不同的韻味,我無法説出她是一種什麼韻味,我至今還在細細地感受,默默地品味。但是我確信,這種韻味必將讓我對這片土地迷戀終生。當然,要我們再像上一代人那樣在這裏活着,那已經不再可能,畢竟社會已經把一切改造得面目全非。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我們——我、妻子和女兒——肯定有着不會亞於上一代人的伊犁情結。而且正是因為這種情結,決定了我們在這裏的各種感想和打算。誠如我在前面就已説明的,我不但會繼續支持這院房子的拆舊建新,我還會很快在這裏再起一院房子,甚至在伊犁的哪一座城市買一套居室。我們不必太像上一輩人那樣在這裏經年累月地勞動,我們的心會常常瀏覽這一帶的山河,我們的感情也會隨着這裏的人事變遷而跌宕起伏。有一天,當莫乎爾河灘上的鐵索木板橋終於被一條鋼筋水泥橋代替,我們一定會爭取第一時間在上面留一個合影。真的。


對於我而言,太多的時間留在了老馬場,因而在感情上總是覺得,老馬場不僅僅是妻子女兒的故鄉,也已經是我名副其實的故鄉了。每次在老馬場住居下來,我都有一種釋然的感覺,一個人就着樣放鬆下來了,很自然地,所以就沒有“反認他鄉為故鄉”的慚愧。自然到什麼程度?反正已經看慣了老馬場的花開花落,霜降雪飛,與這裏的日子就算是混熟了。往往是住下來十天半月後,訝然發覺我們的外侄蛋蛋又長高了一截。不久又發現我們的小伊麗也長快了,這説明她喝這裏的牛奶,吃這裏的糧食已經完全適應了。看家犬花花也一天一個樣子。原先看家的樂樂在的時候,有一天我突然發覺他走路蹣跚了,像個高齡老人。樂樂走後,有一天我突然發現花花的腦袋竟然也可以碰到院子裏的露天水龍頭了。坐在院門的松木頭上曬太陽的時候,我會想,這樣的流水時光是不是我的理想歸宿了?我年年找一段時間回到這裏,這麼些年來年邁的岳父母也把我當成個兒子寵着,光旭夫婦也把我當成個哥哥般讓着,還給我們留好了一間房子,我們回來就住在裏面,我們走了就當我們外出做事去了,一直幫忙把房子鎖好看好,房內的一切也保持我們走時的樣子。假若覺着日子久了,他們就會打一個電話過來,問我們啥時候回來呀?跟對這個家裏的一名重要成員説似的。這麼些年,我們也習慣了常常想到在這所院子裏有我們的一間房子,房內有一套我們在南方沒有的用來取暖的火爐,一個簡陋狹小的書架,一張容我們夫妻和小孩睡覺的木牀(新房子起好之前睡的是大炕)。
離開遙遠的南方,就這樣在北方住居下來,一年一次或者兩次,我們夫妻、我們一家三口或者就我自己。這算不算人生的另一種活法,另一番況味?
站在北方天空下,我問大平灘的風,也問扎烏爾山頂的那輪月亮,風一年四季都在吹,月亮一月一個輪迴地掛在天上,也不知道他們同意了我沒有。
有幾次秋夜,我常常會在夜鶯啼鳴裏醒來,甚至起牀走出房外,有那麼幾個夜晚,醒來時,我會穿上棉衣,走出房門,忍着夜裏冰冷沁涼得可以穿透一切的天山長風,在院子裏踱步、思索。當我雙腳踩在菜地裏的埂邊上時,驚異地發現夜晚下的土地很明亮,原來青沉沉的天幕中,正懸掛着一輪圓月,朗照着這個被羣山包圍着的僻遠的老馬場。由於草原的上空沒有空氣污染,這個季節也沒有霧氣的蒸騰,空氣透明度奇高,那月亮像被洗過一樣,極薄極薄的一輪,彷彿一坨易碎的冰塊,晶瑩剔透,青光縷縷。這輪月亮已經緊貼了深藍的天幕,不再有懸浮感,應該要比南方的月亮高遠多了吧。夜鶯動聽的聲音滑入柔和的月光裏,月光也因此多了一脈動感。月光太亮了,也太涼了,有一種穿透身體的冰涼,摸摸胸口,感覺裏面已經儲存了許多許多的月光,明亮亮的把身體襯得像個汽燈,心裏的那一點也更明亮了。
常常地,天上的月亮周圍沒有一絲雲彩,月亮下面起伏的雪峯又彷彿澆上了一層乳色,顯得柔軟而又神祕。這是我以前在南方從未見過的絕好月夜。“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這詩句寫的雖然是江南明月,但是在地不老天不荒的西域,這月輪的清輝不也同樣陪伴過千秋萬代來去匆匆的身影嗎?今夜的月亮不但照在偏遠的老馬場,肯定也照在萬里關山上,照在當年的古絲綢路上。那月夜的駝鈴聲,那長長的馬嘶聲都已漸漸遠去了,然而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奔赴西域支邊或者盲流西域的人們,在這片土地上又開始了頑強地謀生,那些艱苦創業拼搏開拓的場景也肯定映在了天上的月輪中。今天我們看到的千百里的林帶,綠油油的麥田和草原,就是當年支邊墾荒者的真實記錄,或者説是他們的一座座豐碑。他們之中有的來自我的南方故鄉廣西,還有的來自全國各地,幾十年了,他們用智慧染綠了多少生命的荒涼。現在他們當中有許多人已悄然長眠於這片土地下,在地下繼續用自己的身體肥沃着這片廣袤的家園;活着的也已白髮蒼蒼,但依然深深地熱愛着這片已經變得美麗的土地,甘願為這片土地繼續播灑真情和汗水。數十年來,這輪明淨光亮的天山孤月,在深藍的天空中,已經成為一代又一代的建設者們雖然青春流逝然而心情依舊的明證。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