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過年的童年生活回憶故事

來源:文書谷 1.46W

編者按:過年是家鄉最熱鬧的日子,作者回想起童年時的生活,心中意猶未盡,下面我們來看看《過年》這個故事吧!

關於過年的童年生活回憶故事

小的時候,家境還好,人口也多,過年很熱鬧。

臘月二十三,過小年,也是祭灶日。祭灶的儀式由奶奶來執行。老太太恭恭敬敬地把在灶頭待了一年的灶王像請下來,給他嘴上抹了灶糖。邊抹邊叨咕着:“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然後,劃根火柴,一把火送灶王爺去見玉皇大帝。

第二天便開始除塵。牆角旮旯的灰塵都要打掃乾淨,鋪了一年的舊炕蓆撤掉,土炕面清掃之後換上新買的炕蓆。屋裏能擦的地方都要擦到。杯盤碗盆徹底清潔一次,被褥也要拆洗。這些活大部分都是二姐幹,過年過節她是最累的。

從臘月二十三開始,便有了年的氣氛。父親和哥哥要去幾次鎮裏,那裏有商店、集市。過年用的祭品、煙花爆竹、食品丶水果、禮品等等都要準備齊全。過年要穿的新衣服二姐早就給我們備好,,還能得到兩個漂亮的新頭卡。買來的年畫,對聯、掛旗、福字,灶王像,年三十都要貼上。父親和二哥忙着磨刀殺豬宰雞。打我記事起,家裏每年都要養豬殺豬,都是留着自家吃,從來不賣的。那時沒有冰箱,是放在雪堆裏澆上水凍了冰來保存。這樣保存的豬肉不風乾,很新鮮。殺年豬的燴酸菜是東北的名菜,現在很難吃到了。

每年三十之前還有一件大事是必須做的,那就是蒸粘餑餑。有白麪紅豆餡的、豆沙餡的豆包,有白麪饅頭,更多的是黃米麪豆包。黃米麪要和好放到熱炕頭,用被子捂上,第二天稍微有點酸味就可以包豆包了。大約要蒸兩三天,凍了之後撿到一個大缸裏,一個正月都吃不完。餃子也要多包一些,夠吃到初五的,凍上保存。

年三十這天大人們是最忙碌的。父親、哥哥、姐姐們忙着做飯年飯,做祭品,擺供品。我家過年供家譜,祭品很講究,儀式也很隆重,都是奶奶和父親親自操持供奉。家譜不知傳了多少代,上上下下的寫了很多人名。記得母親病逝後,我看見父親把母親的姓氏“王蘇氏”也填寫在了家譜上。祭祀的器皿是成套的黃銅材質,也是祖上傳下來的,現在都由侄子保存。

年三十的晚餐和夜飯是很隆重的,除了沿襲至今的放鞭聚餐暢飲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程序。院子裏燃燒一堆乾柴接財神。奶奶率領兒孫們拜祖宗,之後,父親和哥哥們給奶奶磕頭,哥哥們給父親磕頭,我們女孩子是不用磕頭的。

從七年級到十五,都是休閒娛樂的日子。村子裏會來秧歌隊,敲敲打打的很熱鬧。我家是軍屬,秧歌隊是要進院拜年的。父親和哥哥們會準備好熱水和煙,還要打賞紅包。領隊的連説帶唱宣佈紅包的錢數。紅包赿大大家的情緒赿高,扭得赿歡,時間也長,贏得一陣陣的叫好聲。送走了秧歌隊,哥哥們便不見了蹤影。男人們聚在一起閒聊、玩牌、喝酒,女人、姑娘們湊在一塊玩嘎拉哈。我家有半面袋子的嘎拉哈,大大小小的五顏六色,已經磨得很光滑。姐姐們會好幾種玩法,十分有趣。我和弟弟妹妹們感興趣的是吃糖塊、水果、啃凍梨凍豆包和放小鞭,或者跟着奶奶走親戚。

正月十五元宵節,也是一個熱鬧的日子。除了看秧歌隊的表演、親朋宴飲之外,家鄉還有送燈的習俗。晚上家裏的各個角落和已故親人的墳頭都要燈火通明,圖個吉利。

整個正月女人們基本不用做針線,男人也沒什麼活計。一直到二月八年級烀豬頭啃豬爪剃龍頭,這個年才算過完。天也轉暖了,也該準備春耕生產了。可我們小孩子意猶未盡:什麼時候才能過下一個年?

作者|王宏

公眾號|咱們村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