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故事青少版

來源:文書谷 2.96K

歷史故事是歷史傳承的重要手段和載體,下面這些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幾篇史記故事青少版。

史記故事青少版

史記故事青少版1:仁愛的古公亶父

后稷的後代幾經飄蕩,但他們始終沒有放棄自己農業生產的傳統,最後在豳地岐下(即今陝西省岐山南之周原)定居下來。

古公亶父繼位後,他以德治國,廣施仁義,百姓都十分愛戴他。但這時戎狄的薰育族時常來侵擾周族,奪取財物。古公亶父為避免衝突,就主動滿足薰育族的要求,給了他們許多財物。但薰育族貪得無厭,又想要奪取周族的土地和人口。周族的人民都很憤怒,忍無可忍,想起來反抗。

但古公説:“人民擁立君主,是想讓他給大家帶來好處。現在戎狄前來侵犯,目的是為了奪取我的土地和人民。人民跟着我或者跟着他們,有什麼區別呢?人民為了我的緣故去打仗,我卻犧牲別人的父子兄弟卻做他們的君主,我實在不忍心這樣做。”於是古公帶領自己家眾遷居到岐山腳下。周族的人扶老攜幼,又都跟隨古公來到岐山之下。

其他鄰國的人聽説了古公的仁愛之心,也都紛紛前來歸附。於是古公帶領人民營造城郭,建築房舍,讓人民定居下來。民眾都譜歌作樂,歌頌他的功德。

古公的長子名叫太伯,次子叫虞仲。古公的妃子太姜又生下小兒子季歷,季歷又生下姬昌,姬昌從小就有聖賢的祥兆。古公對姬昌也十分喜愛和器重。長子太伯、次子虞仲知道古公想讓季歷繼位以便傳位給姬昌,就一塊兒逃到了南方荊、蠻之地,把王位讓給了季歷。

史記故事青少版2:農神后稷

周的始祖后稷叫棄。他的母親是古代有邰氏部族的女兒,名叫姜原。

一次,姜原外出到郊野,看見一個巨人的腳印,心裏忽然有一種愛慕的情感,就去踩了它一腳,結果姜原因此懷孕。十個月之後,姜原生下一個兒子,但姜原認為這孩子不吉祥,就把他扔到了一個狹窄的小巷裏,但不論是馬還是牛從他身邊經過都繞着躲開而不踩他。

於是姜原又把他扔在樹林裏,正趕上樹林裏有人,就換了個地方,把他扔在渠溝的冰上,但又有飛鳥飛來用翅膀蓋在他身上,把羽毛墊在他身下。姜原覺得這個孩子十分神異,就打消念頭,把他抱回來養大成人。由於起初姜原想把他扔掉,所以就給他取名叫棄。

棄小時候就很出眾,有十分高遠的志向。他在玩遊戲的時候,就喜歡種植麻、豆之類的莊稼,種出來的麻、豆都長得很茂盛。長大之後,他更喜歡耕田種穀,仔細觀察什麼樣的土地適宜種什麼,適宜種莊稼的地方就在那裏耕種。他的收成很好,因此民眾都來向他學習。

堯帝聽説之後,就讓棄擔任了掌管農業的官職,教給百姓種植莊稼,天下都因此都得到了好處。舜帝為了表彰他的功績,把他封在了邰,稱后稷,以姬為姓。

史記故事青少版3:防民之口,甚於防川

西周末年,周天子的統治變得非常混亂。

周厲王即位後,更是暴虐無道,放縱驕傲,國人都開始公開議論他的過失。

召公勸諫説:“人民忍受不了您的命令了!”厲王大怒,找來一個衞國的巫師,讓他來監視那些議論的人,發現之後就立即殺掉。這樣一來,議論的人少了,可是諸侯也不來朝拜了。周厲王變本加厲,國人沒有誰再敢開口説話,路上相見也只能互遞眼色示意而已。

厲王見此非常高興,得意地對召公説:“我能消除人們對我的議論了,他們都不敢説話了。”召公説:“這只是把他們的話堵回去了。堵住人們的嘴巴,要比堵住水流更厲害。水蓄積多了,一旦決口,傷害人一定會多;不讓民眾説話,道理也是一樣。

所以,治水的人開通河道,使水流通暢。治理民眾,也應該讓他們講話。天子治理國政,要聽取各方面的意見。近臣要進行規諫,同宗親屬要補察過失,樂師、太史要負責教誨,年長的大臣要經常告誡,然後由天子考慮衡量再行事。民眾心裏想什麼嘴裏就説什麼,心裏考慮成熟了就去實行。如果堵住他們的嘴巴,那能維持多久呢!”但厲王沒有聽取召公的勸阻。從此,國人都不敢再説話。

最後,周代終於爆發了“國人暴動”,周厲王被迫逃奔到彘地。

共和行政在“國人暴動”中,周厲王的太子靜在召公家裏藏了起來。憤怒的國人得知之後,就把召公家包圍起來,要他交出太子。召公説:“先前我多次勸諫君王,君王不聽,才會遭到這樣的災難。侍奉國君的人,即使遇到危險也不該怨恨;即使怨恨也不該發怒,更何況侍奉天子呢?”於是召公用自己的兒子代替太子交給了國人,太子終於免遭殺害。

“國人暴動”之後,召公和周公共同治理朝政,號“共和”。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共和行政”。過了十四年,周厲王死在彘地。這時太子靜也已在召公家長大成人,召公和周公就一起立他為王,這就是宣王。宣王即位之後,由周公和召公一起輔佐,修明政事,師法各位先王的遺風,諸侯又開始尊奉周王室。

熱門標籤