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蒲柳人家中的俗語

來源:文書谷 1.84W

蒲柳人家繼承了中國古典小説的許多表現技巧和藝術手法,充滿濃郁的民族風格和審美情趣,出自蒲柳人家中的俗語有哪些呢?以下是本站小編為你整理的出自蒲柳人家中的俗語,歡迎大家閲讀。

出自蒲柳人家中的俗語

出自蒲柳人家中的俗語

何滿子是一丈青大娘的心尖子,肺葉子,眼珠子,命根子。

轉了三轉,擰了三圈,滿臉開花,口鼻出血,緊一口慢一口倒氣,高一聲低一聲呻吟。

又燒香又上供,又拜佛又許願

嘮叨這個,嘟噥那個

有枝有葉,有文有武,生動曲折,驚險紅火

頭髮長,見識短

房無一間,地無一壟

蒲柳人家的內容簡介

《蒲柳人家》用散文化的筆法,把幾户普通人家的故事展示在讀者面前,把京東北運河沿岸農村的獨特地域風貌民俗風情濃彩重墨地渲染了出來,它留給人們的視覺、聽覺和內心深處的難以言表的審美享受卻令人留連忘返,興味盎然。它所根植的土壤是深厚的中國農業文明和鄉土文化,它的背後有源遠流長的古典小説的藝術、技巧以及審美趣味的支持。

串聯故事的是一個叫做何滿子的六歲男孩,這個機靈頑皮充滿稚氣的可愛男孩的獨特視角為全文帶來了樂觀活潑的喜劇色彩。作者刻畫人物的手法完全是古典小説的筆法:環境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起外號、類型化、漫畫化,等等,使人如聞其聲,如見其人。你看,奶奶一丈青大娘大個兒大腳,身強體壯,種地、撐船、打漁、扎針、接生,樣樣是行家;性格豪爽,心直口快,愛憎分明,俠肝義膽,粗中有細,柔中有剛。爺爺何大學問也是人高馬大的北方漢子,但是在奶奶的雄霸一方的巾幗豪氣的襯托下,爺爺的活動舞台不得已轉移到了“外邊”。他是個趕馬跑生意的能人。他的俠肝義膽,仗義疏財,慷慨豁達,愛打抱不平,甘為朋友兩肋插刀的性格特徵,我們不難從古典俠義小説、英雄傳奇、歷史演義文學樣式找到他的“族譜”。

蒲柳人家的作品評析

劉紹棠是鄉土文學的積極倡導者。《蒲柳人家》比較典型地體現了他的鄉土小説多方面的特點。和20xx年代台靜農、許傑創作的鄉土小説一樣,《蒲柳人家》對特定地域鄉村社會的風土人情作了精心描摹。

它寫的是30年代京郊大運河邊的鄉村生活:何家那個楊、柳、榆、槐圍繞着,籬笆上爬滿豆角秧、房頂上長滿大南瓜的小院;開着五顏六色花朵,長滿蘆葦、柳棵子的運河灘:七夕之夜的乞巧;周檎、望日蓮、鄭整兒、荷妞童年時代的“拜花堂”遊戲;柳罐鬥為了養活姐姐和外甥終身不娶;何大學問夫婦不怕刁難、不惜財產慷慨救助孤女望日蓮;……這種描寫生動展示了北方農村的人文地理風貌和古樸善良的民性。

但是,和20xx年代的許多鄉土小説較多隱含着“鄉愁”不同,《蒲柳人家》具有鮮明的牧歌情調和喜劇色彩。這主要的是由於作家把傳奇小説的因素帶入鄉土小説,並自覺表現時代精神給鄉村生活的巨大影響。小説敍述的故事,以及柳罐鬥、一丈青等人物,都具有很大程度的傳奇性。柳罐鬥被何大學問稱作活趙雲、賽平貴,他與董太師女兒的戀情,他的逃走與練就百發百中的槍法後的還鄉,他對蔣團長的忠誠,他與鼓書藝人云遮月的浪漫故事,他在7月15鬼節設美人計誘殺麻雷子等等,都是地地道道的民間傳奇。在對一丈青等人物的描寫中,作家則對其性格進行了具有喜劇色彩的誇張。一丈青大高個兒,大腳板,青銅膚色,嗓門亮堂,罵起人來不倒嗓子,打起架來三五個小夥子也不是對手。這很容易使人聯想起《水滸傳》中的女英雄,實際上“一丈青”本來就是《水滸傳》中扈家莊武藝高強的扈三孃的綽號。《蒲柳人家》對時代精神的注重集中體現在對周檎父子的描寫上。20xx年代周方舟領導農民搞暴動,9年後其子周檎又投身抗日。這類描寫揭示了鄉村社會的覺醒,使作品具有了昂揚的時代精神。

《蒲柳人家》的結構也非常巧妙。故事從何滿子被爺爺拴在葡萄架下那個中午開始。何大學問、柳罐鬥、望日蓮等許多人生動有趣的往事被用穿插的方式回述出來。這樣一來小説實際在敍述着兩個故事:正在進行的周檎的抗日活動,何大學問、柳罐斗的設計除奸;過去發生的具有鮮明地方色彩的故事和幾個年輕主人公的童年生活。這二者交織起來,不僅擴大了小説的容量,而且把富有地方特色的風土人情與正在進行的鬥爭統一起來,互相映襯,既照顧到鄉土性,又照顧到時代性。此外,《蒲柳人家》也體現了劉紹棠小説特有的語言風格。比如:“何滿子是一丈青大娘的心尖子,肺葉子,眼珠子,命根子”;“何滿子最喜歡到河灘上玩耍。光着屁股浸入河汊,撈蝦米,掏螃蟹,摸小魚兒;鑽進葦塘裏,搜尋紅脖水雞兒,驅趕紅蜻蜓滿天飛舞,更是有趣”。通俗流暢而又生動傳神

《蒲柳人家》是當代作家劉紹棠的代表作,發表於1980年,曾以其獨特的創作風格引起當時文壇的廣泛關注,並獲首屆全國優秀中篇小説獎。小説人物眾多,但主線情節並不複雜。故事背景發生在20世紀30年代,花鞋杜四家的童養媳望日蓮與周檎相愛,可陰險邪惡的杜四夫婦另有打算。半路又殺出巡警麻雷子,勾結杜四,要把望日蓮賣給董太師做小,並要以“抗日”的罪名把周檎抓走。於是,矛盾激化,以何大學問、一丈青大娘、柳罐鬥、吉老秤等為首的父老鄉親一齊出面,挫敗麻、杜陰謀,檎、蓮順利完婚。全篇小説共分12節,但這個主線故事只佔不到2節的篇幅,其餘10節隨意分杈,記述了運河邊十來個鄉間人物的逸聞趣事。由此可以看出,作品的重心在於放筆為古運河邊的民俗風情和父老鄉親畫像,為他們的多情重義、鋤奸助良、扶危濟困的美德立碑。

這也是一篇洋溢着濃郁的鄉土氣息的小説。它就像一幅幅風俗畫,將20世紀30年代京東北運河一帶農村的風景習俗、世態人情展現在讀者面前。無論是何滿子的光葫蘆頭木梳背兒,還是一丈青大娘專門為他準備的大紅兜肚、長命鎖;無論洗三、百家衣,還是何大學問的走西口,都別具魅力,強烈地吸引着讀者的興趣。可以説,大量的鄉土風俗已經成為這部作品的有機組成部分,這種濃郁的地方色彩又增加了作品的民族氣息,構成了劉紹棠作品獨特的魅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