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寓言故事的成語5個

來源:文書谷 2.27W

表示寓言故事的成語 庸人自擾

表示寓言故事的成語5個

唐睿(ruì)宗時,有個叫陸象先的人。他為人寬容,才學很高,辦事幹練,素有威名。有一年,陸象先出任益州劍南道按察使。到任後,對百姓十分寬厚仁慈。即使對於犯罪的人,也不輕易動刑,而是講道理以德服人。他的助手司馬韋勸他説:你應該用嚴厲的刑罰建立自己的威望。不然,這裏的百姓就會輕慢你,就沒有人怕你了!陸象先聽了,搖搖頭説:老百姓的事情在於道德教化和治理,只要社會安定,百姓安居樂業,他們便會服從你,誰説只有用嚴刑才能樹立自己的威望呢?又有一次,一個小吏犯了錯,陸象先只是批評了他一頓,勸他以後不要重犯。而一個屬下認為處理太輕,應該用棍子重重責打那個小吏一頓。陸象先嚴肅地對他説:人情都是相通的。我責備了他,他難道會不理解我的話嗎?他是你的手下,他犯了罪你也有責任,如果一定要用刑的話,是不是應該先從你開始呀?這麼一來,那個屬下不敢説話了,滿臉羞慚地退了下去。

陸象先曾多次説:天下本自無事,只是庸人擾之,始為繁耳。意思是説,天下本來沒有什麼難事,只是由於一些平庸無能之輩不會處理,結果才把事情弄複雜、搞麻煩了。

後來人們就用庸人自擾泛指本來沒有問題而自己瞎着急或自找麻煩。

表示寓言故事的成語 畫地為牢

打柴的武吉是一個孝子。

一天他到西岐城來賣柴。在南門,正趕上文王車駕路過。由於市井道窄,將柴擔換肩時不知塌了一頭,翻轉扁擔時把守門的軍士王相耳門上打了一下,當即就打死了,被拿住來見文王。文王説:武吉既打死王相,理當抵命。命在南門地上畫個圈做牢房,豎了根木頭做獄吏,將武吉關了起來。

三天後,大夫散宜生路過南門,見武吉悲聲痛哭,問他:殺人償命,理所當然。你為什麼要哭呢?武吉説:小人母親七十歲了,她只有我一個孩子,小人也沒有妻子,母老孤身,怕要被餓死了!散宜生入城進殿來見文王,説:不如先放武吉回家,等他辦完贍養母親的後事,再來抵償王相之命。不知如何?文王準了,就讓武吉回家去了。

畫地為牢比喻只許在指定的範圍內活動。

表示寓言故事的成語 愚公移山

在《列子.湯問》中有這樣一個故事:傳説很久以前,在冀州以南、河陽以北有兩座大山,一座是太行山,一座是王屋山,山勢雄偉,方圓七百餘里。在山的北面,住着一個叫愚公的老漢,頭髮鬍鬚都已經白了。他家的大門,正好面對着這兩座大山,出門辦事每次都要繞好遠的路才行,非常不方便。愚公很是煩惱,他下決心要帶領着全家老小,把這兩座大山挖掉。於是他們就一起幹開了,挖下的泥土石塊,他們就運到渤海邊上去扔掉,他們幹得非常投入,一年四季很少回家休息。在黃河邊上住着一個老漢,因為他很精明,大家稱呼他智叟。智叟勸愚公説:你這個人可真傻,這麼大歲數了,還能活幾天?怎麼可能搬動這麼大的兩座山呢?愚公卻説:我看你呀,比我還傻呢。不錯,我是老了,活不了幾年了,可我死了還有兒子,兒子死了還有孫子,孫子又會生兒子,子子孫孫是沒有窮盡的,可這兩座山卻不會增高了,我們總有一天會把它挖平的!

後來,愚公挖山的事讓上天知道了,他被愚公的頑強精神所感動,派了大力神下凡,把兩座山揹走了。從此以後,冀州和漢水的南面,就再也沒有高山阻擋了。

現在常用愚公移山來比喻做事有頑強的毅力,不怕困難,堅持到底。移,移動。

表示寓言故事的成語 望洋興歎

有一年,秋雨使所有的河流暴漲,百川都匯進了黃河,黃河變得更加洶湧而寬闊,兩岸與河中沙洲之間連牛馬都分辨不清。於是黃河河神洋洋自得,認為自己就是天下最大的了。他順流而下,一直來到北海。他向東望去,卻看不到北海的邊際。於是河神收起了得意洋洋的表情,望着汪洋大海對北海海神感歎道:原先我自高自大,以為誰都比不上自己,今天我看到你這樣廣大,無邊無際,今天我要不來這裏,我永遠都不會知道自己的無知。

北海海神説:我在天地間也只是大山裏的一個小石頭,四海在天地間也就是糧倉中的一粒米,我又有什麼廣大的呢?

望洋興歎比喻因為自己力量太小而感到無可奈何。

表示寓言故事的成語 飲鴆止渴

東漢的霍諝,從小就很有膽識。他十五歲時,他舅舅宋光由於秉公執法,得罪了一些權貴,被他們誣告篡改詔書,關進了監獄。霍諝知道舅舅為人正直,不可能幹這種事,就給大將軍樑商寫信,為舅舅辯白。信中説:宋光身為州郡的長官,一向奉公守法,以便更好地為朝廷效力。他怎麼會冒着死罪去篡改詔書呢?這不就是人為了充飢去吃附子(一種草藥,有劇毒),為了解渴去飲鴆(鴆的羽毛泡過的毒酒)一樣嗎?如果這樣的話,還沒有進入腸胃,到了咽喉處就已經斷氣了。他怎麼可能這樣做呢?樑商讀了信,覺得説得有道理,把信拿給皇上看。不久,宋光被無罪釋放。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