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哲理小故事大啟發

來源:文書谷 5.48K

一些小故事往往藴藏着深刻的哲理與智慧,在茶餘飯後,和孩子講一講這些有趣的故事,既長啟發他們,又可以和他們度過快樂的休閒時光。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準備的人生哲理小故事大啟發,希望大家喜歡!

人生哲理小故事大啟發

人生哲理小故事大啟發篇一

晉國智宣子想讓智瑤為繼承人,理由為其“美髯長大則賢,射御足力則賢,伎藝畢給則賢,巧文辯慧則賢,強毅果敢則賢”。

而智果卻不以為然,他看到了智瑤“甚不仁”。用今天的話説,智瑤是個“美而高大,精於騎射,才藝雙全,能寫善辯,堅毅果斷,卻很不仁厚”的人。

智瑤的跋扈、貪婪最終導致他一步步走向滅亡。所以智瑤不是他殺,是本性所致的自殺!

魏文侯選相,問李克,魏成與翟璜選何人。李克説出了自己的看人標準:“居視其所親,富視其所與,達視其所舉,窮視其所不為,貧視其所不取。”直白地説,就是“平時看他所親近的,富貴時看他所交往的,顯赫時看他所推薦的,窮困時看他所不做的,貧賤時看他所不取的”。

李克看的,還是那顆心。看心是否沉穩即閒時的親近,看心是否寧靜即富貴時的交往,看心是否公允即顯赫時的推薦,看心是否耐得住貧苦即窮困時的行為,看心是否經得住誘惑即貧賤時的捨棄。

如此看來,無德無才似乎比才勝過德要好些。無德無才者想作惡,智慧不足以構成大惡,尚可對付;才勝過德者想作惡,智慧就成了惡虎身上的翅膀,常人自然無法控制。

人生哲理小故事大啟發篇二

有位師傅要徒弟整理庭園。第一個徒弟粗心大意,割草砍樹,未見庭園之美,反添荒涼之感;

第二個徒弟很用心,不但整地除草,還依地形地貌,植花蒔草,庭園一下變得有氣勢、有特色。

師傅對第一個徒弟説:“你做完了。”

對第二個徒弟説:“你做好了。”差別立現。

有人為趕做完,草草了事;

有人為求做好,費盡心力。

結果一個有負所託,一個有了交代。

當然評價有所不同。

聰明如你,“做完”需耐心,“做好”需智慧。

人生哲理小故事大啟發篇三

清順治七年,江南宜興吳府,卧病在牀的吳洪裕到了彌留之際,還念念不忘那幅心愛的山水畫。有人取出畫,展開在他面前,吳洪裕的眼角滾落兩行渾濁的淚,半晌,才吃力地吐出一個字:“燒。”

畫在吳府裏已經傳承了三代,視若至寶。明清交替,國變多難,吳洪裕輾轉逃難,置家業不顧,唯獨攜畫隨行。

這真是愛到了極點了,哪怕是死,也放不下啊。

眾目睽睽之下,畫被丟入火中,危急時刻,侄子吳靜庵把畫搶了出來,可惜,還是被燒成了兩段。

那幅畫,叫《富春山居圖》,今時今日,一半在台灣,一半在浙江。

畫一分為二,甚為可惜。可是你不得不承認,吳洪裕的性子,左右有些可愛。

“文革”時期,詩人、翻譯家穆旦被批判,每天打掃廁所和澡堂,白天從事完繁重的體力勞動和無休止的思想彙報後,晚上回家就開始偷偷翻譯英國詩人拜倫的長篇詩歌《唐璜》。其間,穆旦夫婦被幾關幾放,屢遭批鬥,就算萬般艱難,他依舊晚上翻譯。愛人不解,問他:“活得這麼艱難,翻譯給誰看?”

穆旦説:“我放不下啊。”

拿得起,放得下,方為英雄。何苦難為自己?輕易就放下了,拿起就不會慎重。又説有舍才有得,可是,又如何能捨下現在的得,不要新的得了?我只要不捨,有了就夠了。

佛家説放下才能離苦,四大皆空可成佛,人有七情六慾,還好放不下,因為你是人,所以我不成佛。

放下不?放不下,不放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