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小寒的節氣諺語大全

來源:文書谷 1.98W

每年1月5日或6日太陽到達黃經285°時為小寒,它與大寒、小暑、大暑及處暑一樣,都是表示氣温冷暖變化的節氣。以下是小編蒐集整理的有關於小寒的節氣諺語大全,歡迎閲讀。

關於小寒的節氣諺語大全

小寒諺語

小寒大寒不下雪,小暑大暑田開裂

小寒大寒,冷成冰團

小寒不寒,清明泥潭

小寒大寒寒得透,來年春天天暖和

小寒農事

小寒時處二三九,天寒地凍北風吼。

窖坑欄舍要防寒,瓜菜薯窖嚴封口。

薯窖十到十五度(℃),十三正是好火候。

畜棚禽舍十度上,畜暖禽温身不抖。

大棚瓜菜控温濕,番茄黃瓜賣大流。

林木果樹看管好,臘月栽桑好時候。

牲畜啃青要避免,制定規則人人守。

農家副業大開展,男女老少都動手。

及時掃除冰面雪,魚塘光線要明透。

冬季培訓系統搞,學習爭先又恐後,

農業技術學到手,科學應用奪豐收。

小寒農諺

小寒大寒,凍成一團。

冷在三九,熱在中伏。

臘七臘八,凍死旱鴨。

臘七臘八,凍裂腳丫。

三九、四九,凍破碓臼。

大雪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

三九、四九不下雪,五九、六九旱還接。

臘月三場白,來年收小麥。

臘月三場白,家家都有麥。

臘月三白,適宜麥菜。

臘月大雪半尺厚,麥子還嫌被不夠。

九里雪水化一丈,打得麥子無處放。

九里的雪,硬似鐵。

臘月三場霧,河底踏成路。

三九不封河,來年雹子多。

小寒勝大寒,常見不稀罕。

小寒節,十五天,七八天處三九天。

天寒人不寒,改變冬閒舊習慣。

一早一晚勤動手,管它地凍九尺九。

不怕家裏少,就怕不去找。

草木灰,單積攢,上地壯棵又增產。

幹灰喂,增一倍。

臘月栽桑桑不知。

麥苗被啃,產量受損。

避免畜啃青,認真訂獎懲。

牛喂三九,馬喂三伏。

薯菜窖,牲口棚,堵封嚴密來防凍。

數九寒天雞下蛋,雞舍保温是關鍵。

小寒魚塘冰封嚴,大雪紛飛不稀罕,冰上積雪要掃除,保持冰面好光線。

小寒

我國古代將小寒分為三候:“一候雁北鄉,二候鵲始巢,三候雉始鴝”,古人認為候鳥中大雁是順陰陽而遷移,此時陽氣已動,所以大雁開始向北遷移;此時北方到處可見到喜鵲,並且感覺到陽氣而開始築巢;第三候“雉鴝”的“鴝”為鳴叫的意思,雉在接近四九時會感陽氣的生長而鳴叫。

這時北京的平均氣温一般在一5℃上下,極端最低温度在—15℃以下;我國東北北部地區,這時的平均氣温在—30℃左右,極端最低氣温可低達—5℃以下,午後最高氣温平均也不過—20℃,真是一個冰雕玉琢的世界。黑龍江、內蒙古和新疆45°N以北的地區及藏北高原,平均氣温在—20℃上下,40°N附近的河套以西地區平均氣温在—10℃上下,都是一派嚴冬的景象。到秦嶺、淮河一線平均氣温則在0℃左右,此線以南已經沒有季節性的凍土,冬作物也沒有明顯的越冬期。這時的江南地區平均氣温一般在5℃上下,雖然田野裏仍是充滿生機,但亦時有冷空氣南下,造成一定危害。

小寒時節,除南方地區要注意給小麥油菜等作物追施冬肥,海南和華南大部分地區則主要是做好防寒防凍、積肥造肥和興修水利等工作。在冬前澆好凍水、施足冬肥、培土壅根的基礎上,寒冬季節採用人工覆蓋法也是防禦農林作物凍害的重要措施。當寒潮成強冷空氣到來之時,潑澆稀糞水,撤施草木灰,可有效地減輕低温對油菜的危害,露地栽培的蔬菜地可用作物秸稈、稻草等稀疏地撒在菜畦上作為冬季長期覆蓋物,既不影響光照,又可減小菜株間的風速,阻檔地面熱量散失,起到保温防凍的效果。遇到低温來臨再加厚覆蓋物作臨時性覆蓋,低温過後再及時揭去。大棚蔬菜這時要儘量多照陽光,即使有雨雪低温天氣,棚外草簾等覆蓋物也不可連續多日不揭,以免影響植株正常的光合作用,造成營養缺乏,天晴揭簾時導致植株萎蔫死亡。高山茶園,特別是西北向易受寒風侵襲的茶園,要以稻草、雜草或塑料薄膜覆蓋篷面,以防止風抽而引起枯梢和沙暴對葉片的直接危害。雪後,應及早搖落果樹枝條上的積雪,避免大風造成枝幹斷裂。

小寒日期的計算 [Y*D+C]-L

公式解讀:Y=【年數後2位,D=0.2422,L=閏年數,21世紀C=5.4055,20世紀=6.11。

舉例説明:1988年小寒日期=[88×.0.2422+6.11]-[(88-1)/4]=27-21=6,1月6日小寒。

例外:1982年計算結果加1日,2019年減1日。

小寒正處三九前後,俗話説:“冷在三九”,其嚴寒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了,各地流行的氣象諺語,可做佐證。如華北一帶有“小寒大寒,滴水成冰”的説法,江南一帶有“小寒大寒,冷成冰團”的説法。每年的大寒小寒雖説寒冷,但寒冷的情況也不盡相同。有的年份小寒不是很冷,這往往預示大寒要冷,廣西羣眾有“小寒不寒寒大寒”的諺語。

根據小寒的冷暖情況預示未來天氣的諺語不少。如“小寒天氣熱,大寒冷莫説”、“小寒不寒,清明泥潭”、“小寒大寒寒得透,來年春天天暖和”、“小寒暖,立春雪”、“小寒寒,驚蟄暖”等。

根據小寒節氣陰雨(雪)情況,預示未來天氣的諺語有: “小寒濛濛雨,雨水還凍秧”、“小寒雨濛濛,雨水驚蟄凍死秧”。

羣眾在多年的實踐中,總結了小寒大寒與小暑大暑的天氣對應關係。如湖南省的“小寒大寒不下雪,小暑大暑田開裂”,山東省的“小寒無雨,小暑必旱”等。

小寒風俗

南京:吃菜飯

古時,南京人對小寒頗重視,但隨着時代變遷,現已漸漸淡化,如今人們只能從生活中尋找出點點痕跡。

到了小寒,老南京一般會煮菜飯吃,菜飯的內容並不相同,有用矮腳黃青菜與鹹肉片、香腸片或是板鴨丁,再剁上一些生薑粒與糯米一起煮的,十分香鮮可口。其中矮腳黃、香腸、板鴨都是南京的著名特產,可謂是真正的“南京菜飯”,甚至可與臘八粥相媲美。

到了小寒時節,也是老中醫和中藥房最忙的時候,一般入冬時熬製的膏方都吃得差不多了。到了此時,有的人家會再熬製一點,吃到春節前後。

居民日常飲食也偏重於暖性食物,如羊肉、狗肉,其中又以羊肉湯最為常見,有的餐館還推出當歸生薑羊肉湯,近年來,一些傳統的冬令羊肉菜餚重現餐桌,再現了南京寒冬食俗。

俗話説,“小寒大寒,冷成冰團”。南京人在小寒季節裏有一套地域特色的體育鍛煉方式,如跳繩、踢毽子、滾鐵環,擠油渣渣(靠着牆壁相互擠)、鬥雞(盤起一腳,一腳獨立,相互對鬥)等。如果遇到下雪,則更是歡呼雀躍,打雪仗、堆雪人,很快就會全身暖和,血脈通暢。

廣東:吃糯米飯

廣州傳統,小寒早上吃糯米飯,為避免太糯,一般是60%糯米40%香米,把臘肉和臘腸切碎,炒熟,花生米炒熟,加一些碎葱白,拌在飯裏面吃。

【小寒·養生】

中醫認為寒為陰邪,最寒冷的節氣也是陰邪最盛的時期,從飲食養生的角度講,要特別注意在日常飲食中多食用一些温熱食物以補益身體,防禦寒冷氣候對人體的侵襲。日常食物中屬於熱性的食物主要有鱒魚、辣椒、肉桂、花椒等;屬於温性的食物有糯米、高粱米、刀豆、韭菜、茴香、香菜、薺菜、蘆筍、芥菜、南瓜、生薑、葱、大蒜、杏子、桃子、大棗、桂圓、荔枝、木瓜、櫻桃、石榴、烏梅、香椽、佛手、栗子、核桃仁、杏仁、羊肉、豬肝、豬肚、火腿、狗肉、雞肉、羊乳、鵝蛋、鱔魚、鱅魚、鰱魚、蝦、海蔘、淡菜、蚶、酒等。特別要提出的是,小寒時節正是吃麻辣火鍋、紅燜羊肉的好時節。下面介紹幾個適合於小寒食用的食療方:

當歸生薑羊肉湯:當歸20克,生薑30克,羊肉500克,黃酒、調料適量。將羊肉洗淨,切為碎塊,加入當歸、生薑、黃酒及調料,燉煮1~2小時,食肉喝湯。有温中補血、祛寒強身的作用,適用於神疲乏力、面。

羊腎紅參粥:鹿腎(或羊腎)1只,紅參3克,大米100克,調料少許。將羊腎切開,剔去內部白筋,切為碎末,紅參打為碎末,大米洗淨,加入適量水及調料,煮1小時食用。有益氣壯陽、填精補髓的作用,適用於虛弱無力、腰膝痠軟、畏寒怕冷、耳聾耳鳴、性功能減退等腎陽不足的人羣。

胡桃仁餅:胡桃仁(或核桃仁)50克,麪粉250克,白糖少許,將胡桃仁打為碎末,與麪粉混合在一起,加水適量,攪拌均勻,烙為薄餅食用。有補腎禦寒、潤腸通便的作用,適用於腎虛腰痛腿軟、畏寒怕冷、大便乾結等肺腎兩虛的人羣。

另外,小寒節氣正處於“三九”寒天,是一年中氣候最冷的時段。此時正是人們加強身體鍛鍊、提高身體素質的大好時機。但要根據個人的身體情況,切不可盲目,即使身體強健的人,也要講究一下鍛鍊的方式和方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