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的神話故事兩個

來源:文書谷 2.92W

下面是本站小編給大家整理的茶的神話故事兩個,希望大家喜歡。

茶的神話故事兩個

茶的神話故事1

説起茶呢!有一個神話故事,説大約在3020xx年前有一位聖農氏發誓嚐遍百草,用來解除疾病之苦,有一天上山採藥時,嚐到一種草,使他感覺口乾舌麻,頭暈目眩,於是他就坐在一棵大樹下,突然一陣風葉子從樹下緩緩的落下,神農撿起葉子一看綠葉非常的可愛,而且還有一股淡淡的香味,神農就把葉子輕輕一揉,汁液融化,神農就斷定不是毒草,就放在嘴裏嚼,葉子雖然苦澀,但是有一股清香的回幹,頓時神農感覺頭腦清醒,口乾舌麻也漸漸緩輕,原來是一種解渴生津,提神醒腦,利尿解毒的草藥,神農非常好奇就撿起葉子仔細一看,發現葉子葉脈 葉形與別的樹葉不同,後來就採了一些芽葉,後來神農就稱這棵樹為茶,這就是茶的最早發現。

茶的神話故事2

向南走出普洱縣城,目光越過的壩子裏的方方稻田,可以看到兩個小山包,走攏去,每個小山包旁都能看到一小塘水。如果遇到上了年紀的老人,你就會聽到一段神奇的故事:

大理洱海原由白、青兩位龍王共同管理,後來兩位龍王發生摩擦,導致翻臉成仇,終於動手決鬥。結果,青龍王技輸一籌,被白龍王趕出洱海。

失去容身之所的青龍王在無奈之下,只好飄遊天下,欲尋一個立足之地。有一天,青龍王踏着祥雲來到普洱上空,發現這裏顯現出無數靈氣。於是,就想在箐門口築起堤壩,水淹寧洱壩子(今普洱縣城),修建龍宮。説巧也巧,呂洞賓也雲遊到這裏,看到青龍王欲水淹寧洱壩子,不由得對居住在壩子裏的人產生憐憫之心。乃勸阻青龍王,而青龍王哪肯放棄這塊風水寶地。眼見阻止無望,呂洞賓只好與青龍王立下賭約:如果青龍王能在一夜間,從大理蒼山挑兩座山來築壩,那麼,他就撒手不管。

卻説青龍王爽快地應承下賭約,返身隱回大理,剛在蒼山之上拔起兩座山峯,白龍王便出現了。一場惡鬥直殺得烏雲滾滾、雷鳴電閃,一時之間難以分出勝負,轉眼已過子時,青龍王無心再戰下去,乃虛晃一招,轉身挑起山峯便落荒而逃。

天近拂曉,青龍王已來到寧洱壩子,眼看再走十多裏就可以大功告成。站在玉屏山觀察的呂洞賓不覺大急,慌忙抽出桃木劍,口中唸唸有詞,將桃木劍化作一隻白蟻,拋在青龍王挑山的扁擔上。白蟻很快就將扁擔咬斷,兩座山峯落在地上。就這麼一耽擱,附近村莊中傳出陣陣雞啼。青龍王看看破曉的東方,禁不住流下兩滴清淚,這兩滴淚一直留在了他挑來的山峯旁,變成兩個水塘。(經過很多年的變遷,現在只可看到一個了。)

因為暗中作弊,呂洞賓心生愧意,就建議青龍王到水汪寨安身,並立下三條制約:一、不許傷害人類。二、不許發狂漲水。三、不許現身騷擾地方安寧。青龍王看看“水汪寨”也是寶靈之地,點頭答應後,便轉身投入水裏,再也沒有現過身。從此以後,當地人就把這裏叫做——龍潭,而把“水汪寨”當做寧洱壩子的總稱了。

為了感謝呂洞賓保住寧洱壩子,人們就在呂洞賓作法的地方修建起一座寺廟,取名為“回龍寺”,並在不遠處修建了一座“凌雲塔”以示紀念。每年冬至節前後,夕陽從西碧山的兩峯之間射出,形成光柱,照射在新建的“回龍寺”那紅磚黃瓦上,美如仙宮勝景,成為當地一個奇妙景觀——回龍夕照。後來,由於戰亂,“回龍寺”和“凌雲塔”都被毀。不敢忘恩的普洱人,又移地重建“回龍寺”。然而,“回龍夕照”的奇景也成了湮滅在歷史長河中的一粒沉沙,只能在史書中尋找到一些零散的文字記錄或從老人嘴裏聽到片言隻語的講述了。

普洱縣誌》還詳細描述:普洱地處無量山餘脈與西南部中山寬谷的過渡地帶,山高谷深、谷寬成壩。壩子年平均氣温為18.l"C,終年無雪,年平均降雨量1398毫米,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氣候温暖。“晴時早晚遍地霧,陰雨成天滿山雲。”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為"普洱茶"的生長創造了有利條件。在縣城東北的白草地樑子,有萬畝古茶羣落,其中把邊鄉團結村中寨、新寨、丫口境內有8 183畝,鳳陽鄉寬宏村困麓山有1939畝,茶樹高大古老,十分罕見。在勐先鄉板山附近有茶山管頭野生茶樹林,樹齡最老的約1720xx年。在野生茶樹林附近處有板山萬畝茶園 6萬畝,為現代茶園,原始茶樹林和現代茶園並存,構成了普洱茶的自然博物館。過去的普洱茶,主要通過馬幫沿茶馬古道運往內地,遠銷海外。這運輸普洱茶的茶馬古道為石板路,至今在普洱城北10公里處,還保存有當年的“茶庵鳥道”,即茶庵塘茶馬古道,另在城南同心鄉那柯里村南邊昆洛公路539公里碑左側,今也還餘存石階鋪就的昔日“那柯里茶馬古道”遺蹟。

傳説當年神農在山野採藥時,不幸嚐到了一種有毒的草,頓時感到口乾舌麻,頭暈目眩。於是,他急忙找一棵大樹背靠着坐下,閉目休息。一陣清風吹來,幾片綠油油的葉子從樹上飄落下來,其中一片落在了神農的胸上。説來也怪,那片樹葉竟帶着一股淡淡的清香,直奔神農的鼻孔。經不住香味的誘惑,神農隨手拈起這片樹葉放在嘴裏咀嚼,沒想到清香由淡轉濃,且苦澀交加,隨即又感覺一股清涼之氣油然而生,頓時舌底生津,精神振奮,剛才的不舒服一掃而空。他感到好生奇怪,於是,便拾起幾片葉子細細觀察,發現這種樹葉的葉形、葉脈、葉緣均與一般的樹木不同,便採集了一些葉子和種子帶回去細細研究。其夫人見他整天擺弄這些樹葉和野果,感到很奇怪,就問他這是何物,神農隨口説道:“此乃茶也!” 夫人進而細問字如何寫,神農在地上寫了個“荼”。經過多方研究,荼的許多藥用價值被神農挖掘出來,進而被人們加工製作成日常飲品,為了區分藥用的“荼”和飲用的“荼”,人們就把飲用的“荼”減少一橫,命名為“茶”。

普洱茶屬雲南大葉子種茶,具有葉壯、質軟、白毫畢露只特點。沖泡後,清香馥郁、醇厚回甘、色碧誘人,特別是以毛尖之清香如荷、碧綠回甜,更顯特色。普洱茶不但可以消暑解渴,還可以醒酒強脾、消食下氣、抑菌減肥、性中和而提神生津。普洱茶還具有可觀賞性,當開水衝入杯中,茶葉大多數是浮在水面,稍隔片刻,葉片慢慢沉下杯底,而奇特的是:葉片是樹立下沉,且葉尖向上,隨着葉片的下沉,水色也慢慢變得碧綠可愛。

茶樹,渾身是寶,經過人們的開發,茶由藥用轉為日常飲品,再轉為食用調味品和保健飲品,現在以開發出許多另類食用方法。品嚐過茶餅乾、茶蛋糕等茶糕點的人,都對茶糕點所具有的奇特口味表示驚歎。據説在很早以前,就有人嘗試過,在烤酒時加入茶葉,以求烤出帶茶味的“茶酒”。“茶酒”之事已無從考究其真偽,但普洱一帶曾流傳過這樣一段傳奇故事:

普洱縣城西郊有一座山崖——西碧山。山腰上,有一個可容百餘人的巖洞。冬末春初,常有云霧從洞裏裊裊飄出,並久久在洞前繚繞不已。此乃普洱的“普陽八景”之一“仙洞春雲”。這個神奇的巖洞,被當地人稱之為——仙人洞。

呂洞賓收服青龍王,並把他安頓在龍潭裏後,仍然不放心,生怕哪天青龍王耐不住寂寞,現身作亂。於是,就在西碧山山腰,開闢了一個洞府,以便時常來小住一段時間。既可以平視朝日從錦袍山升起,也可以俯視龍潭查看青龍王的動靜。

有一次,張果老非要跟呂洞賓來玩玩,呂洞賓經不住他的糾纏,只好點頭同意。不料,張果老到此一看,竟捨不得離開了。於是,兩仙朝觀彩霞、午品綠茶、暮嘗美酒,甚是逍遙。一天,張果老忽發奇想:“用酒泡茶,味道好不好?” 想到就做,張果老將茶壺裏的水換成美酒,等酒燒開了,泡了杯茶一品,嘿——味道不錯,只是酒味淡了許多。張果老奇想再發:“用茶烤酒!”

張果老一邊實施烤酒計劃,一邊邀約呂洞賓加入,但呂洞賓實在不願參與這兒戲般的活動,乃以腿瘸為由而拒之。

不料沒過多久,張果老竟真的將茶酒釀出來了,而且茶味、酒味交織在一起,香氣濃烈逼人。香氣隨風而散,惹得呂洞賓肚裏的饞蟲鬧得腸翻胃動。於是,呂洞賓便忘了腿瘸,趕過去爭着要先品嚐。張果老辛辛苦苦才烤出茶酒來,當然不肯讓呂洞賓佔先揀便宜。兩仙爭得不可開交,各説各的理誰也不肯謙讓。爭執不下,呂洞賓便耍了個小心眼,提出下棋定輸贏,贏者先品酒。處於激動狀態中的張果老一時大意,忘了自己的棋藝不如呂洞賓,竟滿口狂言地應允了。經過三天三夜苦戰,張果老棋輸一着,局勢不妙,眼看勝負以定,張果老才醒悟中了圈套。認輸吧,太沒面子不説,自己辛辛苦苦釀製的茶酒讓別人先嚐,實在心痛;不認輸吧,棋勢已是不可挽回的局面。進退兩難的張果老竟童心大發,耍起賴皮來了——死盯着棋盤,不管呂洞賓怎麼催促,既不認輸也不走棋,兩仙再次鬥起嘴來。自覺理虧的張果老越鬥越沒勁,可又放不下面子認輸,氣急敗壞之下,轉身便往山南跑去。呂洞賓得理不饒人,奮起直追。張果老看到呂洞賓追來,慌里慌張的亂跑一氣,一個不小心,酒葫蘆碰在石塊上,結果,茶酒全撒潑在地上。

張果老撒酒的地方,竟化為一個小水池,人們都説這水是張果老的茶酒。雖然這個水池裏的水沒有酒味,但足夠七、八個人喝,更神奇的是:水池裏的水被喝完後,只要稍等片刻,便又恢復那麼多,決不會浸出石坑半滴。人們把這個水池叫做——水有一勺之多。而呂洞賓的洞府自然也就被人們稱做——仙人洞。有詩為證:“仙子何年去,閒雲鎖洞深。”

“茶酒”之説雖無文字記錄可查,但這些流傳於民間的動人傳説,卻從另一方面表現了普洱茶那悠久的歷史、無窮的韻味。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