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道婆是誰

來源:文書谷 7.04K

黃道婆由於傳授先進的紡織技術以及推廣先進的紡織工具,而受到百姓的敬仰,被尊為布業的始祖。以下是本站小編為你整理的關於關於黃道婆的傳説,歡迎大家閲讀。

黃道婆是誰

關於黃道婆的傳説

元朝時候,松江一帶種了許多棉花,但老百姓還是缺衣少布,為什麼呢?原來這時,人們紡織棉布要先用手把棉籽剝去,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往往手指甲都剝得脱落了,也剝不出多少來。這時,有一位黃道婆,從海南崖山向黎族人民學習了一手很好的紡織本領,她下決心要改革家鄉的紡織技術,使鄉親們生活得更好些。

黃道婆請來了一位老木匠,根據崖山人民用兩根細長鐵棍轉動,軋去棉籽的方法,設計出了木製手搖軋棉車。這種軋棉車,是靠兩人手搖,一人下棉籽,又幹淨又省力,效率大大地提高了。但有了軋棉車,還是用原來的小竹弓來彈棉花,還是慢呀!黃道婆又去找彈棉花的師傅,商量改革彈棉工具。改革出來,就是今天我們偶爾能見到的4尺多長的木製繩弦大弓。這樣,紡織技術得到了極大的提高,老百姓也能穿上各種各樣、五光十色、美麗鮮亮的棉布衣服了。

黃道婆的生平

出逃

黃道婆又稱黃婆婆,生於南宋末年淳佑年間,約1245年,松江府烏泥涇鎮(今上海徐彙區東灣村)人,是我國元代傑出的女紡織家。黃道婆出身於貧苦農民家庭,在生活的重

黃道婆圖冊壓下,十二三歲就被賣給人家當童養媳 。白天她下地幹活,晚上她紡織布到深夜,還要遭受公婆、丈夫 的非人虐待。沉重的苦難摧殘着她,也磨鍊了她,有一次,黃道婆被公婆、丈夫一頓毒打後,又被關在柴房不準吃飯,也不準睡覺。她再也忍受不住這種非人的折磨,決心逃出去另尋生路。半夜,她在房頂上掏洞逃了出來,悄悄的躲在一條停泊在黃浦江 邊的即將遠航的海船上。後來就隨船到了海南島的崖州,即現在的海南島崖縣崖城鎮。

在封建社會,一個從未出過遠門的年輕婦女隻身流落異鄉,人生地疏,無依無靠,面臨的困難可想而知。但是淳樸熱情的黎族 同胞十分同情黃道婆的不幸遭遇,接受了她,讓她有了安身之所,並且在共同的勞動生活中,還把他們的紡織技術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她。當時黎族人民生產的黎單 、黎飾、鞍塔聞名內外,棉紡織技術比較先進,黃道婆聰明勤奮,虛心向黎族同胞學習紡織技術,並且融合黎漢兩族人民的紡織技術的長處,逐浙成為一個出色的紡織 能手,在當地大受歡迎,和黎族人民結下了深厚的情誼。在黎族地區生活了將近三十年。但是,黃道婆始終懷念自己的故鄉。

迴歸

在元朝元貞年間(1295——1296年),年過半百的黃道婆因回念故鄉,毅然從崖州返回了烏泥涇。黃道婆重返故鄉時,植棉業已經在長江流域大大普及,但紡織技術仍然很落後。她回來後,就致力於改革家鄉落後的棉紡織生產工具,她根據自己幾十年豐富的紡織經驗,毫無保留地把自己精湛的織造技術傳授給故鄉人民。一邊教家鄉婦女學會黎族的棉紡織技術,一邊又着手改革出一套趕、彈、紡、織的工具:去籽攪車,彈棉椎弓,三錠腳踏紡紗車……。雖然她回鄉幾年後就離開了人世,但她的辛勤勞動對推動當地棉紡織業的迅速發展。在紡紗工藝上黃道婆更創造了新式紡車。當時淞江一帶用報答都是舊式單錠手搖紡車,功效很低,要三四個人紡紗才能供上一架織布機的需要。黃道婆就跟木工師博一起,經過反覆試驗,把用於紡麻的腳踏紡車改成三錠棉紡車,使紡紗效率一下子提高了兩三倍,而且操作也很省力。因此這種新式紡車很容易被大家接受,在淞江一帶很快地推廣開來。

黃道婆除了在改革棉紡工具方面做出重要貢獻以外,她還把從黎族人民那裏學來的織造技術,結合自己的實踐經驗,總結成一套比較先進的“錯紗、配色、綜線、絜花”等織造技術、熱心向人們傳授。因此,當時烏泥涇出產的被、褥、帶、帨等棉織物,上有折枝、團鳳、棋局、字樣等各種美麗的圖案,鮮豔如畫。一時"烏泥涇被"不脛而走,附近上海、太倉等地競相仿效。這些紡織品遠銷各地,很受歡迎,很快淞江一帶就成為全國的棉織業中心,歷幾百年久而不衰。16世紀初,當地農民織出的布,一天就有上萬匹。18世紀乃至19世紀,淞江布更遠銷歐美,獲得了很高聲譽。當時稱淞江布匹“衣被天下”,這偉大的成就其中當然凝聚了黃道婆的大量心血。

黃道婆的歷史評價

閩廣多種木綿,紡績為布,名曰“吉貝”。松江府東去五十里許,曰烏泥涇。其地土田磽瘠 ,民食不給,因謀樹藝,以資生業,遂覓種於彼。初無踏車椎弓之制,率用手剖去子,線弦竹弧置按間,振掉成劑,厥功甚艱。國初時,有一嫗名黃道婆者,自崖州來,乃教以做造捍彈紡織之具;至於錯紗配色,綜線挈花,各有其法。以故織成被褥帶帨,其上折枝團鳳棋局字樣,粲然若寫。人既受教,競相作為;轉貨他郡,家既就殷。未幾,嫗卒,莫不感恩灑泣 而共葬之;又為立祠,歲時享之,越三十年,祠毀,鄉人趙愚 軒重立。今詞復毀,無人為之創建。道婆之名,日漸泯滅無聞矣。

譯文:

福建廣東地區大多種植木綿,紡織成布,叫做“吉貝”。松江府(今上海)向東大約五十里地,叫做烏泥涇。這裏的土地貧瘠,百姓種田不夠吃飯,因此學習種植木棉,藉以謀生,所以到福建廣東地區尋求書種。起初沒有踏車、椎弓等設備,全部用手剝掉棉籽,用線作弦,用竹子做弓,放在兩手間,用手指彈撥成皮棉,費的力氣很大。元朝初期(一般説南宋末年),有一個老婦人叫做黃道婆,從崖州(今海南)來到松江府,教給人們製作方便彈棉、紡織的工具;至於紡織不同的棉紗、配置顏色,佈置紗線組成圖案,都有辦法。所以織成的被褥、衣帶、手絹,上面的折枝、團鳳、棋局、字樣,清清楚楚就像寫上的一樣。人們被她教會以後,爭相操作;轉賣到別的地方,家裏就殷實富裕了。沒多久,黃道婆去世了,人們沒有不感恩哭泣的,共同安葬了她;又給她立祠,逢年過節就祭祀她,過了三十年,祠堂毀掉了,當地人趙愚軒重新給她立祠。現在祠堂又壞掉了,沒有人在給她創建了。黃道婆的名字,漸漸消失不被人聽説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