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的乘法口訣説課稿

來源:文書谷 2.5W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説課稿,藉助説課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快來參考説課稿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6的乘法口訣説課稿,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6的乘法口訣説課稿

6的乘法口訣説課稿1

一、教材分析

今天我所要講的這部分教材是國小教材人教版二級上冊乘法口訣部分的《6的乘法口訣》。6的乘法口訣是在學生學習了25的乘法口訣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乘法口訣的繼續,也是今後學習7、8、9乘法口訣的基礎。教學6的乘法口訣的編排與4的乘法口訣基本相同,例7中,沒有給出一個完整的乘法算式,沒有給出一句完整的乘法口訣,目的是讓學生主動探索歸納出6的乘法口訣,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與自主探究的能力。

二、教學目標

從知識與技巧、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確定以下目標

1.讓學生經歷編制6的乘法口訣的過程,知道6的乘法口訣的來源和意義,掌握6的乘法口訣,能運用口訣正確地進行乘法計算和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在編口訣、用口訣的過程中,初步發現一些簡單的規律,培養觀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3.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培養學生合作參與的意識,感受探索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掌握6的乘法口訣,能運用口訣正確地進行乘法計算和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難點:探索發現口訣的內在規律

三、學情分析:

二年級的學生的思維仍處於形象思維為主的階段,但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觀察、比較、綜合的意識。在興趣濃厚的狀態下,學生有了較強的自信心和強烈的表現慾望。

四、教學方法:

根據教材及學生的特點,我主要採用操作法與啟發式相結合的教學方法。二年級學生主要依賴於直觀性的教具進行思維。動手操作讓學生手腦協作,更有利於學生思考問題。英國教育家皮斯博説:如過你想讓兒童能夠獨立的批判地思考,並且有想象的能力,你就應該採取加強這些智慧品質的方法。要把學生培養成富有創造力的開拓型人才,在教學方法上應採取啟發式。正如孔子云: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五、教學過程

(一)複習準備,揭示課題

讓全班同學根據25的乘法口訣進行快速的口算,目的是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同時,促進新舊知識的遷移,為探索新知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創設情境,探究新知

在這一環節裏,我設計了三塊教學活動。

1、編口訣

這是本堂課的重點,主要是通過學生自主地觀察圖畫,探索、歸納出6的乘法口訣。根據教材的主題畫,我逐一出示小魚(1條小魚由6個全等三角形組成,一共出示6條)。學生觀察圖畫,思考並完成下面的問題:

①填表。

②根據表格寫出相應的乘法算式。

③根據乘法算式編制出6的乘法口訣。

2、根據出示的金魚圖,説出每個圖表示的含義。

3、觀察比較,找出6的乘法口訣的規律。

4、採用形式多樣的方法記口訣。

(三)應用口訣,解決問題。

練習形式多樣,既鞏固本節課的知識,又增加了樂趣,特別是培養學生養成了獨立思考的習慣。

(四)總結、歸納。

通過本節課學習,同學們學到了那些知識,請把你的收穫告訴大家好嗎?在學生彙報中,使本節課的知識點得以鞏固。

六、板書設計:

板書要一目瞭然,能反映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本課主要體現學生得出6的乘法口訣的過程。設計如下:

6的乘法口訣

一個6相加61=6一六得六

2個6相加62=12二六十二

3個6相加63=18三六十八

4個6相加64=24四六二十

5個6相加65=30五六三十

6個6相加66=36六六三十六

6的乘法口訣説課稿2

一説教材

1、教材內容:

今天我所要講的這部分教材是國小教材人教版二級上冊乘法口訣部分的《6的乘法口訣》。

教材分析:

這部分內容講6的乘法口訣,例題的編排與5的乘法口訣大至相同,接着以練習的形式鞏固6的乘法口訣。聯繫中還安排了一些估算題和開放性的題目。培養了學生的估算意識和推理能力。

2、教學目標:

根據教學內容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在知識技能方面:學生學習乘法口訣過程中進一步理解乘法意義,提高應用乘法解決實際問題能力。數學與思考方面:在正理的乘法口訣及其他一些練習中,初步培養學生髮現簡單規律的能力。解決問題方面:讓學生在實際問題情景中感受乘法口訣形成過程。並能利用口訣熟練計算乘法。情感態度方面:學生在編乘法口訣利用口訣解決實際問題過程中逐步培養學生能力、積累學習感情、享受成功喜悦。

3、教材重、難點:

根據教材特點,我認為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分別是:

重點:掌握並應用6的乘法口訣。

難點: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嘗試探究並得出6的乘法口訣。

本節課突破重難點的關鍵是:為學生建立新舊知識的聯繫,讓他們學會會遷移,用類推的思想去解決問題。

二説學生

當然,二年級的學生的思維仍處於形象思維為主的階段,但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觀察、比較、綜合的意識。在興趣濃厚的狀態下,學生有了較強的自信心和強烈的表現慾望。

三説教學方法:

根據教材及學生的特點,我主要採用操作法與啟發式相結合的教學方法。二年級學生主要依賴於直觀性的教具進行思維。動手操作讓學生手腦協作,更有利於學生思考問題。英國教育家皮斯博説:“如過你想讓兒童能夠獨立的批判地思考,並且有想象的能力,你就應該採取加強這些智慧品質的方法”。“要把學生培養成富有創造力的開拓型人才,在教學方法上應採取啟發式。正如孔子云:“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四説教學過程:

根據以上各方面的特點,我想通過四個環節來完成我的教學。

(一)激情導趣,活躍氣氛

(二)動手嘗試,自主發現

(三)觀察比較,巧妙記憶

(四)分層練習,在玩中學

(一)激情導趣,活躍氣氛俗話講:“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一節課開始時學生的狀態便為本節課定下了基調。一年級的學生有強烈的自我表現慾望,一開始,便用強答的形式,不求每個學生都對,但求每個學生都參與,讓學生相互競爭,躍躍欲試。同時,複習口訣又為新知作好鋪墊。

(二)動手嘗試,自主發現就是要調動學生已有的經驗,為新知的學習找到相關的理論基礎。讓學生學會遷移。學生在學習了5的乘法口訣之後,已基本瞭解了學習的思路與方法。在膠靴的乘法口訣時,可大膽放手,讓學生四人為一小組,充分利用自己的學具,自主學習,相互啟發,相互幫助。同時,還應看到學生之間的差異,有些學生可以不利用學具,直接推出口訣,也應該給他們展示的機會。分層教學,讓全體學生共同參與。

(三)察比較,巧妙記憶該部分充分調動學生的主體意識,教師僅起到點播啟發的作用。讓學生體會成功的喜悦。並用類似“你發現了什麼?”“你想提醒同學們什麼?”等語言,讓學生感到自己才是學習的主人。在學生運用自己發現的特點去記憶口訣時,就不會在感到枯燥疲憊,而會主動積極的去記憶,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分層練習,在玩中學習。二年級的學生只有在新異的生動的刺激下,才能一起他們的注意。而且長時間的集中學習會讓他們感到疲勞,這時,可將設計的練習容於遊戲中。讓學生在玩中學。這樣,既讓學生放鬆,又會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這裏的練習主要分針對性練習、基本練習及拓寬性綜合練習三類。既適應不同水平的學生的需要,又適應了學生學習的不同層次。五説板書設計板書要一目瞭然,能反映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本課主要體現學生得出6的乘法口訣的過程。設計如下:6的乘法口訣一個6相加6×1=6一六得六2個6相加6×2=12二六十二3個6相加6×3=18三六十八4個6相加6×4=24四六二十四5個6相加6×5=30五六三十6個6相加6×6=36六六三十六

6的乘法口訣説課稿3

【教學分析】

1、.本課內容編排的目的是幫助學生加深對乘法意義的理解。也就是當若干份中有一份與其他份的數量不同時,可以先用乘法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再加上不同的數,也可以假設每份都相同,用乘法算,再減去所多部分。

2、通過解決問題的過程,使學生體會到由於觀察、思考的角度不同,解決問題的方法也是不一樣的。

3、讓學生在經歷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過程中感受解決問題的不同方法,體驗策略的多樣化。

【學情分析】

學生已初步認識了乘法,學習了2—5的乘法口訣,感受了乘法運算的意義,並初步具有了用乘法來計算的意識。這樣從學生已有的認知起點出發,以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事物作為教學切入點,為學生提供了可觀察、思考的素材,易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教學目標】

1、通過合作學習、自主探究,理解乘加、乘減的意義,能正確進行有關的計算。

2、訓練學生思維的靈活性,用多種方法靈活計算乘加、乘減,實現算法多樣化。

3、培養學生的友好合作意識、探究精神。

4、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並解答問題。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從不同角度觀察、思考問題的習慣,體現解決問題多樣化的教學思想。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上冊《乘加乘減》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義教課程標準(人教版)數學二年級上冊56頁

教學目標:

1、能在具體情境自主解決乘加、乘減問題,乘加,掌握乘加、乘減的計算方法和算理,能正確地計算。

2、能初步瞭解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方法,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3、在感受、體驗、探索中增強探索的意識,體驗成功的快樂。

教學重點:建立乘加、乘減的模型,掌握乘加、乘減問題的基本結構和數量關係。

教學難點:乘加、乘減問題的建模過程及模型內化和解釋。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1、春天,勤勞的小熊種下了一些玉米,到了秋天,小熊種的玉米豐收了。(課件動畫出示4珠玉米,每珠有4個。小熊掰下一個玉米回家)你能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嗎?

(設計意圖:要讓學生完整地表述,滲透應用題)

2、有什麼辦法算出一共有多少個玉米呢?

(設計意圖:根據二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徵,運用多媒體課件創設情景,使學生積極投入到學習中去。)

(二)、自主探究,建立模型

1、這個問題怎樣解決呢?你們先自己動腦筋想一想,我們也可以藉助學具擺一擺,再在小組裏互相説説。(教師在黑板上擺上4排磁鐵,分別是4、4、4、3。學生進行小組討論。)

(設計意圖:磁鐵的出現使數學由具體玉米到符號化的一種過渡。)

2、小組交流解決過程

説清楚:(1)你想出了幾種方法?(2)算式怎麼列?(3)先求什麼?再求什麼?

聽仔細:(1)同學的方法和你的一樣嗎?(2)怎麼不一樣?

(設計意圖:自主關鍵,合作是內化,讓學生在獨立的基礎上再進行小組交流,能進一步幫助學生們獲得多種的解題策略。)

3、展示學生的解法,交流討論。

(設計意圖:在這個過程中,允許學生交流意見,以達全員參與的目的;提倡並鼓勵算法多樣化,;注意調動學生已有的學習經驗和生活經驗,採用獨立嘗試,讓學生主動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並在探索過程中鍛鍊提高能力;同時學會傾聽,在同學的經驗上想出新的方法。)

學生可能出現以下結果:

①4+4+4+3=15 ②4x3+3=15

③4x4-1=15 ④3x5=15等

(以上幾種方法中,方法①是連加,學生在以前已經學過。方法②、③是本節課的重點。所以必須要引導學生得出這兩種結論。對於其它的方法,教師應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學生能講出算理的都要及於肯定。以培養學生的多角度思維。如方法④,學生可能會把其中的3個“玉米”分別加入那4個玉米中,形成3個5。)

(1)師:看黑板上小朋友做的方法,你看懂嗎?有什麼問題要考考這些小老師嗎?

(2)生生、師生相互質疑。

4.結合磁鐵分析意義:3×4+3就是求比3個4多3的數,4×4-1就是求比4個4少1的數。

5.小結:選擇自己喜歡的解法,對同桌説一説算理。

6、怎麼計算,先算什麼?再算什麼?

7、觀察比較,

(1)你喜歡哪個算式,為什麼?(優化方法。)

(設計意圖:在複習連乘知識的基礎上,引導學生主動發現4+4+4+3,還可以用乘加算式來表示4×3+3。乘加算式的發現源自於學生的心理需要——追求簡單美,同時加深了對乘法意義的理解。)

(1)方法①我們已經知道了,它叫連加。方法②、③。你給它們取個名字,叫什麼好?

(3)揭示課題:這就是我們今天所要學的內容。(板書:乘加,乘減)

(設計意圖:觀察比較是一種提升)

(設計意圖:在上述活動中,學生不僅解決了問題,而且通過情境理解了乘加、乘減的意義,自然得出了計算的順序,同時為今後兩步計算應用題的學習建立了感性認識的基礎。在教學活動中引導學生在操作體驗和算法多樣化之間建立有效的聯繫,要藉助有效的“表象操作”促使學生從“實物”到“算式”的過渡。)

(三)鞏固運用,模型內化

1、小熊想把剩下的玉米分給森林裏的小動物們,夠嗎?(出示圖片:共5張桌子,其中4張,每張3只小動物,第5張4只動物)

(1)學生獨立完成後反饋交流。

學生可能出現以下結果:

①3+3+3+3+4=16 ②3x4+4=16

③3x5+1=16 ④4x5-4=16

⑤4x4=16等

(這道題目看似與上一題很像,但又比上一題又稍複雜了一些。多出了方法③、④兩種有趣的解法。方法③是把第5張桌子的4只動物看成3只,則有3個5,然後再加上一個1。方法④則把每張桌子都看成4只動物,這樣就有5個4,再減去多看出的4只。在引導時,教師要充分利用磁鐵。採用邊質疑邊擺磁鐵的方法講解。)

(2)重點講解如何計算3x4+4。(可以用剛學的方法,先算3x4等於12,再加4等於16。也可以這樣想:3x4就是有3個4相加,再加一個4,則有4個4相加,四四十六。)

(設計意圖:這樣就理解滲透了相鄰乘法口訣間的關係,有助於今後記憶乘法口訣。)

(四)貼五角星時,一次貼三顆,最後還多了1顆,問一共有幾顆?(得數不超過20)

讓學生猜一猜,寫一種可能,並列出相應的算式。

2、買東西

東東去商店買本子。本子每本3元錢,他帶的錢最多買2本,請問東東他可能帶了多少錢?

(五)、機動題:

1、圖中有幾朵花?你準備怎麼數?圈一圈,列個算式算一算。(出示一張圖,裏面有19朵花,學生圈的方法不一樣,列式也就不一樣了。)

2、讓學生利用今天的知識來解決3+5X2 、20-3x4這樣乘法在後面的算式。

3、根據4X6=24,填寫4X□+4=24,4X□-4=24。3、8X7+8=□X□等等。

(設計意圖: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基礎,不同的學習進度。機動題就是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適當得選擇一些題目)

(五)、課堂總結

小結:通過剛才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還有不同的問題嗎?

《6的乘法口訣》這一課在學生已經初步理解乘法的意義,掌握1至5乘法口訣基礎上進行學習的。乘法口訣的教學是本學期的一個重點,因為它是學生以後進一步學習乘除法的基礎。

下面,我説説教學策略

首先談談教法:《國小數學教學法》指出:教學方法的選擇要適合學生的年齡特點。本課教學我運用多媒體,採用情境教學法,發現教學法、動手操作法、綜合練習法等方法進行教學。通過創設情境,讓學生討論交流,達到師生互動、生生互動。

談完教法,我再談談學法:《新課程標準》強調:“教育必須以學生的發展為本,要以學生為中心。”為此,課中我讓學生全面參與新知識的形成過程,進一步提高學生動手操作、動眼觀察、動腦思考和動口表述的能力,讓學生學會用數學的眼光去發現問題、觀察問題和解決問題。

現在我談談整節課的設計理念:本着讓學生親身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獲得體驗,我把本課設計成為生動有趣的遊戲和不同層次的活動,放手讓學生去動手實踐,培養學習能力,積累學習情感。[

接下來我來談談教學過程的設計,遵循兒童發展的規律,創造性地使用教材,進一步體現新課程新理念的教學方式,我採用以下四個環節完成本課的教學:

第一個環節是遊戲複習,引出課題:精彩的課堂開端,不僅能很快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而且能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在複習鋪墊中,我就採用採蘑菇和開鎖遊戲,目的是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同時,促進新舊知識的遷移,為探索新知打下良好的基礎。

第二個環節是操作遷移,探索新知:課中我創設“去參觀海底世界”的情境,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情境中完成準備題的學習,為新課中的編寫口訣打基礎;接着,我讓學生動手用三角片擺小魚,共同學習“一六得六和二六十二”這兩句口訣;然後,我讓學生在四人小組內編寫口訣,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熟記口訣。

教學過程的第三個環節是實際應用,鞏固提高:練習的設計我力求體現“靈活性、多樣性、開放性”原則,給每個學生都有展示自我的舞台,讓不同的人保證得到不同的發展。在這個環節中,我設計了6個練習:奪星星、摘蘋果、奪錦旗、奪紅花、我能行、用數學,讓學生在愉快中應用新知識。

創新評價,總結全課是教學過程最後的環節:一個成功的總結在一節課中起着畫龍點睛的作用。為了讓學生進一步體驗成功的喜悦,我把總結全課設計為:先讓學生暢談自己的表現和在本節課中的收穫,給學生充分表現自己的機會,又達到本節課的昇華作用。

一、設計豐富的活動,體驗知識形成的過程。

《數學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讓學生在具體的數學活動中體驗數學知識。”基於這點,課中我設計了多種不同層次的活動和遊戲。例如:複習中的“採蘑菇”和“配鑰匙”遊戲,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也促進新舊知識的遷移;第二個活動是“參觀海底世界”,讓學生完成準備題,為編寫口訣打下結實的基礎;接着是“動手擺小魚”,活動中學生非常踴躍,不知不覺中進入了學習的角色,並且初步感知口訣的來源;第四個活動是“小組合作編口訣”,發揮小組互學的作用,體驗新知識的形成過程;第五個活動是讓學生“找找口訣的祕密”這樣引發學生的好奇心,找出6的乘法口訣中的規律;最後是“熟記口訣大比拼”,讓學生運用規律來熟記口訣。這樣,讓學生在一系列的數學活動中,逐步豐富對口訣的認識。[

二、關注學生的探究過程,突出探究的意味。

首先是設疑引探——“準”。準確把握好探究的問題,把握好探究的方向,課中我作為一個引導者,讓課堂成為學生展示自己個性的舞台。適當的時候,給予一個信任的眼神、一個微笑的點頭,讓學生信心大增,讓學生體驗出學習是快樂的,思索也是快樂的。

其次是合作交流——“放”。新課程是關注學生知識的形成過程,獲取的是一種能力和方法,煉就的是一種創新的思維。正如新課中:我讓學生自己動手擺出自己喜歡的條數後,與同桌交流可以編出哪句口訣,然後放手學生在小組內探究編寫口訣,這樣既可發揮優生的創造力,實現了學習互補,增強合作意識。

再次是自主探究——“深”。面對學生的回答,在課中我注意還不斷地追問“為什麼”,讓學生説出自己的想法,讓學生的聽數學走向“找數學”,從答數學走向“問數學”,這樣不僅加深學生對重點知識的理解,還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讓數學課堂充滿生命活力。

三、體現數學的價值,噴射數學中的生活色彩。

設計選材儘可能地選擇一些與生活有着密切聯繫的素材進行教學。例如新課中的“參觀海底世界”,讓學生體會到現實生活中海洋裏原來包含着數學問題,體現“小課堂,大社會”教學理念的同時,有利於產生學習和探索數學的動機。練習中的“用數學”,就是體現了數學知識從生活中來,回到生活中去,同時也給學生提供了在生活中尋找數學的機會,也培養學生留心觀察生活、用數學的眼光看待生活的意識,真正體會了學習數學的價值。

四、巧設練習,讓學生在快樂中應用數學

新課程倡導要為學生提供輕鬆、和詣的學習氛圍。練習的設計,力求做到體現“多樣性、靈活性、開放性”原則。練習的形式豐富多樣(奪星星、、摘蘋果、奪錦旗、奪紅花、反應快、用數學),遵循從易到難的原則,體現一定的梯度性與趣味性,並進一步加強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我把練習融於遊戲中,讓學生在玩中學習數學,應用數學,享受成功的喜悦。

6的乘法口訣説課稿4

伴隨着冬日裏温暖的陽光,我們相聚在一起,共同研讀我們喜歡的數學。我要説的是人教版九年制義務教育國小數學二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6的乘法口訣》。

6的乘法口訣是在學生已經初步理解了乘法的意義,學會了1——5的乘法口訣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材在編排上先出現一組準備題,每次加6,把得數填在空格里;再出現例7,看圖寫出乘法算式,並編寫出乘法口訣;然後進行鞏固練習、並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乘法口訣的教學是本單元教學的一個重點,也是本學期教學的一個重點,它是學生以後進一步學習乘除法的基礎。根據教學內容、學生實際和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我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幾方面制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1、感受6的乘法口訣的形成過程,能熟記口訣並進行計算。

2、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學生通過操作,在1——5的乘法口訣的編寫經驗上,編出6的乘法口訣,發現口訣內在規律,體驗合作學習的過程與方法。

3、在編口訣和利用口訣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初步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積累學習經驗,享受成功的喜悦。

根據教學目標,我把本課的教學重點定為:掌握並應用6的乘法口訣。

由於低年級的學生年齡小,表達能力有限,將發現的知識抽象出來,概括成口訣和發現口訣的內在規律,對學生來説是一個難點,所以我把編寫乘法口訣,發現口訣的內在規律作為本課時的教學難點.

本節課突破重難點的關鍵是 : 為學生建立新舊知識的聯繫, 讓他們學會遷移,用類推的思想去解決問題。

三、教法學法

我採用課件演示法、故事情境法,發現法、討論法等進行教學。通過創設情境,學生討論交流,達到師生互動、生生互動。

同時,我在教學中注重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觀察、比較、動手操作等學習方式充分調動多種感官的參與,全面參與新知的發生、發展和形成過程。

四、説教學過程

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結合教學內容,我把本課的教學程序設計成如下環節:(一)複習導入(二)探究新知(三)鞏固練習(四)總結評價。下面,我具體説説每個環節的安排及我的設計意圖。

(一)複習導入

俗話説:“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一個精心設計的課堂導入就像一組交響的前奏,一部小説的序章,它能夠緊緊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為整堂課的教學做好鋪墊。開課伊始,我圍繞1-5的乘法口訣設計了不同形式的練習題,採用搶答的方法引導學生參與。競爭機制的引入,激發起學生的參與熱情,激活學生已有的認知經驗,很自然地將學生的關注點引向本節課內容的學習與探究之中,為學生學習本節新知做好知識和心理上的鋪墊。

(二)探究新知

在教學中,我先利用課件出示主題圖,創設海底世界的情境,讓學生觀察並説説都看到了什麼,找到了哪些信息,引導學生提出數學問題。如6條小魚用了幾個三角形?以便引起學生主動思考,並使學生保持較高的學習興趣。接着讓學生很快的告訴我3條小魚用了幾個三角形?4條呢?5條呢?最後問學生:“用什麼方法可以很快的説出得數?”學生自然會回答用乘法口訣,從而引出課題:6的乘法口訣。

在這一環節,我主要是通過觀察,集中兒童的注意力,導入儘量簡化,開門見山,但又明確了學習目標,直入課題,同時提高了學習興趣,變“要我學”為“我要學”,為下一環節做好了認知和情感上的鋪墊。

結合提出的問題,課件展示一組準備題,一條小魚用了6個△,表示1個6,兩條小魚用了12個△,是2個6。也就是説多一條小魚就加上一個6。讓學生逐一算出2個6相加、3個6相加……6個6相加的結果。

這一環節的設計意圖是讓學生知道6的乘法口訣是為了解決6的連加的問題而產生的,使學生清楚知道6的乘法口訣中每一個積的來源,理解相鄰兩個積之間是一種相差6的關係,為學生正確總結出6的乘法口訣,正確算出口訣中的每一個積奠定了紮實的基礎,讓學生體會到數軸上的點與數之間有着一一對應的關係。

為了突出重點,也為了突破難點,我由淺入深的設計了一系列的問題,1個6怎樣用乘法算式表示?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 1×6=6和6×1=6的算式,並讓學生説説這兩個算式表示什麼意思?(一個六是六)結合乘法算式編一句乘法口訣(一六得六)。總結出一句乘法口訣可以列出2個乘法算式。

接着利用類似的方法引導學生編出口訣二六十二,讓學生掌握填表的想法和方法。本堂課的重難點是後4句口訣的編制和理解。我讓小組討論交流,列出剩餘的乘法算式,編出相應的乘法口訣。

這樣設計的意圖是因為學生已有2-5乘法口訣為學習的基礎,我特意把3-6的口訣留給學生來歸納,使學生體驗到學習數學的成功感,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當學生彙報6的乘法口訣後,提問:為什麼六六三十六這隻有一個乘法算式呢?讓學生説出它們兩個因數是相同的,所以即使交換位置也是同一個算式,只用寫1個算式。然後讓學生選出自己喜歡的一句口訣説出它表示什麼?見到這句口訣你會想到哪個乘法算式?加深理解6的乘法口訣的意義,也正是突出了本節課的重點,尊重了學生的選擇,同時使學生的個性得到了張揚。

給學生提供一個寬鬆的思考空間,是給學生提供培養創新能力的機會。為加深學生對6的乘法口訣的記憶,提供給學生一個“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記住6的乘法口訣”的空間,自主觀察、發現、總結出記憶的方法:(1)類推記憶法,如一六得六這句口訣,就是1個6,四六二十四,就是4個6相加的結果,如果忘了四六得多少,可以用四個六相加算出的結果就是四六的口訣了。(2)對比記憶法。總結出要是忘記了哪一句口訣,可以根據相鄰的兩句口訣來推算。因為前一句口訣總比後一句口訣少6,後一句口訣總比前一句多6。領悟到乘法口訣不是憑空出現的,而是生活中確實有使用的必要性,從而真正突破了本節課的難點。通過尋找,對比,培養學生的的觀察、概括能力,發展孩子的潛能,讓純粹的記憶變得生動和直觀。

在初步認識了6的乘法口訣後,接下來的任務讓學生記住口訣,這對學生來説有一定的難度,所以我採取了多種形式幫助他們記憶。

首先我讓他們齊讀,又因為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不同,所以接着自由背,然後同桌互相檢查背給對方聽,緊接着認為自己能背的都背一次。

再次我讓學生進行對口訣練習:出示口算卡片讓學生説出得數和口訣。

(三)鞏固練習

根據學生掌握知識的規律,針對本課的教學目標,我設計了不同層次的練習題。

例7之後的“做一做”(教科書第61頁),呈現用6根小棒擺成的六邊形直觀圖,以口答“擺2個六邊形用多少根小棒?擺6個呢?”鞏固6的乘法口訣。教學時,我先讓學生用小棒擺出六邊形。接着讓學生依序説出乘法算式和口訣。然後,再隨意提問:擺3個六邊形用多少根小棒?5個呢?讓學生説出乘法算式和口訣,使學生進一步熟悉6的乘法口訣。

62頁第1題,通過對3組題中每兩小題的對比、思考,揭示相鄰兩句口訣之間的聯繫。練習時,我讓學生直接填書上。然後請學生觀察每組中的兩小題之間的聯繫。想一想:6×3和6×4、6×4和6×5、6×5和6×6後一句口訣的得數比前一句大多少?為什麼?

這樣設計,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乘法口訣含義的理解,而且可以幫助學生在偶而忘記某句乘法口訣時,利用相鄰兩句間積的變化規律,由與其相鄰的乘法口訣,推想出忘記的乘法口訣。

62頁第2題題目以摘蘋果的情景呈現練習內容,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參與的積極性。練習時,根據畫面情景用生動且帶有激勵性的語言説明題目要求,促使學生積極參與“摘蘋果活動”。

63頁第6題。題目以圖文結合形式給出一隻螞蟻6條腿的條件,讓學生分別填出3只、6只螞蟻多少條腿。

此環節的練習,加深學生對6的乘法口訣的理解與運用,突出練習的層次性。

練習五:幫幫我。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問題。教學時,讓學生從文字信息中,發現要解決的問題並找出相關的數據,然後得出結果。完成後,讓學生互相交流,説一説題意、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結果,讓學生在交流中體驗成功。

這幾個練習,都採用色彩鮮明、形式活潑的課件加以展示,層次分明,動靜結合,有集體練習,有學生的個別交流,師生間的交流,練習效果突出,既鞏固了6的乘法口訣,又訓練了學生的思維,教會了學習方法。

(四)總結評價

最後,讓大家暢談今天這節課的學習有什麼收穫?

這一環節的設計,通過談收穫,使學生對本課的內容有了更明確的認識,同時鼓勵學生在以後的生活中,要努力做一個愛觀察、愛思考的孩子,這樣使學生又一次感受到了數學在生活中的重要意義,進一步喚起愛數學,學數學的學習慾望。

本節課的板書,把6的乘法口訣都呈現在黑板上,整個板書能反映本節課教學的重點,體現6的乘法口訣的規律性,能夠使學生一目瞭然,而且便於學生記憶。

總之, 本節課努力為學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機會,讓學生經歷數學活動的過程,主動地參與到知識形成的整個思維過程,力求使學生在積極、愉快的課堂氣氛中提高自己的認識水平,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以上就是我説課的全部內容,不足之處還希望各位老師指正,我相信每一次對教材的解讀,都會有不同尋常之處,願我們在數學的高峯上越攀越高,一定會看到前所未有的奇觀。

6的乘法口訣説課稿5

教材內容

1、本課時學習的是教材23頁例3及相關習題。

2、例3編排瞭解決問題的內容,並呈現了完整的解決問題的過程。教材通過對比的方式加深了學生對除法意義的認識,重點突出了數量關係的分析和把握,既能讓學生在理解題意的基礎上,根據運算的意義選擇算法,又能使學生在實際應用中進一步體會除法運算的意義。通過解答後的回顧與反思,滲透了用乘法檢驗除法的方法,並通過比較讓學生體會到用除法解答兩種情況的問題的本質是相同的,都是平均分,進而加深學生對除法意義的理解。

3、本課時是在學生學習並掌握了除法的初步認識和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學中給學生提供了豐富的、現實的、具有探究性的學習活動,讓學生感知生活與數學的密切聯繫,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逐步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和創新意識,為用乘除兩步運算解決問題做好鋪墊。

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有了連加、連減和乘法做基礎,有了對除法的認識做鋪墊和平均分實物的實踐經驗,因此,在教學時着重是學生經歷探究的過程,使學生自主探究找出求商的方法。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使學生初步學會解答“把一個數平均分成幾份,求每份是多少”和“把一個數按照每幾個一份來分,看能分成幾份”的除法應用題,會寫單位名稱。

過程與方法: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讓學生體會和理解數量之間的相互關係。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使學生養成愛動腦筋分析和解決簡單問題的習慣,培養應用意識。

教學重難點:

重點:使學生初步學會解決簡單的除法應用題。

難點:使學生掌握解答簡單的除法應用題的思考方法。

教學設計説明:

1、培養學生用多種方式分析數量關係。

理解數量之間的關係是解決問題的前提條件。為了讓學生理解數量之間的關係,本節課注重讓學生經歷從示意圖中發現數學信息、提出問題並解決問題的過程,並讓學生結合示意圖,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思考過程,將對數量關係的分析與平均分聯繫起來。通過圖形表徵和語言表徵等多種形式,將具體問題和運算的意義聯繫起來,使學生有理有據地選擇算法。

2、經歷由具體到抽象的過程,讓學生獲得方法,提高能力。

解決問題主要是分析數量之間的關係,而數量之間的關係的分析則是學生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問題的過程。本節課充分利用主題圖呈現的用除法解決的兩種不同的現實情境,幫助學生把抽象的問題具體化、直觀化,讓學生經歷從現實生活或具體情境中抽象出數學問題的過程。同時激活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讓學生自主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體會要解決的問題與除法意義之間的聯繫,進一步加深學生對除法意義的理解,讓學生獲得解決問題的基本經驗和方法,從而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6的乘法口訣説課稿6

一、説教材

1教材內容:今天我所要講的這部分教材是國小教材蘇教版一年級下冊第七單元乘法口訣部分的6的乘法口訣。教材分析:這部分內容講6的乘法口訣,例題的編排與5的乘法口訣大至相同,接着以練習的形式鞏固6的乘法口訣。聯繫中還安排了一些估算題和開放性的題目。培養了學生的估算意識和推理能力。

2教學目標:根據教學內容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在知識技能方面:學生學習乘法口訣過程中進一步理解乘法意義,提高應用乘法解決實際問題能力。

數學與思考方面:在正理的乘法口訣及其他一些練習中,初步培養學生髮現簡單規律的能力。

解決問題方面:讓學生在實際問題情景中感受乘法口訣形成過程。並能利用口訣熟練計算乘法。

情感態度方面:學生在編乘法口訣利用口訣解決實際問題過程中逐步培養學生能力、積累學習感情、享受成功喜悦。

3教材重、難點:根據教材特點,我認為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分別是:

重點:掌握並應用6的乘法口訣。

難點: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嘗試探究並得出6的乘法口訣。本節課突破重難點的關鍵是:為學生建立新舊知識的聯繫,讓他們學會會遷移,用類推的思想去解決問題。

二、説學生

當然,一年級的學生的思維仍處於形象思維為主的階段,但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觀察、比較、綜合的意識。在興趣濃厚的狀態下,學生有了較強的自信心和強烈的表現慾望

三、説教學方法:

根據教材及學生的特點,我主要採用操作法與啟發式相結合的教學方法。一年級學生主要依賴於直觀性的教具進行思維。動手操作讓學生手腦協作,更有利於學生思考問題。英國教育家皮斯博説:“如過你想讓兒童能夠獨立的批判地思考,並且有想象的能力,你就應該採取加強這些智慧品質的方法。“要把學生培養成富有創造力的開拓型人才,在教學方法上應採取啟發式。正如孔子云:“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四説教學過程:根據以上各方面的特點,我想通過四個環節來完成我的教學。

(一)激情導趣,活躍氣氛(二)動手嘗試,自主發現

(三)觀察比較,巧妙記憶(四)分層練習,在玩中學

(一)激情導趣,活躍氣氛

俗話講:“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一節課開始時學生的狀態便為本節課定下了基調。一年級的學生有強烈的'自我表現慾望,一開始,便用強答的形式,不求每個學生都對,但求每個學生都參與,讓學生相互競爭,躍躍欲試。同時,複習口訣又為新知作好鋪墊。

(二)動手嘗試,自主發現

就是要調動學生已有的經驗,為新知的學習找到相關的理論基礎。讓學生學會遷移。學生在學習了5的乘法口訣之後,已基本瞭解了學習的思路與方法。在膠靴的乘法口訣時,可大膽放手,讓學生四人為一小組,充分利用自己的學具,自主學習,相互啟發,相互幫助。同時,還應看到學生之間的差異,有些學生可以不利用學具,直接推出口訣,也應該給他們展示的機會。分層教學,讓全體學生共同參與。

(三)察比較,巧妙記憶

該部分充分調動學生的主體意識,教師僅起到點播啟發的作用。讓學生體會成功的喜悦。並用類似“你發現了什麼?”“你想提醒同學們什麼?”等語言,讓學生感到自己才是學習的主人。在學生運用自己發現的特點去記憶口訣時,就不會在感到枯燥疲憊,而會主動積極的去記憶,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分層練習,在玩中學

一年級的學生只有在新異的生動的刺激下,才能一起他們的注意。而且長時間的集中學習會讓他們感到疲勞,這時,可將設計的練習容於遊戲

中。讓學生在玩中學。這樣,既讓學生放鬆,又會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這裏的練習主要分針對性練習、基本練習及拓寬性綜合練習三類。既適應不同水平的學生的需要,又適應了學生學習的不同層次。

四、説板書設計

板書要一目瞭然,能反映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本課主要體現學生得出6的

乘法口訣的過程。設計如下:

6的乘法口訣

一個66*1=6一六得六

2個6相加6*2=12二六十二

3個6相加6*3=18三六十八

4個6相加6*4=24四六二十四

5個6相加6*5=30五六三十

6個6相加6*6=36六六三十六

6的乘法口訣説課稿7

一、説教材:

6的乘法口訣是人教版九年制義務教育國小數學第三冊第三單元第六課時的內容。是在學生已經初步理解了乘法的意義,學會了1——5的乘法口訣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材在編排上先出現一組準備題,每次加6,把得數填在空格里;再出現例10,看圖寫出乘法算式,並編寫出乘法口訣;然後進行鞏固練習、並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乘法口訣的教學是本單元教學的一個重點,也是本學期教學的一個重點,它是學生以後進一步學習乘除法的基礎。根據教學內容、學生實際和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我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幾方面制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學生通過操作軟件,在學習乘法口訣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意義,讓學生在實際問題情景中感受乘法口訣的形成過程,並能用口訣熟練地進行計算。

2、能力目標:在口訣的整理中,初步培養學生髮現簡單規律的能力,提高應用乘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情感目標:學生在編口訣和利用口訣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初步培養學習能力,積累學習情感,享受成功的喜悦。

根據教學目標,我把本課的教學重點定為讓學生在1——5的乘法口訣的編寫經驗上,自主探索,編出6的乘法口訣,並熟記口訣。

同時,又由於低年級的學生年齡小,受其表達能力的限制,將其探索發現的知識抽象出來,概括形成口訣形式這一過程和發現口訣的內在規律,對學生來説,又是一個難點。

教學難點:編寫乘法口訣,發現口訣的內在規律。

二、説教法:

國小數學教學法指出,教學方法的選擇和運用要適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教材特點,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生動活潑地發展。本課教學是在網絡環境下進行的,結合本課內容和學生實際,本課教學採用故事情境法,發現法、嘗試法等進行教學。通過創設情境,學生討論交流,達到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教師可以通過網絡轉播學生的練習,達到人機互動。

三、説學法:

新課程強調教育必須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必須以學生為中心,採用多樣化的學習方式。為此,本課教學注重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為主,通過讓學生觀察、比較、動手操作等方式充分調動學生多種感官的參與,讓學生全面參與新知的發生、發展和形成過程。

四、説教學程序

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結合教學內容,本課的教學程序設計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精彩的課堂開端,不僅能很快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而且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結合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徵和年齡特點,一開始就給學生創設一個小熊請客的情境,並結合課件的動態演示,配以優美的音樂,把學生帶入了複習準備環節:小熊來到了一座小橋邊,可橋上只有一個數字,怎麼過橋呢?小熊正在納悶,這時飛來一隻小鳥,它告訴小熊用橋上的數字每次加上6,説出得數,就可以把橋搭上。讓學生説出得數後再填表算一算,填表算一算起兩個作用:一是解決問題策略多樣化,二是讓學生熟悉6的連加,為學習6的乘法口訣打下基礎。

(二)發現問題,自主探索

布魯納説過:“探索是數學的生命線。”新課程標準也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靠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讓學生去“經歷、體驗、探索”學習數學的過程,使每個學生根據自己的體驗,用自己的思維方式自由地開放地去探索,去發現、去“再創造”。只有這樣的教學,才能使課堂充滿生命的活力。

在探索6的乘法口訣的過程中,我設置了6種不同的水果,讓學生自主選擇進入練習,給了學生可選擇的空間,體現了學生的個性化學習。6個練習都是編6的乘法口訣,這裏多個數的連加可以看屏幕數出,從而解決了乘法算式的得數問題。“再想一想”“你真棒”的提示,體現了人機對話。教師通過轉播的形式達到人機互動,起到了互相學習、集思廣益的效果。接着讓學生運用前面掌握的方法填出積,編出6的乘法口訣。同時在做題的過程中內化了思維方法。我這樣設計,是為了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這一教學理念。

(三)激導探究,鞏固知識

練習的設計應遵循“多樣性、靈活性、開放性”原則,給每個學生都有展示自我的舞台,讓不同的人保證得到不同的發展。

在這個環節中,我設計了以下三個練習。

練習一:通過 “探險”主題,讓學生自由選擇,可進入“小兔”或“海豚”兩個畫面,每幅圖都有兩種理解,能列出兩個乘法算式,使用的口訣也是相同的。怎樣理解圖意,學生可以自由選擇。這裏學生可通過人機對話來判斷對錯,通過教師轉播達到互動。

練習二:小狗爬樓梯,學生每算對一個乘法算式的得數,並説出所用的乘法口訣,小狗就爬一步樓梯。這樣的練習,既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培養了學生的計算能力。

練習三:通過讓學生看動畫,列出兩個乘法算式,並説出所用的口訣。既能提高計算能力,又再次看到一句口訣能算兩道乘法算式。

這三個練習,都配以美麗的色彩,優美的音樂,還配上了感*彩,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的興趣,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四)應用知識,內化提高

數學來源於生活,又作用於生活。課堂教學應該着力體現“小課堂,大社會”的理念。讓學生在生活情境中發現數學問題,並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以及作出決策的能力,讓學生體驗到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從而體會到數學的內在價值。為此,在學生掌握了6的乘法口訣之後,我設計了以下4個練習。

練習一:通過“送信“遊戲,讓學生髮現口訣的排列規律,並説一説自己所發現的規律。這些規律學生在學習中已初步發現,通過

操作會感受更清楚,在遊戲情景中,印象會更深刻。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輕鬆地突破了難點。

練習二:幫幫我們。通過人機對話,培養學生運用乘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教師可以通過轉播,達到思維的交流,同時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

練習三:創設實際生活情境,讓學生互動討論,找出實際問題,培養學生在生活中尋找數學問題的興趣和能力。

練習四:引導學生從1只青蛙身上找出問題,如:1只青蛙有1張嘴、2隻眼、4條腿……接着以人機對話的形式進入2只、3只、4只、5只、6只的填空練習。這個練習既鞏固了1——6的乘法口訣,又讓學生體會到了成功的喜悦,並在遊戲中內化了知識,熟練了乘法口訣。

為了讓學生進一步體驗成功的滿足與喜悦,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我在評價方式上主要採取了讓學生以自評、互評與組評相結合的評價形式,讓他們暢談學到了什麼,學得怎麼樣,有哪些收穫,還有什麼問題。

五、説板書:

為了體現本節課的設計意圖,更好地突出重點,我的板書力求簡潔、美觀、清楚。

總之,本課教學是在網絡環境下進行的,教師可以通過網絡轉播學生的練習,達到人機互動,直接誘發了學生在感情和行為上的參與意識。練習中生動有趣的畫面,直觀動態的演示,強有力地吸引着學生,把學生帶進一個個嶄新的學習境界,創造出激動、高昂、活潑的獲取知識信息的氛圍,讓學生在自主探究中嚐到學會創造、追求真知的樂趣,其參與性學習的程度是普通形式下的授課所難以達到的。同時增強了課堂密度,強化了學生思維的整合度,給學生個性思維的發展提供了空間,很大程度地提高了教學效率。

6的乘法口訣説課稿8

一、教材

1、教學內容:

《6的乘法口訣》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二年級上冊第四單元《表內乘法(一)》的第十一課時的內容。

2、教材所處的地位和重、難點:

表內乘法是學生學習乘法的開始,它是學生今後學習表內除法和多位數乘、除法的基礎。教材內容的呈現是在學生學“2—5的乘法口訣”以後。由於他們已經具有學習2—5的乘法口訣的基礎,所以教材的呈現形式沒有給出一個完整的乘法算式和一句完整的口訣,意在讓學生主動探索歸納出6的乘法口訣。體現了提高學生學習獨立性要求的編寫意圖。

熟練口算表內乘法,是每個學生應具備的最基本的計算能力。因此,本課的重點應該是讓學生理解6的乘法口訣的形成過程;難點是怎樣去熟記並利用乘法口訣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3、教學目標:

①通過觀察、探索,使學生知道6的乘法口訣的形成過程。

②通過教學活動,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判斷能力、合作交流和語言表達能力。

③讓學生體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會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二、教法

根據教學要求,結合教材的特點,為了更好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完成教學任務。我採用了:

1、情景教學法。讓學生在情景裏親自動手操作、探索,感受知識的形成過程不過如此簡單,享受成功的喜悦,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

2、遊戲教學法。即是新課改的教學理念“做中學、玩中學”的體現。因為國小生學習活動不再是教師的“説教”,應該更多的時間是在學生自主探索的過程中。這樣的教學,更能體現了“學生是學習數學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功能。

3、以小組合作的形式來組織教學。體現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實踐創新”的數學學習方式,培養了學生互相合作交流的意識,在共同討論中完成學習任務。

另外,音樂是陶冶人心靈的神丹妙藥,是調節情緒的有效工具。也為了增加學生對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樂曲中進行操作。並以“掌聲表揚”的方式激勵學生多思考、多發表意見。

三、學法

通過這節課的教學,主要培養了學生以下學習方法:

1、指導學生觀察圖畫,共同討論,在自主探索中把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戲中運用學習成果,把數學知識利用到現實生活中。

2、在遊戲中運用學習成果,把數學知識利用到現實生活中。

3、培養學生共同合作,相互交流的學習方式。

四、教學具準備

寫有算式的卡片、蘋果;寫有口訣的盒子;主題圖、表格、蘋果樹。

五、教學程序

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認知水平,我設計瞭如下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

讓全班同學回憶“2—5的乘法口訣”。這不但是為了檢測他們是否掌握並記憶了,還可以為本堂課的教學做一些鋪墊。

(二)設置情境,探討新知。

在這一環節裏,我設計了三塊教學活動:

1、編寫口訣。

這是本堂課的重點,主要是通過學生自主地觀察圖畫,探索、歸納出6的乘法口訣的形成過程,並加以記憶。根據教材的主題圖,我逐一出示小魚(1條小魚由6個全等三角形組成,一共出示6條)。學生觀察圖畫,思考並完成下面的問題:

①、填表。

魚(條)

三角形(個)

②根據表格寫出相應的乘法算式。

③根據乘法算式歸納出相應的乘法口訣。

④根據“口訣”還能想出另一道乘法算式嗎?

前面已對“2—5的乘法口訣”有了理解和掌握,再通過這一系列的探索,本課的難點就被一步步地突破了。

2、學以致用。

數學就在我們身邊,所以我們要把數學知識運用到現實生活中來。如:

①61頁“做一做”,呈現用6根小棒擺成的六邊形直觀圖,以口答“擺2個六邊形用多少根小棒?擺……”鞏固6的乘法口訣;

②63頁第6題,填空題,題目以圖文結合形式給出一隻螞蟻6條腿的條件,讓學生分別填出3只、6只螞蟻多少條腿;

③怎樣很快地算出在上課的學生的人數(每6人一組,共6組)

3、為了更好地鞏固所學知識和檢查學生的掌握程度,我又設計了下面一系列相干的“遊戲”(播放音樂)。讓學生在遊戲中有所鞏固,有所收穫。如:

①開火車:讓同組的同學按順、逆時針的方向,接下去説“口訣”;

②投信:把寫有算式的卡片投放到寫有口訣的盒子裏;

③摘蘋果:先説出想要摘那個蘋果(6乘幾或幾乘6),再説出其相關的口訣,説對了就把蘋果摘走,否則不能。

(三)結課。

1、結束語(師):

同學們,今天這堂課我們學習了什麼?[生答。板:6的乘法口訣]這不僅是把課堂交給了學生,讓他們概括出本堂課所學的知識,還可以再次喚醒學生對本堂課的記憶,揭示課題。

2、知識伸展。這時,課以接近尾聲,為了再次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讓他們感受數學知識的魅力所在。可以這樣提問:“你們還想知道什麼?”一波未平又起一波,再次把學生帶到另一個高潮。

附:板書設計

這樣的板書很直觀地展示教學內容,讓學生一目瞭然,能夠引起學生的注意和興趣。

6的乘法口訣

示主題圖

示表格

乘法

算式

乘法口訣

另一道

乘法

算式

6的乘法口訣説課稿9

説教材:

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是學生首次接觸到的除法的求商方法,是在學生已經掌握2-6的乘法口訣,初步認識了除法含義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節課是學習除法計算的開始,也是進一步學習表內除法以及今後學習多位數除法的基礎。

教學目標:

1、經歷探索除法計算方法的過程,初步學會用乘法口訣求商。

2、通過觀察、分析、比較,培養學生從眾多方法中擇優的能力。

3、通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分析、概括能力。

教學重點:

通過了解嘗試不同的算法,體會用乘法口訣求商的優點。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合理選擇計算方法的能力。

説學法:

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教學準備:

答題卡、智慧星 課件

説教學程序: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教師邊放課件邊講故事):今天老師給你們講一個“猴媽媽分桃”的故事。有一天,一羣小猴到山下去玩,走着走着,看到一棵桃樹上結滿了又大又紅的桃,就摘了很多。回家後,猴媽媽看到小猴們拿了這麼多桃回來,可高興了,説:“媽媽分桃給你們吃。”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動手操作,探究方法

(1)提出問題。師:小猴摘了多少個桃?準備每隻小猴分3個,可分給幾隻猴子?

(板書:12個桃,每隻小猴分3個,可以分給幾隻小猴?)

(2)學生列式:12÷3=

(3)分一分

學生小組合作,動手分一分。(可以用其他的物體代替)

(4)説一説分的過程

可能有以下幾種:

第一種:先分給第一隻小猴3個桃,再分給第二隻小猴3個桃,然後給第3只小猴3個桃,最後3個桃正好分給第四隻小猴。……12個桃可分4只猴子。

第二種:3個3個分,分給4只猴。(教師用課件再演示一遍分的過程)

第三種:用乘法口訣計算。因為“三四十二”,所以12個桃可以分給4只小猴。

2、揭示課題,學習新知

(1)揭示課題

(2)學習新知

師:12÷3商是幾?你是怎麼算的?

學生説後,再讓同桌互相説一説是怎麼算的。

3、鞏固方法,舉一反三

(1)提出問題。

師:如果猴媽媽把12個桃平均分給4只小猴,每隻小猴分幾隻?

(2)算一算,説一説

讓學生大聲讀題,讀明白了在練習本上算一算。

請做完的小朋友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説一説。

(3)全班彙報、交流

4、觀察比較

(1)師:從這兩題的計算中,你發現了什麼?

(2)學生獨立思考、彙報

(3)小結:這兩個除法算式用了同一句乘法口訣“三四十二”

三、情境拓展,激勵提高

師:猴媽媽看到小朋友們這麼能幹,把題目全做出來了,非常高興,想邀請小朋友們到他家去玩。可小猴們不服氣了,想同小朋友們比試比試,小朋友們願意比試嗎?

1、第一關:口算。(第24頁做一做第1題)

10÷2= 12÷6= 8÷2=

10÷5= 12÷2= 8÷4=

(1)讓學生自己小聲説一説,再寫在答題紙上。

(2)集體訂正,課件驗證。

(3)讓學生説説每組題有什麼特點。

2、第二關:送信。(第25頁第3題)

(1)提出遊戲要求:把寫有算式的信給部分學生,讓他們把信放到相應的信箱裏。

(2)學生做遊戲。

教材所提供的素材內容豐富、生動,重點突出,課堂上,我的主導思想就是希望自己能用好這些豐富的信息,把學生的學習情趣和學習積極性調動起來。在設計練習時注意練習的層次和密度。

四、全課總結

你今天有什麼收穫?

6的乘法口訣説課稿10

一、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數學二年級下第二單元《表內除法》第4課時《用2-6乘法口訣求商》,在內容的安排上較原九年義務教育國小數學教材有很大改變,主要表現在用乘法口訣求商沒有采取分段編排而是集中編排,同時也沒有按照乘法口訣中積的大小來編排,而是採取了隨機編排,這樣並不是降低了表內除法的口算要求,而是讓數學學習內容更切合學生生活實際。

由於二年級還沒有出現抽象的除法定義,第23頁例1從兩個不同層面揭示除法之間的內在聯繫,一是從數量關係(每盤裝3個蘋果,有4盤,共有12個)的角度滲透除法的意義,引導學生去感悟乘除法之間的關係;二是引導希望聲觀察所寫的2個算式,讓學生在觀察和比較中清楚地發現兩個除法算式之間以及除法算式與乘法算式之間的內在聯繫,並從中初步感知用乘法口訣求商的依據。

二、教學理念

新課標明確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使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所以本課時主要體現以下教學理念:知識於生活,在生活經驗基礎上學習知識,並將知識運用於生活實踐之中,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利用合作學習、自主探究,讓學生自主生成新知。

三、教學目標

使學生了解乘法與除法的關係,經歷探索用乘法口訣求商的過程,培養學生逆向思維,觀察能力。創設生活情境,引導學生探究數學,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

教學難點:指導學生掌握用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

四、教法和學法

1、正確運用知識遷移規律,注意以舊引新,抓準新舊知識的連接點,體現温故知新的教學思想。

2、運用直觀的教學手段,適時讓學生動手操作,注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各種感官協同活動,做到在觀察中思維,在思維中操作。教師在演示、看圖列式的基礎上,及時抽象方法,再比較對照,從中進一步強化所學的新知識。

3、創設思維的環境,按照教材的編排順序,引導學生有序的思維,注意鼓勵學生用準確的語言、連貫地表述思維過程。

五、教學流程

(一)遊戲引入,激發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低年級的學生有強烈的自我表現慾望,所以本課一開始,便用對口令的遊戲激發學生的主動參與的興趣,讓學生躍躍欲試。接着,把算是填完整又為導入新知作好了鋪墊。

(二)創設情景,探究新知

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我利用了神祕小客人小貓的出現來吸引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利用已學的表內乘法的知識幫助小貓解決問題(每盤裝6個蘋果,4盤一共裝多少個蘋果?)。再出示共有24個蘋果,平均裝入4個盤裏,每盤裝幾個的問題,讓學生用已有知識列出除法算式,根據學生不同的基礎,展示多種算法,通過對比找出新舊知識的生成點。接着出示共24個蘋果,每6個裝一盤,可以裝幾盤?這時教師就放手讓學生自己算出結果,並通過問題“你是怎麼求出這兩個除法算式的商的?”而揭出課題:用乘法口訣求商。

(三)觀察比,體會乘、除法之間的聯繫。

該部分充分調動學生的主體意識,教師僅起到點播啟發的作用,讓學生體會成功的喜悦。並用“通過計算,你發現了什麼?”“你明白了什麼”等語言,讓學生感受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翁。在學生運用自己發現的方法去求除法算式的商時,他就不會感到枯燥無味,而是主動學習,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分層練習,寓學於樂。

低年級的學生如果長時間的集中學習會讓他們感到疲憊和厭倦,因此,我將設計的聯繫融入“開火車、小兔過河”等遊戲中,讓學生在玩中學,寓學於樂。同時,根據新課標的精神,將知識運用到生活實踐中去,我設計了逛超市的環節,讓孩子們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並從中體驗成功的喜悦。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