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陪你重返狼羣讀後感

來源:文書谷 1.4W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讓我陪你重返狼羣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讓我陪你重返狼羣讀後感

讓我陪你重返狼羣讀後感1

寒假期間,我閲讀了一本與狼有關的書,名字叫《讓我陪你重返狼羣》,顧名思義,這本書講述的是作者李微漪在若爾蓋大草原上收養了一隻狼,並取名“格林”;漸漸的“格林”長大了,於是李微漪就把這它帶到了草原上,訓練它,培養它,只期待哪一天能送這頭狼回狼羣。

年輕的女畫家李微漪在這片草原上寫生,聽聞當地有關於狼的事情,些許是命中註定,便與這頭小狼偶遇了,而這頭小狼剛剛失去了父母兄弟,還未睜開眼睛就要斷氣的小狼。當李微漪見到這頭小狼時,一聲悲痛長嚎,小狼竟然動了動耳朵,奇蹟般的活了過來!小狼求生的目光觸動了李微漪內心的最柔軟的地方,李微漪緊緊抱住這隻倖存的'小狼,帶它回到了城裏。從此視它為親子,撫養它,陪伴它,領會它,訓練它。

但鋼筋水泥林立的繁華都市並不是野性草原狼的真正家園。但為了狼的尊嚴,自由和滿心滿眼對原始故土的嚮往,於是帶領着格林再一次來到了若爾蓋草原上,讓格林練習捕獵,並與藏獒面對面,和藏獒交鋒時,小狼格林總是屢戰屢敗,屢戰屢敗。落下全身傷痛,但並非全無益處,這會讓格林在戰鬥中成長。在這段時光裏,李微漪感受到了狼的愛,熾熱,純粹。他們母女倆相依相守,如影隨形。

終於有一天,遠處傳來一聲威嚴而不容質疑的狼嚎,這是狼王接納家族成員的聲音,緊接着,狼羣的嗥聲時不時在曠野迴響,格林聽到了親族的召喚,終於在深深的雪中拔出了前腿,邁出了離開人類重返狼羣的腳步。

讓我陪你重返狼羣讀後感2

《讓我陪你重返狼羣》是一本以命換來的書,一本讓我冷汗淋漓、熱血沸騰、潸然淚下的書。坎坷、艱辛、血腥,那是狼的世界,那是自由的天堂,看得見摸得着。

“狼女”――若爾蓋草原藏族牧民送給80後女畫家李微漪的帶有神行色彩的藏名,她救狼崽、養小狼、野化訓練狼,成為將人養的狼成功放歸狼羣的第一任。

小狼格林,你好幸運。迄今為止,你是世界上唯一的一條由人撫養長大後成功放歸草原的'野性狼。“送狼一千里,歷時二百天。小狼格林,你一定要活下去。”

李微漪從格林的眼神中意識到:“格林不是寵物,城市不是它的天堂。格林是一條渴望自由的草原狼。”於是李微漪帶它重返若爾蓋草原。草原上的困難有很多,淋了一場大冰雹,李微漪得了水腫,在李微漪不能起牀的日子裏,格林趴在牀前,寸步不離。狼的愛熾熱、純粹。有次格林刨出了半隻鼠兔,扔進了李微漪的屋子裏。因為在狼性法則裏,活力和食物是連接在一起的,只要有食物,就會有活力,狼子柔情。相見時難別亦難,再回草原時,她和格林緊緊相擁。

在格林捕獵時,它的眼神中透着真誠。格林你現在在哪裏,願你和你的狼族每天都有食物吃,原理自私貪婪的盜獵份子,遠離一切不快,願你的眼角不再含着淚水,願你在若爾蓋草原自由馳騁。愛不是佔有,是放手。敬畏生命、敬畏自然。

讓我陪你重返狼羣讀後感3

拿到《讓我陪你重返狼羣》這本書以後,我便一直沒碰它,因為我討厭狼。今年寒假的一天,我隨便翻開,引起了我的興趣,於是我便認真品味起來。

整本書圍繞着一隻小狼所展開,雖然故事很簡單,但卻動人心絃。這本書主要寫了作者李微漪在草原上救活了一隻小狼,並把它帶回家飼養。但在城市中管不住小狼的野性,經常和居民發生衝突。李微漪只能把小狼帶回草原,進行野化,在經歷了無數次生生死死,小狼終於迴歸草原狼羣。

在讀這本書之前,狼是貪婪的動物就深深印在我的腦子裏。什麼《三隻小豬》《小紅帽》《小兔子乖乖》……狼都是一個反派角色。翻開成語詞典“狼心狗肺”“狼子野心”……都是在説狼是最壞的動物。所以剛看這本書時,我是抱着牴觸的.心理去讀的。可讀完後,不管這故事是真是假,我還是被打動了,狼,看上去兇狠,奸詐,貪婪,誰又能想到,“狼媽媽“生病時,不進温暖的棚子,無論風吹雨打,還是睡意朦朧,都堅持守在窗邊。“狼媽媽”被一羣大狗追咬時,奮不顧身地撲上去追趕大狗。冬天食物匱乏時,總是跑出來之不易的獵物分享給“狼媽媽”……這些真實又感動的事例,顛覆了我對狼的認知。

不僅是這樣,狼對於自然生態的平衡也有一席之地。如果沒有狼,野兔會瘋狂地吃光花草樹木,傳染病瘋狂地席捲世界,自然平衡就會遭到嚴重的破壞,現在很多人站起來為狼平反昭雪,我也是其中之一。

讓我陪你重返狼羣讀後感4

如果書是人類的精神食糧,那麼一本好書就是人類精神盛宴。今年暑假,一本名為《讓我陪你重返狼羣》的讓我讀後為之深深震撼。這頓“盛宴”我一定要與你們分享不可!

《讓我陪你重返狼羣》這本書雖然沒有那些“高貴”的、“華麗”的詞語去堆砌故事,但它卻用簡潔易懂的言語闡述了“狼媽媽”放手狼兒迴歸狼羣那動人心絃的故事。

它講述了年輕畫家李微漪幾年前在若爾蓋草原寫生時偶遇了命懸一線的'小狼格林,後把它帶到城市養大後又放它迴歸草原重返狼羣的經過。一系列驚心動魄的故事和小狼格林與“狼媽媽”李微漪之間的母子情深令人深深動容,他們用行動表達了兩個不同物種之間的愛。其中有這們一句話:“人有人道,狼有狼道。我真後悔當初沒有讓他一直追隨大狼而去,反而因為他到我身邊就愈加疼愛。此刻,我想讓他回到狼羣的願望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強烈。”這段話藴含着一位母親對兒子深沉的愛。為了狼兒的人生,狼兒的願望,寧願自己受苦受累。母愛是如此偉大。

“格林愣了一下,退後幾步,眼角低垂,耳朵帖服,脣吻緊閉,顯得很傷感,喉間發出宛若哀泣般的聲音,依依不捨地繞到我前方”。這一個讓人潸然淚下的母子離別的場景,多像媽媽送走自己辛苦養大的兒女啊!外面的世界雖然充斥着危險,可是孩子總要走出母親的懷抱,尋找自己的人生方向,踏上自己的征途。就像今天的我們一樣,雖然有時學習會很苦很累,但有父愛母愛的無私付出,讓我相信堅持一定會很美!

這不僅是一本用生命換來的書,也是用生命詮釋的一狼一人的珍貴情感!

讓我陪你重返狼羣讀後感5

拿到《讓我陪你重返狼羣》這本書以後,我便一直沒碰它,因為我討厭狼。今年寒假的一天,我隨便翻開,引起了我的興趣,於是我便認真品味起來。

整本書圍繞着一隻小狼所展開,雖然故事很簡單,但卻動人心絃。這本書主要寫了作者李微漪在草原上救活了一隻小狼,並把它帶回家飼養。但在城市中管不住小狼的野性,經常和居民發生衝突。李微漪只能把小狼帶回草原,進行野化,在經歷了無數次生生死死,小狼終於迴歸草原狼羣。

在讀這本書之前,狼是貪婪的`動物就深深印在我的腦子裏。什麼《三隻小豬》《小紅帽》《小兔子乖乖》。狼都是一個反派角色。翻開成語詞典“狼心狗肺”“狼子野心”。都是在説狼是最壞的動物。所以剛看這本書時,我是抱着牴觸的心理去讀的。可讀完後,不管這故事是真是假,我還是被打動了,狼,看上去兇狠,奸詐,貪婪,誰又能想到,“狼媽媽“生病時,不進温暖的棚子,無論風吹雨打,還是睡意朦朧,都堅持守在窗邊。“狼媽媽”被一羣大狗追咬時,奮不顧身地撲上去追趕大狗。冬天食物匱乏時,總是跑出來之不易的獵物分享給“狼媽媽”。這些真實又感動的事例,顛覆了我對狼的認知。

不僅是這樣,狼對於自然生態的平衡也有一席之地。如果沒有狼,野兔會瘋狂地吃光花草樹木,傳染病瘋狂地席捲世界,自然平衡就會遭到嚴重的破壞,現在很多人站起來為狼平反昭雪,我也是其中之一。

讀完《讓我陪你重返狼羣》我對狼有了一個新的認知,同時我也在思考李微漪的一句話“我救下的是一頭孤狼的命,但我們能改變整個狼羣的命運嗎?”

讓我陪你重返狼羣讀後感6

這是一本以命換來的書,完全顛覆了狼在人們心中的形象。該故事講述了一件這樣的事:本書作者李微漪來到了諾爾蓋草原寫生,竟陰差陽錯地救了一隻小狼。它觸動了她內心最柔軟的地方,於是,作者養了這隻小狼並帶它回城療傷。最終,為了小狼的自由,她返回草原,歷盡千辛萬苦後成功將小狼放歸狼羣。

在現代,狼在人們心中一直是兇狠、狡詐的象徵。狼心狗肺、狼狽為奸、白眼狼……大家注意到沒有,“狼”和“狠”只有一點之差?再狠一點就是狼!人們獵殺狼、憎恨狼,但有沒有想過狼給我們帶來的好處?

狼,獵食老弱病殘的`牛羊,完成自然法則中對物種優勝劣汰的篩選,避免物種退化。

狼,嚴格控制繁殖過快的食草動物對草原的危害。

狼,捕獵大型獵物,其剩餘狼食可幫助鷹、禿鷲、狐狸等動物熬過嚴冬。

狼,不是草原的害獸,自然界最可怕的不是“獸行”,而是“人為”!

誰會想過,在“媽媽”患病卧牀時,小狼在草地中挖出它的“救命糧”給“媽媽”吃?誰會想過,在“媽媽”崴傷腳,無法走路時,小狼花費幾小時,趕一匹馬來接“媽媽”?誰會想過,在“媽媽”被三條大狗追咬時,小狼奮不顧身,挺身救母,不惜負傷累累?誰會知道,小狼吃獵物時,總會留條腿給“媽媽”……

無論草原多麼兇險,一人一狼,相依相守,始終向大草原深處走去……

讓我陪你重返狼羣讀後感7

“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苦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古往今來,有多少為了追求自由而發生動人心絃的故事,又有多少歌頌自由的名言?我不知道,但我知道自由是無論人還是動物都心嚮往之的一曲聖歌。狼,是自然界中對自由嚮往最甚的動物之一。書中尤其是送小狼格林去動物園的那一段令我刻骨銘心。可是人們從來沒有深思過,這些動物都是從哪裏來,它們是怎麼來的,它們被關在這裏的意義是什麼,它們真的像我們以為的那樣快樂嗎?狼身可囚,狼心難困!安全而結實的玻璃牆也許符合了人道,卻不符合狼道,你看那玻璃牆上滿目瘡痍的`抓痕,都是對人類拘束自由的無聲指控。慶幸小狼格林能有這樣的好“媽媽”,帶着它去找回屬於狼的自由與與尊嚴。

這不禁使我想到了我們千千萬萬個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父母,他們在給我們拼命報輔導班和興趣班時,是否真正思考過我們孩子內心的意願,我們的愛好與特長是什麼,我們內心所求的“自由”是什麼!如果莫扎特的父親強迫他去當文學家,梵高的家人讓他放下畫筆,那麼這個世界我們總感覺缺少着什麼。

當然自由意味着要獨自面對着風雪,美好的背後又要有多少艱辛的付出。也許旁人不知,只有實實在在地體會過,才能真正的明白這一切的寶貴,要懂得珍惜。

但願愛與自由的交響曲,永遠不會停……

讓我陪你重返狼羣讀後感8

在這個假期,我閲讀了一本小説,是一本與狼有關的書,這本小説的名字叫《讓我陪你重返狼羣》,顧名思義,這本書講述的是作者李微漪收養了一隻狼,漸漸的,這隻狼長大了,於是李微漪就把這頭狼帶到了草原上,訓練它,培養它,只期待那一天能送這頭狼回狼羣。

既然提到了這頭狼是由人撫養的狼,那麼它一定有名字,它的名字叫格林,是一頭母狼,而小説的主人公是就是小狼格林和李微漪,故事發生在一個叫若爾蓋的大草原上,年輕的女畫家李微漪在這片草原上寫生,聽聞當地有關於狼的事情,些許真的是命中註定,於是便與這頭小狼偶遇了,而這頭小狼剛剛失去了父母兄弟,還未睜開眼睛就要斷氣的小狼。當李微漪見到這頭小狼時,一聲悲痛長嚎,小狼竟然動了動耳朵,奇蹟般的活了過來!

小狼求生的目光觸動了李微漪內心的最柔軟的地方,李微漪緊緊抱住這隻倖存的小狼,帶它回到了城裏。從此視它為親子,撫養它,陪伴它,領會它,訓練它。

但鋼筋水泥林立的繁華都市並不是野性草原狼的真正家園。但為了狼的尊嚴,自由和滿心滿眼對原始故土的嚮往,於是帶領着格林在一次來到了若爾蓋草原上,讓格林練習捕獵,並與藏獒面對面,和藏獒交鋒時,小狼格林總是屢戰屢敗,屢戰屢敗。落下全身傷痛,但並非全無益處,這會讓格林在戰鬥中成長。在這段時光裏,李微漪感受到了狼的愛,熾熱,純粹。他們母女倆相依相守,如影隨形。

終於有一天,遠處傳來一聲威嚴而不容質疑的狼嚎,這是狼王接納家族成員的.聲音,緊接着,狼羣的嗥聲時不時在曠野迴響,格林聽到了親族的召喚。格林終於在深深的雪中拔出了前腿,邁出了離開人類重返狼羣的腳步。

感謝您的閲讀,祝您生活愉快。

讓我陪你重返狼羣讀後感9

假期,我讀了《讓我陪你重返狼羣》這本書,這本書讓我瞭解到狼的生活習慣,性格特點和對待"家人"的情感。

這本書講的是作者李微漪在草原上寫生的時候偶然救了一隻出生才五天的小狼。作者把小狼帶回城市的家餵養,並給小狼取名叫"格林",可是沒有養多久,因為各種原因,作者發現在城市裏不再適合餵養小狼了,為了保持小狼的野性,作者決定把格林帶到草原。於是他們來到草原的獒場生活,從此撫養它、陪伴它、訓練它。

作者和小狼親如母子,在書中"狼之柔情"裏寫到:有一次作者感冒了,每次聽見作者咳嗽時,小狼就關切地趴在窗口引頸相探,它再沒心思和藏獒們玩鬧,寧願一直官運亨通在窗外觀望。作者在小桌前寫日記,小狼就把前爪搭在窗台上看着作者;作者躺下休息,格林就在窗口看着作者睡覺,站累了就回到正對窗口的草地上像獅身人面像一樣守望着。作者連日來死撐硬扛,結果病情趨於惡化。也許狼能聞到死亡的氣息,小狼越來越不安,在作者窗前來回徘徊,日夜翹首以待。就在作者病中昏睡的時候,小狼毫不猶豫地選擇忍飢挨餓,把自己的救命糧獻出來。小狼長大了,像一個懂事的`孩子學會關心"媽媽"。

書是通過一個個小故事進行講述的,通過這些故事讓瞭解到在草原上,作者和小狼相守相依,歷盡千辛萬苦、九死一生,在作者不懈的努力和幫助下,小狼終於得到了狼羣的認可,離開人類重新回到狼羣中生活。

讓我陪你重返狼羣讀後感10

看過太多治癒系的書籍,這本《讓我陪你重返狼羣》讓我看到了滿滿的愛,從用狼媽媽的聲音救活一隻瀕危的小狼開始。幫助小狼拉粑粑,給小狼喂嚼碎的食物,教小狼捕獵,每一次,作者都站在狼的立場來看待問題,解決難關。正因為如此,小狼才能迴歸自然,找到本性,被狼羣接納,並且生活得很好。

和人相處得久了,狼也有温馴的一面,像狗,熱情搖尾巴,舔臉蛋,可走進大自然,面臨生存問題的時候,機智、貪婪、拼命的一面就展現出來了。固然,作者可以像馴化狗一樣來馴服狼,讓它永遠待在自己身邊,可這樣的生活,是狼要的嗎?

隨着小狼的日漸長大,孤獨感越來越強,需要的空間也越來越大,再加上待在城市的危險,作者毅然決然把狼帶到了草原。不斷訓練其生存能力,自己也日夜陪伴,放棄了舒適的居家生活,放棄了鍾愛的連衣裙,餓極了就着雪水吃油餅。

為了生存,為了幫小狼找到族羣,作者曾從藏獒口中救出小狼,生病了也不願離開,甚至接受了半生不熟的肉,即便胃裏難過。最終,小狼被一個狼羣接納,這一切都離不開作者的捨生忘死,甘苦與共。同樣要感謝的,還有作者的朋友,男朋友,善意的'藏民。

雖然從沒去過西藏,以後也不知道會不會去,不過從書裏,知道了很多。在大自然面前,在補給困難的時候,要學會精打細算,要節省力氣,要知道怎樣生存。自由意味着直面風險,享受的背後還有付出,稍不留神就會丟了性命。

我們聽聞自由很久,看到的卻只是表面,就像獨立,一個人打拼還要有成果,箇中心酸,實不為外人道也。這段經歷着實精彩,有驚亦有喜,奈何筆力甚乏,描述不出所有的感受。不過,真的要看一本治癒系的書籍的話,這本就夠了。

讓我陪你重返狼羣讀後感11

相信一提起狼,大家立馬會想起一副醜陋兇惡的嘴臉,隨之而來的便是“狼狽為奸”、“狼心狗肺”、“狼子野心”等諸如此類的成語。可有誰曾想過,有那麼一隻名叫格林的小狼,在吃羊吃兔時會給媽媽留下一條腿,在媽媽病倒時會在窗前日夜守候,在媽媽遇到藏狗追咬時毫不猶豫地拼盡全力挺身救護。而這所謂的媽媽只不過是一個撫養它數月的人類。我想問這普天之下的人們,你們都能像小狼格林一樣用一顆真誠的心去對待自己的父母嗎?恐怕不全能,人類在不斷髮展的.同時,冥冥之中,有些人與人之間及人與天地萬物之間的情感和牽絆,也在漸漸淡化着。這些人失去的不止是情感,更是一顆原本真誠、善良的真心,在歲月的雕刻下被打磨得更冷漠、更自私。這讓我很迷茫:生而為人,可是有些人的行為還不如這條名叫格林的小狼。

看動物,人們總是認為它們只知道温飽冷暖僅此而已,所以死了就死了。我們也常常聽到“人命關天”這個成語,言下之意動物的生命就不那麼重要了。當我看到此書中人狼和諧的一幕幕畫卷,在感動我的同時,也給我帶來冷峻的思考:我們是否應該對同類、對動物、對大自然多一點關愛,多一份善良;少一份冷漠,少一份自私。我們不妨假設一下若人類真正與一切和諧共處,不再包藏禍心,對天地萬物充滿愛護的時候,該是怎樣一個美好的世界啊!那麼我們何不以此為目標,每天邁出微不足道的一小步呢?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