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音樂教研活動心得體會

來源:文書谷 1.73W

當我們經過反思,對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可以通過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通過寫心得體會,可以幫助我們總結積累經驗。怎樣寫好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國小音樂教研活動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國小音樂教研活動心得體會

國小音樂教研活動心得體會1

20xx年的9月,我光榮的成為了一名砂子塘天華寄宿學校的新教師,懷着激動的心情,走進了天華,一座美麗的校園。轉眼已經開學一週,面對新的生活、新的責任、新的工作充滿熱情,但同時在方法上也缺少經驗,所幸的是,校領導安排了多次的培訓,使我們面對這陌生的校園多了一份親切。

20xx年9月8日,在音樂組組長陳善冰老師的精心安排、音樂組組長楊芝老師的帶領下進行了本學期第一次音樂組的教研活動。此次培訓主要是由幾位組內優秀且經驗豐富的教師給予我們教學經驗的指導。這更是讓我們不安的心得到了安撫。看着各位老師滔滔不絕又毫無保留的向我們敍述着自己多年來的教學經驗,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温暖。細心的聆聽着每一位老師的講話,也記下了許多寶貴的經驗。

回想起這一次的教研活動,自我感覺收穫頗大。楊芝老師首先介紹了自己多年來對於常規教學的經驗,她告訴我們:“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遠比匆匆的完成教學計劃重要”。是啊,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生日後學習與生活的明燈,唯有培養了學生好的學習習慣,才有助於孩子們今後的成長啊!楊老師細緻的談到了管理學生的路隊、坐姿、課本擺放的經驗這些細節正是形成學生良好習慣的關鍵,看似簡單的事做起來並不易,吸取了這些經驗,我豁然開朗。音樂課以歌唱教學為主,胡蓉老師的`歌唱教學經驗分年級,以學生的年齡階段特點向我們介紹了她多年的經驗。音樂教學很容易走入專業化的誤區,忽略孩子階段性的特點,低年級的孩子應該以興趣為主,注重趣味性,多結合遊戲、律動來教學,而中高年級的孩子則不同,胡老師告訴我們兩個關鍵字:“實”與“美”。實,學生的音樂基本技能要紮實,培養學生識讀曲譜的能力,引導學生從情感出發處理演唱的作品;美,訓練學生學會傾聽音樂欣賞音樂的美,並且懂得用輕聲高位的發聲方法唱出動聽的聲音。除了歌唱教學,音樂聽賞也是音樂教學密不可分的一部分,王瑋老師接着向我們介紹了聽賞教學的經驗。一二年級孩子主要培養隨音樂節奏律動,三四年級的孩子則鍛鍊他們體會音樂的情緒與速度,五六年級則要培養孩子分析音樂表達內容,瞭解音樂的創作背景。王老師還提醒我們要培養學生安靜聆聽音樂的好習慣,她向我們介紹了可情境創建的方式,將音樂課堂化身為高雅的音樂廳,讓孩子們帶着問題去聆聽音樂,又或是運用自身良好的聆聽狀態引導並影響學生,言傳身教。

看着幾位老師傾囊相授的神情,我肅然起敬。初來乍到的我開始思考,除了從這些老師身上吸取這些教學法,更應該是學習他們對於教育的態度。初出茅廬的我應該拼命汲取營養,在今後的工作中多向各位老師請教,並且把握機會,把每一項任務認真完成,不管困難多大,做事一樣務實求真,堅信“方法永遠比困難多”。

作為一名新教師猶如一股新鮮的血液注入了教育者這支龐大的隊伍。在教育路上,難免有一些風風雨雨,但無論路途有多麼的艱辛,我都要勇往直前,踏踏實實地工作,自信地表現自我,虛心地請教,不斷在風雨中歷練,磨礪個人的精神意志,做到愛崗敬業,努力成為一名“精彩的砂子塘人”。

國小音樂教研活動心得體會2

參加了教研組的活動,我學會了挺多的教育教學方法,對國小語文低年段教學理念有了一定的認識。語文組教研聽課活動,能夠領略到別的教師課堂上的精彩教學,對於自身的教學起到了取長補短的作用。開展語文教師優秀備課展示,讓我得到了展示的平台。得到了相互學習的機會。

要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通過互相啟發、共同探究,使學生有所發現、學有所得,培養他們合作精神和協作能力。教師要切實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自主學習是基矗學生是學習的主人,發展的主體,是教學之本。我們教師要保護每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他們願學,樂學,越學越愛學。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首先要改變教師的教學方式。教師的主導作用絕對不應該因為提倡學生的自主學習而削弱。我們教師要儘可能多地尊重學生,儘可能多地要求學生。一方面教師要實行教學民主,給學生更多的'自主權,使學生有選擇學習內容、學習方法、學習夥伴的權利;一方面教師要嚴格要求學生,對學生的學習給予有力的指導、引導,使學生的學習成為有效的學習、高效的學習。

其重點:

一是提供交互式的學習的平台,也就是創造氛圍、空間,提供學習、實踐的機會,讓學生時時、人人都有提問、發表、交流、展示的機會。

二是精心組織學習活動,組織好學生自學,使每個學生都能獨立思考;組織好合作學習,既做到在互動中把學習引向深入,又做到因材施教,加強個別輔導;組織好全班交流,在交流中加強引導、調控,以全面實現教學目標。

總之,教師要通過有效的學習活動,通過師與生、生與生的交流,使學生不斷進行自我組織、自我建構,在這種組織、建構中,逐漸提高語文素養,形成適合自己的學習語文的方法。今後,我要努力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學觀念,積極投身新課程改革,理論聯繫實際,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今年11月12日,市國小語文教研員培訓會如期而至。我有幸參加了這次盛會,大家相聚一堂,研討交流,倍感收穫頗豐。雖然時間只有短短的兩天,但學習的內容與形式都很豐富。

首先,聽取了丈八丘國小董春玲校長的報告,大家都深深為董校長勤奮敬業的精神所折服。她獨特的辦學特色,於細微處見真諦,於平凡中見偉大,思路超前,理念先進,精神不倒,永不言敗。由此我深感到:

一是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丈八丘的成功充分説明了這一點。因此,我們一定要更新觀念,加快發展,自主發展,有思路,有想法,有目標,有夢想。

二是紮實推進教科研團隊建設,培養優秀教師團隊,以教科研促發展。應該説我們的起點要比他們高,我們的條件要比他們好,我們可以跨越式發展。因此要着力建好四級教科研網絡,真正做到校校有課題,人人有課題,打造高效課堂,提高學生素質,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再有,敬愛的市國小語文專家陳中傑、李玉華老師的講話,是我今後工作前瞻性的指導。從他們的講話中使我更清楚的明白了教研員的角色,教研員是新課程理念的傳遞者,承擔着對一線教師的培訓任務。雖然面對嶄新的課改理念,使我們和一線教師們站在同一起跑線上。但是教研員對於新課程理念的態度、理解程度,卻將直接影響着一線教師對新課程的執行力度。

總之,此次學習讓我更深刻的去思考作為教研員的角色定位。作為教研員要在不斷學習中更新觀念,創新學科教研工作思路,以敏鋭的觀察力和超前的意識,發現、研究和解決教育教學工作中出現的新問題;要在教育教學指導工作中,營造民主的氛圍,充分發揮廣大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努力探索教育教學規律,堅持以師生的發展為本,為實施素質教育盡職盡責。

國小音樂教研活動心得體會3

今年的12月5號,國中生物片教研活動在班莊中學進行。現作一小結。總共開展了兩節公開課,並對課例進行了評價。

第一課:食物鏈

情境引入環節很精彩,因為它把握住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在vcr蜜蜂採蜜,貓捉老鼠的視頻情境下,拴住了學生的心,進一步問:此寓言的意義?

進一步導出今天的課題:食物鏈接下來就是學生活動環節:分析農田中的生物間的食物關係。完全是在學生的遊戲中,角色扮演中完成的。

6張卡片分別寫有青草、蚱蜢、雞、蛇、鷹、青蛙。學生角色扮演,體驗生物間的食物關係。我認為這部分內容,學生的體驗活動對學生的記憶是非常久遠而深刻的'。

通過角色扮演,學生總結出它們的食物關係:略。學生進一步總結,此外食物鏈。

教師通過多媒體,讓學生進一步理解食物鏈的意義。並舉例,要求學生書寫。接下來的環節就是課堂練習鞏固了,學生的表現也非常好,當然有個別學生例外。這個時候,老師沒有直接告訴學生,而是讓學生自己解決。

總之,這一課,完全體現了建構式的教學理念,是學生的體驗、總結、練習完成該知識建構。

第二課:門河的老師——植物的生殖

該老師依舊是緊抓知識的建構,讓學生在無形的指揮中完成自學、總結。課堂引入:是茉莉花,問,在日常生活中用何種繁殖方式?生答:氣氛比較好。

回顧花的結構,進一步雌蕊的結構,有性生殖等基礎知識。開展小組活動:

PPT視頻中的植物都是如何生殖的?比較嫁接、扦插、壓條何為組織培養?無性生殖?

小組展示:略。老師儘量讓學生在組內完成討論,實在有困難的延長時間,向其他小組請教。我認為,這是建構式課堂教學的一種理念,讓學生自己學。

最後,學生順利完成了學習任務,當然期間對於學習中出現的困難,老師依舊是讓其他學生來幫助學習的。

我認為很精彩的一點還有:我的收穫環節,學生説的很詳細、具體。

第4課時評課。大家都把自己要説的話一吐為快。下午的教研活動中,宋主任強調的本學期的教學進度及教材的變化。並對期會考試成績進行排名,當然是平均分排名。接下來做了一個主題發言:如何申報課題。

總之,這次活動有兩方面的收穫。一是進一步對建構式課堂教學理念的學習,二是對於課題的申報如何開展。

國小音樂教研活動心得體會4

20xx年11—13日,全國國小名師於永正老師再次來到濟北國小參加我校的教研活動,對我們進行了為期三天的寒假培訓。能夠與於永正老師一起研討教學,是一個難得的機遇。於老師與會場的老師們進行交流互動,共同探討教學,研討氣氛濃厚。通過面對面的交流,手把手的指導,讓我切身感受到於老師在語文教學上的深厚功底和對語言文字的獨特理解,特別是他嚴謹的治學態度非常值得我們學習。

於老師特別注意教師的教學態度,表現在對教材的挖掘和朗讀指導上。他説一個人還要有高度的責任心,家長對孩子負責,老師對學生負責。走進文本,走進學生是語文老師的`責任。他説練朗讀就是老師走進文本,與文本對話的過程。於老師一句一句地教我們朗讀,指出了很多不足。他説老師要上好課,首先自己要明白,做個明白人,否則怎麼教學生。敏鋭的語感,加上高度的責任心,就一定會成為一個好的語言醫生。他特別指出了一些浮躁不實的現象,強調了嚴謹的治學態度。

於老師在教學上非常紮實細緻,從他對待板書上可見一斑。他一筆一畫、不厭其煩地指導我們寫字,指導到位,非常細,細到每一筆畫的高低、長短、寬窄。於老師説,老師就是學生的榜樣,所以老師的字一定寫好。字是人的第二張臉。第二張臉是練出來的,今後要加大練字力度。於老師的教學功底是他對語文教學不懈追求、勤於積累的結果。他告訴我們要勤奮善思,要有思想,會思考。思考出主意,思考出華章,思考出好課。老師要多寫教學隨筆,不寫不成才。他隨身攜帶筆記本,每次參加我校的教研活動都認真聽取老師們的發言,隨時記錄下來。於老師以親身實踐告訴我們,大師是靠積累提高練出來的,要想在教學上有所作為,就必須付出辛苦和努力。

於老師對作文教學很有心得。他認為作文教學要做到關注細節,關注小事,把細節寫細,把小事寫大。選材要廣,善於觀察。可以由仿到創,通過範文引入、模仿起步。老師的指導很重要,要教給學生寫作方法:對話要分段,層次要清晰,字跡要工整,標點要過關。老師要寫下水文,教師練筆就是最好的備課。

關於如何教語文,如何讓學生學好語文,於老師提出了“三個積累”:

一、積累語言

1、教師要有遠大的目光,有遠見。學語文就是學語言,一定要讓孩子好好讀書,背下來。學會積累。積累語言要有課內到課外。擴大閲讀面,增大閲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整本的書是牛奶、牛肉,能健身;報紙、雜誌是清茶,清新、鮮活。所以讓孩子都讀讀。閲讀時要指導孩子關注作者的感受,比喻就是作者的感受。

2、要激發孩子的讀書興趣,養成習慣。壞習慣不學自會,好習慣的養成卻並不容易,開始可能要帶有強制性。老師要給學生量化,比如每天讀書不少於20頁,做好摘抄,老師要檢查,或者讓小組長配合老師檢查等等。

二、積累生活

生活就在我們周圍。老師要有一顆熱愛生活的心和一雙善於發現生活的眼睛,才能引導孩子去發現,珍惜生活,慢慢地形成觀察的習慣。比如適當開展活動,和孩子一起爬山、釣魚、觀察山羊等,寫成作文,讓活動增值。每次活動就好比一粒珍珠,時間的長河就是絲線,時間長了串起來就是一串閃閃發光的項鍊。

三、積累感受

書讀得多了,熱愛生活了,感受也自然而然地就多了。語文老師要有遠見,放長線,多讀書,會讀書,善於積累,在讀中學會表達,學會感受,豐富學生生活,會引領,善於發現、熱愛生活。與於老師一起研討,每次都有新的收穫。於老師的教學態度、教學理念、教學功底和教學藝術,值得我們不斷學習,並對照自己的不足進行反思和提高。

國小音樂教研活動心得體會5

十年的時間,見證了課程改革的輝煌成果,見證了一代名師的成長曆程,見證了教學體制的變遷,也見證了XX國小從起步到興旺的全部里程。20xx年9月26日,我有幸參加了學校組織的十年課改教研活動,感覺收穫頗豐。

一、本次活動共有三個板塊:觀課議課,研培花絮,課改沙龍。三個板塊各具特色,令人耳目一新。

在第一板塊中我們欣賞了XXX老師執教的《用字母表示數》以及XXX老師執教的《母親的帳單》。兩位老師充分展示了個人風採,真正讓我們看到了教學不僅是學問,更是一門藝術的真諦。課堂上老師講的聲情並茂,學生學得樂在其中,教師引導靈活,學生學法多樣,這才是我們想要的新課堂,更是學生需要的新課堂。之後的XXX主任等所作的精彩點評更使這一活動主題深化,讓大家對這兩節的課領悟由感性認識到了理性研究,使我們真正得到我們所需要的東西。

在第二板塊我們聆聽了XX老師等人給我們帶來的成長曆程與有感悟,通過他們的一個個的故事中我們也理解了每個人的成長收穫都是在自己的經歷中通過努力的探索而進步的,他們的成功都是凝結了辛勤的汗水和無私的奉獻的,他們的經驗也是我們寶貴的財富。

在第三板塊中我們分享了XXX老師等的研討活動。在他們的`疑惑與解答中我們似乎也身在其中,因為他們所關心的也是我們所關心的,他們所講解的也是我們想知道的,這使我們實實在在得到了益處。

二、課改是一種全新的體驗,也是我們教學的必經之路,通過這次活動,我深切的體會到我還要在如下方面多下功夫去學習去研究:

1、怎樣作好師生互動

新課程標準下的課堂是教師和學生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互動的過程。一堂課可以有不同的教法,但不管怎麼教都必須有利於學生的學習,保證學生的主體地位,因為教學的成功,關鍵在於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過程,獲得成功的體驗。課堂上教師要讓學生去想象,這樣為學生提供了獨立的思考空間,尊重了學生的個性。同時教師對那些積極參與抽象造型遊戲的學生以鼓勵和評價。例如:你的想象力真豐富、你的畫法很有創造力等。讓學生在教師的評價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自豪感。同時也讓學生參與評價,聽取學生的意見,讓學生在評價和被評價中樹立自信心。

2、如何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主人翁精神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在教學中注意安排一些選擇性的學習活動,讓學生自由選擇學習製作方法。練習中學生還可以和小夥伴合作共同運用不同的方法進行練習,通過練習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愉悦感和滿足感。

3、怎樣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

“很難想象一個不會與人相處的人在當今的社會將如何生存。”美國商界某知名人士的這一感歎,無疑給教育提出了新的命題:必須把我們的學生培養成會交往的人。有分工、有協作的合作練習,不僅增長了學生的技能,提高了課堂效率,更重要的是在潛意識裏教會學生如何與人相處,促進了學生之間情感的交流。如今的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在家中唯我獨尊。開展合作學習,讓他們並肩作戰,一起完成任務,這樣可以讓每個學生都認識到對方的重要性,體會到集體智慧的力量,從而無形中培養了學生團結互助的好品德,讓他們樂於與人交往,善於與人交往。

4、面對學生的“玩”

兒童最“喜”的莫過於玩了,抓住他們的這一特性,讓他們玩自己親手製作的東西,在玩中增長知識。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善於發現問題,並能究其根源,大大豐富了教學內容,拓寬了知識面。

5、合作創新學習

在新課程“欣賞評述”學習領域,欣賞可以是組織學生看展覽,也可以是同學的優秀作業的相互觀摩。從某種意義上來説,欣賞同學的優秀作業更有價值。因為對於國小生來説,模仿同學更勝於模仿老師。這是因為他們的水平接近,更易於模仿。在課堂中巧妙地安排一些欣賞,讓他們一起討論、評價,取長補短,能很好地促進學生的發展。這種欣賞可以是課前的,也可以是課後的。我們應更多的是在課堂中間組織學生觀摩,因為這樣可以學習到別人的繪製過程和技巧,利於學生及時地對自己的實踐進行調整,從而取百家之長,釀自家特釀。這對拓寬思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是極有意義的。

總之,新課程下的課堂教學,應是通過師生互動、學生之間的互動,共同發展的課堂。它既注重了知識的生成過程,又注重了學生的情感體驗和能力的培養。因此,我們在教學中對教材的處理、教學過程的設計以及評價的方式都要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以提高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宗旨,這才是課改的最終目標.。

國小音樂教研活動心得體會6

本學期,學校進行了跨學科的大教研活動。參加的老師很踴躍。每次觀課,都密密麻麻地坐了幾大排。尤其是體育老師,他們在我面前笑着説,我給他們的壓力太多了,聽課的老師比學生還要多。或許真因為如此,所以執教的老師,所在學科的教研組組長,教導處都認真地做了大量的工作。比如:教具的充分準備(音樂組由於敲擊樂器的缺乏,甚至想到了用一次性的竹筷子進入課堂),教案的印刷(儘量做到人手一份),人員的分工(有時候由教導處派發教案,有時候由教研組長派發,有時候由上課班級的班主任負責,感覺很團結,和諧)。在前兩天的常規檢查中,我發現了有部分老師幾乎比我還積極參與觀課活動。看來,教研的氣氛被帶動起來了。那麼,結合自己平時的閲讀,也為老師們提示一下觀課議課的重點吧。

一、參與者要對課堂教學有不滿意的.態度

就課堂教學而言,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要致力於發現缺陷和不完美,知道不完美后,我們期望通過不斷的努力追求去實現完美。如:謝老師的《街心花園》,羅老師,陳老師執教四年級的unit5whereareyougoing?黃老師的《陳嘉庚辦學》他們一次次地解讀教材,根據學生反饋的情況,不斷調整教學方案,從自身角度找原因。結果課例得到老師們的賞識,體現了教師們不斷改變自己,超越自己的教育追求。

二、參與者要有直面問題的勇氣

一般來説,人們都喜歡傾向於保護自己、掩蓋自己、美化自己,喜歡聽好話是人之常情,我們在教育學生時,不也是倡導賞識教育嗎?但是,對於教研活動,我們要有直面問題的勇氣。新課的導入是否恰當?引導學生是否有序?練習設計能否有梯度?是否達到預期的學習效果?之類的問題,我們不妨問問自己,問問執教的老師,看看問題出在哪兒,應該如何改進,這樣,我們的課堂教學才能進入一個新的台階。

三、參與者要有坦誠對話的精神

議課不是一言堂,不是教研組長起個頭,其他老師符合一番,等着鈴聲響起,就完成了議課任務。執教的老師應坦誠地提出自己在教學過程中,處理不流暢,不成熟的地方,提出來讓大家想辦法解決;觀課的老師也要積極介入,在互動中實現多種視界的對話,溝通,匯聚,融合,從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各自的認識偏見得以糾正,併產生新的視界,引起自身更深邃,更新穎、更富有啟發性的自我對話,促進自身的專業成長。

此外,作為教研組的領頭人,必須要做好以下三方面:

一是實踐理念,以身示範。在議課時,我們要向全體老師滲透課程理念,做新課程理念的身體力行者。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是什麼?(以學生髮展為本)觀課議課中如何體現?(以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為本)新課程主張建立什麼樣的師生關係?(平等對話)

二是引領反思,善於提問。要學會探詢和了解參與教師更深層次的觀念和思想,促進教師的自我對話,以便對症下藥地進行專業引領;要緊扣課堂教學細節,幫助教師建立行為與效果之間的聯繫,促進教師積累經驗,引發教師對深層次的教育觀念、教育理念的深入思考,實現觀念更新和行為轉變的有機統一。

三是揭示可能,理論引導。在對話的過程中,組織者要不斷引導教師認識教學活動和變化可能,拓寬參與教師視野,引導教師運用和借鑑議課成果。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