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故事有哪些

來源:文書谷 2.6W

很多人對中國古代歷史興趣,卻又不知道中國古代故事有哪些,下面這些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幾篇中國古代故事

中國古代故事有哪些

中國古代故事有哪些 1

性情皇帝唐玄宗進入古代娛樂圈兒,對於眾多戲子而言,實在是個不小的鼓勵。唐玄宗在“梨園”戲班,非常喜歡扮演“丑角”,劇中凡有“丑角”可演,無論角色大小,唐玄宗總是演得很認真。因他是一國之君,登台演出且扮演丑角,有失帝儀君威,於是在演出時,他特意在臉部掛上一小塊白玉片兒遮面。後來丑角藝人在演戲時,就效法唐玄宗,在臉上塗出一個類似白玉片的白粉塊兒,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今天戲曲舞台上的丑角臉譜。

因為唐玄宗愛演丑角,丑角便成了舊戲班中的“特權階層”。舊戲班裏裝有黃蟒、官衣、道袍、王帽、鳳冠、九龍冠、聖旨、尚方寶劍等道具的箱子,是不能隨便坐的,唯有丑角演員敢坐。在趕廟會唱戲時,戲班子先要敬“神”,大家都要磕頭跪拜,但是丑角演員,無論年齡大小,資歷高低,都可以不鞠躬、不作揖、不磕頭。這些規矩,皆因唐玄宗的緣故。

中國古代故事有哪些 2

民間認為乾陵的陵址是由袁天罡和李淳風二人擇定的,但民間關於乾陵的選址問題不只一種説法,還有一種傳言剛好相反——這塊風水寶地是由長孫無忌和李淳風選定,袁天罡反對。

乾陵所在的梁山因地貌酷似女性的一雙美禮,當地人又稱“奶頭山”。此山近看奇偉,遠觀則低平,袁天罡認為陰氣太重,弄不好李家的龍脈會讓一個女人所傷,壞掉大唐的千秋好事。袁天罡的理由似乎很充分,梁山在九峻山的西面,而大唐的龍脈在其東,他認為已葬入李世民的昭陵所在的九峻山為大唐龍首。按堪輿術中的風水位序説和傳統的封建葬制,兒子李治應該葬在老子的下首,從下方的金粟山、嵯峨山、堯山一帶擇選。

長孫無忌和李淳風稱是萬年吉壤,袁天罡的意思則是“葬不宜”,面對截然相反的説法,李治一時也拿不定主意。昭儀武則天聽説後心中竊喜,袁天罡曾算過有武姓女人要侵犯大唐,據説李治為此殺了不少武姓之人。更玄乎的是,袁當年曾給冒充男孩的武則天看過面相,稱“若為女,當為天下主”。梁山風水格局不正好暗預她的命象?於是力勸李治不要猶豫,聽舅舅長孫無忌的話沒錯,梁山陵址就這麼定下來了。袁天罡知道皇帝的金口玉言難再收回,當時長歎“代唐者,必武昭儀”,此後果然應驗。

但對袁天罡的分析,長孫無忌心裏也犯嘀咕,陵寢建成後從名字上找點平衡。時有大臣建議陵名定為“承陵”,取承繼父親李世民昭陵龍脈之意。長孫無忌則根據梁山位於西北,易理上屬“乾”特徵建議叫“乾陵”。不是説樑山陰氣重嗎,乾屬陽,為上;坤位下,屬陰,卦義為順——“陰陽相合定乾坤”,李治心中方釋然,乾陵名定。

很明顯,上述民間關於乾陵擇址上的傳説是一種附會。僅以陵號來説,就不可信。實際上,乾陵的名稱是根據李治死後的諡號而來,由武則天欽定。李治諡號“高宗天皇大聖大弘孝皇帝”。乾陵中的“乾”,取諡號中“天”之意;《周易》中,乾卦為“天”卦,各爻取龍為象。另外,武則天死後諡“則天順(大)聖皇后”(“武則天”一名由此而來),也有一個“天”字,定名乾陵合正理。

李治初即位是頗有一番雄心的,但他後來患了頭暈症,“風眩頭重,目不能視”,只好讓聰明能幹的武則天助理各項事務,權力慾極強的武則天藉機控制朝政,形成朝中“二聖”局面。

重啟乾陵地宮“亂”了大唐龍脈?

67歲那年,武則天如意當上了皇帝,但之後亂上加“亂”,廣蓄薛懷義、張易之、張昌宗這些面首(情人),野史稱後宮“面首三千”。最不敢恭維的是,李世民李治父子同玩武則天一個女人,武則天更風流,與女兒太平公主一起,母女共享一個男人薛懷義。這大概是中國古代帝王史上的絕版景觀吧。

但這些只能算是武則天的生活問題,並不算嚴重,風水先生認為她真正壞事的“亂”,是動了大唐的龍脈,壞在風水!除了上面説的擇址在李世民的昭陵西側,“風水位序”錯亂外,還因為在李治入葬20xx年後,重啟乾陵地宮一事。根據封建帝王喪葬規制,皇后先死,皇帝可以開啟地宮歸葬;而如果皇帝先死,則將地宮封死,以後別人再不得擾動,即“尊者先葬,卑者不宜動尊者而後葬入”,只能在陵附近擇址另建。可“位卑”的武則天要“亂”就亂到底,“亂”到要害上:偏偏要掘陵“歸陵”。

當了20xx年皇帝的武則天病死於洛陽,終年82歲(也是中國古代帝王中少有的高壽皇帝之一)。她自知篡位罪過深重,臨終遺囑,“袝廟,歸陵、令去帝號,稱則天大(順)聖皇后。”次年5月,由李顯親自護送梓棺回長安,三個月後與李治合葬乾陵。説來也怪,武則天這麼一“歸葬”,問題真出來了。雖然之後出現了玄宗李隆基在位時的“開元盛世”,但大唐的國運就此埋下了禍害,社會矛盾加深,風波不斷。

大唐王朝自公元620xx年李淵受隋禪,至公元920xx年最後一位皇帝昭宣帝李梘禪於樑王朱全忠,共傳20帝,歷289年:包括武則天稱帝改國號“周”的20xx年時間。此後,中國歷史上又進入了一個大分裂時期,即“五代十國”。李家陵寢的龍脈受傷,導致大唐國運衰敗,矛頭首先指向武則天的乾陵。

除了乾陵影響了大唐國運外,後期陵寢屢遭破壞,也讓李家的風水寶地泄了王氣,加速了大唐的滅亡。

李治與武則天的乾陵真有那麼神嗎,讓大唐國運受傷?如果説風水位序亂了,那李世民將他父親、開國皇帝李淵的獻陵選擇在涇水之東(昭陵下首)又怎麼解釋?不是風水被破壞加速了大唐的衰敗,而是大唐導致了帝陵遭盔,這才風水不好,根本原因是封建帝王和社會制度本身的缺陷造成的。實際上,風水又算何物?乾陵壞了大唐國運不過是附會之説!

中國古代故事有哪些 3

1037年春天,安徽天長縣官道上,出現了一個風塵僕僕的白面書生。他一襲長衫、幾件行李,誰也想不到,這就是新上任的縣令包拯。

此時,包拯39歲。老大不小的年紀,卻是第一次入仕。距離他本人即將獲得的著名“青天”稱號並不遙遠,但距離他當上開封市長、名副其實的“開封有個包青天”,卻還有20xx年。

濺了皇帝一臉唾沫

包拯有個幸福的童年——這一點又和傳説不一樣,父母雙全,備受寵愛。在官宦世家長大的他,倒很有上進心,29歲中了進士。然而,為侍奉漸漸老邁的雙親,包拯拒絕出去做官,在家一呆20xx年,直至父母病逝、守孝完畢。

所以,他在北宋官場上一露面已是中年,但舉止全然是個“憤青”。

在仕途第二站廣東肇慶一一彼時還叫端州,大名鼎鼎的端硯就是它的創收項目。不過,在官僚盤剝下,打着“進貢”旗號的端硯,十有八九成了行賄受賄的拳頭產品,真正送到皇帝手上的沒有幾方,更別説拿到市場上成交了。

包拯一來,就下令端硯定額進貢。而他自己,直到離開端州,也不曾帶走一方端硯。“端硯事件”很讓朝廷賞識,3年後包拯就調入開封。這是自進京考試之後,包拯第二次來到京城。

值得一提的是,北宋是一個士大夫意識高度覺醒的年代。漢唐時期的“貴族社會”已經完全轉變為“文官社會”,不少士大夫“以天下為己任”,敢於在朝堂上和皇帝正面交鋒。更有甚者,覺得二個人單挑皇帝不過癮,就約齊一幫同事,展開圍攻皇帝的洶洶舌戰。而包拯嘛,就算不是個中翹楚,起碼也是讓宋仁宗相當頭疼的“牛皮糖”,其主攻方向還是最敏感的人事問題。

宋仁宗寵愛張貴妃,她的伯父張堯佐坐着“直升飛機”一路飆升。除了是財政部長,還身兼四大要職,在北宋的外戚任命史上創下了絕無僅有的記錄。

一千大臣為此吵鬧不休,集體開足馬力,要求皇帝撤張堯佐的職。爭論達到高潮時,包拯站在仁宗跟前,滔滔不絕,唾沫星子橫飛,濺了皇帝一頭一臉。仁宗氣得説不出話來,拂袖而去,回到後宮對張貴妃發脾氣:“你只知道讓他官升宣徽使、宣徽使,就不知道現在的御史中丞是包拯!”

在宋仁宗的偏袒下,彈劾工作並不順利。圍繞老張的人事任命,包拯等人和皇帝陷入了一場持久戰,老張就在戰爭裏上上下下地浮動一一彈劾風頭最盛時他地位稍低,風頭過後又迅速攀升。直到老張不久後死了,整場戰役才算正式結束。

此後,二彈郭承佑、七彈王逵……“牛皮糖”包拯樹立起了絕不放過一個貪官污吏的光輝形象。

“慶曆新政”的兩份奏章

范仲淹在政壇上呼風喚雨。掀起“慶曆新政”的高潮時,包拯還是一個剛剛從地方調進中央的“小菜鳥”。

對范仲淹改革,是支持還是反對?朝廷不可避免地陷入了“黨爭”:你是改革派,還是保守派?把包拯從端州拉到監察御史位子上的,是保守派的王拱臣。王拱臣的舉薦,很可能是為了給保守陣營充充數、壯壯膽,並不指望這個年紀一大把的“新秀”還能在擠垮改革派上有何貢獻。

然而,這場改革以吏治為第一目標,恰恰與包拯的政治關懷不謀而合。他盯上了“按察使”這是新政的重要舉措之一,范仲淹向各地派出按察使,專門監督地方官吏。按察使一句話,就能決定地方官是上中央、還是下監獄,正所謂大權在握、為所欲為。

包拯的奏章,一針見血來勢洶洶,《請不用苛虐之人充監司》。

立刻,關於“按察使”是否加重了吏治腐敗的爭論,達到白熱化。宋仁宗開始意識到,改革派官員也不是一潭清水,同樣有人渾水摸魚。

“小菜鳥”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扳倒改革派的作用,保守派大臣喜出望外,以為包拯可以為自己所用了。但接下來的事情讓他們大跌眼鏡。

1045年新春,范仲淹罷相離京,新政失敗,保守派彈冠相慶。誰料這當口上,包拯一篇《請依舊考試奏蔭子弟》,洋洋灑灑,大談范仲淹用考試選拔士大夫子弟的政策應該維持下去。

如此堂而皇之地對已經否決的一項政策進行肯定,保守派們瞠目結舌:此人犯渾嗎?

殊不知,在包拯的眼裏,沒有派系,只有公理;沒有黨爭,只有實情。

6年後,官升知諫院的包拯,顯然早把范仲淹改革的倒黴下場忘了個一乾二淨。他向宋仁宗交了一篇著名的奏章《七事》一一區別奸忠、不信朋黨、信用賢能、治奸妄之人、用人不疑、訪才用賢、啟用貶逐之臣一一赫然與“慶曆新政”如出一轍。

羣臣這下明白了:包拯,就是個實話實説的官場異類。

當包拯彈劾宋庠時,沒人覺得驚詫了。宋庠文采風流,做宰相7年,一沒貪贓枉法,二沒苛政暴政,三沒道德敗壞,實在無錯可挑。但是包拯説,無錯,是因為你沒幹事;國之重臣,毫無建樹,就是“尸位素餐”,當然應該彈劾。

他的措辭或許激烈,但他的眼光實在透徹。

從開封府到財政部

1057年陽春三月,59歲的包拯終於來到了開封府。他第一個舉措,是改革訴訟制度。在北宋。平民要告狀,得通過“門牌司”層層上遞案件。刁滑的小官吏,就是利用這個機會訛詐百姓。包拯二話沒説,裁撤門牌司,人們可以直接接觸辦案官員,頓時民心大悦,“開封有個包青天!”

事實上,包拯在開封市長任上,只做了不到兩年。61歲的他,接到仁宗又一項重任:出任三司使,打理國家財政。

在這個位子上,包拯展現出了經濟改革的天賦變“利率”為“和市”。當時,朝廷向百姓徵用過度。包拯説,進貢物品也是商品,朝廷要按照一定價格,在“和市”上向百姓購買。至於急需物資,那就跟富翁們要吧。

事出湊巧,包拯主管財政這兩年,江淮、兩浙災荒不斷。北宋時期,朝廷收税,只要現金,不要實物。於是人們得把糧食賣給官府“折變”為現金,官吏們趁機壓低糧價。平時還好,災荒之年就民不聊生。包拯充分發揮“牛皮糖”特點,一口氣上了四道奏章,“請免江淮、兩浙折變”。

經濟改革的成效,讓皇帝愈發信賴包拯。1061年,他官至樞密副使(副宰相職),成為中樞重臣。但63歲的包拯已是風燭殘年。歐陽修説,包拯一生“少有孝行,聞於鄉里,晚有直節,著在朝廷”,這樣的至情至性,消耗了他的生命。儘管還有很多他看不慣、希望改的事情,但他已無能為力。

宋仁宗親自到了包拯家裏,探視病情。這是君臣倆的最後一面。1062年5月,包拯病逝於開封,舉國哀慟。

千年以後,我們回首包拯的一生,會發現他的仕途其實很平淡。他沒有砍過負心的駙馬,身邊沒有英姿颯爽的七俠五義,更沒發明過三口威風的鍘刀,甚至沒有一張黑臉和一個月牙胎記。也許你要問,他幹過些什麼?

他帶人挖過井,給人免過税,他關心開封的建設,也關心宋朝的外交出使遼國。不過,他幹得最得心應手的,是就事論事給仁宗寫報告。有時彈劾人,有時出主意,偶爾耍脾氣。説他是“諫臣”並不完全,他更多的是個埋頭苦幹的良臣。一點一滴,將他的改革進行到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