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字成語故事-五馬分屍成語故事

來源:文書谷 6.99K

五馬分屍是古代的一種酷刑,用五匹馬分裂人的頭和四肢。比喻硬把完整的東西分割得非常零碎。那麼這個成語出自哪裏,下面是小編和你們分享的五馬分屍成語故事,一起來看看吧。

四字成語故事-五馬分屍成語故事

五馬分屍成語故事

【出處】《戰國策·秦策》:衞鞅亡魏入秦,孝公以為相,封之於商,號曰商君。……孝公行之八年,疾且不起,欲傳商君,辭不受。孝公已死,惠王代後,執政有頃,商君告歸。……商君歸還,惠王車裂之。

秦孝公一見衞鞅得了西河,打了個大勝仗,就封他為侯,把商於(在河南省淅川縣西)一帶十五座城封給他,稱他為商君。衞鞅就叫商鞅了。

商鞅謝恩回來,非常得意。家臣們和親友們都向他慶賀。有的説,秦國能夠這麼富強,全是他的功勞;有的説,他是自古以來最出名的改革家;有的説,他改變了土地制度,真了不起;有的説,他壓住了貴族,實行連坐法,哪一件不是大事情。大夥兒你一言、我一語,説得商鞅心裏挺舒服。他挺自傲地問他們:“我比五羊皮大夫怎麼樣?”大夥兒都奉承着他,説:“他哪兒比得上你呢?”其中有位門客,叫趙良,聽了這些話,實在忍不住了,大聲地説:“你們都在商君門下吃飯,怎麼不替他擔點心事,反倒胡説八道,一味地奉承他!”大夥兒聽了,不敢出聲。商君有點不高興,在他發光的臉上浮上一層怒氣,問他:“先生有什麼話要説?”趙良説:“您要知道一千個人瞎稱讚,不如一個人説真話。要是您不見怪的話,我就説給您聽聽。”商鞅挺會攏絡門客,立刻改了樣兒,挺恭敬地説:“俗語説,‘良藥苦口’,請先生指教。”

趙良一想,要説就説個透,要罵就罵個夠。他挺鄭重地對商鞅説:“您説起五羊皮大夫,我就把他跟您來比一下吧。百里奚在楚國給人看牛,秦穆公知道了,想盡法子,請他來當相國。您呢?三番兩次地託個小人景監給您介紹。百里奚得到了秦穆公的信任,就推薦別人。百里奚當了六七年相國,一連三次平定晉國的內亂,中原諸侯個個佩服,西方的小國都來歸附。您呢?冤了朋友,奪了西河,只講武力,不顧信義,誰還能誠心誠意地相信您?百里奚處處替老百姓着想,減輕兵役,不亂用刑罰,叫老百姓能夠安居樂業。您呢?把老百姓當作奴隸,拿最嚴厲的刑罰管理老百姓。百里奚自己平時生活非常儉樸,出去的時候不用車馬,夏天在太陽底下走,也不打傘。您呢?每逢出去的時候,車馬幾十輛衞兵一大隊,前呼後擁,嚇得老百姓來不及躲。百里奚一死,全國男男女女痛哭流涕,好像死了自己的父親。您呢?把太子的師傅公子虔割了鼻子,在太師公孫賈臉上刺了字,一天之中殺了七百多人,連渭河的水都變紅了。上上下下,哪一個不恨您,説句不中聽的話,他們恨不得您早點死呢。別人一味地奉承,我可真替您擔心哪。”

商鞅聽了這番話,一句話也沒説,跟着歎了口氣,説:“我這麼為秦國盡心竭力地打算,怎麼反倒叫人家都怨恨起來?這是什麼道理?”趙良説:“我知道您替老百姓打算,可是您的辦法很不妥當。您有兩個最大的毛病:第一、您光是説服了國君,得到他一個人的信任,可是沒有別的人來幫助您;第二、只管替老百姓打算,不管人家願意不願意,就推行新法,可不許老百姓替自己打算。老百姓就算得到了好處,他們不但不感激您,還都怨恨您。您自以為事事都替老百姓着想,其實,您的心目中連一個小民也沒有。”商鞅插嘴説:“他們知道什麼?”趙良説:“您以為用不着聽從老百姓的意見。老實説吧,自古以來,沒有一個國君或是一個大臣單憑着自己的威力,違反老百姓的意志,能夠成功的。俗語説,‘順天者昌,逆天者亡’。這句話一點也不錯。違反了老百姓的意志,就是違反天意。違反了天意,沒有不失敗的。天是什麼啊?天沒有耳朵,他憑着老百姓的耳朵來聽;天沒有眼睛,他憑着老百姓的眼睛來看。我看着上上下下的人都怨恨您,就知道天也怨恨您。為這個,我非常替您擔心。為什麼您還不快點推薦別人來代替您呢?要是您現在能夠立刻回頭,安分守己地去種地,也許能夠保全您自己的生命。”商鞅聽了趙良這些話,心裏頭悶悶不樂。可是他哪捨得把大權交給別人?種地也得有福分哪!

公元前三三八年(周顯王三十一年,秦孝公二十四年),秦孝公得了重病。他想把君位傳給商鞅,商鞅怎麼也不肯接受。秦孝公一死,太子駟即位,就是秦惠文王。他做太子的時候,為了反對新法,被商鞅給定了罪,割去了公子虔的鼻子,又在公孫賈臉上刺了字。如今太子當上了國君,公子虔和公孫賈他們就得了勢。這一幫人都是商鞅的冤家對頭。以前的仇恨可得清算一下。秦惠文王就加了個謀叛的罪名,下令逮捕商鞅。

商鞅打扮成一個老百姓,打算跑到別國去。他到了函關(在河南省靈寶縣南),天黑下來了,只好上一家客店去住。客店老闆要檢查憑證,商鞅可交不出來。老闆説:“你這位客人真不明白。商君下過命令,不准我們收留沒有憑證的人。我要是收留你,我的腦袋可就保不住了。”商鞅一聽,這可真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説不出。

當天晚上,他不能住店,不過給他混出了函關,連夜逃到魏國。魏惠王恨他當初欺騙了公子印,奪去了西河,正想抓他,好報當年的仇。商鞅這才覺得這麼大的天下,容不下他這麼一個人。他又跑回商於。秦惠文王立刻發兵轉往商於,把商鞅活活地逮住,用最殘酷的刑罰把他弄死。有的説,他的身子是叫車馬撕開的。有的説,他的腦袋和兩隻手兩隻腳上各拴上一匹馬,有五個人往五個方向打馬,那五匹馬分頭一跑,商鞅的身子就這麼扯成五六塊。這就叫“五馬分屍”。商鞅自己被弄死了不算,全家還被滅了門。

五馬分屍是一種極其殘酷的刑罰,商鞅推行變法,立下不小的功勞,在歷史上也有很深的影響,但他自己卻沒有處理好多方面的關係,因而得到了一個走投無路的結局。

不知天寒成語故事

【出處】《晏子春秋·內篇諫上》:景公之時,雨雪三日而不霽。公被狐白之裘,坐於堂側階。晏子入見,立有間,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

晏子對曰:“天不寒乎?”公笑。

晏子曰:“嬰聞古之賢君,飽而知人之飢,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勞。今君不知也。”

齊景公時,大雪連下三日而不停。景公穿着狐皮大衣,坐在大廳一側的台階上。晏子進來拜見,侍立了一會兒,景公説:“奇怪呀!下雪三天而天氣一點也不冷。”

晏子反問道:“天不冷嗎?”

景公笑了笑。

晏子説:“我聽説古代賢明的君主,自己吃飽而能知道老百姓受飢餓,自身穿暖而能知道老百姓受寒凍,自己安樂而能知道老百姓勞苦。現在您卻是一點不知道。”

後人用“不知天寒”來諷喻養尊處優、脱離人民的人,是不會懂得人民的疾苦的。

文恬武嬉成語故事

【出處】唐·韓愈《昌黎先生集·平淮西碑》:相臣將臣,文恬武嬉。

唐玄宗李隆基是唐代帝王中在位時間較長的一個,從公元720xx年到公元756年,先後統治了45年。李隆基執政期間,先後任用李林甫、楊國忠等奸臣,到開元末年,政治日趨腐敗。李隆基本人則愛好聲色,奢侈荒淫。同時,由於府兵制遭到破壞,京師和中原地區武備空虛,西北和北方各鎮節度使掌握重兵,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暴發了安史之亂。第二年,玄宗逃往四川。至德二年末(公元758年實)回長安,後鬱悶而死。

到了唐憲宗時,淮西節度使吳元濟又發動叛亂。公元820xx年,著名文學家韓愈隨宰相裴度前往淮西平叛。叛亂平息以後,憲宗命韓愈撰寫《平淮西碑》,以記述此事。韓愈在碑文的開始,首先指出了淮西叛亂髮生的根源:唐玄宗時,自恃國力強盛,享樂腐化。安史之亂雖然平息了,但北方的人民卻蒙受了深重的災難。由於皇上荒淫,朝中的文官只知安逸享樂,武將也一味追求聲色狗馬。這種風氣如果延續下去,國家的前途便不堪設想了。

後人用“文恬武嬉”形容文武官僚荒淫腐化,一點也不把國家大事放在心上。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