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流傳的民間故事

來源:文書谷 1.27W

慈溪長達7020xx年曆史,留下很多經典美麗的傳説故事,以下是本站小編為你整理的慈溪流傳的民間故事,歡迎大家閲讀。

慈溪流傳的民間故事

慈溪流傳的民間故事篇一

從前,有一個人生得比較忠厚老實,對任何事情一貫是直頭撥腦,不會見風使舵,巧轉彎角,而他的老婆又是一個比較厲害的雌老虎女人。因此,他在家裏經常要吃老婆的苦頭,周圍的人送給了他二頂帽子,分別叫“屙亂坯”和“怕老婆”。

這個“屙亂坯”雖然很怕老婆,但是,到了晚上,卻還是很喜歡外出去看戲文的。每次到了半夜裏,才剛剛記得該回家去了。所以,每次回家,總要被老婆教訓一次,要麼叫他跪踏牀頭,要麼捉來拷一頓,以解除獨守空房的心頭之恨。

這一天夜飯吃過之後,這位老兄又出門看戲去了,老婆再三關照:必須在十二點之前回到家裏,否則,回家非痛打一頓不可。這“怕老婆”為了解讒看戲的癮頭,百依百順後,又看戲文去了。

這戲演得也真精彩的了,他一到戲文場,早已把老婆的吩咐忘得一乾二淨。等到看戲結束,方才記得回家,但早已超過了老婆規定的時間。這樣,他扮着呆神,站在台角,愁眉苦臉,遲遲不肯回家去,獨怕再吃老婆的拳頭,因為老婆的拳頭實在吃得嚇煞了。

演戲的頭兒知道了他的情況之後,就有意想幫他一下,對他説:“你很喜歡看戲,我們很感動,今天就幫你一次,教訓一下你這個惡老婆,免得以後,不再吃她苦頭。”頭兒先叫“怕老婆”在這裏再等待半個時辰,然後叫戲文班子,又化好粧,扮作天上的菩薩,穿上戲服,手拿菩薩用的動治,急匆匆地向“怕老婆”家裏趕去。

這“屙亂坯”的老婆晚上在家,一直在紡棉紗,夜深了,也不見丈夫回家,心裏早己生了恨氣,正要結束紡紗去牀上睡覺時,忽然聽到自家房屋瓦片上,好像有人在上面來回走動的響聲,便從這屋椽子的亮瓦中看出去,影影約約看見有幾個穿華麗衣服的人影,這婦女隨她怎麼厲害,孤獨一人在家,畢竟有點心慌意亂,這時,屋上又傳來了有人講話的聲音:“我是天上的菩薩,到地上來查察,如果老婆待老倌歹格被我查着,呀!一動治當馬作我篤煞。”這個惡老婆不聽猶可,一聽之後,早已嚇得魂不附體,也顧不得地上清髒與否了,連忙跪地,倒頭就拜,口中還不斷地説着:“菩薩保佑,請儂菩薩保佑,我從今以後,一定好好厚愛老倌,決不再欺侮老倌,再不拷老倌了,請天上菩薩,大慈大悲,願諒我過去的一切過錯……”這房屋上面扮演菩薩的戲班子演員見目的已經達到,暗自發笑,還是故意説了:“也罷,今天就放你一回,下次再也不可虧待自己老公了,否則決不饒恕。”説完,就爬下屋來,回到戲場,把事情經過告訴了他,叫這“怕老婆”胸寬頭搭搭,勿怕嚇煞,大膽地回家去吧!

自此以後的幾天裏,這個雌老虎老婆也真像換了一個人似的,待老公特別熱情客氣了,老公提出的要求樣樣答應,一件也不敢反對不依了。這個“怕老婆”尾巴上的雉雞毛篤起來了,好不威風。

有一天,他高興過頭,竟然沾沾自喜地對老婆説:“老婆你可知道嗎?前幾天的那個晚上,我看戲看得很夜,怕回家被你痛打一頓,是戲班子扮作菩薩來我家屋上走動,來威嚇你一下的。……”這惡老婆不聽猶可,一聽老公此言,肺都起炸了,知道事情原委後,馬上捉住老公的胸部,又狠狠地打了起來,直打得“怕老婆”鼻青眼腫,連聲討饒,方才息手。

這樣,“屙亂坯”又回到了以前家庭地位才分低下的景況。

後來,人們便對該事的發生經過進行了總結,概括了二句富有哲理性的慈溪老話:叫做寧可給好佬撐雨傘,不可給屙亂去把作。

慈溪流傳的民間故事篇二

最近,購到一本新書叫做《滸山風情》,其中在141頁上有篇《沈府巷》的文章,作者是我市大名鼎鼎的作家加攝影家桑金偉先生,文中詳細地向我們講述了沈府巷的地理位置、家屬興衰、名人故里等許多鮮為人知的歷史事件,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優秀歷史題材文章,寫得很好,各位若有空或機會,不妨去仔細拜讀。

沈府巷在哪裏?沈府巷為什麼這麼有名?沈府巷又是怎麼發家的?桑金偉先生在書中把前兩個問題講得較為詳細透徹,講述的內容是有根有據,文章寫得充實。沈府巷,地處於滸山街道的樓家塘頭,老滸山人都不叫該地為沈府巷,而是把它叫做沈埠房(大概與它地處河邊有關)。在沈府巷的地方,歷史上曾出現過許多名人大官和商人,而較有名望的大家貴族當屬沈家了。不過,桑金偉先生對“沈府巷是怎麼發家的?”僅僅用了一百餘字簡單而講述,沒有向讀者詳細介紹,也沒有提供一些材料和史實,可以説是一筆帶過。

今天,我在這裏來向大家講講《沈府巷》的民間傳説。因為是很久以前道聽而來的,也不知道是真是假,所以,各位權當作我是在講一則民間故事吧。

據説,這沈府巷的老祖宗在滸山安家落户時,卻是一位窮苦郎中出身。老婆靠紡棉絲,做些賣布,過苦日子的。男東家呢,是個郎中,會點醫術,懂些醫道,賺些小錢,養家餬口,一家人的日子過得是比較清苦的。

有一天,這個沈郎中告別妻小,背起行醫包袱,遠走他鄉,外出行醫去了。

由於在外也掙不到什麼大錢,所以,一年四季難得歸家。他在全國各省各府都跑遍了,最後,落腳來到京城行醫而生活。

那天外出,沈郎中看見大街之上圍攏了許多人,人山人海,熱鬧非凡,都抬着頭在看一張榜文,他也好奇地擠了進去。

仔細觀看,原來是京城總督大人的門上貼了一張告示:總督府裏的小姐近日生了一種怪病,茶不飲,飯不吃,日見黃瘦,身子疼痛無比,問小姐生了什麼怪病,只是哭泣,不説病情,請了許多名醫,又不能當面搭脈觀看,所以無人能治,急煞了總督大人。告示中明確懸賞:如果有人能夠治癒小姐的這個怪病,有官則官上加官,無官就平地升官,假如勿想做官,有什麼要求請提出來,儘量給予滿足。

這沈郎中想想自己一生行醫,也是懷才不遇,多少疑難雜症也碰到過不少,均能化險為夷,因此,就冒着生死風險,把這張榜文揭了下來,大膽地向總督府衙門走去。

總督大人看見有人撕了榜文進來,滿天歡喜,把他請為上賓,一番熱情招待之後,詢問有何良方?沈郎中説:這遙空搭脈我是吃不消的,必須當面觀看小姐臉色,手搭脈博,眼看舌苔,方才確診下藥。總督大人為了搶救女兒性命,也沒有什麼良策,顧不得男女有別了,便叫沈郎中去他女兒閨房診斷了。

郎中經過望、聞、搭、看等綜合分析之後,最後,確診小姐是生了一種慈溪人稱作為:純揀克寸的毛病——下身肛門下方生了一個大大的騎馬癰,這個羞人的毒瘡生得真的不是地方,不開刀放毒又怎能醫得好這毒瘡疤呢?然而,這總督大人之家的女兒,又是黃花閨女,平常連靜脈也不輕易讓郎中搭上的,何況這瘡又生在這部位,真正難啊!

那麼,如何開刀呢?沈郎中悶思苦想了足足半天時間,最後,終於想出了一個精囊妙計:他私下裏一個人把一把開毒瘡用的慈溪人土話叫“冷丹”的刀片磨得非常鋒利,自己又多次在一把太師椅上坐了又坐,並做好了暗記,然後,把這把鋒利無比的尖刀從太師椅下面觸了上來,讓尖刀刀鋒露出椅面約半寸左右,刀鋒上面再用一塊大紅綢布蓋上,一切準備停當。

第二天早晨,沈郎中就叫丫環扶小姐走出閨房來看病。那小姐因生了毒瘡,沒幾天時間已病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一付皮包骨頭的樣子,連走路的力氣也簡直沒有了,在兩個丫環的攙扶下,虛虛弱弱、搖搖晃晃地從閨房走出來,移步來到廳前,沈郎中叫丫環扶小姐到太師椅上坐下,丫環、小姐、總督大人以及眾位家人都不知是計,總覺得這位郎中醫病有點出奇,為啥要讓小姐到太師椅上去坐呢?既然有敢於撕榜的勇氣,也肯定必有高明的醫術,無須多疑。

所以,大家都聽從郎中的指揮,把小姐慢慢攜扶到太師椅上面,小姐剛剛將屁股坐到太師椅上,突然感覺一陣狠命的疼痛,原來,這太師椅上的尖刀已觸破紅布正好不偏不倚地刺向了小姐下身的騎馬癰內,小姐正欲起身站立,又被這沈郎中在小姐兩肩頭上狠狠地往下一按,説:“請小姐再坐一會,病情馬上就好。”真是又一陣奇痛,一股膿血象潮水一樣,“叭”地噴射到了褲子上,源源不斷,小姐也痛得差一點點昏死過去。沈郎中馬上吩咐丫環扶小姐快快回房,並説:“從今天開始,小姐只要吃些消炎草藥,這病慢慢自會好起來的了。”丫環們扶小姐到閨房,及時給小姐更換了褲子。

因為給小姐的騎馬癰放了毒血,又經過對症下藥的中藥調理,沒幾天功夫,小姐的病情真的一天比一天減輕。不到一個月時間,這位千金小姐又出落得亭亭玉立,似花似玉一般,總督府裏上上下下無不歡天喜地,高興萬分。

總督大人再三挽留沈郎中平地升官,被他一次又一次謝絕,後來又問他:“既然不要做官,那麼,還有什麼要求?”沈郎中只是説:“自己是行醫出身,常年累月,居無定所,四海為家,現只要求在京有個落腳之地,開爿藥店,便於自己為民造福,治病救人而已。”總督大人一聽,區區小事,怎能不予滿足呢?馬上出錢買下了京城某重要地段的一家藥店,無償送給了沈郎中。後來,兩人又結拜了兄弟,成為一對非常親蜜的朋友了。

從這以後,這爿中藥店的生意特別興隆了。

據説,有一年皇帝的太后也生了一場大病,又久治不愈,御醫在藥方中急需一帖“老虎屎”,四處求索而無果。沈郎中就用“貓屎”代替而貢上,説是老虎是地虎,家貓乃天虎,可以代之。

結果,皇后服之,果然靈驗,這下沈郎中的名氣則更加大了,得到了皇上的封賞,從此,他與皇室也有了聯繫,聽説還封了一個二品官職呢!

這樣,這個沈郎中從一個走遊四方的小郎中,一下子變成了京城哈哈有名的大藥倌,因此,就發了大財。

發財沒忘本,他在京城,把賺來的金銀財寶裝了十八隻大船,經過京杭大運河,叫人搖到了滸山老屋裏。

那天,正是半夜裏,老婆還在點着油燈在“滴冽冽、滴冽冽”地紡棉絲,聽到有人敲門,馬上起身開門出去,外邊已經是人聲鼎沸,船的財寶一箱一箱地抬了進來,幾間小屋裏藏也藏不下了。

再後來,在現在天九街的地方,建造了九十九間轉馬樓,只要一登上樓,便可四周繞轉,其氣勢氣魄真是無比宏偉,方圓幾裏誰也比不過了。

只是這轉馬樓到了太平天國期間,被造反的太平軍用火把燒掉了大部分。解放之前的汪偽時期,再次遭受火災,這轉馬樓便成了一塊焦樸樸的空地了,僅剩下一條沈府巷了,後人還把它説成了沈埠房。

據説,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還能看到殘存的大門堂,還有高大的旗杆石。

慈溪流傳的民間故事篇三

在餘姚市低塘街道(歷山前面)的姆湖村裏,有一個自然村的村名和一座不起眼的石板橋都叫“蛇攔橋”(這“橋”字,在姚北不讀“喬”,而讀作“踐”)。村以橋而得名。

這座“蛇攔橋”,雖然不怎麼雄偉壯觀,僅僅只有三塊大青石作橋面而鋪成,但是,在餘姚北部和慈溪西部地區卻是非常有名,在一些上了年紀的老年人當中,真是無人不曉。只要大家一説起,他們就會滔滔不絕地講述那蛇欄橋的故事來了。

據有關書志記載:餘姚歷山是個比較有名的地方,這大古塘前沿有座孤單單的山叫做歷山,是傳説中上古帝王“虞舜”還鄉耕隱落居的地方。歷山前面有幾個小自然村分別叫徐家嶴、白雲南、鄭巷、張巷、呂巷、下河嚴家、上陳等,村莊之間相距二、三裏左右的路程。

也不知道是什麼時候開始的,徐家嶴山後的一個小村上,一到晚上,經常會丟失幾隻雞呀、鴨呀、鵝呀之類的禽畜。後來,又發展到會失蹤幾隻小豬、小羊,真是鬧得滿村風雨。大傢俬下里議論紛紛,你猜我測,弄得人心不安,都説村莊上一定是出了手腳不乾淨的壞人。

有一天半夜裏,一個庵東行販挑着一擔後海捕來的海鮮到鄭巷去出售,路過徐家嶴山後面的一座無名的三板石橋,他挑得累了,看看天時還早,就放擔於橋上,歇力收汗,吃袋旱煙。只歇了一袋煙的功夫,突然,在橋南的小山上,竄出一條灰黑大蛇,比簟筒還要大許多,當即把這個行販嚇得昏了過去。等到他慢慢甦醒轉來,天已大亮,一擔魚蝦早就被這條大蛇吃了個精光。

消息一傳開,村民們個個驚慌萬狀。聯想到這條大蛇從開始偷雞吃鴨咬豬,現在又攔路吃了過路行販的魚蝦,説不定今後有朝一日,還會攔路吃人呢!

百姓們非常擔憂,但誰也想不出一個好辦法,來對付這條可惡的大蛇。

自此以後,這條大蛇的膽子也越來越大了,常常白天也橫卧在石橋上,胡作非為。所以,過往百姓逐漸的把這座橋管叫為蛇攔橋了。每天早晨,這條大蛇還時常口吐毒霧,遠遠望過去,好像是一朵蘑菇似的白雲。(後來,這後面的村莊也被叫做白雲南村了,意思是説,白雲是從南邊飄來的,飄到這上空就不動了。當然這是後話)。這事很快傳到了官府那裏,為了儘快為民除害,貼出告示,嚴禁路人行船在此經過,均須繞道而行,並懸賞各路英雄好漢為這裏的老百姓清除大害。

有一天,村莊上來了兩個叫化子兄弟,一個叫張八,另一個叫張九,長期以捕蛇製藥,替民行病為業,雖然貧窮,又穿得較為破爛,但是兄弟倆的心實卻是很好,又講究義氣,樂於助人。兩兄弟一走進村莊,村民們馬上匯了攏來,大家以焦急盼望的心情,七嘴八舌地向他們講述了大蛇的為所欲為,橫行霸道之事,懇求倆兄弟為民除害,除掉這條害人的大蛇。

兩兄弟聽了大家的哭訴敍述之後,方知此蛇兇狠無比,非同一般毒蛇,要捉住它肯定會有相當的人身生命危險性。然而,又想到這條毒蛇不除,老百姓就無一天安寧日子,除掉它就是為民除了害,做了一件眼前好事!所以,經過考慮,兩兄弟還是爽快地答應了下來。

先應掌握大蛇的基本動態。兩兄弟在有威望的族長家裏住落之後,慢慢地觀察大蛇的活動情況。發現這條大蛇平時一直躲藏在山上,凡是在橋邊上升起一股蘑菇狀白雲時,這大蛇就爬出來,橫卧在橋上來覽食了。

兩兄弟經過再三合計,最後確定了一個捕殺大蛇的方案。不知大家是否知道民間長期有這麼一句很通俗的老語,叫做:“蛇哎,隨儂毒,我格爛吐(指唾沫)比儂毒。”意思講:人的唾沫比毒蛇還要厲害,是毒蛇最可怕的液體,蛇身一旦粘上人的唾沫就要疼死爛死,其性命也就不長了。所以,他們就請村民搭起演戲大台,在村口放了兩隻大木桶,要求每一個來看戲的百姓,都要往木桶內吐上一到二口唾沫。來看戲的羣眾聽説唾沫是因除大蛇所急需的物品,都紛紛爭先恐後地進行奉獻。

沒幾天時間,這兩隻大木桶裏,唾液就盛得滿滿的了,兩兄弟又抓緊時間準備了數十把鋒利無比的殺牛尖刀,同時,還備好了很多削尖了的毛竹梢子。

這一天傍晚,這條大蛇又出來攔路尋食了。張八把數十把殺牛尖刀全都綁縛在身上,刀口向外,雙手拿着兩把大刀,張九則全身綁了竹尖,肩上挑着二水桶唾液,也一同向這橋上走去,兩兄弟已將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決心與大蛇血戰到底,同歸於盡。

那條大蛇見有人走了過來,以為是送吃食來了,它“呼”的一下迅速昂起了蛇頭,作好了吃人的準備。説時遲,那時快,只看見大蛇迅猛地張開血盆大口向張八撲了過來,想用比簟筒大的蛇身緊緊盤住張八的身子,由於張八全身都綁上了鋒厲無比的尖刀,大蛇剛用力纏緊,蛇身上立即血流如注。但它纏也不是,不纏也不是,乾脆仍纏住緊緊不放,使張八身子難以大幅度活動,只能雙手持刀用力斬蛇肚。張九見大蛇一刻也不放鬆哥哥,連忙抓起木桶,想將唾液潑向蛇頭蛇身。大概由於心裏也有些慌了,竟將其中一桶撞翻於地,他又連忙把另一桶唾液緊緊抓在手上,用盡力氣潑向蛇身。

這大蛇遭到唾液潑灑和張八的大刀快斬,也不管蛇身已受到煎熬般的疼痛,其兇相更加畢露,連連口噴毒汁,使兩兄弟連眼睛也睜不開了,蛇嘴也不斷地去咬張八頭部。張八張九受了蛇毒侵害之後,也自知性命難以保住了。所以,一不做,二不休,乾脆越戰越勇了,兩人奮不顧身地與大蛇展開了生死搏鬥。張八有意讓大蛇纏身,用大刀斬蛇肚,把它的腸子等內臟也拉了出來,張九用削尖的竹尖去戳蛇眼、蛇嘴、蛇喉嚨。這樣,人與大蛇鬥得非常激烈,真是難分難解。

最後,張八張九雖然勇敢無比,但是終因中毒較多,體力漸漸不支而倒地身亡。這條大蛇也由於兩兄弟的奮力搏鬥,流血過多,肝腸等內臟被拉出肚外而遭斬破,不久也很快死亡了。人們站在數百米遠的地方眺望過去,橋頭上白雲逐漸消失了,人蛇搏鬥也慢慢地停止了。大家見狀,馬上關切地奔跑到橋邊,走近後一看,都驚呆了,兩兄弟早已氣絕,與大蛇同歸於盡了。

村莊上的老百姓從四面八方湧向橋頭,大家悲痛欲絕,痛哭流涕,無比崇敬兩兄弟與大蛇搏鬥而英勇獻身的事蹟。後來,大家選擇了一塊風水好地,悲痛地掩埋了他們的屍體。不久,全村百姓又自告奮勇地積極捐資,在距蛇攔橋約一公里的一座叫洪山頭的山腳旁,建造了一座廟宇,廟內塑上了兩兄弟與大蛇搏鬥的英雄神像,只見兄弟倆手執大刀,身綁尖刀竹尖,腳踩大蛇,一幅英雄鬥邪惡的悲壯景像。廟宇的匾額上,上書“張八九郎廟”五個金光閃閃的大字,村民們以此來長期紀念這兩位為民除害的傑出勇士。囑咐子孫後代牢牢記住把這兩位民族英雄,並把他們當作聖人來供奉,以切記心頭,教育後代。

不久前,一位當地的村民説,上世紀六十年代,在餘姚市歷山白雲南村,這張八九郎廟還一直保留着,只是到了文化大革命開始,被造反派們全部搗毀了,好可惜啊!

慈溪流傳的民間故事篇四

在餘姚市低塘街道(歷山前面)的姆湖村裏,有一個自然村的村名和一座不起眼的石板橋都叫“蛇攔橋”(這“橋”字,在姚北不讀“喬”,而讀作“踐”)。村以橋而得名。

這座“蛇攔橋”,雖然不怎麼雄偉壯觀,僅僅只有三塊大青石作橋面而鋪成,但是,在餘姚北部和慈溪西部地區卻是非常有名,在一些上了年紀的老年人當中,真是無人不曉。只要大家一説起,他們就會滔滔不絕地講述那蛇欄橋的故事來了。

據有關書志記載:餘姚歷山是個比較有名的地方,這大古塘前沿有座孤單單的山叫做歷山,是傳説中上古帝王“虞舜”還鄉耕隱落居的地方。歷山前面有幾個小自然村分別叫徐家嶴、白雲南、鄭巷、張巷、呂巷、下河嚴家、上陳等,村莊之間相距二、三裏左右的路程。

也不知道是什麼時候開始的,徐家嶴山後的一個小村上,一到晚上,經常會丟失幾隻雞呀、鴨呀、鵝呀之類的禽畜。後來,又發展到會失蹤幾隻小豬、小羊,真是鬧得滿村風雨。大傢俬下里議論紛紛,你猜我測,弄得人心不安,都説村莊上一定是出了手腳不乾淨的壞人。

有一天半夜裏,一個庵東行販挑着一擔後海捕來的海鮮到鄭巷去出售,路過徐家嶴山後面的一座無名的三板石橋,他挑得累了,看看天時還早,就放擔於橋上,歇力收汗,吃袋旱煙。只歇了一袋煙的功夫,突然,在橋南的小山上,竄出一條灰黑大蛇,比簟筒還要大許多,當即把這個行販嚇得昏了過去。等到他慢慢甦醒轉來,天已大亮,一擔魚蝦早就被這條大蛇吃了個精光。

消息一傳開,村民們個個驚慌萬狀。聯想到這條大蛇從開始偷雞吃鴨咬豬,現在又攔路吃了過路行販的魚蝦,説不定今後有朝一日,還會攔路吃人呢!

百姓們非常擔憂,但誰也想不出一個好辦法,來對付這條可惡的大蛇。

自此以後,這條大蛇的膽子也越來越大了,常常白天也橫卧在石橋上,胡作非為。所以,過往百姓逐漸的把這座橋管叫為蛇攔橋了。每天早晨,這條大蛇還時常口吐毒霧,遠遠望過去,好像是一朵蘑菇似的白雲。(後來,這後面的村莊也被叫做白雲南村了,意思是説,白雲是從南邊飄來的,飄到這上空就不動了。當然這是後話)。這事很快傳到了官府那裏,為了儘快為民除害,貼出告示,嚴禁路人行船在此經過,均須繞道而行,並懸賞各路英雄好漢為這裏的老百姓清除大害。

有一天,村莊上來了兩個叫化子兄弟,一個叫張八,另一個叫張九,長期以捕蛇製藥,替民行病為業,雖然貧窮,又穿得較為破爛,但是兄弟倆的心實卻是很好,又講究義氣,樂於助人。兩兄弟一走進村莊,村民們馬上匯了攏來,大家以焦急盼望的心情,七嘴八舌地向他們講述了大蛇的為所欲為,橫行霸道之事,懇求倆兄弟為民除害,除掉這條害人的大蛇。

兩兄弟聽了大家的哭訴敍述之後,方知此蛇兇狠無比,非同一般毒蛇,要捉住它肯定會有相當的人身生命危險性。然而,又想到這條毒蛇不除,老百姓就無一天安寧日子,除掉它就是為民除了害,做了一件眼前好事!所以,經過考慮,兩兄弟還是爽快地答應了下來。

先應掌握大蛇的基本動態。兩兄弟在有威望的族長家裏住落之後,慢慢地觀察大蛇的活動情況。發現這條大蛇平時一直躲藏在山上,凡是在橋邊上升起一股蘑菇狀白雲時,這大蛇就爬出來,橫卧在橋上來覽食了。

兩兄弟經過再三合計,最後確定了一個捕殺大蛇的方案。不知大家是否知道民間長期有這麼一句很通俗的老語,叫做:“蛇哎,隨儂毒,我格爛吐(指唾沫)比儂毒。”意思講:人的唾沫比毒蛇還要厲害,是毒蛇最可怕的液體,蛇身一旦粘上人的唾沫就要疼死爛死,其性命也就不長了。所以,他們就請村民搭起演戲大台,在村口放了兩隻大木桶,要求每一個來看戲的百姓,都要往木桶內吐上一到二口唾沫。來看戲的羣眾聽説唾沫是因除大蛇所急需的物品,都紛紛爭先恐後地進行奉獻。

沒幾天時間,這兩隻大木桶裏,唾液就盛得滿滿的了,兩兄弟又抓緊時間準備了數十把鋒利無比的殺牛尖刀,同時,還備好了很多削尖了的毛竹梢子。

這一天傍晚,這條大蛇又出來攔路尋食了。張八把數十把殺牛尖刀全都綁縛在身上,刀口向外,雙手拿着兩把大刀,張九則全身綁了竹尖,肩上挑着二水桶唾液,也一同向這橋上走去,兩兄弟已將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決心與大蛇血戰到底,同歸於盡。

那條大蛇見有人走了過來,以為是送吃食來了,它“呼”的一下迅速昂起了蛇頭,作好了吃人的準備。説時遲,那時快,只看見大蛇迅猛地張開血盆大口向張八撲了過來,想用比簟筒大的蛇身緊緊盤住張八的身子,由於張八全身都綁上了鋒厲無比的尖刀,大蛇剛用力纏緊,蛇身上立即血流如注。但它纏也不是,不纏也不是,乾脆仍纏住緊緊不放,使張八身子難以大幅度活動,只能雙手持刀用力斬蛇肚。張九見大蛇一刻也不放鬆哥哥,連忙抓起木桶,想將唾液潑向蛇頭蛇身。大概由於心裏也有些慌了,竟將其中一桶撞翻於地,他又連忙把另一桶唾液緊緊抓在手上,用盡力氣潑向蛇身。

這大蛇遭到唾液潑灑和張八的大刀快斬,也不管蛇身已受到煎熬般的疼痛,其兇相更加畢露,連連口噴毒汁,使兩兄弟連眼睛也睜不開了,蛇嘴也不斷地去咬張八頭部。張八張九受了蛇毒侵害之後,也自知性命難以保住了。所以,一不做,二不休,乾脆越戰越勇了,兩人奮不顧身地與大蛇展開了生死搏鬥。張八有意讓大蛇纏身,用大刀斬蛇肚,把它的腸子等內臟也拉了出來,張九用削尖的竹尖去戳蛇眼、蛇嘴、蛇喉嚨。這樣,人與大蛇鬥得非常激烈,真是難分難解。

最後,張八張九雖然勇敢無比,但是終因中毒較多,體力漸漸不支而倒地身亡。這條大蛇也由於兩兄弟的奮力搏鬥,流血過多,肝腸等內臟被拉出肚外而遭斬破,不久也很快死亡了。人們站在數百米遠的地方眺望過去,橋頭上白雲逐漸消失了,人蛇搏鬥也慢慢地停止了。大家見狀,馬上關切地奔跑到橋邊,走近後一看,都驚呆了,兩兄弟早已氣絕,與大蛇同歸於盡了。

村莊上的老百姓從四面八方湧向橋頭,大家悲痛欲絕,痛哭流涕,無比崇敬兩兄弟與大蛇搏鬥而英勇獻身的事蹟。後來,大家選擇了一塊風水好地,悲痛地掩埋了他們的屍體。不久,全村百姓又自告奮勇地積極捐資,在距蛇攔橋約一公里的一座叫洪山頭的山腳旁,建造了一座廟宇,廟內塑上了兩兄弟與大蛇搏鬥的英雄神像,只見兄弟倆手執大刀,身綁尖刀竹尖,腳踩大蛇,一幅英雄鬥邪惡的悲壯景像。廟宇的匾額上,上書“張八九郎廟”五個金光閃閃的大字,村民們以此來長期紀念這兩位為民除害的傑出勇士。囑咐子孫後代牢牢記住把這兩位民族英雄,並把他們當作聖人來供奉,以切記心頭,教育後代。

不久前,一位當地的村民説,上世紀六十年代,在餘姚市歷山白雲南村,這張八九郎廟還一直保留着,只是到了文化大革命開始,被造反派們全部搗毀了,好可惜啊!

慈溪流傳的民間故事篇五

沈府巷在哪裏?沈府巷為什麼這麼有名?沈府巷又是怎麼發家的?桑金偉先生在書中把前兩個問題講得較為詳細透徹,講述的內容是有根有據,文章寫得充實。沈府巷,地處於滸山街道的樓家塘頭,老滸山人都不叫該地為沈府巷,而是把它叫做沈埠房(大概與它地處河邊有關)。在沈府巷的地方,歷史上曾出現過許多名人大官和商人,而較有名望的大家貴族當屬沈家了。不過,桑金偉先生對“沈府巷是怎麼發家的?”僅僅用了一百餘字簡單而講述,沒有向讀者詳細介紹,也沒有提供一些材料和史實,可以説是一筆帶過。

今天,我在這裏來向大家講講《沈府巷》的民間傳説。因為是很久以前道聽而來的,也不知道是真是假,所以,各位權當作我是在講一則民間故事吧。

據説,這沈府巷的老祖宗在滸山安家落户時,卻是一位窮苦郎中出身。老婆靠紡棉絲,做些賣布,過苦日子的。男東家呢,是個郎中,會點醫術,懂些醫道,賺些小錢,養家餬口,一家人的日子過得是比較清苦的。

有一天,這個沈郎中告別妻小,背起行醫包袱,遠走他鄉,外出行醫去了。

由於在外也掙不到什麼大錢,所以,一年四季難得歸家。他在全國各省各府都跑遍了,最後,落腳來到京城行醫而生活。

那天外出,沈郎中看見大街之上圍攏了許多人,人山人海,熱鬧非凡,都抬着頭在看一張榜文,他也好奇地擠了進去。

仔細觀看,原來是京城總督大人的門上貼了一張告示:總督府裏的小姐近日生了一種怪病,茶不飲,飯不吃,日見黃瘦,身子疼痛無比,問小姐生了什麼怪病,只是哭泣,不説病情,請了許多名醫,又不能當面搭脈觀看,所以無人能治,急煞了總督大人。告示中明確懸賞:如果有人能夠治癒小姐的這個怪病,有官則官上加官,無官就平地升官,假如勿想做官,有什麼要求請提出來,儘量給予滿足。

這沈郎中想想自己一生行醫,也是懷才不遇,多少疑難雜症也碰到過不少,均能化險為夷,因此,就冒着生死風險,把這張榜文揭了下來,大膽地向總督府衙門走去。

總督大人看見有人撕了榜文進來,滿天歡喜,把他請為上賓,一番熱情招待之後,詢問有何良方?沈郎中説:這遙空搭脈我是吃不消的,必須當面觀看小姐臉色,手搭脈博,眼看舌苔,方才確診下藥。總督大人為了搶救女兒性命,也沒有什麼良策,顧不得男女有別了,便叫沈郎中去他女兒閨房診斷了。

郎中經過望、聞、搭、看等綜合分析之後,最後,確診小姐是生了一種慈溪人稱作為:純揀克寸的毛病——下身肛門下方生了一個大大的騎馬癰,這個羞人的毒瘡生得真的不是地方,不開刀放毒又怎能醫得好這毒瘡疤呢?然而,這總督大人之家的女兒,又是黃花閨女,平常連靜脈也不輕易讓郎中搭上的,何況這瘡又生在這部位,真正難啊!

那麼,如何開刀呢?沈郎中悶思苦想了足足半天時間,最後,終於想出了一個精囊妙計:他私下裏一個人把一把開毒瘡用的慈溪人土話叫“冷丹”的刀片磨得非常鋒利,自己又多次在一把太師椅上坐了又坐,並做好了暗記,然後,把這把鋒利無比的尖刀從太師椅下面觸了上來,讓尖刀刀鋒露出椅面約半寸左右,刀鋒上面再用一塊大紅綢布蓋上,一切準備停當。

第二天早晨,沈郎中就叫丫環扶小姐走出閨房來看病。那小姐因生了毒瘡,沒幾天時間已病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一付皮包骨頭的樣子,連走路的力氣也簡直沒有了,在兩個丫環的攙扶下,虛虛弱弱、搖搖晃晃地從閨房走出來,移步來到廳前,沈郎中叫丫環扶小姐到太師椅上坐下,丫環、小姐、總督大人以及眾位家人都不知是計,總覺得這位郎中醫病有點出奇,為啥要讓小姐到太師椅上去坐呢?既然有敢於撕榜的勇氣,也肯定必有高明的醫術,無須多疑。

所以,大家都聽從郎中的指揮,把小姐慢慢攜扶到太師椅上面,小姐剛剛將屁股坐到太師椅上,突然感覺一陣狠命的疼痛,原來,這太師椅上的尖刀已觸破紅布正好不偏不倚地刺向了小姐下身的騎馬癰內,小姐正欲起身站立,又被這沈郎中在小姐兩肩頭上狠狠地往下一按,説:“請小姐再坐一會,病情馬上就好。”真是又一陣奇痛,一股膿血象潮水一樣,“叭”地噴射到了褲子上,源源不斷,小姐也痛得差一點點昏死過去。沈郎中馬上吩咐丫環扶小姐快快回房,並説:“從今天開始,小姐只要吃些消炎草藥,這病慢慢自會好起來的了。”丫環們扶小姐到閨房,及時給小姐更換了褲子。

因為給小姐的騎馬癰放了毒血,又經過對症下藥的中藥調理,沒幾天功夫,小姐的病情真的一天比一天減輕。不到一個月時間,這位千金小姐又出落得亭亭玉立,似花似玉一般,總督府裏上上下下無不歡天喜地,高興萬分。

總督大人再三挽留沈郎中平地升官,被他一次又一次謝絕,後來又問他:“既然不要做官,那麼,還有什麼要求?”沈郎中只是説:“自己是行醫出身,常年累月,居無定所,四海為家,現只要求在京有個落腳之地,開爿藥店,便於自己為民造福,治病救人而已。”總督大人一聽,區區小事,怎能不予滿足呢?馬上出錢買下了京城某重要地段的一家藥店,無償送給了沈郎中。後來,兩人又結拜了兄弟,成為一對非常親蜜的朋友了。

從這以後,這爿中藥店的生意特別興隆了。

據説,有一年皇帝的太后也生了一場大病,又久治不愈,御醫在藥方中急需一帖“老虎屎”,四處求索而無果。沈郎中就用“貓屎”代替而貢上,説是老虎是地虎,家貓乃天虎,可以代之。

結果,皇后服之,果然靈驗,這下沈郎中的名氣則更加大了,得到了皇上的封賞,從此,他與皇室也有了聯繫,聽説還封了一個二品官職呢!

這樣,這個沈郎中從一個走遊四方的小郎中,一下子變成了京城哈哈有名的大藥倌,因此,就發了大財。

發財沒忘本,他在京城,把賺來的金銀財寶裝了十八隻大船,經過京杭大運河,叫人搖到了滸山老屋裏。

那天,正是半夜裏,老婆還在點着油燈在“滴冽冽、滴冽冽”地紡棉絲,聽到有人敲門,馬上起身開門出去,外邊已經是人聲鼎沸,xx大船的財寶一箱一箱地抬了進來,幾間小屋裏藏也藏不下了。

再後來,在現在天九街的地方,建造了九十九間轉馬樓,只要一登上樓,便可四周繞轉,其氣勢氣魄真是無比宏偉,方圓幾裏誰也比不過了。

只是這轉馬樓到了太平天國期間,被造反的太平軍用火把燒掉了大部分。解放之前的汪偽時期,再次遭受火災,這轉馬樓便成了一塊焦樸樸的空地了,僅剩下一條沈府巷了,後人還把它説成了沈埠房。

據説,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還能看到殘存的大門堂,還有高大的旗杆石。

慈溪流傳的民間故事篇六

據説,從前,有一個人力氣非常大,能夠把一株參天大樹連根撥起,人稱“撥樹王”。他佔山為王,在山道必經之地設立關卡,凡過往行人都必須向他交納買路錢,否則一律不予放行,只能迴轉。大家因為很懼怕他,所以,都被迫把錢交給於他。

有一天,走來一位青年後生,對手要向他交納買路錢很不服氣,對他説:“你只能撥一棵大樹就稱王稱霸,那麼,我能夠把許多山一座一座地移攏過來,這本事難道會比你小嗎?”撥樹王不相信,説:“你如果真能把山移攏來,我就不收你買路錢。還很佩服你,咱們結拜為兄弟。”後來那人用法術,真的把周邊的山一座一座地移了攏來。撥樹王很驚歎,兩人就結拜為兄弟,這個好漢被稱為“移山王”,尊坐為第二把交椅,與撥樹王一起也做起了強盜。

第二天,又來了一位英雄好漢,兩人上前攔住,欲向他收取買路錢,那好漢便問他們:“為啥要我交納買路鈿?你們究竟有多少本事?”兩人分別説:“大哥能力撥千斤樹,人稱撥樹王。二哥能把山拿攏來,人稱移山王。你今天碰到我們這樣有本事的人,還想不交買路錢嗎?”那人聽了哈哈大笑,説:“你們這點小本事,算啥?我還能把你們移攏來的山,一座一座地疊起來呢!”説完,真的把這些移攏的山疊了起來。兩人看了之後,認為這人本事更大,很是佩服,一定要同他結拜為兄弟。後來,就尊他坐第三把交椅,取名為:“幢(疊)山王。”

第三天,又來了一位好漢,三人上前攔住去路,一定要他拿出買路錢,這人也不是好吃果子,不肯交出來,三結拜就問他:“有沒有大的本事?如果有的話就請施展一下。”那人也亳不客氣,抬起一腳踢過去,把幢山王疊起來的山全都踢到了,又把它放到了原來的位置上。大家一看,這個人的本事也是大的,所以,四個人就結拜為四兄弟,阿大撥樹王,阿二移山王,阿三幢山王,阿四踢山王。自此之後,大家在山上就一直稱王稱霸,好不威風,下山來時,又敲詐勒索過往客人。周圍百姓看了,只是怨聲載道,敢怒不敢言,無不個個痛恨。

四兄弟胡作非為之事被天上的觀世音菩薩知道了,她便決定要為民除害了。這一天,她打扮成一個白髮婆婆,手拿香籃,一路低頭顧自走來。四結拜看見之後,馬上攔住,要她交出買路錢來,否則,就是不予放行。那老婆婆説了:“你們有什麼本事要攔住我去路?”老大説:“我能力撥千鈞樹,人稱撥樹王。”老二説:“我能把周圍的山全都移攏來,人稱移山王。”老三説:“我能把阿二移攏來的山,一座一座地疊起來,人稱幢山王。”老四説:“我能把阿二、阿三拿攏疊起來的山一腳踢翻,使各山迴歸到原來的地方。人稱踢山王。”那老婆婆聽了之後,哈哈大笑,説:“你們這點小本事,也想在這山頭上稱王稱霸?我把這隻香籃放在這裏,你們誰有本事拎得起,我這買路錢就交給他,假如拎不起,休想要我的過路錢。”四個人很不相信,都來試拎,連吃奶的力氣也用盡了,這香籃象生了根似的,連動也沒挪動一點,原來這是觀世音菩薩在用佛力,這四個人怎麼還會拿得動呢!那老婆婆見狀,就説了:“你們連我這隻香籃也拎不動的人,也想叫我交出買路錢?沒門!”説完,就輕輕鬆鬆地拎起香籃就走,這四結拜兄弟只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羞也羞死了,眼睜睜地讓她走了過去。

觀世音剛剛走過關卡,就化了一條通天路,向天上走去。四兄弟方才回過神來,如夢初醒,猜想這位老太太肯定不是凡人,是個神仙。所以,便一路追了上來,也想跟隨觀世音菩薩一道上天成仙去了。這個移山王就把所有的山移過來,幢山王把山又疊了起來,大家一路追趕,這觀世音也有意一直保持幾十步的距離,往天上行走。這山是越疊越高,觀世音也越走越快。天門開好之後,觀世音菩薩一腳蹬上了天,四個人心也急了,趕緊用四雙手攀住天門,剛想抬腳跨上去,那踢山王一不小心,他的腳正好踢在疊起的山頭上,這些辛苦苦疊上來的山被他全部踢倒了,而這天門也很快關住了。這樣,四個人的四雙手是攀住了天門,而這八隻腳因為沒地方可踩可踏了,變成了老懸空,最後力氣用盡,都摔到地面而粉身碎骨。

後來,人們把這件事編成了故事:“搖天八隻腳,搖搖搖勿着”。把某些不着邊際的事情也用“老懸空”三個字來概括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