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韻的作文

來源:文書谷 1.9W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敍方法。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寫韻的作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寫韻的作文

寫韻的作文1

韻,一直喜歡這個字,念着它的時候,只覺得音韻繚繞,許是因了這左“音”右“勻”的字形結構,口形的一縮一放中有着一絲停頓、一絲斟酌,聲音勻勻繚繞,即有了韻。

趙麗宏先生寫過《周莊水韻》,因着這個“韻”字,我對周莊也有了一種格外的親近感,尚未到達周莊,就已在心中兀自琢磨着這個富於韻味的古鎮模樣了。

一條河穿起了整座古鎮,時而會遇上豎起的一道道拱橋,一座有一座的形狀,一座有一座的風格,每一座橋都接連了河的兩岸,將兩岸的景緻編排得錯落有致。過了一座橋,便換了一道風景。小小的木船,在窄窄的河道中緩緩滑行,拱形的橋孔一個接一個從頭頂掠過。站在橋上的行人低頭看河裏的船,坐在船上的乘客抬頭看橋上的人,相看兩不厭,雙方的眼簾中都是動人的景象。

到達周莊的時候已是薄暮,岸上兩邊是繁華的集市,大都是賣些有趣的小玩意兒的,雖然陳列的物什各有不同,但門檐上那一盞紅燈籠是不可或缺的,沿着蜿蜒的河道,曲曲折折地將紅光投射到湖面上,泛起一陣紅色的氤氲。到了周莊,河中泛舟是必做的事。河不寬,給不了闊綽的景色,加之已入暮,河道內的景緻已不甚明朗。可坐在船頭,看見船劃過水中泛起的漣漪,木櫓於墨黑的水面下攪動而泛起的銀光,聽見槳撫過河水的纖纖聲,嗅到水草混合着河底濕泥的獨有的味道,彷彿失落了自己,只有周遭的'樓宇、燈籠、石橋和着這舟、這水。時間從亙古處緩緩走來,整個江南的歷史風韻將我完完全全地裹挾而去。眼前真的是當下的時代嗎?我不禁恍惚了。“當心啊,要過橋了!”船家的一聲吆喝,將我喚回了神。坐在船上,稍低下些頭,舟前曲曲折折的水路,似是沒有盡頭。兩岸的小樓在夜色中將它的歷史風貌呈現得毫髮畢現。翹起的飛檐、直切的白壁、木椽柱支起的屋宇,不見其歲月的蹉跎,只識它不變的韻味。一片黑瓦白牆,染上了現代光束的紅色和綠色。岸上有家餐館放着西方的電樂,聲波繚繞着從木製的窗户飄出,少了它原有的霸道,多了幾分温婉和深情,原來東西方藝術的生命一經融合,便沒有了時代的界限和意識的隔閡。未及細聽曲調歌詞,船已經轉了個彎,將店家的聲色散失在後面的橋洞裏,只留下電子管絃的餘音,在被木船攪得起伏不平的河面上飄繞不絕……

燈光暗淡了,小河也恢復了它本來的面目,平靜的水面上閃爍着點點星光,還沒有等我來得及細看,小船已劃到了古鎮的盡頭。從河裏抬頭看,只見屋脊參差,深藍色的天幕上勾勒出它們曲折多變的黑色剪影。想及趙先生的文章,此時應有滿天焰火,將這一古鎮照得一片通明。而我的眼前不是那樣的一個時節,只看見了樓底那深深植入水中的或石或木的屋宇脊柱,因着長年的經水浸泡而顯得格外濃黑裹綠。記得在威尼斯乘坐貢多拉時,眼前看到的也是這樣一種屋柱,深埋在水中,支撐着跨世紀的建築,引着遊人來深思、賞鑑、憑弔。此刻,在這世界東方的水鎮中,我的心中牽念的是這地處不同地域,卻有着同樣命運的城鎮,歷史的韻味就是這樣無礙無盡。

周莊水韻——趙先生的一個“韻”字,於我竟釀出這許多的姍姍韻味,透過這樓、這船、這水,重重疊疊出不同的景深。

寫韻的作文2

韻指導教師:馬小青五千年的歷史,將我國的文化塑造得淋漓盡致,韻味悠長。在許許多多燦爛文化的薰陶下,有多少個文人墨客都被其吸引,並創作了多少的詩詞篇幅啊!而在如今,在這個先進的國度中,這些老祖宗留下的“蹤跡”,已經漸漸被更有吸引力的科技抹去。那是多麼遺憾的事啊,所以,我們應該保護這些文化,讓它們永遠的流傳下去。其中,最有涵養和與古人的優雅氣質所符合的,當然數中國畫了。它承載着我國千年的歷史文化,代表了中國古人文雅的氣質和較好的素養。常説:一個大家閨秀,最基本的就是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所以,畫得一副好作品,在古代就代表此人很有教養。説明,中國畫在古時候是一種比較有代表性的文化。

現在,我們的國畫基本都陳列於國內外的博物館,流傳於民間的畫少之又少,調查起來很困難,所以資料都是從網上搜索出來的,準確與否我們全然不知。只是,從老人口中我們大概知道:國畫最常見的還是水墨畫。在國外,基本都是色彩豐富的油畫和水彩畫,與色彩單一的水墨畫相比,越來越多的人更青睞於油畫,使水墨畫幾乎消失於國外。水墨畫的色彩最常見的還是墨黑、丹青、淺灰等,畫畫用具是毛筆。所以看起來優雅、柔和、韻味悠長,使人感到很舒服,很享受。據我所知,中國比較著名的畫家就是齊白石,他畫的畫很受人們喜歡,“不教一日閒過也”就是出自他之口。這句話流傳了多年,也是齊白石很受人尊敬的原因之一。

他曾題畫寫道:“昨日大風雨心緒不寧,不曾作畫,今朝致此補充之,不教一日閒過也。”千年文化雖因歷史而不斷改變,可也因歷史,我國很多珍貴的文物被掠奪、摧毀,所以,至今保存下來的國畫都因稀少而資料異常少有,而且有真有假,很難分辨。但我們不能太完美主義,即使是仿造的畫,它內在的東西也是對我們有幫助的,也許,一些名人所做的所謂的“名畫”還不如這些“山寨貨”好,只是沒被人發現罷了。中國畫有幾千年的發展歷史,因歷史的千變萬化而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與西方色彩豐富的油畫、水粉畫形成鮮明的對比:水墨畫注重內在的神韻,用線條、輪廓粗細與着墨的虛實變化,展現出與西方繪畫的模糊截然不同的細膩、精緻。

這樣的畫,不僅使觀賞者從一些精細的地方體會到作者的心平氣和、與喧囂的外界所隔離的內心之如水般柔美,還使觀賞者陶冶了情操,提高了修養。中國畫還被廣泛“複製”在扇子、裝飾品、藝術品、書籤、衣物等上,讓我們可以進一步瞭解、研究國畫,我們現在時常可以看到“拿在手上”的國畫;“掛在牆上”的國畫;“擺在桌上”的國畫;“夾在書裏”的國畫;“穿在身上”的國畫。水墨畫中還出現了書法、詩詞。從一幅“傲霜之梅”(自己根據畫的內容取的名字)上,我看到了趙雲壑畫中的題詩:心同松柏堅,色與桃李別,寂寞無人知,空山卧久雪。梅有四貴:貴稀而不貴繁;貴春而不貴嫩;貴瘦而不貴肥;貴含而不貴開。惟紅梅可謂四美兼具。

我們應該保護中國傳統文化,把這些“漸行漸遠”的燦爛文化一代一代地傳承下去,或者把它們與現實連接起來,並保留着老祖宗的“原汁原味”,為先人的“情感”來源當加工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