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1942的故事:殘酷的真相

來源:文書谷 7.28K

電影《一九四二》改編自劉震雲的小説,講述的是一段真實的歷史。1942年的中原大地,饑荒成災,哀鴻遍地,506萬河南百姓死於非命,千萬家庭流離失所。300萬條生命,相當於中國軍隊在抗戰中死亡人數的總和,是南京大屠殺中遇難人數的十倍。温故歷史,真相竟如此殘酷。

河南1942的故事:殘酷的真相

人禍

河南大饑荒,是天災,也是人禍。

抗戰爆發以後,國民黨幾十萬軍隊駐紮在河南,軍糧、草料、兵源全部“就地取材”。

1937年到1942年,河南出兵出糧均列全國之首。

異常沉重的兵役徭役和賦税,使得河南民力物力財力早已枯竭,即使是在風調雨順的年頭,農民交完賦税後也只能靠野菜雜糧勉強度日。

而且,在蔣介石和他的幕僚們看來,儘管河南是中日軍隊角逐的主要戰場,但卻非相對穩定的大後方,隨時準備放棄。

因此,蔣介石提出“不讓糧食資敵”的口號,一面將河南農民搜刮殆盡,一面隨時準備拋棄這三千萬子民。

正是沿着這樣的邏輯,蔣介石才會在1938年下令炸開花園口黃河大堤。

而這件事情,也是導致1942年河南大旱的根本原因之一。

蔣介石的“以水代兵”之法暫時阻止了日軍西進,但也讓河南、安徽、江蘇三省所屬44縣5.4萬平方公里的土地被黃河水淹沒。

黃河水退後,形成了長達400多公里的黃泛區,豫東平原的萬頃良田沃土變成了沙灘。

1942年,中原大旱,河南全省無一地倖免,麥收只有一兩成。

八九月間,河南臨黃河各縣又遭水災,河水溢堤,汪洋氾濫,大旱之後復遭水淹,災情更重。

到了夏秋之交,蝗災又至,漫山遍野遮天蔽日,落到田間,禾苗皆被吃光。

眼看着僅存的一點莊稼被毀,中原百姓叫苦連天。

煉獄

1942年冬季來臨,饑荒加上寒冷,整個中原大地猶如煉獄。

古都洛陽街頭,昔日繁華蕩然無存,到處是蒼老而無生氣的乞丐,一個個邁着踉蹌步子,叫不應,哭無淚,無聲無響地餓斃街頭。

一羣羣恢復了狼性的野狗,則肆無忌憚地吞噬着死屍。

有些人家,大人都已陸續餓死,僅餘兒童流落街頭。有的母親已經斷氣,而食奶的孩子仍在噙着奶頭吸吮哭泣……

古城葉縣,當地老百姓吃的是花生皮、榆樹皮,甚至一種毒性很強的野草“黴花”……所有人的臉都是浮腫的,鼻孔與眼角發黑,手腳麻痛。

物價已經漲到不可理喻的程度,許多人被迫賣掉自己的年輕妻子或女兒去做娼妓,而賣一口人,還換不回四鬥糧食。

最觸目驚心的是,人食人的慘案時有發生。

母親將自己的孩子煮了吃,父親將自己孩子煮了吃……有的家庭,把所有的東西賣完換得最後一頓飽飯,吃完後全家自殺。

老弱婦孺只能等死,年輕力壯者則不得不鋌而走險,走上逃難的路途。

隴海鐵路沿線,河南災民成千成萬逃亡陝西,火車載着男男女女像人山一樣,失足斃命,已為常事。

河南省政府視察災情大員張仲魯在洛陽火車站附近見到一列火車進站,災民爭相攀登,不管多麼危險都在所不計。

“火車行進途中開進涵洞。因車頂坐人太多,且超出涵洞高度,被洞口阻擋而紛紛墜地,頓時血肉橫飛,摔死者不計其數。”

從鄭州循大路南行,乞食逃荒的災民更是絡繹不絕,走不動的即倒斃在途,景象悽慘。

災民逃出來時,穿的都是他們最好的衣服,帶的是他們家中最有價值的東西,燒飯鐵鍋、鋪蓋,有的還攜帶一座老式座鐘。

他們對自己的故鄉已經徹底失去信心,沒有留戀,甚至連時間——座鐘都帶走了。

反噬

迫於輿論的壓力,蔣介石派出中央勘災大員張繼、張厲生二人前往災區視察。

二張轉了一圈回去了,把縮小的情形報告給蔣介石,蔣決定撥給河南法幣12億元的救災貸款。這點杯水車薪的錢,也被河南官僚們扣下用來做投機生意,一直拖到1943年麥快熟時才買了一批發黴的麥子發給災民,而截至彼時,河南至少已經餓死了三百萬人。這個數字,被當時的河南官方統計為:1602人。

“在河南農民的心底,有一種暴怒,要比死亡本身更酷烈……”從河南災區採訪,回到重慶的美國《時代》週刊記者白修德,看着陪都一派歌舞昇平的景象,內心湧起無限悲哀。

1944年春夏之交,日本在太平洋戰場受到重創後,孤注一擲在中國發動空前規模的“一號作戰”,意欲打通直通東南亞的大走廊。歷時38天的戰鬥中,日軍5萬餘人的兵力,打垮了40萬人的國軍,豫中30多個縣城被日軍佔領。

湯恩伯部向豫西撤退時,“歷史性一幕”發生了:豫西山地的農民舉着獵槍、菜刀、鐵耙,到處截擊這些散兵遊勇,後來甚至整連整連地解除他們的武裝,繳獲他們的槍支、彈藥、高射炮、無線電台,甚至槍殺、活埋官兵。5萬多國軍士兵,就這樣束手就擒。

“中原王”湯恩伯惱羞成怒,把中原會戰失敗的罪責推到河南百姓身上,破口大罵。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守衞洛陽的第四集團軍卻受到了民眾的人力支持,其總司令孫蔚如回憶説:“在陣地十八日之激戰中,輸送軍食、傷兵,皆人民自動為之。”原因很簡單,大災之中,這支軍隊曾在駐地汜水縣節省軍糧大力救災,在民間廣為傳頌。

日軍攻克的湯恩伯部倉庫中,僅麪粉便存有100萬袋,足夠20萬軍隊大半年之用。為什麼不分出一些來賑災呢?早在自修德還在河南時,他便提出了這個疑問。一個官員告訴他:“如果人民死了,土地還會是中國的;但如果士兵餓死了,日本人就會佔領這些土地。”

這恐怕也是蔣介石的心聲。

對此,白修德説:“他們是創造了世界上最偉大文化之一的民族的後代,即使是文盲,也都在珍視傳統節日和倫常禮儀的文化背景中薰陶和成長。這種文化把社會秩序看得高於一切,如果他們不能從自己這裏獲得秩序,就會接受不論什麼人提供的秩序……”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