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不遠,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作文

來源:文書谷 2.55W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敍方法。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古人不遠,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古人不遠,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作文

古人不遠,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作文1

縱觀歷史,中華五千年的歷史文化淵遠流長,歷史上的英雄人物和經典人物眾多,每個歷史人物都給我們這些後人留下了無價的文化寶藏。其中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是有“詩仙”之稱的李白。

李白是唐代著名的大詩人,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綿州昌隆(今四川江油)人。李白是我國傑出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稱。他與杜甫是非常要好的朋友,與杜甫齊名,世稱“李杜。”

也許詩人都愛好遊山玩水吧!李白跟陶淵明類似,他也是一個天然景物的快樂喜愛者。他曾在《廬山遙寄盧侍御虛舟》中寫道:“五嶽尋仙不辭遠,終身好入名山遊。”

李白他終身幾乎都在憂慮中度過,只是我們從李白的詩中感覺不到他的終身都是對天長歎中度過的。他的腦子裏總是充滿着無窮的幻邪,但其實他只是把這些消愁的方式都清晰地寫進了詩歌裏邊。唐代公認最傷時感事的詩人杜甫,而真正需要他憂慮的`,其實沒有李白多。

我曾在《讀者》中,看到一篇文章——《大器》。文章中講述的是作者從製作小提琴的流程中領悟出的一些道理,其中的一段話我非常欣賞:“捨得放棄紛繁紅塵中的誘惑和熱鬧,捨得放下你儂我儂的情深和意長,捨得讓自己從一個八面玲瓏、頗受歡迎的“人精”脱變成呆若木雞、錦衣夜行的隱者,除此,還要忍受漫長的寂寞和孤單,面對隨時來襲的彷徨和絕望、譏諷和嘲笑……而這樣的人,註定是不多的。他的內心,時刻都有靈魂的清越之聲在激盪,這是命運賜予追夢人的最崇高的現世享受。而這樣的清越之聲,有的人一輩子都無從知曉。”我認為李白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一個“大器”的人。

李白的詩以抒情為主。他是繼屈原而後,第一個真正能夠廣泛地從當地民間文藝和秦、漢、魏以來的樂府民歌汲取其豐富營養,集中提高成為他自己的獨特風貌。他這一生中創作的詩歌不少,現反尚存900首詩,內容豐富精彩,其中有大量的政治情詩,充分表現了李白他遠大的抱負。

李白,他的身世、經歷讓我感動,他遠大的志向讓我欽佩。我真的很想成為一個像李白一樣“大器”的人,很單純的為了自己的夢想去拼搏,為了自己的夢想堅持不懈地奮鬥。

古人不遠,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作文2

讀唐詩,我感受一個面的廣博,體味一個時代輝煌的厚度。

品王維,陶冶一顆心的沉靜,重塑一個平凡人的氣韻。

——題記

每個人都有自己最喜歡的歷史人物,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就是 你——

王維,你將我帶入唐詩的天地,領悟心的真諦。

王維,你用詩訴説人生,感動着我;你用情塑造人生,激勵着我;你用非凡的氣韻點綴人生,影響着我。

王維,你用不變的神情,告訴我什麼是清幽澄靜的心境。正如你寫的“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一般,傳達出你不求張揚,不求富貴,只求自我的寧靜、淡泊,只求一輪皓月來與你相伴。這句詩寫得詩情畫意,栩栩如生地呈現在我的面前。怪不得蘇軾都用“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來讚揚你。

王維,你用寬廣的`胸懷,告訴我什麼是時空的浩渺。那“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描繪的升騰的濃煙和圓圓的落日,不正照徹了炎黃子孫追求和平與安寧的歷程嗎?

王維,你用博大的情懷,告訴我什麼是友情的珍貴,“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光無故人”,這與朋友分別的片段,無不表現出你對朋友離別的不捨和對美好明天的嚮往。此時此刻,再多的千言萬語都化作了一杯濃郁的酒,讓我們細細地品味,我相信,在所有的送別詩史上,這首詩一定格外的耀眼。

王維,你用瀟灑飄逸的形象,告訴所有人不論何時何地都要活得悠閒自在。《終南別業》不正表達了你那逍遙自得的隱者形象嗎?你用你那種不服衰老的精神,影響着人們。

王維,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只有在品味你的詩後,才能瞭解你人格魅力之所在。

古人不遠,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作文3

又是一個花開花落的季節,我撿起散落一地的花瓣,撫摸着它們,感受着它們原有的嫵媚,抬頭望去,叢林漸漸起了迷濛的大霧,在霧中隱約看見一抹嬌弱的身影,那就是你——黛玉。

看見你的身影,我連忙追上去,可看見你漸漸遠去的背影,我停下腳步,感受着你的氣息,看着飄落下的花瓣,不禁想起在《葬花吟》中的.“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遊絲軟系飄春榭,落絮輕沾撲繡簾。閨中女兒惜春暮,愁緒滿懷無處訴。”心想:黛玉,你不就是在這樣的景色下,創作的這首詞嗎?只不過現在少了寶玉,和你以往的笑容,取而代之的是一點淡淡的憂傷。

回想你初進賈府,雖帶着病態,但卻可以清楚的看到從你身上散發出的迷人氣質,你才華橫溢,聰慧過人,最擅長作詩,你把你的愁緒,哀思都寄託與詩中,像是《秋窗風雨夕》中的“不知風雨幾時休,已教淚灑窗紗濕。”就道出你遠離家鄉的鬱悶與惆悵,你的詩讓人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儘管每一句都見血帶淚,每一句都藴含着內心的傷懷與哀愁。

你不但才華橫溢,而且還對愛情充滿了幻想,你和寶玉的愛情故事更是令人嚮往,你們彼此心中那份永恆愛戀,讓人為之讚歎。可是最後的結果卻是那麼的悲涼,你誤認為寶玉對你的感情是假的,最後氣血攻心,消香玉損;可你殊不知當時寶玉被眾人算計,所以誤把寶釵當做你,當他發現真相後,大發雷霆,暈了過去。最後還為了你出了家。雖然結局是這樣,但你對愛情的那份執着,卻深深留在大家的心中,難以抹去。

你雖然有時候讓人覺得你很高傲,很刻薄,但我知道那只是你保護自己的一種方式,僅僅是為了不讓自己受傷,可他們卻不理解你,但你面對這樣的處境,依舊活出了自己的本色。

大霧漸漸散了,我回過神來,我看見你在向我招手,我勾起一抹微笑,看着落在手中花瓣,黛玉,你離我並不遠,我只期盼我還可以與你在花海中相遇,與你一同感受你曲折的一生。

古人不遠,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作文4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題記

自古以來,人們都讚賞文人墨客,而不看好軍事家,即使偏愛軍事家,又看好為人民拋頭顱,灑熱血的一類。就像《三國演義》一樣,人們喜歡諸葛亮,喜歡劉備,而憎恨曹操。

但我不同意多數人的看法,我覺得像諸葛亮一樣有才華,卻無統治的魄力的人不可取,像劉備一樣遇着點事就哭哭啼啼的人更不可取。在當今社會,需要的就是曹操這樣的人。

曹操是一名政治家,他擁有“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勇氣;也有着先見之明,他知道天下為定,不宜稱帝,而要稱王;他更擅長“ 攻心計”,當官渡之戰後,袁紹敗退,曹操收穫了許多寫給袁紹的信,其中不少是自己人的,他知道,給袁紹寫信的人不止一兩個,而是上百個,如果一一查清,只會動搖軍心,於是他一封信都沒有拆開,只是付之一炬,全部燒燬,從此他的兵卒都死心塌地的跟他了。曹操也是一位文學家。他“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抒發了自己的豪情壯志;在《龜雖壽》一文中更是寫下了“老驥伏櫪,志在千里”這樣的豪情壯語。

當然,曹操是一位名副其實的大有作為的軍事家,在諸多戰役中大獲全勝,特別是官渡之戰,至於赤壁之戰,我想杜牧説得很對: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不過,人無完人,金無足赤。他也有一些缺點:他太多疑,以至於誤殺吳伯奢;他太自私,“寧可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但是,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他的功應大於過吧,他理所當然應是一位明君。

在當今社會,有謀略、有才華的人固然很多,但大多都是等待伯樂來發現,渴望像諸葛亮一樣有人會賞識,會成就“三顧茅廬”的.佳話。但這是理想中的生活,現實畢竟是殘酷的,是處於激烈競爭中的,這需要我們能像曹操一樣,敢於勇立潮頭,劈波斬棘,去開創自己的事業,成就人生的功績。雖然,我們不能成為帝王將相,可努力了、付出了、奮鬥了,可以讓人生無憾。如果千里馬只是駢死於槽櫪之間,不自己嘗試走出去,那人生的價值也就沒有體現的舞台和機會了。

我欣賞曹操,欣賞他敢於衝破束縛,欣賞他有勇有謀,我更希望有更多的人像他一樣,展現自己,最大限度的實現人生的價值,讓自己的人生熠熠生輝。

古人不遠,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作文5

“運籌於帷幄之中,決策於千里之外。”羽扇綸巾談笑間,你是中國歷史長河中一顆閃光的沙礫,雖然你在這條大河中微乎其微,但是你輔佐劉備登上皇位,你的謀略讓敵軍膽顫三分,你的智慧,你的忠誠,你的光輝形象讓你脱穎而出。你,就是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諸葛亮。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赤壁大戰中,若不是你的謀略,杜牧的這句詩或許就會成為事實。度夏口,你縱橫捭闔,侃侃而談,在東吳諸儒的詰問中從容答對,遊刃有餘,終於使張昭等無言以答,説服孫權聯劉抗曹;戰時缺箭,可你藉着閒情,談笑風聲中,帶着船隊入曹營,而後,滿載箭矢的草船又在你的琴聲中悠悠回岸;七星壇上,你手揮寶劍,散發赤腳,巧借東風,令周瑜心服口服,自己也安全脱身。你從容鎮定,胸有成竹,你顧全大局,神機妙算,不管是在古人眼中還是在現代人眼裏,你都是智慧的象徵。

“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一書《出師表》,寫盡了你的忠誠。在劉備故後,你自覺擔起國家重任,輔佐後主劉禪,延續劉家基業。六出祁山出神入化,空城退敵流芳千年,七擒孟獲平定南蠻,這一段段佳話,寫出了你的智謀,你的膽魄。你感激劉皇叔的知遇之恩,更忘不了主公的“吾子可輔則輔,若不可,汝可自立益州之主”臨終囑託,於是,你南征北戰,奮鬥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你忠誠的誓言。

只可惜,“星落秋風五丈原”,最終你也沒有恢復漢室之隆,但是你已經盡力,你走的`無悔!你眼前又回閃出劉備三顧茅廬的情景,與主公笑談隆中對的那一幕幕……你的一生的閃亮,會把這條歷史長河點綴得更加璀璨!古人不遠,你,就是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諸葛亮!

古人不遠,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作文6

古人不遠,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諸葛亮。

“結伴結盟結交,難結同好。借風借火借箭,羽扇輕搖。”要論起他,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字孔明,號卧龍,熟知天文地理,精通戰術兵法,他就是羽扇綸巾——諸葛亮。

諸葛亮本為一介草民,在南陽耕種田地。可他胸懷摘星之志,因此常常把自己比作管仲、樂毅。但當時的人有眼不識泰山,不認同這一點,而歷史證明一切,他卻有此非凡才幹。

問鼎三足怎落腳,隆中對中有分曉。

當初劉備思賢如渴,枉駕三顧茅廬於襄陽隆中,諮亮以當世之事,而亮縱觀全勢,為劉備規劃了安撫諸戎、夷越,外聯孫權,內修整理的宏偉藍圖。可見亮具有遠見卓識的政治家形象,和高瞻遠矚的戰略思想。要是沒有這次精闢的隆中對,何來三足鼎立的局面吶?

有了亮的輔佐,劉備如魚得水,興漢大業事半功倍,然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亮也有失算之時,劉備在當陽長阪坡被曹軍擊潰時,亮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面對東吳大臣的.百般刁難,亮巧舌如簧,逐個擊破,促使吳蜀聯盟抗曹,由此觀之、亮具有能言善辯的外交家形象。

若沒有亮為劉備出計獻策,恐怕劉備還得再街上賣草鞋,榮辱興亡,一肩挑。深謀遠慮,為蜀國的繁榮昌盛立下汗馬功勞。

只盼來日登蜀道,赤誠敬忠出師表。

劉備病逝時,曾託亮以重任,建興三年,因南部諸郡叛亂,亮率師南征,一篇《出師表》顯真情,表忠誠。儘管後主昏庸無能,亮仍謹記先帝大業,征討奸賊,興復漢室。一支浩浩蕩蕩的隊伍出發了,青史一頁會記得,他們不鳴則已,一鳴動九霄。不出則已,一出比天高,唯獨只恨廉頗已老。弔古不須多感慨,人生半夢半醒中。

亮忠君愛國精神將千古傳頌,永流傳。

古人不遠,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作文7

那些過返的人跟事歷閲歷史的醖釀,越發醇臭,歸味悠久······——題記

皓月該空,是誰在月下伏舞弄清影?大江東去,是誰領沒山河如繪的低歎?瀰瀰淺浪,隱現層壤,又是誰醉眠芳草······子規啼亮月瓊瑤映杜宇,不應有恨的嬋娟仍舊美妙。昔日的事還在,昔日的己無蹤。風又拂功赤壁,在這裏感歎我生如夢的你去了哪面?

密州出獵的狂抬,牽黃擎蒼;錦帽貂裘的虛華,千騎舒平岡。虛無的貨色果然不會多留片刻,便刻即煙散雲銷,被逮進獄。暗無天日的103個日夜,你的心在發抖。獄中的日子,你過的還惡嗎?“夢繞雲山心似鹿,魂飛湯火命如雞。”看着獄吏端着的盤子裏的一條魚,你懷着怎樣的心境揮筆撒下二首盡命詩?103個日夜行將停止,而你又怎樣的惴惴不安,亦或是豪放哀壯?你乏了嗎?看着那些可憐的嘴臉,你恨他們嗎?是他們錯了嗎?亦或是,你錯了?仍是你初末執拗着,迴避着,不想去想?你累了,實的累了。東坡何罪?獨以名太高。

黑台詩案之後,你從京鄉到杭州,到稀州,到疾州,到湖州到黃州,甚至到了荒漠的海南。也不知你的心坎有過怎麼的抗爭?那顆替庶民着想的心有不結束跳動?你給了眾人一個快慰的'謎底:我試着去轉變,我的口還沒有失去方向!“簌簌衣巾降棗花,村南村北響繅車。”瞅到徐州亢旱遇苦霖,你啼了嗎?興許吧。這顆憂邦愁官的心,從未平息。

多年般的無故喟歎匆匆轉向中年的無奈和老年的曠達背地,那103個日夜你無法忘記。對此,我無奈指責誰對誰錯。你責備積窮積弱的朝廷;你渴看“致臣堯舜”,盼望有晨一日“會挽雕弓如謙月,東北望,射地狼。”;你探聽“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你輕狂“誰怕?一蓑煙雨免平生!”然而,“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多少度秋涼。”這些,你沒錯。可那103個晝夜······畢竟,誰對誰錯?

在幽山靜林之間,你恍然大悟;“夜涼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亙種花。棋罷不知人換世,酒闌無耐客念野。”你不再執着於“奮力有過後志世”,而是“小船從此逝,江海寄餘生”。你飄然而破,只願息一隻孤鴻“揀絕冷枝不肯棲,寂寞沙洲憐。”我當怎麼對你?你幹得所有皆沒錯可一切又都錯了。你從心頂裏發出了最實在的感慨“惆悵東南一隻雪,人生看得幾清明?”

赤壁山旁,爾靠在樹上望着東往的大江覓找你的身影······

古人不遠,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作文8

歷史的天空風雲變幻,又有五千年的歲月裏,有多少平庸的人沒留下任何痕跡,成為無名的匆匆過客。可你卻是那悠遠而深邃的歷史天空中的一顆巨星,永遠閃耀着思想的光芒。

您將天才大智融化成筆端的華彩,您用命途多舛凝練成沸騰的思想,您把練達至情揮舞成飄灑的旋律。我低頭沉思,遨遊在您清澈卻不見底的思想海洋,總想摸透您深深的淵底。我閉目呻詠,沉湎於您唯美的華章,總想洞悉您那夢中的繾綣,我仰視膜拜,從心底響亮地呼喚着您的名字:孔子。

您是一杯清茶,在苦澀中掩不住的茗香,溢出歲月的沙壺,沁滿我的心脾,您“學而時習之,温故而知新”的學習法寶,您“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的求學精神,您“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的為學精髓,您“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的創新睿智,似一把把金鑰匙幫我開啟探索真理格物致知寶藏的大門。

您是一輪紅日,那凜冽中的暖流令我熱血沸騰,豁達滿懷,您“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做人繩準,您“君子喻義,見賢思齊”的道德應答,您“成人之美,懷德懷刑”的處事至寶,您“居之不倦,行之以忠”的為政哲學,令人忘卻周遊的無奈。您在“常慼慼,坦蕩蕩”的懸殊比較下,讓做人為政的理念瞬間噴發,齊家治國的光芒由此普照大地。

歷經滄桑,周遊列國的孔子於困頓中留下了與日月同輝的`《論語》,於是就有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經典思想。

千年的風吹雨打,讓不朽的鉅著越發熠熠生輝。孔子—可敬的精神領袖指引着人們打造生活蔚藍的晴空,孔子—可親的歷史巨人引領着人們從悠悠遠古堅定地走向未來,一步一步取得勝利,贏得輝煌!

孔子是非凡的,也是平凡的。非凡與平凡的碰撞,瀰漫出的便是你智者的可愛。或許我不會成為孔夫子那樣博學多才的聖人,但起碼我可以儘可能地去掉思想中的污垢,行為上的瑕疵,讓自己的人格多一些厚重與光澤,成不了聖人,但也絕不會是個庸人。

孔子,我永遠的嚮往!

古人不遠,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作文9

“憶昔開元全盛世,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慄米白,公私倉稟俱豐實。九州道路無豹虎,遠行不勞吉日出,齊紈魯縞車班班,男耕女織[注: 封建社會中的小農經濟,一家一户經營,男的種田,女的織布。指全家分工勞動。]不相失。”這是描寫開元盛世的景象,選自杜甫的《憶昔》,文中的“開元”是唐玄宗的年號,名字叫李隆基,詩中前四句反映了當時經濟發展社會出現安定和諧,生機勃勃[注: 形容自然界充滿生命力,或社會生活活躍。]的.繁榮景象,唐朝為何會出現這樣的景象?是因為唐玄宗是一個很有才幹的政治家,即位後,他任用姚崇、宋璟等為相,勵精圖治[注: 振奮精神,想辦法治理好國家。],革除積弊,實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首先是整頓吏治,裁剪官僚機構和多餘人員。同時重視農業生產,在全國各地大興沌田,加強對農田水利的管理。該府兵制為募兵制,減輕了百姓的負擔。

唐玄宗統治後期,政局穩定,經濟文化進一步發展,社會呈現出生機勃勃的繁榮景象,唐朝進入了鼎盛時期。唐玄宗這一時期的年號是“開元”,因此歷史上稱為“開元盛世”。唐朝是繁榮的,為什麼?接着我們就來看看長安的繁榮景象吧!

唐朝時,都城長安是一座繁華的大都市。整個城市建築宏偉,佈局嚴謹,規劃合理。面積84平方千米,有東西向大街11條,街道筆直,綠樹成蔭。在城的中北部,是皇帝居住的宮城,宮城南邊是皇城,為中央官員辦公區,另外還有坊和市。方式官民居住區,東、西兩市是商業區,市內店鋪繁多,商業極其興盛,有茶館,酒店和工藝作坊等。

長安既是絲綢之路的起點,又是東方文化的中心,聚集着很多少數民族和外國人,總人口達百萬以上,使唐朝逐漸進入了繁榮時期。各色人來來往往,很繁華。

唐朝前期,進入了鼎盛時期,唐玄宗統治後期,寵愛楊貴妃,沉湎酒色[注: 沉湎:沉迷。沉溺於酒和女人中間。形容對於美酒和女色過於放縱,毫無節制。],怠於政事,造成奸臣掌權,朝政混亂,此時唐朝又與吐蕃、南詔發生多次戰爭,國力日益消弱。

九世紀後期,又爆發了一場大規模的黃巢領導的農民起義,唐朝受到了致命的打擊。907年,大將朱温逼唐朝皇帝退位,唐朝滅亡。

在古老歷史的長河中,李隆基是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雖然最後滅亡是因為他,但他所做的貢獻遠遠比他所犯的錯多,我敬佩他!!!

古人不遠,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作文10

喜歡詩,尤其是李白的詩,但我更喜歡蘇軾的詩、詞。喜歡他的豪襟奔放,更喜歡他的毫不掩飾的真性情,所以我成了蘇軾身後九百九十多年的擁護者。

喜歡詩,所以我知道《題西林壁》;喜歡詞,所以我知道有首詞叫做《水調歌頭》;喜歡字體,所以我知道有種風格叫做“蘇體”;更喜歡 文章,所以我知道有種東西可以流傳千古而不衰,曾聽別人嘴裏説的李謫仙,但不知道是誰。經過我查閲了相關的資料,最後知道了。李謫仙就是李白。李白的“斗酒詩百篇”,心裏覺得十分驚豔。但是看到蘇軾的“言語有時盡”,卻只有這句話來表達,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

蘇子修了蘇堤,未曾一遊,不知今日模樣,只能從古往今來的文人墨客的言語中求得幾分模樣。他的所作所為可奠定黃岡文赤壁莫大的名氣,那樣泛舟觥籌交錯等場景,卻是那麼令人神往。他走過李白的風光,也有過杜甫的落魄,對於一個胸懷濟世蒼生的文人來説,他不是最好的一個,也不是最差的一個,但他卻是最樂觀的一個,寄情于山水。對於蘇子來説,悲劇和喜劇是重疊在一起的。喜歡他的豪襟,所以才聽不慣“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這樣的句子!

我初是喜歡他的詩詞才情,但論詩詞他還是不如李白的。我後是喜歡他的豪放胸襟,但同時代的辛棄疾同樣不失豪放。人們説他是全才,但由古以來全才又何嘗少過呢,令人啄磨不透的.弘一法師又何嘗不是全才呢。唯有一首《送別》留在歷史長河中,反而愈加明晰起來。

細細想來,每個人都有其才華驚豔的一面,令人喜歡。只是蘇軾令人驚豔的地方多了一些罷了。但我所喜歡的並非如此,是他的真性情,給人一種繁華落盡真純的樸實。一種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的坦然。我喜歡他的才情卻更喜歡他的胸襟。李白是有千丈詩情,但終究是謫仙,離我們太遠。反而是蘇子,尤其是蘇堤之上的那個蘇子,讓人敬佩更令人喜歡。

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蘇軾。

古人不遠,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作文11

仰望明月,蘇軾那首《水調歌頭》呼之欲出,遠觀黃河,李白那首《將進酒》我們爛熟於心。有些人,有些事,有些記憶,即使塵封了幾千年,即使那條名叫歷史的長河,已經日夜不停的奔騰了千萬個日月,但還是會被後人所銘記。

數不盡的千古風流人物中,我最欣賞,最不能忘懷的三個人,項羽,李白,李清照。

項羽,有人會説,他只不過是中國歷史上多如牛毛的君王中的一位,而且還是為失敗的君王。但我之所以欣賞項羽,是因為他那份“破釜沉舟”的膽識氣魄;是他那句“彼可取而代之”得自信霸氣;是他至死不肯過江東的決絕;是他高吟《亥下歌》時的傲然。

正因為如此,項羽即使在楚漢之戰裏敗得一塌塗地,也依然被後世子孫敬仰,也依然會有“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的詩句流傳下來。

一壺酒,一輪月,一把劍,一路狂舞,一路高吟,舞出一顆盛世的利膽,舞出一位盛唐的詩仙。三人之中,我尤其敬仰李白那份豁達樂觀的心境。

也曾有過“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的孤獨寂寞,但更多的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千斤散盡還復來”的自信豪氣;也曾有過“將登太行雪滿山,欲渡黃河冰塞川”的失意茫然,但隨之而來的就是“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瀟灑達觀。在宦海沉浮,官場險惡,重重禮教枷鎖所束縛的封建王朝裏,唯獨李白能過高吟“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仰天大笑出門去,唯獨只有李白能夠持赤子之心吟誦“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這般童趣盎然的詩句。

醉卧長安,天子難尋,不為粉飾,不為褒名,滄海一聲笑,束髮弄扁舟的李太白啊。即使時空歲月已隔千年但千年之後的我亦依然被你的.人格偉力所折服。

李清照,你可謂是我心中的美神,詞動京華。你於亂世中擎起一盞孤獨的燈,照亮了一段孤獨的歷程,用絕世的孤獨跳了一段完美的獨舞,你的才氣鑄就了你的孤獨,你那絕世的孤獨又成就了你冰冷凝絕的美麗。如同一朵搖曳的花,守護着中華史上那一座盛世空城。

21世紀最流行的詞語是什麼沒錯是個性。這三位古人他們的結局也許並不那麼完美,但他們的人生絕對是精彩絕倫的。與現代人所追求的個性,不謀而合。歷史長河之畔,我感慨萬千…

古人不遠,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作文12

古人不遠,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在歷史的長河中,有很多詩人、作家、學者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陶淵明棄官歸隱、安貧樂道的人生態度,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寬闊胸懷,李白樂觀進取的人生態度和對理想執着追求的'頑強品格等等。那些詩人的理想和人生追求,讓我們肅然起敬,也被他們棄官從文的做法,佩服的五體投地。我雖然對詩人有所瞭解,不過最令我敬佩的人物要數戰國時期的那些英雄們。

在三國爭雄的時期,有許多歷史人物和故事,如:舌戰羣儒、草船借箭、三氣周瑜。這些故事都是關於諸葛亮的。他知天文曉地理,足智多謀,很有策略,所以我很喜歡他。

就拿草船借箭來説,諸葛亮和周瑜打賭,三天之內造出十萬之箭來,諸葛亮爽快地答應了,他心裏盤算着後天的天氣,到了第二天他帶人攻打曹操。他憑藉大霧,視線模糊的優勢,輕輕鬆鬆向曹軍“借”了十萬支箭。有此可見,諸葛亮是多麼機智,多麼有策略呀!

再拿另一件事來説,“舌戰羣儒”——他獨自一人來到吳國,説服了孫權手下的文官。還有他所用的“空城計”也十分驚險!他的手下幾百名士兵,欲要打倒幾千名士兵,那是不可能的他便想到了一個計謀。讓城外的士兵把門打開,只留幾個傷殘小兵,在大門中掃地,而諸葛亮則在城樓上悠閒的彈着琴。當曹軍到達時,看到這種情景,以為有詐,便退回營中。就是這一計,增加了我對他的喜愛之情,他的大智大勇不得不讓人為之敬佩!

這就是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諸葛亮,你們喜歡嗎?

古人不遠,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作文13

從古至今,有多少人為了國家而鞠躬盡瘁,有多少人為了國家而寧死不屈。這樣的人數不勝數,然而岳飛就是其中之一。

在今杭州西湖畔的棲霞嶺,那裏坐落着岳飛墓。岳飛(1103—1142年),字鵬舉,相州湯陰人,是南宋的抗金名將,被人們稱之為“忠骨”。在岳飛沒從軍之前,他的母親就在他背上刺下“精忠報國”四個大字,然後岳飛也不負所托,在他當上元帥以後,組成一支隊伍,名叫“岳家軍”,岳飛帶領這隻隊伍從金軍手中收復建康,然後在鄴城中打敗金軍,接着又收復了許多失地。那時,在金軍的隊伍中還流傳着這樣一句話“撼山易,撼岳家軍難!”説明岳家軍紀律嚴明,戰鬥力強。最後卻只因為皇帝與權臣秦檜害怕抗金力量太大而威脅到統治,令岳飛與他的軍隊班師回朝,並以謀反得罪名將岳飛處死。

至今,岳飛墓前還有秦檜的.跪像,在岳飛的墓門上還有“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妄臣”,其中忠骨與妄臣分別指的就是岳飛與秦檜。

在皇帝與秦檜命令岳飛班師回朝時,岳飛自己明知凶多吉少,還要步入虎口。因為他知道,雖然有人要殺他,但也畢竟是統治者,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道理,因為他也知道,自己畢竟在此生為自己的國家作出了巨大的貢獻,而不是虛度的,所以到死,他也無話可説。

到現在岳飛的墓依然香火鼎盛,而秦檜的跪像被人不知換了幾次了,説明人們多麼懷念這位名將。

當我歷史學到岳飛這兒時,我深深被他的愛國熱情所觸動,他那偉大的而又崇高的品質使我不得不佩服。

是啊!古人不遠,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非岳飛莫屬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