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書讀後感600字(通用6篇)

來源:文書谷 3.01K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傅雷家書讀後感600字(通用6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傅雷家書讀後感600字(通用6篇)

傅雷家書讀後感1

看了《傅雷家書》之後,我受益匪淺。

《傅雷家書》是傅雷先生寫給出國在外學習的兒子傅聰,傅雷用自身經歷來教自己兒子做人的原則、對藝術的修養、以及如何對待生活的問題,這些家書凝聚着傅雷先生對祖國、對兒子深厚的愛。

其中,讓我影響最深刻的是傅雷説過的“世界上最有力的.論證莫如實際行動,最有效的教育莫如以身作則;自己做不到的事千萬勿要求別人;自己也要犯的毛病先批評自己,先改自己的。”還有傅雷先生在聽完兒子的協奏曲鋼琴部分錄音後,並對他兒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並且勸導兒子不要為了技巧而煩惱,要靜下心思考。

傅雷先生通過這種平等的傾心交流方式和兒子談藝術,會讓兒子一天比一天長進。傅雷先生的可貴之處,還在於他教育兒子的同時,總要將自己擺進去,引導兒子認真對待自身的不足。

我一直認為愛子之情是人之常情,但傅雷對傅聰的愛卻沒有淪為那種庸俗的温情脈脈,而是始終把道德與藝術放在第一位,把舐犢之情放在第二位,正如他對傅聰童年嚴格的管教,雖然不為常人所認同,但為兒子樹立了一個嚴肅認真、一絲不苟的榜樣,讓兒子聽其言,又學其行,成才道路上才會穩步前行。

這讓我不禁想起了自己的父母,想起了他們的諄諄教導,他們不是什麼偉人,也不像傅雷那樣説出立身處世的大道理,但他們做什麼事都會為我着想,為我考慮,為我打算,這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我。

濃濃的親情總是令人感動。《傅雷家書》讓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同時也讓我感受到了傅雷是用心詮釋什麼是父愛,用文字詮釋父愛。

傅雷家書讀後感2

寒假我閲讀了這樣一本書:《傅雷家書》。以前我從未讀過以家書為形式的書,所以我對這本書是有些好奇的。

傅雷,我國著名的翻譯家,教育家,翻譯了許多外國名著。這本《傅雷家書》是1954到1966年這段時間裏傅雷夫婦與兒子傅聰的一些家信。

我在讀這本書的時候,我發現書中總是出現着“掛念”、“牽掛”等一類的詞語,表達的感情呢也大多是傅雷夫婦對於在國外留學的傅聰的.深深掛念、牽腸掛肚的情感。這也難怪,從古至今,父母對出門在外的遊子總是抱着一種思念的感情。這種思念的感情深深打動了我。

書中傅雷曾經一起牀就想着給兒子寫信,有時傅聰太忙了隔了很長一段時間沒有給家裏寄信,傅雷夫婦對此也深感擔憂,可見傅雷夫婦對傅聰是十分想念的,這種淳樸而又真實的感情實在令我感動。

杜甫曾説過:“家書抵萬金”,這句話在這本書中得到了極大的體現。我曾經有這麼一個疑問:世界上最珍貴的東西是什麼?這個問題困擾了我幾年,如今,讀完了這本書,我覺得我已經找到了答案:父母對你的愛。

在日常生活中,你也許總會覺得父母實在太囉嗦了,但是當你隻身在外,在異鄉獨自打拼時,你會發現你會懷念這種囉嗦,因為這種囉嗦是父母對你的愛,對你深深的愛,對你最真誠的愛。

父母對你的愛是極其珍貴的,無論是多少的金錢也是無法與這種愛相提並論的。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這本《傅雷家書》看似尋常,只是一些無聊的家書,然而當你細細品讀時,你會發現這是一本極其温暖、感人的書。家書,不是幾張簡單的白紙,而是父母對你最深沉的愛。

傅雷家書讀後感3

待人要謙遜,做事要嚴謹,遇事不逃避,戒驕戒躁”。“做人第一,其次才是做藝術家,再其次是做音樂家,最後是做鋼琴家。”在《傅雷家書》中,傅雷對於傅聰的人格、道德教育都很嚴格。傅聰長大後去國外留學,傅雷卻對自己的過分嚴厲感到自責。

《傅雷家書》那一封封的書信中,深沉而又偉大的父愛展現得淋漓盡致。傅聰也體會到了父母對他深厚的關愛。可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又有幾對父母能像傅雷朱梅馥那樣以身作則,以自己的成長經歷為例教育兒子,又有幾個孩子能像傅聰那樣幼時對父母言聽計從?我們本就沒有那樣好的.家庭教育,只能更加努力學習,豐富知識,充實自己。

親情在教育、批評、讚賞中一一體現。面對父母的嚴厲批評,我們要麼默不作聲,要麼嚴詞拒絕。傅聰之所以能坦然接受批評,是因為傅雷與眾不同的教育方法。我們的父母時常將我們與別人家的孩子比較,但他們意想不到的是我們總會因為這種批評而更加“討厭”父母,與之對抗併產生隔閡。而傅雷則用和朋友商量的語氣,讚賞的視角,激勵代替批評,表揚代替斥責,心平氣和地跟兒子交流,進而達到好的教育效果,使得傅聰對父親給予的愛越來越容易接受,順利完成學業且終有所成。

各位父母大人,你們都望子成龍盼女成鳳,給子女寄予厚望,作為晚輩的我們都能理解。問題是處在青春叛逆期的孩子有時什麼都聽進去,這一道坎不好邁。大人們是否也應該向傅雷學學呢?批評要適度,不然不就傷了孩子的自尊心,好心不就辦成了壞事?

不過,大多數的我們也不會因批評而放棄追夢的。

願天下的父母們多一份理解。

傅雷家書讀後感4

每一封家書都是文化遺產,《傅雷家書》更不用説了。

家書,顧名思義,是指家人、親人之間往來的書信。大約在文字產生後,家書就出現了,可以説是源遠流長。隨着文字語言的逐漸豐厚,紙張的發明,家書逐漸風行起來,一直到今天,家書都是維繫親情紐帶之一。一封封書信,在表達濃濃親情的字裏行間,映照出美好的人際關係、高尚的`生活準則、優異的行為操守與道德傳統,拳拳的愛國熱心。這些內容,都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組成部分。

以《傅雷家書》來説,傅雷所寫下的近百封家書,總的主題是,教導孩子,立身行事,要以中華文明為準;立志成才,要以報效祖國為要務。整本家書,可以説是對中華民族優秀道德的最好闡釋。傅雷家書給我們領會過去歷史,開啟了一扇窗户,很好地為我們保存那個時代的記憶,正是由於它的存在,才將中華民族優秀道德清楚闡釋出來,它不僅是傅雷對孩子的教導,也是我們立身行事的準則。

傅雷家書除了教人們立身行事,還洋溢着濃濃的親情,字裏行間流露的親情令人激動。

我不禁想到我的父母,他們雖不是偉人,不像傅雷那麼出名,也不能説出讓人立身處事的大道理,但他們事事為我着想,不管做任何事,都會先為我考慮,為我計劃。傅雷家書中有着許許多多做人處世的大道理,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然而,父母日常的教誨又何嘗不是立身行事的準則呢?我的父母不像傅雷那樣講道理,然而他們總是為我好。

讀了《傅雷家書》後,我學會了許多做人的大道理,還感受到了親情的偉大。

傅雷家書讀後感5

《傅雷家書》我目前只讀了五十幾頁也沒有一個總的概念,但是從字裏行間讀出很多東西。

首先是感受。每次家信中都有傅雷夫婦的慰問與關懷,所以我可以強烈的感受到那股愛。在慰問之後,傅雷先生總是以建議的方式提醒孩子某一件事情應該怎麼樣處理。比如傅聰的一位好友,牛恩德開刀吃了很多苦,傅雷先生就在家書中建議傅聰寫一封信,給她一些精神上的.安慰,不一定要是長信。你不會感受到傅雷先生的強求,從而也不會引起孩子的反感,傅聰一定樂意去做這樣的事情。可見傅雷先生很能理解孩子的心理,盡力做到不迂腐、不惹厭。其實傅雷也是第一次當父親,他能與兒子相處的如此融洽很大一部分原因來自於家信。

第二是觸動。我們家天天見面,肯定不需要寫家信,但是要多和父母交流,他們也不是萬能的,他們也是第一次當家長,我有的時候總嫌媽媽嘮叨的煩,其實就是不理解對方,無法體會到媽媽嘮叨的真正目的,而這就是缺乏交流,我們以後可以在閒暇時刻交流交流,或者在週末玩一點遊戲,比如身份互換之類的,這樣瞭解了對方,就可以儘可能的避免矛盾。

第三是啟示。我發現知識不僅僅是靠讀書獲得的,從生活中學習也是重要的方式。比如書中傅雷先生的家庭並不是特別富足,但是他還是願意花錢將兒子送到國外去學習音樂,並且在學音樂的過程中,傅雷先生提供了很多建議,幫助了傅聰的成長。這告訴除了書本上的知識,培養藝術審美也是一種學習,更重要的是學藝術也不能光學藝術,要在這個過程中找方法,如書中傅雷先生告訴兒子學習一首曲子,要充分了解作者,與作者的脈搏一致,方法的重要性由此可見。

以上就是我這周閲讀《傅雷家書》的感受和啟示。

傅雷家書讀後感6

本學期令我收穫最深的一本書就是《傅雷家書》。

這本書凝聚了傅雷對祖國,對兒子深厚的愛。信中強調的是一個年輕人如何做人,如何對待生活。傅雷用自己的經歷現身説法,教導兒子待人要謙虛,禮儀要得體;退困境不氣餒,獲大獎不驕傲;要有國家和民族的榮辱感,有藝術,人格的尊嚴,做一個“德藝兼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

《傅雷家書》,充斥着一個父親對兒子的期望,關愛及嚴格要求,洋溢着濃濃的父子情深。它讓我感覺像戲曲那樣給人以脱俗的`氛圍和無旁的回味。

傅雷把教育子女當成了對社會,對祖國的一項光榮的義務和責任。不是每個家長都能把教育提升到這種境界,但對子女的關心愛護,卻是永恆的,不變的。

我的父親文化程度不高,常年打拼積累了豐富的人生閲歷。父親把教育我當成首要任務,他在我身上耗費的精力和心血有目共睹。但父親對我的成績並不是很注重,反倒更注重我問人處事的原則和做人的道理。父親常常給我講起以前的故事,雖然我不是很能理解父親苦苦婆心的教誨,但是我知道父親只是想讓我做一個真真正正的人、一個大寫的人。

父親並不是什麼偉大的人物,但是父親豐富的人生閲歷是我這個年齡沒有經歷過的。所以我知道,現在應該好好聽取父親的教誨並且深深的記住,身體力行的去實現。

他雖然不是像傅雷一樣偉大的人物,但在我的心目中他是一個值得我一生去敬仰、佩服、學習的人。

父親,在我心中,您永遠是偉大而成功的。在您的言傳身教下,我會有更大的勇氣和力量,去戰勝各種各樣的魔障,踏上我的成長道路。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