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雜詩》原文及賞析

來源:文書谷 2.71W

《山中雜詩》所繪景緻優美,意境幽遠,尤其是多種感官的調動,讀來使人如臨其境,令人悠然神往。接下來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了《山中雜詩》原文及賞析,歡迎參考借鑑。

《山中雜詩》原文及賞析

山中雜詩

南北朝:吳均

山際見來煙,竹中窺落日。

鳥向檐上飛,雲從窗裏出。

譯文

山與天相接的地方繚繞着陣陣嵐氣雲煙,從竹林的縫隙裏看灑落下餘暉的夕陽。

鳥兒從我山中小屋的屋檐上飛過,潔白的雲兒竟然從窗户裏輕輕地飄了出來。

註釋

1、山際:山邊;山與天相接的地方。

2、煙:指山裏面的霧氣。

3、竹中:竹林叢中。

4、窺(kuī):從縫隙中看。

5、檐(yán):房檐。

6、這句是説山上的房屋地勢很高,所以雲從窗户裏面穿進穿出。

賞析

本篇是詩人吳均《山中雜詩》的三首之一。作品通過對山居小屋悠遠、靜謐的環境描寫,表現了詩人崇尚自然,熱愛自然的閒適自在的心情。

“山際見來煙。”“這裏的山際”説的是目所能及的山與天相接的地方,寫的是極目遠望之處。“來煙”,寫的是詩人遠望所見的動感物象,即遠遠地看見嵐氣雲煙從天邊飄來,這一描寫有力地再現了山居小屋環境的深邃和悠遠,給人創建了一個極其豐富的幽深神祕的美感想象空間。

“竹中窺落日。”這句的“竹中”,從一個“窺”字可以看出説的應該是竹林的空隙,“落日”就是詩人從竹林的空隙中“窺”見到的明亮清新的一個動感物象。從這個“窺”字我們不難看出,詩人這裏寫的是近景,即從竹林的空隙中窺視到的紅紅的落日。這一“窺”,巧妙而又生動地增強了夕陽餘暉灑落竹林時刻山居小屋環境優雅、明亮的美感。

如果説在前兩句中詩人不惜筆墨為我們再現了山居小屋的環境,那麼下邊兩句寫的則是小屋本身的特點。

“鳥向檐上飛。”“向”可以理解為“從”,也可理解為“在”。“檐上飛”,説的是傍晚了,鳥兒們快要歸巢了,於是在房檐兒上悠閒地,自由自在地,嘰嘰喳喳地,一會兒飛過來,一會兒又飛過去。這一句寫的是山居小屋的近景,是近距離的所見,描繪的是一種清新、明快的場景,它在向人們透露着一種愉悦與欣喜的情懷。

“雲從窗裏出。”“雲”是不可能從“窗裏出”的`,詩人寫的其實也就是一種感覺,我們不妨體會一下,如果站在山腳下,遠看山居小屋窗前的景象,那潔白的雲朵在小屋的窗前悠閒地飄動,彷彿就是從窗户裏飄出來的。這感覺是何等的神奇呀。

詩寫得十分精煉。四句寫出四個各自獨立的畫面,如同電影鏡頭的連接那樣,合起來使人感到高而深的山中是那麼清幽,甚至冷寂。煙、日、鳥、雲都在動,但給人的印象卻是無限的靜。由這一片寂靜,又使人感到詩人心中是那麼清靜。他沒有一點兒雜念,只是靜靜地觀賞着這一切。如果細細吟味,還可感到三、四句隱隱流露出詩人的幾分新奇感。高飛的鳥與屋檐齊高,白雲由窗間流出,這種景象在平地上見不到,因而使詩人感到有趣。

四句是兩副對子。前兩句“見”、“窺”的主體是詩人,後兩句的主體則是“鳥”和“雲”。前兩句的節奏是二、一、二,後兩旬是二、二、一。這樣,全詩雖然篇幅短小,內容單純,卻因旬式的不同而有所變化,以至於不顯得單調了。

此詩寫作極有章法,動靜結合。前兩句形成大的環境氛圍和背景;後兩句點染出具體生動的景物,造成鉅細相襯的藝術效果。同時,景物動靜結合,構成山居特有的景物環境氛圍。詩人又運用景中有人、景中含情、情景交融的手法來觀察寫出景物,寄託自己的情志於景物環境之中,體現了山居的清靜超脱,遠離塵囂,表達了詩人安貧樂道的思想,也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