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大道理的佛理小故事

來源:文書谷 1.57W

一則則生動的佛理故事,可以闡釋一條條人生哲理,比空洞的大道理更令人樂於接受,下面這些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幾篇有大道理的佛理小故事。

有大道理的佛理小故事

有大道理的佛理小故事1:長大了就不苦了

一位年輕人向大師訴説內心的痛苦。

“長大了就不苦了。”大師説。

“可我已經長大了。”年輕人説。

“可你指的長大,是年齡的長大,是身體發育的成熟。”

“一個人,除了年齡的長大和身體發育的成熟外,難道還有別的長大和成熟嗎?”

“有!那就是內心的長火和成熟。”大師説,“你內心沒有長大和成熟,當然會覺得痛苦。”大師説完,拿來兩枚果子,一枚成熟的,一枚青澀的,他把兩枚果子從中間切開。

大師問:“你比較一下兩枚果子的橫截面有什麼不同嗎?”

年輕人仔細對照了一番,説:“青澀的果子內心是空的,成熟的果子內心是實的。另外,成熟的果子內心有果核,而青澀的卻沒有。”

“我們知道,成熟的果子是甜的,青澀的、未成熟的果子是苦的。”大師説,“為什麼呢?因為未成熟的果子內心沒有長大和成熟。內心怎樣才算長大和成熟呢?就像這枚成熟的果子一樣子,內心永遠是充實的。你知道這成熟果子的果核代表什麼嗎?”

“這果核,就是果實的種子,代表着內心的希望和信念。”大師繼續説,“一枚果子內心永遠是充實的,永遠充滿着希望和信念,那就證明這枚果子已經成熟,自然也就變得甘甜了。一個人也是如此,當他內心充實,飽含着希望和信念,他就是一個幸福的人、一個快樂的人、一個內心充滿甜蜜的人。”

有大道理的佛理小故事2:山中禪院

漁夫雖然有祖傳的精良設備,但他卻從未出過海。湛藍的天際線和水手們強健的背影,一直都是在他夢中頻繁出現的幻影。

因為祖輩的艱辛打拼,自小漁夫的家境便比常人優越許多。於是,他再不用繼承祖傳的技藝,再不用像父輩們一般終日飽受烈日風雪的煎熬。漁夫的童年悠閒自在,衣來伸手,飯來張口。

漁夫的父親到底逃不出最後的結局。翻騰的海永像一張無法逃脱的網,遮天蔽日,將他席捲而去,唯剩那條牢固的木船停泊在殘陽的暖風裏。他撒了一輩子的網,卻不曾想到,自己其實也活在另外一張細密的網中。

漁夫的家境很快就敗落下來。沒了父輩的技藝,他連生存都舉步維艱。更要命的是,他自小便體弱多病,此刻沒了上等藥材的滋補,竟瘦弱得不堪一擊。

他偶然聽人提及,十里之外的竹林內住着一位智慧非凡的禪師,能解世人困惑,能消百病疾苦。於是他慕名前去拜謁。

林中有石,石上有屋,屋內果然住着一位仙風道骨的禪師。漁夫喜極而泣,將一生的波折與目前的困境都告訴了禪師,請禪師幫忙解惑,並消除疾苦。

禪師問他:“你最大的願望是什麼?”

漁夫想了想説:“我最大的願望是身體強健,既不必遭受疾病纏身之苦,又能從此自力更生。”

禪師笑了,抬手指向竹林的東方:“千里之外有一高山,名日飄渺,直聳雲霄。山頂有廟,廟中有仙,可實現你此時夙願。你若能徒步而去,沿途又心存善念的話,他勢必會答應你的一切請求。”

漁夫叩拜了禪師之後,迫不及待地上路了。從此,冬風雨雪、雷電都阻擋不了他向東行進的腳步。不管遇上什麼困難,他始終心存善念,始終想着高山上的神仙。他想只要能堅持到那兒,便可以獲得煥然一新的人生了。

漁夫走了足足兩年。行程中,為了生計,他先後換了十幾份工作。農田中,鐵鍬將他的手掌磨破,倉庫裏,重物將他的脊背壓垮;飯館中,數千只碗使他洗到手腳發麻……

他終於到達了山腳。抬頭望去,那雲霄中的山頂依稀可見。他費盡了氣力爬到山頂,可奇怪的是,山頂上不但沒有禪師所説的神仙,就連寺廟,也是空空如也。

漁夫發現自己受騙後,怒火中燒,決定回到林中找禪師算賬。回程只用了三個月。待他到達林中時,禪師早已立在門外等候多時。

漁夫低頭審視自己因跋涉而強健的身軀,終於徹悟。他無怨無悔,堅持不懈地歷盡千辛萬苦到達山頂,進入廟中,他自己便是那廟中的神仙。

人世萬般苦難,皆源於受難者本身。能導引其脱離苦海的明燈,唯有那顆始終不忘自救的心。

有大道理的佛理小故事3:禪師的鞋子

細心地觀察一下,會發現,禪者腳下,也大有意趣。禪師們夏天穿在腳上的鞋子,是用一條一條的灰布做的,鞋子上有六個大空隙。穿着這樣的鞋,一定很涼爽。

我問:我可以穿這樣的鞋子嗎?

禪師深深地看了我一眼,他笑了,點了點頭。

他看出了我的期望,坐在廊間的扶手上,脱下一隻,讓我試穿一下。

合腳,輕便,舒服。能夠細膩地體會到腳踩在大地上的感覺。硬挺挺的皮鞋底,像是缺了心眼,此刻,腳又有了心眼,有了細微的體會。

感覺很好。把鞋子脱下來,還給禪師。

我注意到禪師腳上的鞋,潔淨。雖是一雙灰色的布履,卻很美。夏天的僧鞋,簡單,大概是為了省布。因為節儉是僧人的本分。

僧鞋為什麼要有六個洞呢?

禪師説:僧鞋的六個洞,是要僧人能夠“低頭看得破”。

低頭是謙誠有禮,看得破是要看破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是要看破色聲香味觸法六塵,以及參破六道輪迴,勘破貪嗔痴慢疑邪六大煩惱。不起眼的一雙僧鞋,竟然有這麼廣闊的含意,讓人不得不佩服佛法的精細與博大。

後來,我到寺院流通處請了一雙僧鞋。穿的時候,想,要低得下頭,要看得破!

弘一法師是近代佛門中的一個傳奇人物。在給他學生的信札裏,弘一法師説到了鞋子。好像是有人要給弘一法師做鞋。因此,弘一法師在信裏詳細地説到“鞋子要做什麼樣,做多大”,還説了他“平時總是三雙鞋子同時穿。一雙禮佛時穿,一雙平時穿,一雙如廁時穿”。從三雙鞋子的穿着,可以看出弘一法師的生活多麼嚴謹。

一個人擁有三雙簡單的布鞋,不能算作奢侈。由此看來,弘一法師應該是一個唯美主義者。他都是以審美的態度來生活的。如果不是這樣,穿一雙鞋子什麼地方去不得?

數月前,與朋友吃飯,他突然考了我一個與鞋子有關的問題。

如果你腳上的一雙新鞋子,不慎被火車的車門擠掉一隻,而這時火車就要開動了,那麼,你會怎樣處置腳上的另一隻鞋子?

我隨口答道:沒辦法,只好再買一雙了。

我的意思是,總不能光着一隻腳旅行啊,這是一個毫無詩意而且非常現實的問題。

他呵呵地笑了,講了一個禪師的故事。

一位禪師有一次乘火車,一隻鞋子掉到了鐵軌旁。此時,火車已經開動,鞋子無法再撿回來。禪師急忙把穿在腳上的另一隻鞋子脱下來,扔到第一隻鞋子的旁邊。

鄰座的乘客不解地問:你為什麼這樣做?

禪師説:這樣一來,路過鐵軌旁的窮人就能得到一雙鞋子了。

我聽得目瞪口呆。

這就是禪者與俗人的區別。

俗人遇到事情時,更多地是考慮自身的處境,禪者不,他在想方設法地利他。

怎樣處理一雙鞋子,也是培養禪心的一次機會。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