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兒童成語故事

來源:文書谷 2.85W

為了有效提高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促進幼兒語言思維的發展,很多幼兒園嘗試着成語教學,引導幼兒巧學成語,下面這些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幾篇少年兒童成語故事

少年兒童成語故事

少年兒童成語故事1:董狐直筆

公元620xx年,晉襄公死後,他的兒子夷皋繼位為君,即晉靈公。

當時,晉靈公只有七歲,便由相國、中軍元帥趙盾執掌國政。

過了十多年,晉靈公長大成人,便親自掌握國政。晉靈公生性殘暴,生活十分荒淫,且又經常濫殺無辜。趙盾見了,十分着急,幾次向靈公進諫,靈公當面不説什麼,心中卻把趙盾恨得要死。

當時,晉靈公十分寵信大夫屠岸賈。他和屠岸賈商議後,派了一名刺客去行剌趙盾。不料刺客來到趙盾府上,看到趙盾四更起來,坐在屋裏等天亮上朝,不由被趙盾忠心為國的精神所感動。他不忍下手,告訴趙盾有人要謀殺他後,就一頭撞死在一棵大樹上。

晉靈公一計不成,又生一計。他假意召趙盾進宮喝酒,想用一隻訓練好的獵狗咬死趙盾,不料詭計被趙盾的侍衞提彌明識破,當獵狗撲向趙盾的時候,提彌明猛衝上去,一下子就扭斷了獵狗的脖子。晉靈公大怒,立刻下令武士們去殺趙盾和提彌明。提彌明非常勇敢,一個人保護着趙盾,一面還手,一面跑。提彌明一連殺了幾個武士,但寡不敵眾,終於被武士殺死。

趙盾幸虧武士靈輒相救,才逃出了宮。原來,趙盾五年前曾救過靈輒的命,靈輒才在趙盾危險的時候救了他。趙盾出了宮,正巧他兒子得了消息,率領家丁前來救應。趙盾脱了險,父子倆不敢再回相府,急忙出了西門,想逃到國外去。

碰巧,他們遇見了打獵回來的族弟趙穿。趙穿看到他們慌慌張張的樣子,問他們發生了什麼事。趙盾説完後,趙穿説:

“你可不能離開晉國,我自有辦法請你回去!”

趙盾不知道趙穿要幹什麼,心中很矛盾,於是又像點頭,又像搖頭地説:

“我暫時在河東等着。不過你得小心,千萬別再惹出禍來。”

趙穿回到城裏,用計取得了晉靈公的信任,又以蒐羅美女為名,把屠岸賈支到外地去,接着,便在晉靈公到桃園喝酒遊樂時,指揮衞士把晉靈公殺了。

趙穿馬上把趙盾接回降城,趙盾便繼立晉文公的小兒子裏臀為國君,便是晉成公。

對於趙穿殺晉靈公這件事,晉國的百姓因為怨恨靈公,沒有人責怪他。但趙盾覺得靈公總是個國君,謀害國君的名聲實在太難聽,對於世代忠良的趙家,真是清白的臉上抹了一塊黑,成為他的一件大心事。

一天,他找來太史董狐,讓董狐把記載朝廷大事的史簡給他看看。董狐把大事記交給趙盾,只見上面寫着:

“秋七月,趙盾在桃園謀害了國君夷皋!”

趙盾大吃一驚,説:

“太史,你弄錯了吧!誰都知道先君不是我殺的,那時我還逃亡在外,怎麼能歸罪於我呢?”

董狐耿直地説:

“你身為相國,國家大事全由你掌管,你雖説跑了,但沒離開本國的地界。要是你不允許兇手這麼辦,那你回都後為什麼不治他的罪呢?顯然,這件事是你主謀的!”

“可以修改嗎?”趙盾又問。

“是就是是,非就是非,這才是真正的歷史。董狐頭可斷,此簡決不可改!”董狐回答説。

趙盾聽了,無可奈何,只得作罷。

少年兒童成語故事2:捕風捉影

漢成帝二十歲做皇帝,到四十多歲還沒有孩子。他聽信方士的話,熱衷於祭祀鬼神。許多向漢成帝上書談論祭祀鬼神或談論仙道的人,都輕易而舉地得到高官厚祿。成帝聽信他們的話,在長安郊外的上林苑大搞祭祀,祈求上天賜福,花了很大的費用,但並沒有什麼效驗。

谷永向漢成帝上書説:“我聽説對於明瞭天地本性的人,不可能用神怪去迷惑他;懂得世上萬物之理的人,不可能受行為不正的人矇蔽。現在有些人大談神仙鬼怪,宣揚祭祀的方法,還説什麼世上有仙人,服不死的藥,壽高得像南山一樣。聽他們的説話,滿耳都是美好的景象,好像馬上就能遇見神仙一樣;可是,你要尋找它,卻虛無縹緲,好像要縛着風、捉着影子一樣不可能得到。所以古代賢明的君王不聽這些話,聖人絕對不説這種話。”

谷永又舉例説:“周代史官萇(cháng)弘想要用祭祀鬼神的辦法幫助周靈王,讓天下諸侯來朝會,可是周王室更加衰敗,諸侯反叛的更多;楚懷王隆重祭祀鬼神,求神靈保佑打退秦國軍隊,結果仗打敗了,土地被秦削割,自己做了俘虜;秦始皇統一天下後,派徐福率童男童女下海求仙藥,結果一去不回,遭到天下人的怨恨。”

最後,他又説道:“從古到今,帝王們憑着尊貴的地位、眾多的財物,尋遍天下去求神靈、仙人,經過了多少歲月,卻沒有絲毫應驗。希望您不要再讓那些行為不正的人干預朝廷的事。”

漢成帝認為谷永説得很有道理,便聽從了他的意見。

後來,人們便根據史料記載的谷永所述:“聽其言,洋洋滿耳,若將可遇;求之,蕩蕩乎如繫風捕影,終不可得。”引申出“捕風捉影”的成語。

少年兒童成語故事3:顧名思義

在上古時期,人們的名字一般都很樸實,如夏、商兩代留下的名人有孔甲、盤庚、外丙、武丁、小辛等,都以干支命名,這可能與當時重視時辰的觀念有關。隨着社會的進步,人的名字也越來越複雜,甚至代表了一個人立身處世的行為準則。因而,古人往往對名字的內涵慎重考慮。關於這點,我們可以從漢末王昶為兒子與侄子起名的故事上得到印證。

王昶,字又舒,山西太原人。他開始時擔任主管皇帝衣着的典衣官,後來又擔任洛陽的典農官,主要任務是督導百姓開墾荒地。王昶為官期間,一直關心國家大事,他曾經寫了二十多篇《治論》和十幾篇《兵書》呈送朝廷,表明自己的治國主張。

王昶是個十分有修養的人,他提倡謙虛、誠實,反對驕傲、虛偽。他要求兒子學習當時北海人徐偉長不慕虛名、淡然自守的品格,學習樂安等謙遜與內省的長處。為此,他給侄子與兒子起名與字時,都頗費心思。

王昶給大侄子起名為默,字處靜;二侄子名沉,字處道;給大兒子起名為渾,字玄衝;二兒子名深,字道衝。王昶還寫文章告誡他們説:“我給你們起的名和字,是想讓你們懂得,為人處世要遵循孔子和孟子的教誨,實現老子和莊子的主張。所以就以‘玄默沖虛’這些聖賢的基本理念做你們的名字。想讓你們看到名字,就想到這些做人的道理,不敢違背。古時候,人們盛東西的器物以及几案、手杖上都有銘文或誡言,隨時可以看到,從而規範自己的行為,不犯或少犯錯誤。銘文和誡言尚且如此,更何況自己的名字,能不顧名思義、引為借鑑嗎?”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