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感恩教育》讀後感

來源:文書谷 2.78W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後感頭疼,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于丹《感恩教育》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于丹《感恩教育》讀後感

于丹《感恩教育》讀後感1

落葉在空中盤旋,譜寫着一曲感恩的樂章,那是大樹對滋養它大地的感恩;白雲在蔚藍的天空中飄蕩,繪畫着那一幅幅感人的畫面,那是白雲對哺育它的藍天的感恩。因為感恩才會有這個多彩的社會,因為感恩才會有真摯的友情,因為感恩才讓我們懂得了生命的真諦!

今天早晨,我收看了北京師範大學教授于丹主講的中國小生《感恩教育》。它令我受益匪淺,使我完美了的自己的品質,提升了自己的修養,完美的'自己的人生!

節目中主要講了四個方面:一、如何培養我們的孝心?二、如何培養我們的愛心?三、如何讓我們自立、自強和自信?四、如何培養我們的抵抗挫折的能力?

于丹教授的講話極富感染力;所説的話出口成章,令人醍醐灌頂,茅塞頓開。她精練的語言和高度的概括能力,使人歎為觀止。

于丹教授的字字句句引起了我無限的思考:孝,是一句温馨的話語,揉搓父母疲憊的心;是一把親切的嘮叨,分擔父母的痛楚;是一首暖暖的小曲,解釋父母的情懷。讓我們做一個會孝的人吧!

愛心,是患難中的傾囊相助,是錯誤道路上的逆耳忠言,是痛苦時抹去淚水的一縷春風。讓我們做一個會愛的人吧!自尊、自立、自強、抗挫是完美人生的四大必備,是走向成功的必經之路。讓我們在面對人生的荊棘時,揚起自尊、自立、自強、抗挫的風帆,

更加從容得徜徉也人生的海洋裏!

感恩,是一個亙古不變的話題,總能引起人們的遐想,今天我對它有了更深的認識。讓我們做一個感恩的人吧!

于丹《感恩教育》讀後感2

今天,我準時的坐在沙發上收看于丹老師的講座。

于丹老師主要講了三個主題:一是如何培養孩子的孝心,教育孩子理解父母,尊敬老師,懂得感恩:二是如何培養孩子的愛心,正確引導在人際交往中的一些技巧;三是如何培養孩子自立、自強、自信以及抵抗挫折的能力。

她在第一個主題中講到這樣一個故事:從前,有一個小孩喜歡在一棵大樹下玩,他每天都來,可有一天,小孩愁容滿面地對大樹説:“你看別的孩子都上學了,每天都有好玩的玩具,可我沒有”。大樹説:“你把我結的果子摘了去賣,你就有玩具了。”以後,孩子只有秋天才會來大樹下。過了幾年,小孩成了青年,他對大樹説:“別人都有房子了,都有家了,可我沒有。”大樹説:“你可以把的樹枝砍了做房子。”又過了多年,青年成了中年人,他對大樹説:“別人都漂洋過海了,可我沒有。”大樹説:“你可以把我的樹幹砍了做獨木舟。”他把獨木舟推進海里走了。漸漸的孩子長出了一根根白髮,他來到樹樁前,樹樁問他:“我已經是一個沒有用的樹樁了,你也不會理我了吧?”孩子説:“不,我會一直陪你曬太陽,這是我的心願,一生的`心願。”

這正是父母完成了對孩子一生的成全。在我們的一生中無私而又不求回報的養育着我們。孝為德之本,我們要懂得感恩,要勇敢承擔愛與責任。

要想成就別樣的人生,就要點亮自信的明燈,對自身的力量懷抱堅定的信念。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