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書》卷三十五 志第二十五◎州郡一

來源:文書谷 8.6K
《宋書》卷三十五 志第二十五◎州郡一
○揚州 南徐州 徐州 南兗州 兗州

  唐堯之世,置十有二牧,及禹平水土,更制九州,冀州堯都,土界廣遠,濟、河為兗州,海、岱為青州,海、岱及淮為徐州,淮、海為揚州,荊及衡陽為荊州,荊、河為豫州,華陽、黑水為梁州,黑水、西河為雍州。自虞至殷,無所改變。周氏既有天下,以徐並青,以樑並雍,分冀州之地以為幽、並。漢初又立徐、樑二州。武帝攘卻胡、越,開地斥境,南置交趾,北置朔方,改雍曰涼,改樑曰益,凡為十三州,而司隸部三輔、三河諸郡。東京無復朔方,改交趾曰交州,凡十二州;司隸所部如故。及三國鼎歭,吳得揚、荊、交三州,蜀得益州,魏氏猶得九焉。吳又分交為廣。魏末平蜀,又分益為樑。晉武帝太康元年,天下一統,凡十有六州。後又分涼、雍為秦,分荊、揚為江,分益為寧,分幽為平,而為二十矣。

  自夷狄亂華,司、冀、雍、涼、青、並、兗、豫、幽、平諸州一時淪沒,遺民南渡,並僑置牧司,非舊土也。江左又分荊為湘,或離或合,凡有揚、荊、湘、江、樑、益、交、廣,其徐州則有過半,豫州唯得譙城而已。及至宋世,分揚州為南徐,徐州為南兗,揚州之江西悉屬豫州;分荊為雍,分荊、湘為郢,分荊為司,分廣為越,分青為冀,分樑為南北秦。太宗初,索虜南侵,青、冀、徐、兗及豫州淮西,並皆不守;自淮以北,化成虜庭。於是於鍾離置徐州,淮陰為北兗,而青、冀二州治贛榆之縣。今志大較以大明八年為正,其後分派,隨事記列。內史、侯、相,則以升明末為定焉。

  地理參差,其詳難舉,實由名號驟易,境土屢分,或一郡一縣,割成四五;四五之中,亟有離合,千回百改,巧曆不算,尋校推求,未易精悉。今以班固馬彪二志、太康元康定户、王隱《地道》、晉世《起居》、《永初郡國》、何徐《州郡》及地理雜書,互相考覆。且三國無志,事出帝紀,雖立郡時見,而置縣不書。今唯以《續漢郡國》校《太康地誌》,參伍異同,用相徵驗。自漢至宋,郡縣無移改者,則注云"漢舊",其有回徙,隨源甄別。若唯雲"某無"者,則此前皆有也。若不注置立,史闕也。

  揚州刺史,前漢刺史未有所治(它州同),後漢治歷陽,魏、晉治壽春,晉平吳治建業。成帝鹹康四年,僑立魏郡(別見),肥鄉(別見)、元城(漢舊縣,晉屬陽平)二縣,後省元城。又僑立廣川郡(別見),領廣川一縣,宋初省為縣,隸魏郡。江左又立高陽(別見)、堂邑二郡(別見),高陽領北新城(別見)、博陸(博陸縣,霍光所封,而二漢無,晉屬高陽。)二縣。堂邑,領堂邑一縣,後省堂邑並高陽,又省高陽並魏郡,並隸揚州,寄治京邑。文帝元嘉十一年省,以其民並建康。孝建元年,分揚州之會稽、東陽、新安、永嘉、臨海五郡為東揚州。大明三年罷州,以其地為王畿,以南台侍御史部諸郡,如從事之部傳焉,而東揚州直雲揚州。八年,罷王畿,復立揚州,揚州還為東揚州。前廢帝永光元年,省東揚州並揚州。順帝升明三年,改揚州刺史曰牧。領郡十,領縣八十。户一十四萬三千二百九十六,口一百四十五萬五千六百八十五。

  丹陽尹,秦鄣郡,治今吳興之故鄣縣。漢初屬吳國,吳王濞反敗,屬江都國。武帝元封二年,為丹陽郡,治今宣城之宛陵縣。晉武帝太康二年,分丹陽為宣城郡,治宛陵,而丹陽移治建業。元帝太興元年,改為尹。領縣八,户四萬一千一十,口二十三萬七千三百四十一。

  建康令,本秣陵縣。漢獻帝建安十六年置縣,孫權改秣陵為建業。晉武帝平吳,還為秣陵。太康三年,分秣陵之水北為建業。愍帝即位,避帝諱,改為建康。

  秣陵令,其地本名金陵,秦始皇改。本治去京邑六十里,今故治村是也。晉安帝義熙九年,移治京邑,在鬥場。恭帝元熙元年,省揚州府禁防參軍,縣移治其處。

  丹楊令,漢舊縣。

  江寧令,晉武帝太康元年,分秣陵立臨江縣。二年,更名。

  永世令,吳分溧陽為永平縣,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惠帝世,度屬義興,尋復舊。義興又有平陵縣,董覽《吳地誌》雲:"晉分永世。"《太康》、《永寧地誌》並無,疑是江左立。文帝元嘉九年,以並永世、溧陽二縣。

  溧陽令,漢舊縣。吳省為屯田。晉武帝太康元年復立。

  湖熟令,漢舊縣。吳省為典農都尉。晉武帝太康元年復立。

  句容令,漢舊縣。

  會稽太守,秦立,治吳。漢順帝永建四年,分會稽為吳郡,會稽移治山陰。領縣十,户五萬二千二百二十八,口三十四萬八千一十四。去京都水一千三百五十五,陸同。

  山陰令,漢舊縣。

  永興令,漢舊餘暨縣,吳更名。

  上虞令,漢舊縣。

  餘姚令,漢舊縣。

  剡令,漢舊縣。

  諸暨令,漢舊縣。

  始寧令,何承天志,漢末分上虞立。賀《續會稽記》雲:"順帝永建四年,分上虞南鄉立。"《續漢志》無。《晉太康三年地誌》有。

  句章令,漢舊縣。

  鄮令,漢舊縣。

  鄞令,漢舊縣。

  吳郡太守,分會稽立。孝武大明七年,度屬南徐。八年,復舊。領縣十二,户五萬四百八十八,口四十二萬四千八百一十二。去京都水六百七十,陸五百二十。

  吳令,漢舊縣。

  婁令,漢舊縣。

  嘉興令,此地本名長水,秦改曰由拳。吳孫權黃龍四年,由拳縣生嘉禾,改曰禾興。孫皓父名和,又改名曰嘉興。

  海虞令,晉武帝太康四年,分吳縣之虞鄉立。

  海鹽令,漢舊縣。《吳記》雲:"本名武原鄉,秦以為海鹽縣。"

  鹽官令,漢舊縣。《吳記》雲:"鹽官本屬嘉興,吳立為海昌都尉治,此後改為縣。"非也。

  錢唐令,漢舊縣。

  富陽令,漢舊縣。本曰富春。孫權黃武四年,以為東安郡;七年,省。晉簡文鄭太后諱"春",孝武改曰富陽。

  新城令,浙江西南名為桐溪,吳立為新城縣,後並桐廬。《晉太康地誌》無。張勃雲:"晉末立。"疑是太康末立,尋復省也。晉成帝咸和九年又立。

  建德令,吳分富春立。

  桐廬令,吳分富春立。

  壽昌令,吳分富春立。新昌縣,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吳興太守,孫皓寶鼎元年,分吳、丹陽立。領縣十,户四萬九千六百九,口三十一萬六千一百七十三。去京都水九百五十,陸五百七十。

  烏程令,漢舊縣,先屬吳。

  東遷令,晉武帝太康三年,分烏程立。後廢帝元徽四年,更名東安。順帝升明元年復舊。

  武康令,吳分烏程、餘杭立永安縣,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長城令,晉武帝太康三年,分烏程立。

  原鄉令,漢靈帝中平二年,分故鄣立。

  故鄣令,漢舊縣,先屬丹陽。

  安吉令,漢靈帝中平二年,分故鄣立。

  餘杭令,漢舊縣,先屬吳。

  臨安令,吳分餘杭為臨水縣,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於潛令,漢舊縣,先屬丹陽。

  淮南太守,秦立為九江郡,兼得廬江豫章。漢高帝四年,更名淮南國,分立豫章郡,文帝又分為廬江郡。武帝元狩元年,復為九江郡,治壽春縣。後漢徙治陰陵縣。魏復曰淮南,徙治壽春。晉武帝太康元年,復立歷陽(別見)、當塗、逡道諸縣,二年,復立鍾離縣(別見),並二漢舊縣也。三國時,江淮為戰爭之地,其間不居者各數百里,此諸縣並在江北淮南,虛其地,無復民户。吳平,民各還本,故復立焉。其後中原亂,胡寇屢南侵,淮南民多南度。成帝初,蘇峻、祖約為亂於江淮,胡寇又大至,民南度江者轉多,乃於江南僑立淮南郡及諸縣。晉末,遂割丹陽之於湖縣為淮南境。宋孝武大明六年,以淮南郡並宣城,宣城郡徙治於湖。八年,復立淮南郡,屬南豫州。明帝泰始三年,還屬揚州。領縣六,户五千三百六十二,口二萬五千八百四十。去京都水一百七十,陸一百四十。

  於湖令,晉武帝太康二年,分丹楊縣立,本吳督農校尉治。

  當塗令,晉成帝世,與逡道俱立為僑縣,晉末分於湖為境。

  繁昌令,漢舊名,本屬潁川。魏分潁川為襄城,又屬焉。晉亂,省襄城郡,以此縣屬淮南,割於湖為境。

  襄垣令,其地本蕪湖。蕪湖縣,漢舊縣。至於晉末,立襄垣縣,屬上黨。上黨民南過江,立僑郡縣,寄治蕪湖,後省上黨郡為縣,屬淮南。文帝元嘉九年,省上黨縣並襄垣。

  定陵令,漢舊名,本屬襄城,後割蕪湖為境。

  逡道令,漢作逡遒,晉作逡道,後分蕪湖為境。

  宣城太守,晉武帝太康元年,分丹陽立。領縣十,户一萬一百二十,口四萬七千九百九十二。去京都水五百八十,陸五百。

  宛陵令,漢舊縣。

  廣德令,何志雲:"漢舊縣。"《二漢志》並無,疑是吳所立。

  懷安令,吳立。

  寧國令,吳立。

  宣城令,漢舊縣。

  安吳令,吳立。

  涇令,漢舊縣。

  臨城令,吳立。

  廣陽令,漢舊縣曰陵陽,子明得仙於此縣山,故以為名。晉成帝杜皇后諱"陵",鹹康四年更名。

  石城令,漢舊縣。

  東陽太守,本會稽西部都尉,吳孫皓寶鼎元年立。領縣九,户一萬六千二十二,口一十萬七千九百六十五。去京都水一千七百,陸同。

  長山令,漢獻帝初平二年,分烏傷立。

  太末令,漢舊縣。

  烏傷令。

  永康令,赤烏八年,分烏傷上浦立。

  信安令,漢獻帝初平三年,分太末立曰新安。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吳寧令,漢獻帝興平二年,孫氏分諸暨立。

  豐安令,漢獻帝興平二年,孫氏分諸暨立。

  定陽令,漢獻帝建安二十三年,孫氏分信安立。

  遂昌令,孫權赤烏二年,分太末立曰平昌。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臨海太守,本會稽東部都尉。前漢都尉治鄞,後漢分會稽為吳郡,疑是都尉徙治章安也。孫亮太平二年立。領縣五,户三千九百六十一,口二萬四千二百二十六。去京都水二千一十九,陸同。

  章安令,《續漢志》:"故治,閩中地,光武更名。"《晉太康記》:"本鄞縣南之回浦鄉,漢章帝章和中立。"未詳孰是。

  臨海令,吳分章安立。

  始豐令,吳立曰始平,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寧海令,何志,漢舊縣。按《二漢志》、《晉太康地誌》無。

  樂安令,晉康帝分始豐立。

  永嘉太守,晉明帝太寧元年,分臨海立。領縣五,户六千二百五十,口三萬六千六百八十。去京都水二千八百,陸二千六百四十。

  永寧令,漢順帝永建四年,分章安東甌鄉立,或雲順帝永和三年立。

  安固令,吳立曰羅陽,孫皓改曰安陽;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松陽令,吳立。

  樂成令,晉孝武寧康三年,分永寧立。

  橫陽令,晉武帝太康四年,以橫藇船屯為始陽,仍復更名。

  新安太守,漢獻帝建安十三年,孫權分丹陽立曰新都,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領縣五,户一萬二千五十八,口三萬六千六百五十一。去京都水一千八百六十,陸一千八百。

  始新令,孫權分歙立。

  遂安令,孫權分歙為新定縣,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歙令,漢舊縣。

  海寧令,孫權分歙為休陽縣,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分歙置諸縣之始,又分置黎陽,大明八年,省並海寧。

  黟令,漢舊縣。

  南徐州刺史,晉永嘉大亂,幽、冀、青、並、兗州及徐州之淮北流民,相率過淮,亦有過江在晉陵郡界者。晉成帝咸和四年,司空郗鑑又徙流民之在淮南者於晉陵諸縣,其徙過江南及留在江北者,並立僑郡縣以司牧之。徐、兗二州或治江北,江北又僑立幽、冀、青、並四州。安帝義熙七年,始分淮北為北徐,淮南猶為徐州。後又以幽、冀合徐,青、併合兗。武帝永八年級年,加徐州曰南徐,而淮北但曰徐。文帝元嘉八年,更以江北為南兗州,江南為南徐州,治京口,割揚州之晉陵、兗州之九郡僑在江南者屬焉,故南徐州備有徐、兗、幽、冀、青、並、揚七州郡邑。《永八年級年郡國志》又有南沛、南下邳、廣平、廣陵、盱眙、鍾離、海陵、山陽八郡。南沛、廣陵、海陵、山陽、盱眙、鍾離割屬南兗,南下邳並南彭城,廣平並南泰山。今領郡十七,縣六十三,户七萬二千四百七十二,口四十二萬六百四十。去京都水二百四十,陸二百。

  南東海太守(東海郡別見),晉元帝初,割吳郡海虞縣之北境為東海郡,立郯、朐、利城三縣,而祝其、襄賁等縣寄治曲阿。穆帝永和中,郡移出京口,郯等三縣亦寄治於京。文帝元嘉八年立南徐,以東海為治下郡,以丹徒屬焉。郯、利城併為實土。《永初郡國》有襄賁(別見)、祝其、厚丘(並漢舊名)、西隰(何江左立)四縣,文帝元嘉十二年,省厚丘並襄賁。何、徐無厚丘,餘與《永初郡國》同。其襄賁、祝其、西隰,是徐志後所省也。領縣六,户五千三百四十二,口三萬三千六百五十八。

  郯令,漢舊名。文帝元嘉八年,分丹徒之峴西為境。

  丹徒令,本屬晉陵,古名朱方,後名谷陽,秦改曰丹徒。孫權嘉禾三年,改曰武進。晉武帝太康三年,復曰丹徒。

  武進令,晉武帝太康二年,分丹徒、曲阿立。

  毗陵令,宋孝武大明末,度屬此。

  朐令,漢舊名。晉江左僑立。宋孝武世,分郯西界為土。

  利城令,漢舊名。晉江左僑立。宋文帝世,與郡俱為實土。

  南琅邪太守(琅邪郡別見),晉亂,琅邪國人隨元帝過江千餘户,太興三年,立懷德縣。丹楊雖有琅邪相而無此地。成帝鹹康元年,桓温領郡,鎮江乘之蒲洲金城上,求割丹陽之江乘縣境立郡,又分江乘地立臨沂縣。《永初郡國》有陽都(前漢屬城陽,後漢、《晉太康地誌》屬琅邪。)、費、即丘(並別見)三縣,並割臨沂及建康為土。費縣治宮城之北。元嘉八年,省即丘並陽都。十五年,省費並建康、臨沂。孝武大明五年,省陽都並臨沂。今領縣二,户二千七百八十九,口一萬八千六百九十七。去州水二百,陸一百;去京都水一百六十。

  臨沂令,漢舊名。前漢屬東海,後漢、晉屬琅邪。

  江乘令,漢舊縣。本屬丹陽,吳省為典農都尉。晉武帝太康元年復立。

  晉陵太守,吳時分吳郡無錫以西為毗陵典農校尉。晉武帝太康二年,省校尉,立以為毗陵郡,治丹徒,後復還毗陵。東海王越世子名毗,而東海國故食毗陵。永嘉五年,帝改為晉陵。始自毗陵徙治丹徒。太興初,郡及丹徒縣悉治京口,郗鑑復徙還丹徒。安帝義熙九年,復還晉陵。本屬揚州,文帝元嘉八年,度屬南徐。領縣六,户一萬五千三百八十二,口八萬一百一十三。去州水一百七十五,陸同;去京都水四百,陸同。

  晉陵令,本名延陵,漢改曰毗陵,後與郡俱改。

  延陵令,晉武帝太康二年,分曲阿之延陵鄉立。

  無錫令,漢舊縣。吳省,晉武帝太康元年復立。

  南沙令,本吳縣司鹽都尉署。吳時名沙中。吳平後,立暨陽縣割屬之。晉成帝鹹康七年,罷鹽署,立以為南沙縣。

  曲阿令,本名雲陽,秦始皇改曰曲阿。吳嘉禾三年,復曰云陽。晉武帝太康二年,復曰曲阿。

  暨陽令,晉武帝太康二年,分無錫、毗陵立。

  義興太守,晉惠帝永興元年,分吳興之陽羨、丹陽之永世立。永世尋還丹陽。本揚州,明帝泰始四年,度南徐。領縣五,户一萬三千四百九十六,口八萬九千五百二十五。去州水四百,陸同;去京都水四百九十,陸同。

  陽羨令,漢舊縣。

  臨津令,故屬陽羨,立郡分立。

  義鄉令,故屬長城、陽羨,立郡分立。

  國山令,故屬陽羨,立郡分立。

  綏安令,武帝永九年級年,分宣城之廣德、吳興之故鄣、長城及陽羨、義鄉五縣立。

  南蘭陵太守(蘭陵郡別見),領縣二,户一千五百九十三,口一萬六百三十四。

  蘭陵令。(別見)

  承令(別見),文帝元嘉十二年,以合鄉縣並承。《永初郡國》、何、徐並無合鄉縣。

  南東莞太守(東莞郡別見),《永初郡國》又有蓋縣(別見)。領縣三,户一千四百二十四,口九千八百五十四。

  莒令。(別見)

  東莞令(別見),文帝元嘉十二年,以蓋縣並此。

  姑幕令,漢舊名。

  臨淮太守,漢武帝元狩六年立,光武以並東海。明帝永平十五年,復分臨淮之故地為下邳郡。晉武帝太康元年,復分下邳之淮南為臨淮郡,治盱眙。江左僑立。《永初郡國》又有盱眙縣,何、徐無。領縣七,户三千七百一十一,口二萬二千八百八十六。

  海西令,前漢屬東海,後漢、晉屬廣陵。

  射陽令,前漢屬臨淮,後漢屬廣陵,三國時廢,晉武帝太康元年復立。

  凌令,前漢屬泗水,後漢屬廣陵,三國時廢,晉武帝太康二年又立,屬廣陵。

  淮浦令,前漢屬臨淮,後漢屬下邳,《晉太康地誌》屬廣陵。

  淮陰令,前漢屬臨淮,後漢屬下邳,《晉太康地誌》屬廣陵。

  東陽令,前漢屬臨淮,後漢屬廣陵,《晉太康地誌》屬臨淮。

  長樂令,本長樂郡(別見),併合為縣。

  淮陵太守,本淮陵縣,前漢屬臨淮,後漢屬下邳,晉屬臨淮,惠帝永寧元年,以為淮陵國。《永初郡國》又有下相(前漢屬臨淮,後漢屬下邳,《晉太康地誌》屬臨淮。)、廣陽(廣陽,漢高立為燕國,昭帝更名。光武省並上谷,和帝永元八年復立。魏、晉復為燕國。前漢廣陽縣,後漢無,晉復有此也。)二縣。今領縣三,户一千九百五,口一萬六百三十。

  司吾令,前漢屬東海,後漢屬下邳,《晉太康地誌》屬臨淮。後廢帝元徽五年五月,改名桐梧,順帝升明元年復舊。

  徐令,前漢屬臨淮,後漢屬下邳,《晉太康地誌》屬臨淮。

  陽樂令,漢舊名,本屬遼西。文帝元嘉十三年,以下相併陽樂。

  南彭城太守(彭城郡別見),江左僑立。晉明帝又立南下邳郡,成帝又立南沛郡。文帝元嘉中,分南沛為北沛,屬南兗,而南沛猶屬南徐。孝武大明四年,以二郡並並南彭城。領縣十二,户一萬一千七百五十八,口六萬八千一百六十三。

  呂令。(別見)

  武原令,漢舊名。

  傅陽令,漢舊名。

  蕃令(別見),義旗初,免軍户立遂誠縣。武帝永初元年,改從舊名。

  薛令(別見),義旗初,免軍户為建熙縣。永初元年,改從舊名。

  開陽令,前漢屬東海,章帝建初五年屬琅邪。晉僑立,猶屬琅邪,安帝度屬彭城。

  杼秋令,漢舊名。

  洨令,前漢屬樑,後漢、晉屬沛。

  下邳令(別見),本屬南下邳。

  北凌令,本屬南下邳,二漢無,《晉太康地誌》屬下邳。本名凌,而廣陵郡舊有凌縣,晉武帝太康二年,以下邳之凌縣非舊土而同名,改為北凌。

  僮令(別見),本屬南下邳。南下邳有良城縣(別見),文帝元嘉十二年並僮。

  南清河太守(清河郡別見),領縣四,户一千八百四十九,口七千四百四。

  清河令。(別見)

  東武城令。(別見)

  繹幕令。(別見)

  貝丘令。(別見)

  南高平太守(高平郡別見),《永初郡國》又有鉅野、昌邑二縣(並漢舊名)。今領縣三,户一千七百一十八,口九千七百三十一。

  金鄉令。(別見)

  湖陸令,前漢曰湖陵,漢章帝更名。

  高平令(別見)。文帝元嘉十八年,以鉅野並高平。

  南平昌太守(平昌郡別見),領縣四,户二千一百七十八,口一萬一千七百四十一。

  安丘令。(別見)

  新樂令,二漢無,魏分平原為樂陵郡,屬冀州,而新樂縣屬焉。晉江左立樂陵郡及諸縣,後省,以新樂縣屬此。

  東武令。(別見)

  高密令(別見),江左立高密國,後為南高密郡。文帝元嘉十八年,省為高密縣,屬此。

  南濟陰太守,二漢、晉屬兗州,前漢初屬樑國,景帝中六年,別為濟陰國,宣帝甘露二年,更名定陶國,後還曰濟陰。《永初郡國》又有句陽、定陶二縣(並漢舊名)今領縣四,户一千六百五十五,口八千一百九十三。

  城武令。(別見)

  冤句令,漢舊名。

  單父令,前漢屬山陽。

  城陽令,漢舊名。

  南濮陽太守,本東郡,屬兗州。晉武帝咸寧二年,以封子允,以東不可為國名,東郡有濮陽縣,故曰濮陽國。濮陽,漢舊名也,允改封淮南,還曰東郡。趙王倫篡位,廢太孫臧為濮陽王,王尋廢,郡名遂不改。《永初郡國》又有鄄城縣。(二漢屬濟陰,《晉太康地誌》屬濮陽也。)今領縣二,户二千二十六,口八千二百三十九。

  廩丘令,前漢及《晉太康地誌》有廩丘縣,後漢無。文帝元嘉十二年,以鄄城並廩丘。

  榆次令,漢舊名,至晉屬太原。

  南泰山太守(泰山郡別見),《永初郡國》有廣平(漢武帝徵和二年,立為平幹國。宣帝五鳳二年,改為廣平。光武建武十三年,省並鉅鹿。魏分鉅鹿、魏郡復為廣平。江左僑立郡,晉成帝鹹康四年省,後又立。),寄治丹徒,領廣平、易陽(易陽,二漢屬趙,《晉太康地誌》屬廣平。)、曲周(前漢屬廣平,作曲周。後漢屬鉅鹿。《晉太康地誌》屬廣平,作曲樑。)三縣。文帝元嘉十八年,省廣平郡為廣平縣,屬南泰山。今領縣三,户二千四百九十九,口一萬三千六百。

  南城令。(別見)

  武陽令。(別見)

  廣平令,前漢屬廣平,後漢屬鉅鹿,《太康地誌》屬廣平。

  濟陽太守,晉惠分陳留為濟陽國。領縣二,户一千二百三十二,口八千一百九十二。

  考城令,前漢曰甾,屬樑國,章帝更名,屬陳留。《太康地誌》無。

  鄄城令。(別見)

  南魯郡太守(魯郡別見),又有樊縣。(前漢屬東平,後漢、《晉太康地誌》屬任城也。)今領縣二,户一千二百一十一,口六千八百一十八。

  魯令。(別見)

  西安令,漢舊名,本屬齊郡。齊郡過江僑立,後省,以西安配此。文帝元嘉十八年,以樊並西安。《永初郡國》無西安縣。

  徐州刺史,後漢治東海郯縣,魏、晉、宋治彭城。明帝世,淮北沒寇,僑立徐州,治鍾離。泰豫元年,移治東海朐。後廢帝元徽元年,分南兗州之鐘離、豫州之馬頭,又分秦郡之頓丘、樑郡之谷熟、歷陽之酇,立新昌郡,置徐州,還治鍾離。今先列徐州舊郡於前,以新割系。舊領郡十二,縣三十四。户二萬三千四百八十五,口十七萬五千九百六十七。今領郡三,縣九。彭城去京都水一千三百六十,陸一千。

  彭城太守,漢高立為楚國,宣帝地節元年,改為彭城郡;黃龍元年,又為楚國;章帝還為彭城。領縣五,户八千六百二十七,口四萬一千二百三十一。

  彭城令,漢縣。

  呂令,漢舊縣。

  蕃令,漢舊縣,屬魯。晉惠帝元康中度。蕃音皮;漢末太傅陳蕃子逸為魯相,改音。

  薛令,漢舊縣,屬魯。晉惠帝元康中度。

  留令,漢舊縣。

  沛郡太守,秦泗水郡,漢高更名。舊屬豫州,江左改配。領縣三,户五千二百九,口二萬五千一百七十。去州陸六十;去京都一千。

  蕭令,漢舊縣。

  相令,漢舊縣。

  沛令,漢舊縣。

  下邳太守,前漢本臨淮郡,武帝立,明帝改為下邳。晉武帝分下邳之淮南為臨淮,而下邳如故。領縣三;户三千九十九,口一萬六千八十八。去州水二百,陸一百八十;去京都水一千一百六十,陸八百。

  下邳令,前漢屬東海,後漢、《晉太康地誌》屬下邳。

  良成令,前漢屬東海,後漢、《晉太康地誌》屬下邳。

  僮令,前漢屬臨淮,後漢、《晉太康地誌》屬下邳。

  蘭陵太守,晉惠帝元康元年,分東海立。領縣三,户三千一百六十四,口一萬四千五百九十七。去州陸二百;去京都水一千六百,陸一千三百。

  昌慮令,漢舊縣。

  承令,漢舊縣。

  合鄉令,漢舊縣。

  東海太守,秦郯郡,漢高更名。明帝失淮北,僑立青州於贛榆縣。泰始七年,又立東海縣屬東海郡,又割贛檢置鬱縣,立西海郡,並隸僑青州。領縣二,户二千四百一十一,口一萬三千九百四十一。去州水一千,陸八百;去京都水一千,陸六百七十。

  襄賁令,漢舊縣。

  贛榆令,前漢屬琅邪,後漢屬東海。魏省,晉武帝太康元年復立。

  東莞太守,晉武帝泰始元年,分琅邪立。咸寧三年,復以合琅邪,太康十年復立。領縣三,户八百八十七;口七千三百二十。去州陸七百。去京都水二千,陸一千四百。

  莒令,前漢屬城陽,後漢屬琅邪。孝武大明五年改為長。

  諸令,前漢屬城陽,後漢屬琅邪,《晉太康地誌》屬城陽。

  東莞令,漢舊縣。

  東安太守,東安故縣名,前漢屬城陽,後漢屬琅邪,《晉太康地誌》屬東莞,晉惠帝分東莞立。領縣三,户一千二百八十五,口一萬七百五十五。去州陸七百;去京都陸一千三百。

  蓋令,前漢屬琅邪,後漢屬太山,《晉太康地誌》屬樂安。孝武大明五年改為長。

  新泰令,魏立,屬泰山。

  發乾令,漢舊名,屬東郡。《太康地誌》無,江左來配。

  琅邪太守,秦立。領縣二,户一千八百一十八,口八千二百四十三。去州陸四百;去京都水一千五百,陸一千一百。

  費令,前漢屬東海,後漢屬泰山,《晉太康地誌》屬琅邪。

  即丘令,前漢屬東海,後漢、《晉太康地誌》屬琅邪。

  淮陽太守,晉安帝義熙中土斷立。領縣四,户二千八百五十五,口一萬五千三百六十三。去州水六百,陸五百;去京都水七百,陸五百五十。

  角城令,晉安帝義熙中土斷立。

  晉寧令,故屬濟岷,流寓來配。

  宿預令,晉安帝立。

  上黨令,本流寓郡,並省來配。

  陽平太守,陽平本縣名,屬東郡。魏分東郡及魏郡為陽平郡。故屬司州,流寓來配。《永初郡國》又有廩丘縣(別置)。今領縣三,户一千七百二十五,口一萬三千三百三十。

  館陶令,漢舊名。

  陽平令,漢舊名。

  濮陽令,本流寓郡,並省來配。

  濟陰太守,漢景帝立,屬兗州。流寓徐土,因割地為境。領縣三,户二千三百五,口一萬一千九百二十八。

  睢陵令,前漢屬臨淮,後漢屬下邳。孝武大明元年度。

  定陶令,漢舊名。孝武大明五年改為長。

  頓丘令,屬頓丘,流寓割配。

  北濟陰太守,孝武孝建元年升立。領縣三,户九百二十七,口三千八百十。

  城武令,前漢屬山陽,後漢、《晉太康地誌》屬濟陰。

  豐令,漢舊名,屬沛。孝武大明元年復立。

  離狐令,前漢屬東郡,後漢、《晉太康地誌》屬濟陰。

  鍾離太守,本屬南兗州,晉安帝分立。案漢九江郡、晉淮南郡有鍾離縣,即此地也。領縣三,户三千二百七十二,口一萬七千八百三十二。去京都陸六百二十,水一千三十。

  燕縣令(別見),故屬東燕。流寓因配。

  朝歌令,本屬河內,晉武帝分河內為汲,又屬焉。流寓因配。

  樂平令,前漢曰清,屬東郡,章帝更名,《晉太康地誌》無。流寓因配。

  馬頭太守,屬南豫州,故淮南當塗縣地,晉安帝立,因山形立名。領縣三,户一千三百三十二,口一萬二千三百一十。去京都水一千七百五十,陸六百七十。

  虞縣令,漢舊名,屬樑郡。流寓因配。

  零縣令,晉安帝立。

  濟陽令,故屬濟陽。流寓因配。

  新昌太守,後廢帝元徽元年立。

  頓丘令,二漢屬東郡,魏屬陽平;晉武帝泰始二年,分淮陽置頓丘郡,頓丘縣又屬焉。江左流寓立,屬秦。先有沛縣,元嘉八年並頓丘,後廢帝元徽元年度屬此。

  谷熟令,前漢無,後漢、晉屬樑。《永初郡國》、何、徐志並屬南樑。後廢帝元徽元年度。

  酇令,漢屬沛,晉屬譙。文帝元嘉八年,自南譙度屬歷陽,後廢帝元徽元年度屬此。

  南兗州刺史,中原亂,北州流民多南渡,晉成帝立南兗州,寄治京口。時又立南青州及幷州,武帝永初元年,省並並南兗。文帝元嘉八年,始割江淮間為境,治廣陵。《永初郡國》領十四郡。南高平、南平昌、南濟陰、南濮陽、南泰山、濟陽、南魯山郡,今並屬徐州。又有東燕郡,江左分濮陽所立也,領燕縣(前漢曰南燕,後漢曰燕,並屬東郡。《太康地誌》屬濮陽。)、白馬、平昌、考城凡四縣。文帝元嘉十八年,省考城並燕。十九年,省東燕郡為東燕縣,屬南濮陽,後又省東燕郡。南東平郡領範、蛇丘、歷城凡三縣。高密郡領淳于、黔陬、營陵、夷安凡四縣。南齊郡領安西、臨菑凡二縣。南平原郡領平原、高唐、茌平(並別見)凡三縣。濟岷郡(江左立),領營城、晉寧(江左立)凡二縣。雁門郡(漢舊郡)領樓煩(別見)、陰館(前漢作"觀",後漢、晉作"館"也。)、廣武(前漢屬太原,後漢、《晉太康地誌》屬雁門也。)、崞、馬邑(並漢舊名)凡五縣。凡七郡,二十三縣,並省屬南徐州。諸僑郡縣何志又有鍾離、雁門、平原、東平、北沛五郡。鍾離今屬徐州。雁門領樓煩、陰館、廣武三縣。平原領茌平、臨菑、營城、平原四縣。東平領範、朝陽、歷城三縣。北沛領符離、蕭、相、沛四縣。(符離,漢舊縣。餘並別見。)凡十四縣。《起居注》,元嘉十一年,以南兗州東平之平陸並範,壽張並朝陽,平原之濟岷、晉寧並營城(先是,省濟岷郡為縣。),高唐並茌平。按此五縣,元嘉十一年所省,則平陸、壽張疑在《永初郡國志》,而無此二縣,未詳。徐志有南東平郡,領範、朝陽、歷城、樓煩、陰觀、廣武、茌平、營城、臨菑、平原十縣,則是雁門、平原並東平也。孝武大明五年,以東平並廣陵。宋又僑立新平、北淮陽、北濟陰、北下邳、東莞五郡。元嘉二十八年,南兗州徙治盱眙。三十年,省南兗州並南徐,其後復立,還治廣陵。徐志領郡九,縣三十九,户三萬一千一百一十五,口十五萬九千三百六十二。宋末領郡十一,縣四十四。去京都水二百五十,陸一百八十。

  廣陵太守,漢高六年立,屬荊國,十一年,更屬吳;景帝四年,更名江都國;武帝元狩三年,更名廣陵。舊屬徐州。晉武帝太康三年,治淮陰故城,後又治射陽(射陽別見)。江左治廣陵。《永初郡國》又有輿(前漢屬臨淮,後漢省臨淮屬廣陵,文帝元嘉十三年並江都也。)、肥如、潞、真定、新市五縣。(並二漢舊名。肥如屬遼西,潞屬上黨,真定前漢屬真定,後漢省真定屬常山,晉亦屬常山。新市二漢、晉屬中山。《永初郡國》雲四縣本屬遼西,則是晉末遼西僑郡省並廣陵也。何有肥如、新市,徐與今同也。)今領縣四,户七千七百四十四,口四萬五千六百一十三。

  廣陵令,漢舊縣。

  海陵令,前漢屬臨淮,後漢、晉屬廣陵,三國時廢,晉武帝太康元年復立。

  高郵令,漢舊縣。三國時廢,晉武帝太康元年復立。

  江都令,漢舊縣。三國時廢,晉武帝太康六年復立。江左又省並輿縣,元嘉十三年復立,以並江都。

  海陵太守,晉安帝分廣陵立。《永初郡國》屬徐州。領縣六,户三千六百二十六,口二萬一千六百六十。去州水一百三十,陸同;去京都水三百九十,陸同。

  建陵令,晉安帝立。

  臨江令,晉安帝立。

  如皋令,晉安帝立。

  寧海令,晉安帝立。

  蒲濤令,晉安帝立。

  臨澤令,明帝泰豫元年立。

  山陽太守,晉安帝義熙中土斷分廣陵立。案漢景帝分樑為山陽,非此郡也。《永初郡國》屬徐州。領縣四,户二千八百一十四,口二萬二千四百七十。去州水三百,陸同;去京都水五百,陸同。

  山陽令,射陽縣境,地名山陽,與郡俱立。

  鹽城令,舊曰鹽瀆,前漢屬臨淮,後漢、晉屬廣陵;三國時廢,晉武帝太康二年復立。晉安帝更名。

  東城令,晉安帝立。

  左鄉令,晉安帝立。

  盱眙太守,盱眙本縣名,前漢屬臨淮,後漢屬下邳,晉屬臨淮,晉安帝分立。領縣五,户一千五百一十八,口六千八百二十五。去州水四百九十,陸二百九;去京都水七百,陸五百。

  考城令。(別見)

  陽城令,晉安帝立。

  直瀆令,晉安帝立。

  信都令,信都雖漢舊名,其地非也。地在河北,宋末立。

  睢陵令,前漢屬臨淮,後漢屬下邳,《晉太康地誌》無。宋末立。

  秦郡太守,晉武帝分扶風為秦國,中原亂,其民南流,寄居堂邑。堂邑本為縣,前漢屬臨淮,後漢屬廣陵,晉又屬臨淮。晉惠帝永興元年,分臨淮淮陵立堂邑郡,安帝改堂邑為秦郡。《永初郡國》屬豫州,元嘉八年度南兗。《永初郡國》又領臨塗(晉、宋立)、平丘(漢舊,屬陳留,《晉太康地誌》無。)、外黃(漢舊名,屬陳留。)、沛、雍丘、浚儀、頓丘(別見)凡七縣。何無雍丘、外黃、平丘、沛,徐又無浚儀。元嘉八年,以沛並頓丘。後廢帝元徽元年,割頓丘屬新昌。領縣四,户三千三百三十三,口一萬五千二百九十六。去州水二百四十一,陸一百八十;去京都水一百五十,陸一百四十。

  秦令,本屬秦國,流寓立。文帝元嘉八年,以臨塗並秦,以外黃並浚儀。孝武孝建元年,以浚儀並秦。

  義成令,江左立。

  尉氏令,漢舊名,屬陳留。文帝元嘉八年,以平丘並尉氏。

  懷德令,孝武大明五年立。又以歷陽之烏江,並此為二縣,立臨江郡。前廢帝永光元年,省臨江郡。懷德即住郡治,烏江還本也。

  南沛太守(沛郡別見),何志雲,北沛新立;徐雲南沛。《永初郡國》又有符離、洨(並別見)、竹邑(前漢曰竹。李奇曰,今邑也。後漢曰竹邑。至晉並屬沛。)杼秋(前漢屬樑,後漢、《晉太康地誌》屬沛。)四縣。杼秋治無錫,餘並治廣陵。文帝元嘉十二年,以北沛郡竹邑並杼秋,何、徐並無此二縣,不詳。《起居注》,孝武大明五年,分廣陵為沛郡,治肥如縣。時無複肥如縣,當是肥如故縣處也。二漢、《晉太康地誌》並無肥如縣。沛郡宜是大明五年以前省,其時又立也。今領縣三,户一千一百九,口一萬二千九百七十。

  蕭縣令。(別見)

  相縣令。(別見)

  沛縣令。(別見)

  新平太守,明帝泰始七年立。

  江陽令。郡同立。

  海安令。郡同立。

  北淮陽太守,宋末僑立。

  晉寧令。(別見)

  宿預令。(別見)

  角城令。(別見)

  北濟陰太守(濟陰郡別見),宋失淮北僑立。

  廣平令,前漢臨淮有廣平縣,後漢以後無。

  定陶令。(別見)

  陽平令。(別見)

  上黨令。(別見)

  冤句令。(別見)

  館陶令。(別見)

  北下邳太守(下邳郡別見),宋失淮北僑立。

  僮縣令。(別見)

  下邳令。(別見)

  寧城令。(別見)

  東莞太守(東莞郡別見),宋失淮北僑立。

  莒縣令。(別見)

  諸縣令。(別見)

  東莞令。(別見)

  柏人令,漢舊名,屬趙國。宋失淮北僑立。

  兗州刺史,後漢治山陽昌邑,魏、晉治廩丘;武帝平河南,治滑台;文帝元嘉十三年,治鄒山,又寄治彭城。二十年,省兗州,分郡屬徐、冀州。三十年六月復立,治瑕丘。(二漢山陽有瑕丘縣)。《永初郡國》有東郡、陳留、濮陽三郡,而無陽平。東郡領白馬(別見)、涼城(二漢東郡有聊城縣,《晉太康地誌》無,疑此是。)、東燕(別見)三縣。陳留郡領酸棗(漢舊縣)、小黃、雍丘、白馬、襄邑、尉氏六縣。(郡縣並別見。)濮陽郡領濮陽、廩丘(並別見)二縣。宋末失淮北,僑立兗州,寄治淮陰(淮陰別見)。兗州領郡六,縣三十一,户二萬九千三百四十,口一十四萬五千五百八十一。

  泰山太守,漢高立。《永初郡國》又有山茌(別見)、萊蕪(漢舊名)、太原(本郡,僑立此縣)三縣,而無鉅平縣。今領縣八,户八千一百七十七,口四萬五千五百八十一。去州陸八百;去京都陸一千八百。

  奉高令,漢舊縣。

  鉅平令,漢舊縣。

  嬴令,漢舊縣。

  牟令,漢舊縣。

  南城令,前漢屬東海,後漢、晉屬泰山。

  武陽令,漢舊縣。

  樑父令,漢舊縣。

  博令,漢舊縣。

  高平太守,故樑國,漢景帝中六年,分為山陽國;武帝建元五年為郡;晉武帝泰始元年更名。《永初郡國》及徐並又有任城縣(前漢屬東平,章帝元和元年,分東平為任城,又屬焉。晉亦屬任城。江左省郡為縣也。),後省。今領縣六,户六千三百五十八,口二萬一千一百一十二。去州陸二百二十;去京都陸一千三百三十。宋明帝泰始五年,僑立於淮南當塗縣界,領高平、金鄉二縣。其年,又立睢陵縣。

  高平令,前漢名稿,章帝更名。

  方與令,漢舊縣。

  金鄉令,前漢無,後漢、晉有。

  鉅野令,漢舊縣。

  平陽令,漢舊縣。曰南平陽。

  亢父令,漢舊縣。舊屬任城。

  魯郡太守,秦薛郡,漢高後更名。本屬徐州,光武改屬豫州,江左屬兗州。領縣六,户四千六百三十一,口二萬八千三百七。去州陸三百五十;去京都陸一千一百。

  鄒令,漢舊縣。

  汶陽令,漢舊縣。

  魯令,漢舊縣。

  陽平令,孝武大明元年立。

  新陽令,孝武大明中立。

  卞令,明帝泰始二年立。

  東平太守,漢景帝分樑為濟東國,宣帝更名。領縣五,户四千一百五十九,口一萬七千二百九十五。去州水五百,陸同;去京都水二千,陸一千四百。宋末又僑立於淮陰。

  無鹽令,漢舊縣。

  平陸令,漢舊縣。

  須昌令,前漢屬東郡,後漢、《晉太康地誌》屬東平。

  壽昌令,春秋時曰良,前漢曰壽良,屬東郡;光武改曰壽張,屬東平。

  範令,漢舊縣。四縣並治郡下。

  陽平太守,魏分魏郡立。文帝元嘉中,流寓來屬,後省,孝武大明元年復立。領縣五,户二千八百五十七,口一萬一千二百七十一。

  館陶令,漢舊名,寄治無鹽。

  樂平令,魏立,屬陽平。後漢東郡有樂平,非也。寄治下平陸。

  元城令,漢舊。寄治無鹽。

  平原令(別見),孝武大明中立。

  頓丘令(別見),孝武大明中立。

  濟北太守,漢和帝永元二年,分泰山立。《永初郡國》有臨邑(二漢屬東郡,《晉太康地誌》屬濟北。)、東阿(二漢屬東郡,晉無。)二縣,孝武大明元年省,應在何志而無,未詳。領縣三,户三千一百五十八,口一萬七千三。去州陸七百;去京都水二千,陸一千五百。宋末又僑立於淮陽。

  蛇丘令,前漢屬泰山,後漢、《晉太康地誌》屬濟北。

  盧令,前漢屬泰山,後漢、《晉太康地誌》屬濟北。

  谷城令,前漢無,後漢屬東郡,《晉太康地誌》屬濟北。

  《宋書》 南朝梁·沈約○揚州 南徐州 徐州 南兗州 兗州

  唐堯之世,置十有二牧,及禹平水土,更制九州,冀州堯都,土界廣遠,濟、河為兗州,海、岱為青州,海、岱及淮為徐州,淮、海為揚州,荊及衡陽為荊州,荊、河為豫州,華陽、黑水為梁州,黑水、西河為雍州。自虞至殷,無所改變。周氏既有天下,以徐並青,以樑並雍,分冀州之地以為幽、並。漢初又立徐、樑二州。武帝攘卻胡、越,開地斥境,南置交趾,北置朔方,改雍曰涼,改樑曰益,凡為十三州,而司隸部三輔、三河諸郡。東京無復朔方,改交趾曰交州,凡十二州;司隸所部如故。及三國鼎歭,吳得揚、荊、交三州,蜀得益州,魏氏猶得九焉。吳又分交為廣。魏末平蜀,又分益為樑。晉武帝太康元年,天下一統,凡十有六州。後又分涼、雍為秦,分荊、揚為江,分益為寧,分幽為平,而為二十矣。

  自夷狄亂華,司、冀、雍、涼、青、並、兗、豫、幽、平諸州一時淪沒,遺民南渡,並僑置牧司,非舊土也。江左又分荊為湘,或離或合,凡有揚、荊、湘、江、樑、益、交、廣,其徐州則有過半,豫州唯得譙城而已。及至宋世,分揚州為南徐,徐州為南兗,揚州之江西悉屬豫州;分荊為雍,分荊、湘為郢,分荊為司,分廣為越,分青為冀,分樑為南北秦。太宗初,索虜南侵,青、冀、徐、兗及豫州淮西,並皆不守;自淮以北,化成虜庭。於是於鍾離置徐州,淮陰為北兗,而青、冀二州治贛榆之縣。今志大較以大明八年為正,其後分派,隨事記列。內史、侯、相,則以升明末為定焉。

  地理參差,其詳難舉,實由名號驟易,境土屢分,或一郡一縣,割成四五;四五之中,亟有離合,千回百改,巧曆不算,尋校推求,未易精悉。今以班固馬彪二志、太康元康定户、王隱《地道》、晉世《起居》、《永初郡國》、何徐《州郡》及地理雜書,互相考覆。且三國無志,事出帝紀,雖立郡時見,而置縣不書。今唯以《續漢郡國》校《太康地誌》,參伍異同,用相徵驗。自漢至宋,郡縣無移改者,則注云"漢舊",其有回徙,隨源甄別。若唯雲"某無"者,則此前皆有也。若不注置立,史闕也。

  揚州刺史,前漢刺史未有所治(它州同),後漢治歷陽,魏、晉治壽春,晉平吳治建業。成帝鹹康四年,僑立魏郡(別見),肥鄉(別見)、元城(漢舊縣,晉屬陽平)二縣,後省元城。又僑立廣川郡(別見),領廣川一縣,宋初省為縣,隸魏郡。江左又立高陽(別見)、堂邑二郡(別見),高陽領北新城(別見)、博陸(博陸縣,霍光所封,而二漢無,晉屬高陽。)二縣。堂邑,領堂邑一縣,後省堂邑並高陽,又省高陽並魏郡,並隸揚州,寄治京邑。文帝元嘉十一年省,以其民並建康。孝建元年,分揚州之會稽、東陽、新安、永嘉、臨海五郡為東揚州。大明三年罷州,以其地為王畿,以南台侍御史部諸郡,如從事之部傳焉,而東揚州直雲揚州。八年,罷王畿,復立揚州,揚州還為東揚州。前廢帝永光元年,省東揚州並揚州。順帝升明三年,改揚州刺史曰牧。領郡十,領縣八十。户一十四萬三千二百九十六,口一百四十五萬五千六百八十五。

  丹陽尹,秦鄣郡,治今吳興之故鄣縣。漢初屬吳國,吳王濞反敗,屬江都國。武帝元封二年,為丹陽郡,治今宣城之宛陵縣。晉武帝太康二年,分丹陽為宣城郡,治宛陵,而丹陽移治建業。元帝太興元年,改為尹。領縣八,户四萬一千一十,口二十三萬七千三百四十一。

  建康令,本秣陵縣。漢獻帝建安十六年置縣,孫權改秣陵為建業。晉武帝平吳,還為秣陵。太康三年,分秣陵之水北為建業。愍帝即位,避帝諱,改為建康。

  秣陵令,其地本名金陵,秦始皇改。本治去京邑六十里,今故治村是也。晉安帝義熙九年,移治京邑,在鬥場。恭帝元熙元年,省揚州府禁防參軍,縣移治其處。

  丹楊令,漢舊縣。

  江寧令,晉武帝太康元年,分秣陵立臨江縣。二年,更名。

  永世令,吳分溧陽為永平縣,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惠帝世,度屬義興,尋復舊。義興又有平陵縣,董覽《吳地誌》雲:"晉分永世。"《太康》、《永寧地誌》並無,疑是江左立。文帝元嘉九年,以並永世、溧陽二縣。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