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實訓心得體會範文

來源:文書谷 2.62W

當我們受到啟發,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時,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如此就可以提升我們寫作能力了。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恰當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機械實訓心得體會範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機械實訓心得體會範文

機械實訓心得體會範文 篇1

這一週是我們拆裝輔機的實訓課,從一開始,我就很認真的去對待,因為我知道,這樣的機會來之不易,平時都是對着抱着課本,念着理論,説到實踐,真是少之又少!所以,我很珍惜,自始至終,我都堅持去做到,認真聽老師講解,凡事都參與動手,理論與實踐相互結合,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虛心向我們的老師請教!

我們的指導老師是幾位有着豐富實踐經驗的老師,在他們耐心和熱情的指導之下,我瞭解了齒輪泵減速器汽油發動機鑽銑牀等等這些從前只在理論書上看到的設備。在每個設備的動手之前,老師都是首先為我們詳細的闡述機器的工作原理、工作流程和功能意義。

在拆裝機器的過程中,我都積極的動手,沒有實踐,就沒有發言權。一個機器,是有很多零件組成的,很多時候,拆裝並不是一個人動手去完成,而需要羣體分工合作才能完成,這又要需要每一個人在做的過程中很好的去配合,正所謂整體離不開部分,部分整體相結合!在拆裝所有機器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汽油發動機,它實在花了我們太多的時間很精力,我從中學到的東西最多,雖然我們裝完它之後不能運轉,但我們並不屈服於困難,最後解決掉了問題,終於成功了,當時心理真是難以形容的高興!原來,工作可以帶給人以快樂,特別是不怕困難挫折去解決一些高難度的工作,那樣才會更有成就感!

拆裝實訓前我們都事先料想會有一大部分同學因為怕髒怕冷而“袖手旁觀”,誰知,當我們一件一件拆下外部零件逐漸露出內部零件時,我們都被其內部巧妙而精緻的機構吸引,於是精巧機構對我們吸引的熱度的抵抗了天氣的寒冷,我們都變得活躍起來了,生怕插不上手。就這樣,一個完整的機牀被我們幾個人庖丁解牛似的“五馬分屍”了,剛開始,面對拆下的一堆零件,我們傻眼了,這東西拆下來容易,想還原可就難多了。此時我深刻體會到了“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的內涵――再詳細的紙上談兵也不能保證實踐時的得心應手。

於是,我們從機械的工作原理入手,從傳動結構開始分析,慢慢理清了各零件的位置,找到了安裝的方法後,安裝起來就很順手了。由此可以看出,零件的功能和其機構都是相統一的.:有什麼樣的結構,就會有什麼樣的功能;反過來,零件的功能給定,其機構也大致定下來了。順着這樣的思路,我們又得出:機器的功能和其內部零件的功能也是相統一的,也就是説某個零件有什麼樣的機構,它就能完成某項功能,從而它就只能安裝在機器中能完成此項功能的位置,舉例説明,比如,齒輪能改變運動方向,那麼齒輪就能安裝在機器中需要改變運動方向的地方,以此類推。

後來,在我們即將順利完成安裝時,我發現有一個螺絲“獨自”露在外邊,不知道把它安裝在哪,並且我們再三檢查沒有發現裝配錯誤,在我們指導老師的幫助下,給我們進行了講解,幫我們進行了安裝,在此過程中,我們學會了獨立思考問題,我想,這就是一種進步,一種不能在課堂上學到的進步。

一週的拆裝實訓很快過去了,留給我的印象不僅是嚴冬下冰涼的金屬零件,更多的是機牀精巧的內部結構――齒輪相互咬合、軸與套嚴謹配合、運動的完美傳遞、零件表面工藝的精細每一項都使我驚奇。我想,一個小小的機牀內部結構就是如此複雜和精巧,那麼大型車牀、數控車牀的結構豈不是歎為觀止,所以,機械製造的深度與廣度使我們現在遠不能企及的。通過這次拆裝實訓,讓我深刻的體會到做任何事情都必須認真對待,都必須付出汗水和努力。

當然這次實訓也達到了我預先的目的,讓我對發動機及變速器等汽車大型組件有了一個很深的認識,以前只有在課本上的感觀性的認識,這次則是實踐中的深入性的認識。通過這次實訓使我們學到很多書本上學不到,通過這次的實訓,我收益良多,無論是技能方面還是思想方面。在此,我感謝我們的老師辛勤的教導,也感謝自己的不懈去努力,我今後會好好的去發揚!

機械實訓心得體會範文 篇2

廠裏有三個用加工磨頭體的加工中心和幾台數控機牀,加工中心有一個刀架和多個工作台同時對多個工作面進行加工,不僅避免了由於基準不重合產生的誤差,提高了加工精度而且也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但是加工中心體積較大,價格昂貴,而且對環境要求較高,這是提高產品的成本,一般選擇加工經濟性較高的零件或者精度要求高的關鍵零件。

數控機牀能自動的完成對軸類與盤類零件內外圓柱面、圓錐面、圓弧面、螺紋等切削加工。並能進行切槽、鑽孔、擴孔和鉸孔等切削。數控車牀具有加工精度穩定性好、加工靈活、通用性強,能適應多品種、小批生產自動化的要求,特別適合加工形狀複雜的軸類或盤類零件。

我們對廠裏的管理系統進行了瞭解,要求工人紀律嚴明、嚴格制度、照章辦事,工人上下班打卡,不準抽煙等,工作餘外的時間,為豐富工人的生活,廠裏還舉行一系列的文娛活動和球賽等,為工人輕鬆愉快的工作提供了幫助。

暑假的生活感覺很充實,為期兩個月的實習讓我受益很深,親身感受了所學知識與實際的`應用,理論與實際相結合,讓我開了眼界。在為我以後的工作做了鋪墊,同時也讓我認識了現代社會,對以後把握的人生的方向也有所啟發!

機械實訓心得體會範文 篇3

在為期一週的實訓時間內,我知道了設計絕對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它不僅需要嚴謹細緻的學習作風,更需要認真負責的學習態度。

首先繪製的是草圖,按照技術要求使用外卡、尺子等測量工具,對部件的有關尺寸做出測量(如部件的高度、深度長度和圓的直徑等),最後按照標準我們都購買了A1的格子紙進行繪圖。

接下來繪製的零件圖,我選擇了泵座和主動齒輪軸兩個重要零件進行測繪,雖然遇到了小小的困難,但依靠和同組同學相互討論和請教懂得的同學,問題很快解決。最難的是裝配圖的測繪,雖然都已學過,也有很多次繪製的經驗,但是如果僅靠書本上的知識,明顯是不夠的,此時那些對我們來説顯得很粗淺、半生不熟的.,開始的時候不知道從哪裏動手,想了半天一點頭緒也沒,去查書才有了點頭緒,標註形位公差時又不知道該標什麼、怎麼標,書上也沒有,最後去問了小組組長才知道。

此次課程設計使我們掌握了零件測繪的方法和步驟,瞭解徒手畫草圖的意義,掌握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能夠根據測量數據和有關標準確畫出零件圖和裝配圖,更培養了我們認真負責、踏實細緻的工作作風、科學嚴謹的工作態度和團隊精神。

最後感謝老師這五天來陪我們一路走過,雖然艱辛但也有喜悦,雖然痛苦但也有歡愉,相信這五天會成為我大學生活中最值得回憶的一段特殊時光。

機械實訓心得體會範文 篇4

經過對柴油機的拆裝實驗,可以更加感性的認識柴油機,對於書本上的知識有一個感性的認識。增強了學習柴油機的興趣。大體瞭解柴油機的構造和部分。學會了6460A型柴油機的啟動。瞭解了柴油機的工作原理,對於柴油機的五個工作循環有了初步的認識。大體認識了二衝柴油機與四衝柴油機的區別。

這三週是我們拆裝機的實習課,從一開始,我就很激動,也很認真,抱着滿腔的熱情和好奇,認真的去對待,因為我知道,這樣的機會來之不易,平時都是對着抱着課本,念着理論,説到實踐,真是少之又少!所以,我很珍惜,自始至終,我都堅持去做到,不早退,不曠課,認真聽老師講解,凡事都參與動手,理論與實踐相互結合,刻苦鑽研,善於發現問題,勇於解決問題,耐心聽取別人的見解!虛心向我們的導師請教!

我們的指導老師是一位有着豐富實踐經驗的老師,在她耐心和熱情的指導之下,我瞭解了螺桿泵、分油機、齒輪泵、葉片泵、壓縮機離心泵等等這些從前只在理論書上看到的設備。在每個設備的動手之前,老師都是首先為我們詳細的闡述機器的工作原理、工作流程和功能意義。雖然書本上也有詳盡的介紹,但我並不覺得老師羅嗦,理論來自於實踐,面對面的對着這些設備,好象原理更加容易弄懂,流程更加清晰,原來書本上無法看懂的東西,好象一來到這裏,就茅塞頓開,是我變聰明瞭嗎?不是,一切因為都是實踐。實踐是理論的源泉! 在拆裝機器的過程中,我們都乾得很辛苦,但卻乾得很買力,也乾得很開心,儘管天氣很悶熱,儘管機器很笨重,儘管配件很髒,氣味很難聞,我都積極的動手,沒有實踐,就沒有發言權,動起手來,原來發現本來不善於言辭的我真的開朗了很多,譬如,我動得了和同學分工合作的程序,懂得向我們的老師打招呼請教,還懂得了用心去和同學交流經驗……原來,自己並不是那麼的酷!實踐,除了提高一個人的技術技能外,還可以提高一個人的道德情操。一個機器,是有很多零件組成的,很多時候,拆裝並不是一個人動手去完成,而需要羣體分工合作才能完成,這又要需要每一個人在做的過程中很好的去配合,正所謂整體離不開部分,部分整體相結合!機器如此,做人也如此!在拆裝所有機器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葉片泵,因為,它實在花了我們太多的時間很精力,雖然有點恨它,但又卻很感激它,因為我從中學到的東西最多,雖然我們裝了它n次還是不能運轉,但我們並不屈服於困難,在老師的精心指引下,從表面到裏部,從粗到細,從零件到整體,我們發現問題多多,分析多多,最後一一的去解決,終於成功了,當時心理真是難以形容的高興!原來,工作可以帶給人以快樂,特別是不怕困難挫折去解決一些高難度的工作,那樣才會更有成就感! 在實踐的過程當中,我們的.老師對我們的要求相當嚴格,雖然課餘對我們是和藹可親的。但是上課的時候,特別講原則,記得開始的時候,我和某些同學穿了拖鞋來,她立刻要求我回去換,雖然我有諸多理由但還是以失敗搞終。事後,她和藹的教導我們,工作的時候一定要嚴格要求,不能忽視過程中的每一細小的問題,即使是很小的問題,在工作的時候都有可能導致出現問題……這對我在學習或是在以後的工作都是受益匪淺的!

通過這次的實習,我收益良多,無論是技能方面還是思想方面。在此,我感謝我們的老師辛勤的教導,也感謝自己的不懈去努力,我今後會好好的去發揚!!

機械實訓心得體會範文 篇5

經過一個月的努力,我終於將機械設計課程設計做完了。在這次作業過程中,我遇到了許多困難,一遍又一遍的計算,一次又一次的設計方案修改這都暴露出了前期我在這方面的知識欠缺和經驗不足。剛開始在機構設計時,由於對matlab軟件的基本操作和編程掌握得還可以,不到半天就將所有需要使用的程序調試好了。可是我從不同的機架位置得出了不同的結果,令我非常苦惱。後來在錢老師的指導下,我找到了問題所在之處,將之解決了。同時我還對四連桿機構的運動分析有了更進一步的瞭解。在傳動系統的設計時,面對功率大,傳動比也大的情況,我一時不知道到底該採用何種減速裝置。最初我選用帶傳動和蝸桿齒輪減速器,經過計算,發現蝸輪尺寸過大,所以只能從頭再來。這次我吸取了盲目計算的教訓,在動筆之前,先徵求了錢老師的意見,然後決定採用帶傳動和二級圓柱齒輪減速器,也就是我的最終設計方案。至於畫裝配圖和零件圖,由於前期計算比較充分,整個過程用時不到一週,在此期間,我還得到了許多同學和老師的幫助。在此我要向他們表示最誠摯的謝意。整個作業過程中,我遇到的最大,最痛苦的事是最後的文檔。

儘管這次作業的時間是漫長的,過程是曲折的,但我的收穫還是很大的。不僅僅掌握了四連桿執行機構和帶傳動以及齒輪,蝸桿傳動機構的設計步驟與方法;也不僅僅對製圖有了更進一步的掌握;matlab和autocad,word這些僅僅是工具軟件,熟練掌握也是必需的。對我來説,收穫最大的`是方法和能力。那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方法與能力。在整個過程中,我發現像我們這些學生最最缺少的是經驗,沒有感性的認識,空有理論知識,有些東西很可能與實際脱節。總體來説,我覺得做這種類型的作業對我們的幫助還是很大的,它需要我們將學過的相關知識都系統地聯繫起來,從中暴露出自身的不足,以待改進。有時候,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合眾人智慧,我相信我們的作品會更完美!

機械實訓心得體會範文 篇6

機械課程設計接近尾聲,經過兩週的奮戰我們的課程設計終於完成,課程設計是我們專業課程知識綜合應用的實踐訓練,是我們邁向社會,從事職業工作前一個必不少的過程。千里之行始於足下,通過這次課程設計,我深深體會到這句千古名言的真正含義。我們今天認真的進行課程設計,學會腳踏實地邁開這一步,就是為明天能穩健地在社會大潮中奔跑打下堅實的基礎。

説實話,課程設計真的有點累。然而,當我一着手整理自己的設計成果,漫漫回味這兩週的心路歷程,一種少有的成功喜悦即刻使倦意頓消。

或許很多人認為課程設計兩週時間很長,可我們卻絲毫未感覺到時間的充裕,這些天我們每天早出晚歸,除在寢室休息食堂吃飯其他時間就窩在基地做課設。這兩週的時間大致的安排是第一週做選定題目、背景調查、需求分析和概念設計,這個過程中我們在網上收集資料,選定方向,提出初步的方案,經過幾次不斷地反覆修改和討論,我們基本確定題目和實現原理。第二週的任務就着重在詳細設計。這個階段我們分工明確,有條不紊,我和黃彥鑫由於有一些建模基礎,負責建模和動畫,彭浩負責文檔、圖片的整理和説明書。我想這是我最充實的幾天,經過概念設計後我們對方案都認為有深刻的解,可是真正落實到細節,我們低估它的困難性,每一個零件的`尺寸、定位都需要確定,一個螺釘、一個軸承、一個卡簧都要裝配,從來沒有體會到裝配原來也這麼的有技術含量,經過四天的努力,我和黃彥鑫還是很好的完成這個任務,這期間我想最痛苦的並非我,而是我的筆記本,幾乎每次都是以死機而告終,最後裝配體裏一百多個零件,三百多個裝配約束,只要修改一個尺寸,就要驅動很多零件的位置,最後做動畫實在沒有辦法,只好刪掉如圓角、推刀槽、筋等一些結構特徵,甚至一些不影響約束的螺釘螺帽和卡簧,即便是這樣動畫也渲染近八個小時。這期間痛苦過糾結過,鬱悶過猶豫過,可是也只有經歷過才能學到知識,我們使用的機構類型比較多,這促使我對機械原理的理論知識有新的理解,槽輪中槽數的選擇和撥盤圓銷的選擇、凸輪的輪廓設計和運動性能分析及其優化、齒輪的模數齒數的選擇和變位係數的計算、曲柄滑塊中急回特性的應用和杆長的設計,這每一點都要用理論來指導,例如,我以前從來真正不明白為什麼變位齒輪的重要性,中心矩不是設計好的嗎?為什麼還要湊呢?只有自己親手設計東西才知道這其中的緣由,所以也真正認識到學好機械原理的重要性。

我收穫的另外一點或許是我對設計方法的認識,對CAD的認識,之前學過一些CAD軟件,也跟老師做過一些建模和軟件測試的項目,而真正這麼完整的自己用CAD軟件細緻的表達出自己的設計思想還是第一次,CAD畫圖,最重要的是什麼?對這個問題,每個人都有可能理解不同,但在我看來,最重要的是時時刻刻記住自己使用CAD畫圖的目的是什麼。我們進行工程設計,不管是什麼專業、什麼階段,三維的或者二維的實際上都是要將某些設計思想或者是設計內容,表達、反映到設計文件上。而圖,就是一種直觀、準確、醒目、易於交流的表達形式。所以我們完成的東西(不管是最終完成的設計文件,還是作為條件提交給其他專業的過程文件,一定需要能夠很好的幫助我們表達自己的設計思想、設計內容。有這個前提,我們就應該明白,好的計算機建模應該具有以下兩個特徵:清晰、準確。

由於以前的一些經驗,這次我沒有按照傳統的從零件設計,然後裝配、檢驗、運動仿真,而是嘗試一種耳熟能詳但是沒有實踐過的設計方法:自頂向下設計。這是一種逐步求精的設計的過程和方法。對要方案進行分解,定義出各個模塊和機構,而將其中未解決的問題作為一個子任務放到下一層次中去解決。這樣逐層、逐個地進行定義、設計和調試。按自頂向下的方法設計時,我們首先要對所設計的系統要有一個全面的理解。然後從頂層開始,也就是從裝配體開始連續地逐層向下分解,分解到到子裝配,最終到每一個零件的參數和定位以及標準件的選擇。這樣設計速度明顯會加快(這也是我們能這麼短時間內完成建模的一個重要原因),而且各個模塊之間相互獨立,耦合性低,最終也不回出現各個模塊之間運動矛盾或者干涉等問題出現。

雖然這是我剛學會走完的第一步,也是人生的一點小小的勝利,然而它令我感到自己成熟的許多,另我有一中春眠不知曉的感悟。通過課程設計,使我深深體會到,幹任何事都必須耐心,細緻。也讓我體會到合作與雙贏的快樂。

我的心得也就這麼多,總之,不管學會的還是學不會的的確覺得困難比較多,真是萬事開頭難,不知道如何入手。最後終於做完有種如釋重負的感覺。此外,還得出一個結論:知識必須通過應用才能實現其價值!有些東西以為學會,但真正到用的時候才發現是兩回事,所以我認為只有到真正會用的時候才是真的學會!

機械實訓心得體會範文 篇7

“累死的鉗工,站死的車工”讓我們不覺得對奮鬥在工作崗位上的工人們肅然起敬。

實習結束了,實習的目的我們達到了,也收穫了。但這一切都離不開實習老師的'諄諄教誨和耐心指導,是他們讓我們嚐到了收獲勞動的喜悦。但這一切真的結束了嗎?我想不是,實習的路還很長,不是嗎?

流陰如水,驀然想起昨日實習的一幕幕,實感肺言。實習,是理論的實踐,之所以要這樣,無非是為了鍛鍊我們的勞動能力為我們進入社會打下基礎,這一點,我是深有體會的。在這短短的一個月中,我們看到了以前沒看到的設備,做了以前沒做過的事,這些開闊了眼界,增長了知識。工作中的我們有歡笑,有汗水。也有收穫。我們漸漸懂得了勞動成果的來之不易,體會父母的辛勤工作。“累死的鉗工,站死的車工”讓我們不覺對奮鬥在工作崗位上的工人們肅然起敬。

實習結束了,實習的目的我們達到了,也收穫了,但這一切離不開實習老師的諄諄教誨和耐心指導,是他們讓我們嚐到了收獲勞動的喜悦。但這一切真的結束了嗎?我想不是,“實習”的路還很長,不是嗎?

機械實訓心得體會範文 篇8

為期兩週的機電設備拆裝實習轉眼就結束了,但是帶給我的感受卻永遠的留在了我的心。總的來説,這次為期兩週的實習活動是一次有趣的,且必給了我今後的學習工作上的重要的經驗。在以後的時間裏也恐怕不會再有這樣的機會去讓我們去體驗這樣的生活,也恐怕難有這樣的幸運去體驗身邊的每一樣東西到底是如何製造出來的了。

隨着科學的迅猛發展,新技術的廣泛應用,會有很多領域是我們未曾接觸過的,只有敢於去嘗試才能有所突破,有所創新。就像我們接觸到的加工中心、車牀,雖然它的危險性很大,但是要求每個同學都要去操作而且要加工出產品,這樣就鍛鍊了大家敢於嘗試的勇氣。數控加工實習帶給我們的,不全是我們所接觸到的那些操作技能,也不僅僅是通過幾項工種所要求我們鍛鍊的幾種能力,更多的則需要我們每個人在實習結束後根據自己的情況去感悟,去反思,勤時自勉,有所收穫,使這次實習達到了他的真正目的。我們知道,"機電設備拆裝實習"是一門實踐性的技術基礎課,是高等院校工科學生學習機械製造的基本工藝方法和技術,完成工程基本訓練的重要必修課。它不僅可以讓我們獲得了機械製造的基礎知識,瞭解了機械製造的一般操作,提高了自己的操作技能和動手能力,而且加強了理論聯繫實際的鍛鍊,提高了工程實踐能力,培養了工程素質。

對我們來説,機電設備拆裝實訓是一次很好的學習、鍛鍊的機會,甚至是我們生活態度的教育的一次機會!在這次實訓中,讓我體會最深的是理論聯繫實際,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理論知識固然重要,可是無實踐的理論就是空談。真正做到理論與實踐的'相結合,將理論真正用到實踐中去,才能更好的將自己的才華展現出來。我以前總以為看書看的明白,也理解就得了,經過這次的實訓,我現在終於明白,沒有實踐所學的東西就不屬於你的。俗話説:"盡信書則不如無書"我們要讀好書,而不是讀死書。任何理論和知識只有與實習相結合,才能發揮出其作用。而作為思想可塑性大的我們,不能單純地依靠書本,還必須到實踐中檢驗、鍛鍊、創新;去培養科學的精神,良好的品德,高尚的情操,文明的行為,健康的心理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這次操作過程中,但是由於時間較短,沒能熟練的掌握編程。以後要認真學習,提高編程水平,並加強操作水平的提高。

總之,本次數控實訓確實比以前提高了水平,尤其在實際操作方面,遺憾的是時間有些短。通過本次實訓我也發現了自己的不足,主要是操作水平以及實踐經驗方面有欠缺。兩週的實習帶給我們的,不全是我們所接觸到的那些操作技能,也不僅僅是通過幾項工種所要求我們鍛鍊的幾種能力,更多的則需要我們每個人在實訓結束後根據自己的情況去感悟,去反思,勤時自勉,有所收穫。

機械實訓心得體會範文 篇9

在前幾周的計算過程中我遇到很大的麻煩,首先是在電機的選擇過程中,在把一些該算的數據算完後,在選擇什麼電機類型時不知道該怎麼選擇,雖然課本後面附帶有表格及各種電機的一些參數我還是選錯,不得不重新選擇。在電機的選擇中我們應該考慮電機的價格、功率及在設計時所要用到的傳動比來進行選擇,特別要注意方案的可行性經濟成本。在傳動比分配的過程中,我一開始分配的很不合理,把減速機的傳動比分成4,最後導致在計算齒輪時遇到很大的麻煩。不得不從頭開始,重新分配。我們再分配傳動比的時候應該考慮到以後的齒輪計算,使齒輪的分度圓直徑合理。

在把電機的選擇、傳動比選定後就開始進入我們這次課程設計的重點:傳動設計計算。在一開始的時候我都不知道從哪兒下手,在楊老師和張老師的熱心講解和指導下,明白傳動設計中齒輪的算法和選擇。在選定齒輪類型、精度等級、材料及齒數時,我們一定得按照書上的計算思路逐步細心地完成,特別一些數據的選擇和計算一定要合理。當齒輪類型、精度等級、材料及齒數選擇完成時,在分別按齒面接觸強度設計和按齒根彎曲強度計算,最後通過這兩個計算的`對比確定分度圓直徑、齒輪齒數。

這次設計中最後一個難點就是軸的設計,在兩位老師的細心指導下,我採取邊畫邊算的方法,確定低速和高速軸後又分別進行校核,在這個環節中我覺得軸的校核是個難點,由於材料力學沒怎麼學好導致計算遇到麻煩,這也充分的體現知識的連貫性和綜合性。在平時的學習中任何一個環節出問題都將會給以後的學習帶來很大的麻煩。

在計算結束後就開始畫圖工作,由於大一的時候就把製圖學,又學電腦製圖導致很自己手工畫起來很吃力,許多的畫圖知識都忘記啦,自己還得拿着製圖書複習回顧,導致耽誤許多時間,通過這次的課程設計我更加明白我們所學的每一科都非常重要,要學好學的學硬。在畫圖過程中,我們應該心細,特別注意不要多線少線同時也要注意圖紙的整潔,只有這樣才能做出好的圖。

説實話,課程設計真的有點累。然而,當我一着手清理自己的設計成果,漫漫回味這3周的心路歷程,一種少有的成功喜悦即刻使倦意頓消。雖然這是我剛學會走完的第一步,也是人生的一點小小的勝利,然而它令我感到自己成熟的許多,另我有一中春眠不知曉的感悟。通過課程設計,使我深深體會到,幹任何事都必須耐心,細緻。課程設計過程中,許多計算有時不免令我感到有些心煩意亂:有2次因為不小心我計算出錯,只能毫不情意地重來。但一想起周偉平教授,黃焊偉總檢平時對我們耐心的教導,想到今後自己應當承擔的社會責任,想到世界上因為某些細小失誤而出現的令世人無比震驚的事故,我不禁時刻提示自己,一定呀養成一種高度負責,認真對待的良好習慣。這次課程設計使我在工作作風上得到一次難得的磨練。短短三週是課程設計,使我發現自己所掌握的知識是真正如此的缺乏,自己綜合應用所學的專業知識能力是如此的不足,幾年來的學習那麼多的課程,今天才知道自己並不會用。想到這裏,我真的心急,老師卻對我説,這説明課程設計確實使我你有收穫。老師的親切鼓勵我的信心,使我更加自信。

最後,我要感謝我的老師們,是您嚴厲批評喚醒我,是您的敬業精神感動我,是您的教誨啟發我,是您的期望鼓勵我,我感謝老師您今天又為我增添一幅堅硬的翅膀。今天我為你們而驕傲,明天你們為我而自豪。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