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小教師與家長溝通工作心得

來源:文書谷 1.24W

某些事情讓我們心裏有了一些心得後,常常可以將它們寫成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可以不斷更新自己的想法。那麼你知道心得體會如何寫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國小教師與家長溝通工作心得,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國小教師與家長溝通工作心得

中國小教師與家長溝通工作心得1

首先,我覺得家長工作源於幼兒。幼兒是教師和家長之間交流的唯一焦點,無論是教師主動還是家長主動,在兩者之間展開的話題都應該是圍繞幼兒的一日生活和長遠發展,我們沒有必要與家長討論家長裏短,更沒有必要評判雙方的家庭事件,教師與家長之間,除了孩子這條紐帶,不該有太多的接觸和交融,因為這非但不利於保證教師角色的純正,也不利於幼兒正常的發展需要。

要用智慧和勤奮來做家長工作。讀懂家長心裏,知道家長在想什麼,不單純的迎合家長,也不讓家長覺得心裏不舒適,這就需要處理技巧。經過在園的學習,我覺得很有必要將家長進行分類,對於不同類型的家長實行不同的工作方法。

對於知識型的家長,可以討論一些理論的內容,用確實可信的理論依據分析孩子的發展情況,用規矩穩妥的態度面對家長;對於長輩型的家長,要用尊敬的態度、較緩慢的語速以及先報喜後報憂的方式對待,隔代人對幼兒一般都比較驕縱、寵愛,而且長輩級家長思維保守、固執,完全逆反於他的思維方式很容易引起衝突和矛盾,不利於家長工作的順利開展;中等階層型家長,在知識量方面沒有知識型家長豐富,在育兒觀念方面也存在誤區,在這個類型的.家長中會出現兩極分化的現象,有的家長比較關注孩子的發展,但不知道方法,整天向老師提出各種問題,有的家長乾脆就是將孩子送來幼兒園請老師當保姆看孩子,不跟老師交流溝通,不關心孩子的在園表現,對於這兩類家長,教師既要耐心的解答家長的問題,用平實易懂的語言指導家長配合幼兒園進行家園共育,也要及時主動地與家長溝通,逐漸轉變家長的育兒觀念,讓其熟悉到自己在孩子的教育上扮演什麼角色,並如何扮演。

這一系列的問題都需要教師開動腦筋,尋找與不同家長進行溝通的不同方式,並勤于思考和實踐,找到與家長交流的最佳方式,為更好地實現家園共育尋求良好的途徑。以上是我在實踐中總結出的一點家長工作的心得,總的來説,家長工作複雜多變,需要教師端正態度、明確目的、勤奮學習、善於分析、隨機應變,更重要的是要關注幼兒,關愛幼兒,為了幼兒的和諧發展認真做好家長工作。

中國小教師與家長溝通工作心得2

家長工作是幼兒園的一項重要工作,教師如何與家長溝通、交流是一門藝術。作為一名工作不久的新教師,甚是挑戰。《幼兒園工作規程》第四十八條指出:"幼兒園應主動與幼兒家庭配合,幫助家長創設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向家長宣傳科學保育、教育幼兒的知識,共同擔負教育幼兒的任務'。教師要與家長建立平等合作的夥伴關係,共同生成適宜於促進每個幼兒最大限度發展的教育。

我園處於新建一年的一個嶄新的幼兒園更是一個挑戰,尤其是我園今後的發展方向是"辦人民滿意的教育,努力把我園建設成為樂園、花園、文化園'。那麼,幼兒園教師該如何有效的與家長溝通呢?我通過收集有關資料整理成以下幾點。

一、幼兒教師與家長溝通的技巧

(1)一句話溝通法。這種辦法是針對那些孩子本身在各個領域的各項目標發展中不存在明顯的問題而家長也很少過問的。這樣的孩子和家長是最讓老師省心的,假如我們對自己稍微放鬆一些,就可以不去和這樣的家長溝通。家長不主動找你,並不代表家長就不想了解孩子在園的各種情況,相反,他們只是由於時間關係或不願給老師添麻煩等原因而壓抑着自己。於是,我們針對這樣的家長採取了一句話溝通法,即利用接送環節用一兩句話向家長反映情況,如:今天某某學會了今天某某吃了幾碗飯等等,當你説完後,往往會看到家長會心的微笑。

(2)引起留意法。這種方法是針對那些孩子本身在某一領域的某一方面或多個領域的多個方面存在問題,但是沒有引起家長的重視。由於家長對幼兒教育理念不太瞭解,又被親情矇住了眼睛,認為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即使有點缺點也會樹大自直,所以對孩子的情況不太關注。對於這樣的家長我們就採取了引起留意法。過程是這樣的:

(3)真情感動法。這種辦法是針對那些孩子本身在各領域的發展中不存在問題,但家長有許多的不放心。每日圍着老師問這問那。對於這樣的家長我們就採用的是真情感動法,即:將孩子在各領域發展中的點點滴滴及時向家長彙報,尤其家長特別關注的問題,我們要在日常工作中認真觀察,細緻指導,耐心細緻的向家長反映情況,讓家長感到老師瞭解孩子,關注孩子。他的孩子在老師心中佔有很重要的位置,老師會為孩子的進步而高興,為孩子的失敗而難過,用我們細緻的工作感動家長,讓家長相信我們,支持我們!讓家園共育的合力促進孩子更快更好的發展。

二、家園溝通時應留意以下問題

(一)要尊重家長。我們要以平等的態度來對待家長,尊重他們的人格與觀點,要耐心、虛心、誠心的聽取家長的一些合理有益的建議,努力營造和諧、輕鬆、愉快的交流環境,這樣家園才能保持協調一致。

(二)要肯定孩子。教師一句微不足道的稱讚,都會讓家長感到高興,直至影響對待孩子的態度,如"你真棒!老師喜歡你。'而這種獎賞性的行為和語言在一定程度上強化了師瞭解孩子,關注孩子。他的孩子在老師心中佔有很重要的位置,老師會為孩子的進步而高興,為孩子的失敗而難過,用我們細緻的工作感動家長,讓家長相信我們,支持我們!讓家園共育的合力促進孩子更快更好的發展。二、家園溝通時應留意以下問題

(一)要尊重家長。我們要以平等的態度來對待家長,尊重他們的人格與觀點,要耐心、虛心、誠心的聽取家長的一些合理有益的建議,努力營造和諧、輕鬆、愉快的交流環境,這樣家園才能保持協調一致。

(二)要肯定孩子。教師一句微不足道的稱讚,都會讓家長感到高興,直至影響對待孩子的態度,如"你真棒!老師喜歡你。'而這種獎賞性的行為和語言在一定程度上強化了孩子繼續努力的心理。同時這種肯定也能使家長輕鬆、自信、愉快地面對教師,主動向教師提出孩子目前存在的一些不足或育兒的困惑,期望得到教師的指點與幫助。這樣,交流的主題就會得到延伸,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交流。(三)教師應耐心輔導家長運用科學的育兒方式。許多家長由於對孩子年齡特點不瞭解,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一味的溺愛,甚至放縱。而老師應通過各種方式啟發、引導家長,讓他們瞭解孩子的身心特點,更新教育觀念,把握正確的育兒方法。

(四)對家長要一視同仁。家長之間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學歷、職位、性格均有所不同。無論家長間存在什麼樣的差異,教師應該學會與每一位家長交流,讓每位家長都能感受教師的關注或重視。這就需要教師深入地瞭解家長,以便有針對性地與家長溝通。

(五)教師應以"換位'的思維方式與家長溝通。我們好多老師現在還很年輕,尚沒有為人父母的角色體驗,有的即便是已經做了母親,在與家長溝通時,經常會碰到難以達成共識的局面,這就要求教師瞭解父母的角色,並從父母的角色去體會家長的心情和需求。

(六)要充分發揮語言藝術的魅力。在家園交流中,雙方難免會談到孩子的缺點,作為教師,應客觀的向家長告知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而不應該摻雜主觀色彩和情緒。教師應一分為二的觀點與家長交流。教師在與家長溝通時,應多站在家長的角度去關心孩子,理解家長的心情,假如教師真誠對待每一個幼兒,她與家長之間的交談一定會順利進行,它會讓孩子家長感受到教師是誠意喜愛關心自己的孩子,因而家長就會更容易接受教師的意見和建議,使家長堅定了教育好孩子的信心。

(七)對孩子共同的愛是溝通的基礎。教師與家長的溝通是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那就是教育好孩子。溝通是雙向的,家長的積極參與是溝通的必要條件,由於各種原因,如工作忙或不好意思給教師添麻煩等,不少家長很少主動與教師溝通,這對家園共育十分不利。因此,我們教師要鼓勵家長採用多種形式與教師溝通。

三、教師和家長談話時要遵循以下原則:

(一)切忌"告狀'式的談話方法。這樣會讓家長誤認為老師不喜歡甚至是討厭自己的孩子,從而覺得自己的孩子在班裏會受到不公正待遇而產生抵制情緒。

(二)和家長溝通要講究談話的策略性和藝術性。要讓家長相信我們,尊重並聽取我們的意見,要讓家長感到教師在關注自己孩子的成長和進步,感到老師比他們更深入地瞭解孩子。同時,要抓住時機向家長了解孩子的情況,以請教的態度耐心的聽取家長的意見,使家長產生信任感,從而樂意與教師進行充分的交流,以達到預期的目的。

四、教師應通過多渠道,採取多種方法與家長溝通

1、家長委員會。老師們要充分發揮家長委員會的作用。幼兒園大型家園共育活動,可請家長委員會代表參與制定方案並一起組織實施。還可通過家長委員會真實瞭解家長們的心聲。

2、家長辯論會。老師舉出幾個班上幼兒最具代表性的事例,以家長為主,讓家長分析討論,各抒己見。在激烈的辯論中,家長們更新教育觀,對照事例,反思自己的教育行為,併產生學習和參與各種教育活動的興趣。待家長們發言完畢,教師再有的'放矢的發表意見,表明觀點,介紹經驗,其效果事半功倍。

3、家長園地。家長園地是幼兒園與家長溝通的一個重要窗口。老師們似乎已習慣於用更多的心思來設計欄目、尋找內容,而忽略了家長參與的深度與廣度。我們為什麼不準備一塊小天地,將家長請到家長園地中來。如"誇寶寶'欄目可寫孩子在家的表現;"我的育兒心得'讓家長暢所欲言;"我的問題'可寫上家長的困惑等等。家長園地不能只是教師唱"獨角戲',要調動家長積極參與的興趣,為教師與家長的溝通搭起一座彩橋。

4、家園共育袋。我們可給每個孩子準備一個家園袋。每週,我們都將幼兒所學的內容及作品全部放入袋中,由於袋裏裝着孩子們小小的成果,家長們會很樂意每個週末將袋子帶回家,週一再帶入幼兒園。另外,家長對老師的工作有何意見、要求都可寫下來裝入袋中,以助於老師工作的提高。家園共育袋使忙碌的家長能更瞭解幼兒的發展情況,無聲的交流促進了教師與家長的溝通。

5、個別化的家園溝通。由於每個孩子個性的不同;家庭環境的不同;家長文化素質的不同,大量的通常性的溝通是個別化的。個別化家園溝通的方式有家訪、約談、家園聯繫冊、電話、便條以及接送孩子時的交談等。個別化的溝通要着重於針對每個幼兒不同的問題和不同的家長在教育上的問題而進行,以促進每個孩子的身心發展為目的。

教師與家長的溝通雙方都有責任,但教師更應主動些,並且要努力為溝通渠道創造條件。幼兒教師要真正從狹隘的教育觀中走出來,必須充分熟悉到:家長工作的最終目的在於實現家園合作,共同為幼兒奠定良好的素質基礎。總之,教師與家長的溝通,主要靠幼兒教師做出努力。教師經常要換位思考,善於與不同類型的家長相處,遭到家長誤解時教師要保持冷靜,善於自控;碰到矛盾時,教師要主動反思,為暢通渠道做出努力。

中國小教師與家長溝通工作心得3

本學期的工作已有一個月了,與我們班的家長接觸的時間也已有一個月了,因為是新託班,這一個月的時間也讓我對家長工作有了一些體會。

如今每家基本都是獨生子女,對孩子都寶貝的不得了。到了兩三歲,孩子總要面對一個問題,那就是漸漸離開父母的懷抱,走進幼兒園的集體生活。對於從未離開過家的孩子來説,到一個陌生的環境和人羣中生活,肯定會有不安全感。這也可能是孩子人生旅途上第一次感受挫折。寶寶的不適應肯定會牽動家長的心。

正因為有這種憂慮,每日放學,都會有很多家長圍在我們兩個老師四周問長問短。"我們寶寶今天有沒有哭啊?',"我們寶寶今天吃飯怎麼樣啊?',"寶寶今天睡覺怎麼樣?',"寶寶今天又沒有尿濕啊?'等等。我們都有一種應接不暇的感覺,因為每個家長都來問,實在忙不過來。也有一些特別關注孩子教育的家長來問"寶寶在幼兒園學了什麼,似乎沒感覺學了什麼東西嘛?'這些情況的出現都是我們老師和家長之間溝通不暢所造成的,我們理解家長的心情:急於想知道寶寶在幼兒園的情況。但家長們可能並不瞭解剛剛開始進行集體生活的託班孩子適合進行怎樣的教育。

針對這樣的情況,也為了讓寶寶的爸爸媽媽們更瞭解寶寶在幼兒園的生活和我們老師在幼兒園的工作。我們開通了班級主頁還有屬於我們班自己的羣。班級主頁上內容非常具體和細緻並更新及時、迅速。以直觀的照片形式提供給家長,看看寶寶在幼兒園一日活動中的各種表現,是開心還是沮喪,這比我們一遍一遍的説更有效。

另外,還有一些我們教給寶寶們的兒歌和歌曲,不僅可以讓家長在家給寶寶"複習',也回答了他們"在幼兒園學些什麼的問題'。羣的.開通

一是及時地讓家長們與我們溝通寶寶在家或在園的情況,

二是滿足一些需要和老師個別談的家長的要求。這兩種方式是我們現在與家長們溝通的主要方式,通過這種方式,特別是羣,我們與家長們的距離也拉近了不少。在這段時間裏,感到做好家長工作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減少老師與家長間的摩擦、讓家長們理解我們的工作更是不易。對託班來説,家長工作尤其重要,因為一些生活技能方面的培養,不僅需要我們在幼兒園一遍一遍的教,更需要家長們在家的配合,這樣我們的工作也會事半功倍。這些僅是我這一個月來對家長工作開展的一些小小的心得!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