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滿智慧的民間故事大全

來源:文書谷 1.25W

民間故事是民俗文化的一種表現形式,它以口述的形式世代相傳,並隨着民俗文化的發展而發展,有很多民間故事充滿了智慧,以下是本站小編為你整理的充滿智慧的民間故事,歡迎大家閲讀。

充滿智慧的民間故事大全

充滿智慧的民間故事篇一

魯班的妹妹是一位巧奪天工的繡女,她想在哥哥面前顯示一下本領,便主動提出與哥哥賽手藝。她説:“哥哥;我在一夜裏能做十二雙繡花鞋,你如果能在一夜裏蓋起一座十二層的木塔,就算你的手藝高。魯班在妹妹面前雖然不願逞能,但也不願服輸,便答應賽一賽。

比賽的那天夜裏,妹妹一心要賽過哥哥。這不,剛過三更天,妹妹做的十二雙繡花鞋,只剩一雙鞋的沿口沒有緝住。她覺得贏哥哥是穩拿了,不由得想先偷偷地去打探一下哥哥的虛實。她走到寺院門口一看,只見一座十二層的木塔已經蓋起,便急忙轉身回家。

再説魯班這裏,十二層木塔建成以後,壓得土地爺大聲喊叫:“我受不了啦!我受不了啦!”魯班一看,果然塔一直往下陷,他舉手一推,把塔分成兩截,又一個耳光把上面的六層打到內蒙古一帶,留下的六層慢慢地鑽出地面,這便是現在的釋迦木塔。由於用力過猛,塔身向東北方向稍有傾斜。這時,雞叫了,他想起了在家裏做鞋的妹妹,回家一看,十二雙繡花鞋只剩下一雙鞋的沿口沒有緝住,可是屋裏屋外都不見妹妹的身影。

原來,當妹妹從寺院返家的途中,雞已叫過三遍,她知道自己還有一雙鞋的沿口沒有緝住,一時羞愧難忍,轉身就逃。當她跑到離應縣城西北四十多裏的地方,走不動了,低頭一看,兩鞋灌滿了油土;她把油土倒在地上,立刻就堆起兩大堆土圪樑。以後,人們發現這兩大堆土圪樑上長的黃花最多,於是就把這兩大堆土圪樑叫做黃花樑。這個名字至今人們還叫着。

充滿智慧的民間故事篇二

話説,魯班的妹妹逃到黃花樑的時候,腰痠腿困,腳痛難忍。她想,即便是能走得動,又要逃到哪裏去?況且逃到哪裏,最後也還得回家,終究要見哥哥。心想,還是回家吧!但是想到和哥哥見面時的羞愧,總是遲遲挪不開步子。正在她進退兩難的時候,哥哥那熟悉的聲音忽然響在她的耳旁:“凌晨時分,天氣寒冷,小妹不該在此貪玩,小心受涼,快快回家。”一抬頭,魯班已經站在她的跟前。

魯班見妹妹兩頰緋紅,想必是妹妹今天輸給了自己而羞愧的緣故,所以,他急忙説“今天咱倆賽藝,還是哥哥輸給了妹妹。”妹妹一驚,抬頭問道:“哥哥,此話怎講?”魯班説:“你的十二雙繡花鞋早已做起,就差一雙鞋口未緝,如若妹妹不去寺院一趟,再緝一雙鞋口,時間是綽綽有餘的。”妹妹被哥哥的話感動了,她紅着臉説:“不不不,還是哥哥你贏了,我再有寬餘的時間,最後還是沒有把鞋口緝起。魯班説:“不不不,還是妹妹贏了,我再有本事,只是做了無用功,塔蓋得高了,壓得土地爺大喊大叫只得分成兩截兒。”妹妹見哥哥在自己面前這樣謙虛,更認識了自己的過失,便親親熱熱地和哥哥一起回了家。

妹妹回家後,先到哥哥親手建成的木塔上去登高望遠。她對哥哥的氣魄與手藝讚不絕口,當她看到塔上落滿了灰塵,無人打掃時,就主動提出留在塔上,承擔起清潔打掃工作。從此,每天晚上有一個仙女,一手提着燈籠,一手拿着撣子,行走在五檐六層的木塔之間。

充滿智慧的民間故事篇三

魯班在趙州建造了一座很堅實的大橋,橋墩粗、橋面寬厚,世人謂之“天下第一橋”——趙州橋。從此,當地州民們再不受涉水渡河之苦了。

有一天,一個老者騎着毛驢來到這座橋頭前,一邊施禮,一邊徵求魯班的意見説:“師傅,我騎這頭毛驢要過你的橋,它能撐得往嗎?”魯班説:“搭橋就是為了讓人圖個方便,不受涉水過河之苦,客老不必多禮。”騎驢的老者款款一笑:“我不是説師傅不讓我過橋,我是怕我的驢踩壞了你的橋。”魯班聽後,不禁哈哈大笑:“我這橋已走過千人萬馬,它巋然不動,絲毫無損,量你這一人一騎,能有多少斤兩,客老不必多慮。”騎驢的老者又認真地説:“師傅,話説在前,驢踩壞了橋,我是不賠償的。”魯班稍有點生氣地説:“不必再講,説話算數。”於是,老者騎着驢上了橋。果然,毛驢的第一個蹄子踏上橋,橋面就陷下了一個很深很深的窩子,橋身也顫動了一下;當四個蹄子全邁上橋的時候,橋面、橋身也顫抖起來。魯班吃了一驚,趕忙大聲叫道:“客老,暫請留步!”可是那騎驢的客老像沒聽見一樣,毫不理睬。這時,魯班又着急又心疼,只得急忙站在橋底用肩膀打住了橋身。由於橋上重量過大,魯班被壓得弓腰縮背,不由得就擠起了一隻眼睛(從此,木匠幹活常用一隻眼吊線),那客老過橋以後,魯班的肩頭被壓得疼痛難忍。被踩壞的橋面、橋身,他又維修了好長時間。

後來,魯班一打聽,才知道那騎驢過橋的不是別人,正是八仙中的張果老。魯班對此很生氣,於是一心想報復一下張果老,出出胸中的悶氣。他苦思冥想了許多日,最後決定在張果老經常路過的應州城建造一座大型木塔,塔倒後可把離塔二里半遠的人壓住。魯班夜以繼日地等着這個騎驢漢。張果老知道了魯班的心思,他想:我再不能路經應州了,否則,應州的生靈會受塗炭,百姓會遭殃,木塔會破壞;況且,我和魯班也沒有什麼積怨,犯不着再傷和氣。因而時至今天,應州木塔仍矗立在城內西北角的土地上。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